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玩具,你有一个让其他娃绕道的娃吗?
嗨!感谢关注“共同成长徐桂凤育儿分享“,我是徐桂凤,一位工作于美国儿童医院的二宝妈妈,希望在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些专业育儿知识和心得体会。
很多家有1岁半到3岁左右宝宝的妈妈找我咨询的内容都是:宝宝爱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怎么办?
什么?你说孩子抢玩具,大人最好别干涉,让孩子自己解决冲突?我也觉得听起来很有道理呀,可是那个被抢娃的妈妈应该会心理很不舒服,说我们“站着说话不腰疼”吧?
而且,如果让孩子自己解决,父母完全不参与的话,会不会胆大厉害的孩子一直都是抢赢的那个,而胆小内向的孩子则一直都是最终退让的那个呢?那这样会不会让抢赢的那个孩子以后更加热衷抢玩具,而退让的那个一直有被抢玩具的负性经历呢?
我就曾经读到一位妈妈写的文章,大概的内容是说小区里有个小朋友总是喜欢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把其他小朋友弄哭,某天这位妈妈的孩子玩具被抢以后,忍不住在微信上吐槽:“一个总喜欢抢别人玩具的孩子,必定有一个问题父母,以后遇到这个孩子一定要绕道。”
其实,读完这段话,我当时是很汗颜的,因为那会儿我家老大(小名小包子)每天由外婆带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时候,必定会发生“抢玩具”事件。1岁5个月的他,长得虎头虎脑,10个月就会走路的他动作也很灵活爽辣,外婆说他经常会把其他小朋友弄哭。即使是一个他自已也有,却丢在家里某个角落看都不看一眼的玩具,但是如果出去看到其他小朋友在玩,也一定要伸手去抢。
我一直和外婆说,让她制止小包子,不要让他去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但一直没有太放在心上。直到有一个周末,我自己带他去小区游乐场,那里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瑜伽球,他已经拿了一个抱在怀里玩,看到有其他小朋友准备去拿另一个,居然又一个健步冲上去,赶在那个小朋友前面,抢来另一个,左手一个右手一个都抱在自己的怀里。完完全全就是一个不讲道理的霸道的熊孩子形象呀!
为娘的我是非常不好意思的,感觉特别对不起自己的专业,对不起自己的导师呀!
1.5-2岁这个年龄段的娃在心理发展上确实是“自我为中心的”,什么都会号称是“我的!”虽然因为气质特征的不同,每个孩子的表现方式不同,有些孩子不论家里外面,都是熊孩子一只,看到喜欢东西都是直接开抢;有些孩子则是“窝里横”,在家里什么都是自己的,出门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则会收敛很多,要么想要不敢吭声,要么只敢拽着妈妈的胳膊哭着要。
但是,作为儿童发育心理行为的“砖家”,我怎么也得做点啥呀,以前学习的时候,更多是理论,难得有个娃可以供我实际操练,不用担心娃家长的不理解和质疑(我家娃爸的意见在此可以忽略不计),多好的机会呀!
总结起来,我大概做了以下四件事情,现在的小包子虽然还是皮,但好像已经不“熊”了,哈哈
第一步,教会娃“所有权”的概念
我家小包子同学属于运动语言发育比较超前那种,在那个时候已经能说简短的词语了,所以,我开始在家中和他强化使用以下几个词语的应用:“小包子的”、“我的”、“别人的”、“不可以”、“NO”,让小包子初步明白物体归属的概念,让他知道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他的。
最先开始着手的是家中成员各自的生活用品,从衣服鞋袜到喝水的杯子吃饭的碗,再到各自的毛巾和牙刷。比如,我们买了不同颜色,有不同字母的杯子,告诉他哪个是“小包子的”,哪些是家里其他人的,每次使用杯子的时候都会和他强调,“小包子在用自己的杯子喝水哦!”
重复几次后,小包子同学快速学会了物品归属的简单词语表达,也会在我偶尔拿他爸爸水杯喝水的时候,跳出来纠正:“NO!是爸爸的!”
第二步、教会娃“交换”的概念
明白物体归属的概念后,我就着手教小包子“交换”的概念和操作了。
小包子同学很爱喝果汁,但是我们平时严格控制,所以喝的很少。这天,我买了一小瓶果汁回家,哇,小包子一下眼睛都亮了,直接跑到我跟前伸手就拿。我没有给他,和他说:“这是妈妈的!不是小包子的!”小屁娃当然不依,一边继续伸手够,一边大叫:“小包子的!小包子的!……”
我看差不多了,在他脾气爆发哭闹之前,指着他手中的玩具,说“换!”然后我拿了他手里的玩具汽车,把果汁递给他。虽然他不舍得给我他的小汽车,但是很明显,那个当下,果汁的吸引力更大。
这种交换的训练进行了几次,某小包就运用娴熟了,只要看到我手上有啥他想要的必定去寻找一件他的物品过来交换。
于是,我们决定把这个交换策略运用到他和小朋友的相处中,我们带他出去玩的时候,会带一两件他自己的心爱玩具。如果他看上别的小朋友手中的玩具了,或者别的小朋友手中的玩具了,我就会引导他去交换来玩,基本解决看到别人手中玩具就直接上前去抢的问题。
经过几次的成功交换后,他尝到了甜头。有一天,他又看上别人手里的玩具了,可是我们那天忘了带他自己的玩具。然后就见我家老大在草地上团团转,找了一根小树枝,递到别人面前,说:“哥哥,换!”好玩的是,居然也交换成功了……后来,他还分别尝试了小树叶、小石子……
也有没有交换成功的时候,但是因为明白了物体归属的概念,他虽然会委屈地告诉我:“妈妈,他不换……”(此处音调跌宕起伏),但是不会上前去抢了。通常我会告诉他:“哥哥的玩具他现在想自己玩,不想和你换呢。要不,我们等一下再试试好不好?”然后过一会他又会去尝试,如果最终都没有交换成功,他会哭鼻子,会伤心,我会抱着他离开现场,陪他安静下来,然后告诉他:“哥哥实在太喜欢他自己的那个玩具了,下次我们带其他的玩具来试试吧!”
第三、关于分享的绘本
前面两步都主要是针对小包子自己还有小朋友自己的物品,那么如果是公共物品呢?就要涉及分享的概念了。我个人始终认为,个人物品是否分享,还是要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的,不应该是大人强制式的,但是公共物品的分享应该是必须的。
我首先找了几本物体归属有关的绘本,包括:AnnaKang的《That’s(Not) Mine》、ShuttaCrum的《Mine!》以及ShellyBecker的《Mine!Mine! Mine!》等,让小包子初步明白物体归属基础上的分享概念。
有些爸爸妈妈们可能更喜欢中文的绘本,老实说,因为不在国内,我们看的中文绘本不多,但是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貌似下面这两本翻译绘本书评不错,可以找来看看:日本三浦太郎的《这是我的》以及美国李欧·李奥尼的《这是我的!》
第四、现场实际操练公共物品的分享
我所居住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有专门的儿童区,里面有一个角落是一张火车桌,配以木制火车轨道和很多小火车,小包子每次去之后,就会哗啦啦找到他最喜欢的几辆小火车开玩。有时候,有的小朋友来的晚点,火车桌上的火车就已经被先来的小朋友瓜分光了,但又眼巴巴地看着,很想玩。
这个时候,我通常就会和小包子说,让他分享(share)一两个小火车给那个小朋友,一开始是比较困难的,因为他一般拿在手里的都是比较喜爱的。我会把他带到旁边,告诉他,“这些火车是图书馆的,是小朋友一起玩的,不是小包子自己的,那个小朋友没有,很伤心”。通常,小包子还是会拿一两辆小火车出来分享的。
有时候我们去晚了,小包子也会在我的鼓励下自己去找手头火车比较多的小朋友问,能不能分享给他一点,通常其他小朋友的父母也会在一旁鼓励自己的孩子分享,所以,基本小包子的每次尝试都是成功的。
虽然,某小包在身体不适、情绪不稳、其他小朋友抢夺的时候,有时候还是会拒绝分享,但是我觉得总体来说,现在刚满三岁的他基本上是能够与小朋友和谐共处的,托儿所老师也告诉我,他是班上很受欢迎的一只娃(这里,请允许我小小地嘚瑟一下)。
虽然这很可能是因为年龄的增长,对规则的理解更好了,托儿所老师恰当的教育方法,以及小朋友之间互动过程中的互相学习也功不可没,但是,我还是在坚定地认为,上面介绍的这四“招”也是很有用的,哈哈!
(所有图片来自google图库)
~~~~~~~~~~~~~~~~~
作者介绍:徐桂凤,儿童心理医生,曾工作于中国儿童医院,现学习工作于美国儿童医院,结合二宝育儿体会和儿童心理行为工作实践,和大家分享中西结合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每周至少2篇原创育儿文章,陪伴各位父母的育儿路。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
“育儿育己,共同成长” 欢迎各位在此公众号内分享自己的育儿体会和经验,我会定期整理发出,和更多的人共享。 有育儿问题可直接下载“妈咪知道”手机app找我免费咨询,或者点击下面的二维码预约一对一详细咨询。
本文独家首发于【妈咪知道】,【妈咪知道】平台致力于为妈妈、宝宝提供最专业的移动健康管理服务,产科、儿科问题,一键咨询,三甲医院医生在线解答;发布最新孕育资讯,全面、科学、实用!帮助妈妈解决在孕育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欢迎个人分享转发,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推荐阅读:
“暂停安静法”(time-out)(1):每个孩子都可以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