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没报“双语启蒙班”真的就输在“人生起跑线”了吗?(附视频)

徐桂凤 徐桂凤 2023-10-13



10秒看全文1. 语言脑区的绝对化,是不准确的
2. “错过了关健时间,就丧失成为双语宝宝的可能”。这种说法是不对的

3. 敏感期不是“错过就无法弥补的”


4. 敏感期不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


5. 小视频,给懊悔孩子错过敏感而自责的父母


如有疑问,请阅读全文。


昨天育儿微信群1-3岁群有位热心的妈妈分享了一个讲座链接,是关于如何培养双语宝宝的。


本着对群内传播知识负责的态度,希望给群内家长科学专业的理念,我和群主(芝麻麻麻)一起系统学习了这个讲座。


我们都觉得这个讲座有值得学习的实用方法介绍,但是有部分内容,我们持不同意见。于是,我们昨天就这部分内容拟了一份校正补充文字发到了群里。


我在昨天那份文字补充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对于敏感期错误理解的解释,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那个讲座中提及:

1. 只有青春期以前经过双语刺激的孩子,才会把双语存储在左脑的同一个区域,而且是混杂存储。


2. 单语宝宝和双语宝宝的大脑结构已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青春期以后再去学习语言,语言存储区域不会存在语言区域,只能先产出母语再进行翻译。


3. 青春期以后再去学习第二种语言,不管学的有多好,多扎实,都不会得心应手了,学习语言只有青春期以前才会是双语宝宝,过了青春期就几乎丧失这种可能性了”。

以上讲座内容,经过我和芝麻麻麻的商量,郑重提出异议和补充说明,主要内容如下:


1. 双语学习宜早不宜迟,在语言敏感期进行双语学习事半功倍效果好,这一点毋庸置疑。


2. “青春期或者0-6岁之前的语言存储于左脑特定区域”,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


有关语言脑区尚未得到透彻的研究,2000年以前大多的研究确实显示,语言加工主要涉及左脑半球的Bronica脑区。


但是近些年的研究则发现,语言脑区并不局限于左脑,右脑在复杂语言和自然语言的加工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每个词因为使用语境和意义的不同,所相对应的脑区也相同。


最挑战“语言脑区局限化”说法的是2016年最新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科研文章(

)。


这篇文章来自于美国伯克利大学的研究,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将985个英语词汇的相应脑区给“画”了出来。结果发现:

1)词汇分布于大脑四周,没有绝对的语言区域;


2)意义相关的词语所激活的大脑区域很相似;


3)词义相对应的区域是双脑对称的,与过去所认识的“左脑负责语义”相驳;


4)大脑词汇地图在不同人之间具有普适性。




(图中不同颜色的脑区代表不同类别词汇的激活区,比如绿色区域是和颜色有关的词汇激活区,红色区域是社交词汇的激活区,等)



3. 双语学习的研究证明,双语的模式大体有三种:

1)双语自发混合式;


2)双语各自独立并行发展式;


3)双语互相翻译转换式。


三种方式都具有极强的应用功能。


所以,认为只有第一种才是“双语宝宝”,“学习语言只有青春期以前才会是双语宝宝”,是不准确的



4. 双语学习什么时候都不晚。


(1)成年后学习第二种语言,确实需要在两种语言转换中花费更多的反应时间,也涉及更复杂的认知过程,但是,恰恰是这种转换过程的练习,有促进大脑额叶皮质发展的作用,从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计划能力和工作记忆能力。


(2)有研究显示,成年后学习双语,在面对第二语言情境中的情绪问题,能更好的理解和应对。


所以,“青春期以后再去学习第二种语言,不管学的有多好,多扎实,都不会得心应手了”,这种说法也是不准确的。


所以,无论你的孩子多大,无论你自己的年龄,现在开始都不晚!


关 于 敏 感 期


最近,各种关于“敏感期”的说法大量涌现,我们也越来越重视“捕捉”孩子的敏感期,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敏感期也确实难能可贵,学习相应的内容更高效。


“敏感期”一词,最终由荷兰一位生物学家提出,他观察到有一种蝴蝶把卵下在树皮或树枝上,之后孵化出来的毛毛虫具有对光线的敏感性,使毛毛虫能朝有光的方向移动,爬到树枝的最顶端,吃树梢长出来的嫩芽。


蒙特梭利将这种“敏感期”应用到了儿童发展中,认为儿童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会对不同内容、不同环境的影响特别敏感,相应能力也在这个阶段发展迅速。


这种假设和观察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貌似最近很多炒作性的宣传有点过分“神化”敏感期了,引发了很多家长的焦虑。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


“错过敏感期就是一辈子的遗憾,永远无法弥补”,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这种绝对化的说法引发了很多父母的恐慌,还有很多父母在咨询中透露中深深的懊悔和自责,觉得因为自己当初不懂敏感期,所以耽误了孩子的发展!


事实上,我们人类的认知和心理发展都有着很大的弹性空间,即使错过了,后期的反复练习和丰富的环境刺激还是能够弥补的


我在美国这些年,见过好多老人,他们中年的时候才出国,在这之前,他们一个英语单词都不会,但是,在英语语言环境中生活了多年以后,他们的英语非常流畅,有的让我这个从小学习英语的人都自愧不如。


按理说,相比这些老人,我是多多少少抓住了一点“语言敏感期”的尾巴的,我的英语应该还是过得去的,而这些老人是完完全全错过了现在所说的“语言敏感期”范围的,但是,经过大量的练习和环境暴露,他们的英语并不比我差!


这里我想引用群主芝麻麻麻的两段话,我觉得说的特别经典:


“敏感期确实错过敏感期可能学的慢,但不会学不会。如果说“错过青春期的外语学习不管学的多好都不会得心应手了”,那么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大学外语学院……都将哭昏在厕所。


任何敏感期都可贵,都是事半功倍的高效期。但不是说只要敏感期好好学,之后就可以一辈子在功劳簿上葛优躺;更不是说,错过敏感期就全完了全毁了全废了。神童也有伤仲永,龟兔赛跑经常见。教育的根本是持续的坚持和始终学习的心态。所有所谓的“晚了来不及了”都是退却的借口。”



另外, “敏感期时机短暂,转瞬即逝”,这种说法也是不对的!


敏感期的“黄金窗口”并不是某些早教机构所宣扬的那样,只有几个月,转瞬即逝。很多的敏感期可以长达数年,甚至十几年的。


所以,作为父母,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各种敏感期而焦虑,我们只要在某个阶段观察孩子的兴趣,并根据他的兴趣提供探索条件,不限制孩子的探索和好奇心,一般就能让孩子得到充分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顺应孩子的发展规律,但也没有必要给予孩子过度的刺激,因为过度的刺激往往反而有害。




最后,给大家奉上一段小视频。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p0321gfh0ad&width=500&height=375&auto=0



 


(图片视频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推荐阅读(点击蓝色标题即可):


“暂停安静法”(time-out)(1):每个孩子都可以用吗?


“暂停安静法”(time-out)(2):为什么总是失败?


宝宝看绘本,父母看什么呢?(育儿书籍推荐)


如何判断娃的发育是否正常?此文告诉你如何养娃不焦虑




~~~~~~~~~~~~~~~~~~~~~

作者介绍:徐桂凤,儿童心理医生,曾工作于广州某三甲儿童医院,现学习工作于美国爱荷华儿童医院,即将开始攻读爱荷华大学流行病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儿童进食问题的行为干预以及家庭化治疗),并将继续以兼职形式工作于爱荷华儿童医院发育与障碍中心。


在这个公众号,结合二宝育儿体会和儿童心理行为工作实践,和大家分享中西结合的育儿理念和方法,每周至少2篇原创育儿文章,陪伴各位父母的育儿路,“育儿育己,共同成长”。


育儿交流微信:Bamia2 (主要用于线上分享会,以及妈妈们进行相互交流和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