查看原文
其他

诗意中国 | 09屠呦呦:青蒿一握,她让我们懂得何为中国脊梁

诗词世界 每日一首古诗词 2021-11-17

重要声明




本文已获诗词世界授权。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更多精品资源,见我号菜单栏“每日一首古诗词”—“精品资源” 。



作者:叶寒   主播:刘炜


百期经典“诗意中国”
百期经典文化传播“诗意中国”系列,由湖北之声与“诗词世界”联合出品。
FM104.6湖北之声《炜炜道来》分享艺术领域有趣的一切。每天13:00--14:00播出。

友情提示:文末有音频

2019年6月17日,“屠呦呦团队青蒿素新突破”的消息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她的团队不仅提出了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治疗方案,还在“青蒿素 红斑狼疮治疗”等方面取得进展,相关中医药科研论著更有望纳入《牛津医学教科书》。


一时间,人人振奋,大家纷纷盛赞:这才是中国的脊梁!


这并非是屠呦呦带给我们的初次惊喜,早在2015年,屠呦呦便凭借着“发现治疗疟疾的新药物疗法”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也是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在浙江宁波一户普通家庭,她的父亲依照“女诗经、男楚辞”的传统,为她取名:呦呦。


取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那时的他们都不会知道,若干年后,这个小女孩会与青蒿结缘一生。


1946年,屠呦呦16岁,正是青春年华的她,却感染了一种叫肺结核的疾病。这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当时的医疗水平下,这种病被视为“终极杀手”。一旦得上,想活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尽管当时时局紧张,家境艰难,屠呦呦的父母对她始终不曾放弃。在两年多悉心的中药治疗后,加上屠呦呦坚韧的求生意志,她的病情奇迹般的好转了。


在死亡的鬼门关口,中药给了屠呦呦以生机;而许多年后,屠呦呦又以对青蒿素的潜心研究,带给了无数人生的希望。


在屠呦呦这里,生命得到了最美好的延续,那呦呦的鹿鸣,声声吟唱着生的光辉。


 

一场大病,让屠呦呦从此确立了对医药的浓厚兴趣。整个中学时代,她默默地、执着地成长着,等待着开花结果的那天。


1951年夏天,新中国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亟需新鲜血液的充实。在当时,摆在高中毕业生面前的热门专业,文有经管,理有电机,但屠呦呦却出乎所有人意料地选择了药学。


那一年,屠呦呦接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药学系的一员。大四那年,屠呦呦选择了生药学专业,也就是对各种天然药物进行分类、辨认等研究的专业。对生性沉静、不喜喧嚣的屠呦呦来说,这里的一切都让她感到无限乐趣。


那实验室里各式各样的器材,那显微镜下活跃着的细胞,那培养皿中蹒跚前行的微生物......世俗的世界之外,这是另一个别样的、丰盈的、充满生命力的世界。


而她,被这个世界深深吸引,并将以她的不懈钻研,成为这一领域最杰出的弄潮儿。


 


向医而行,矢志寻蒿


1956年,血吸虫病在全国各地爆发。当时已被分配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的屠呦呦,和她的老师一起对半边莲进行了详尽的生药学研究。之后又一鼓作气完成了中药银柴胡的生药学研究,并凭借这两项发明,在当时的药学界激起了一场波澜。


那年,她仅有26岁,却已在中医药研究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不将视线禁锢于小小的实验室内,屠呦呦常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和炮制技术。


那历经千百年历练而流传下来的中医药经验,就如甘甜雨露般,滋养着拼命汲取养分的屠呦呦。


也正因如此,在1969年神秘的“523”项目中,屠呦呦临危受命,开始书写足以震惊全世界的青蒿素抗疟史。


 


疟疾,主要经由蚊虫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的血液传播,是一种长期威胁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流行病。


这种疾病流行时间之久远、杀伤力之巨大足以让人咂舌。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疟疾就已开始流行。此后,无论中外,都有许多关于疟疾的故事。这种传染病一旦出现,便死伤无数。


在西双版纳,甚至有这样一个有关疟疾的民谣:“十人到勐腊,九人难回家;要到车佛南,买好棺材板;要到菩萨坝,先把老婆嫁。”


20世纪60年代,在越南战场,一场大面积的疟疾爆发,借着战争的温床日益发酵。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越南向中国发出求助。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指示下,一场对抗疟疾的“523”项目开始轰轰烈烈地展开。


那时,39岁的屠呦呦凭着扎实的中西医知识和出众的科研能力成为抗疟课题组组长。但其实,最初整个课题组只有她一个人。


简陋的设备、匮乏的资源、稀缺的人手,摆在屠呦呦面前的,是一个堪比攀登珠峰的艰难挑战。


整整两个月的时间里,屠呦呦收集整理历代书籍和本草,翻遍了前人筛选过的大量有记载和临床实践的单味药、复方,请教了建院时从全国各地聘请来的著名老大夫......所谓夙兴夜寐,所谓不知疲倦。


最终,她不仅汇集了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内服和外用药2000多个,更整理出了以640多个方药为主要内容的《抗疟单验方集》。


在这本汇集了屠呦呦无数心血的小册子中,青蒿已是随处可见。它见证着屠呦呦一次次的寻觅,和每一次寻觅失败后的从头再来。


 


蒿草青青,报之春晖

 

随着对青蒿研究的深入,屠呦呦不可避免地陷入到瓶颈期。一天,她在查阅东晋葛洪所著的中医方剂著作《肘后备急方》时,一句记载突然出现在她的视线中,如一股劲风,驱散了所有的阴霾。


上面写着:“青蒿一握,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屠呦呦想到,之前青蒿抗疟疗效不突出的根本原因,或许就出在温度上。古人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就在于他们采用“绞汁”的方法,恰巧避过了高温因素。


想到这里,屠呦呦立刻率领团队,重新设计了青蒿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案。在无数个日夜的实验中,1971年10月4日,屠呦呦和课题组同事终于得到了期盼已久的结果: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毒副作用低,抗疟药效显著。


尽管这只是阶段性的胜利,然而对屠呦呦来说,那正是彻底攻克疟疾难关前的慷慨号角声声。


 


又是一个无眠的深夜,在同事们激烈的争论之中,屠呦呦用坚定的语气缓缓说道:“我认为,不能放弃青蒿。一定要保证药物对人无害,但也不能仅仅因此就否定青蒿的价值。来组织试服吧。......由我带头,有人报名吗?”


那是在一次狗疟用药实验中,有一只狗出现了毒性反应,一些人开始怀疑青蒿的作用。屠呦呦却怀着对自己研究药物充分的信任,决定亲自试药。


她没有想过万一药物真的有毒她会怎样,她无瑕去想。当时她的身体并不好,两个女儿也十分年幼,可为了这项关乎许多人生命的项目,她已奋不顾身。


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施一公评价说:“在当时的环境下做这样的工作一定极其艰难,科学家用自己来做实验,这是一种献身精神。


是啊,这是何等的献身精神!昔日,有神农氏尝百草、日中七十毒的故事,可那毕竟只是传说,屠呦呦才是鲜活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人,她离我们那样近,却愈加显出她身影的伟岸。


 

生命是那样美好的一种东西,可有一些人却愿意为了别人,舍弃自己的生命。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屠呦呦也是在为着自己的理想吧!


自抗疟药物青蒿素问世40多年来,数百万人的生命得以挽救。如今,屠呦呦团队在青蒿素研究上新的突破,无疑会让更多人从中受益,疟疾真正被消灭的那一天,也许就在不久的将来。

 

在屠呦呦手中,一株小草改变世界,中国之蒿由此走向世界。


“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


那一个个如屠呦呦般甘于沉寂、默默耕耘的科研工作者们,他们用不懈探索、刻苦钻研、无私奉献的姿态,支撑起了中国脊梁!




【更多精彩】

诗意中国 | 01国学大师王国维:最是人间留不住

诗意中国 | 02曹雪芹:卅年一梦不曾醒,都作红楼戏里人

诗意中国 | 03芒种:一收一种,是岁月的恒常与宽厚

诗意中国 | 04端午:粽香深处,是丝丝缕缕的人生滋味 

诗意中国 | 05科举:古人“高考”那些事儿

诗意中国 | 06落第:那些“高考”落榜的古人们

诗意中国 | 07六月:梦一场荼蘼花事

诗意中国 | 08曹植:命运馈赠了才华,却一生颠沛流离


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一笑相逢蓬海路,人间风月如尘土。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国学经典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