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男孩的死亡:心痛之余,我们能做什么?
We worry about what a child will become tomorrow, yet we forget that he is someone today (我们担心孩子以后会变成怎样,却忘记了今天他也是一个人) 。 ——Stacia Tauscher
上海17岁男孩的死亡事件,相信很多朋友都听说了。因为视频太具冲击性,为了减少诱发模仿性自杀,我就不放出来了。大概的情景是这样的:
一辆车子停在川流的立交桥中央,一位女士从驾驶室出来,走到车子后座窗外,指着车子里面说了什么,然后走回驾驶座。车子稍停了一下,一个男孩从后座冲出来,一边抹泪一边直奔高架桥边缘,毫不犹豫爬上去纵身跃下。妈妈紧跟其后,想要抓住孩子的手和孩子失之交臂。孩子已经死亡……
据说:孩子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妈妈当时在批评孩子。
这是一个悲剧事件,无疑会对我们每一个人都会产生冲击。事件发生以后,网络上的各种评论无论是指责妈妈的,还是指责孩子的,可能都需要从两个人的角度分别想想。想的目的不是为了判断谁对谁错,而是我们这些父母们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的亲子关系和育儿模式。
有人说,这是极端事件,不具有代表性,我们没有必要恐慌。不恐慌我是赞成的,但是如果完全听过就算的,我是不赞成的,因为这个极端事件里有很多家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孩子自杀,但是这些家庭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出现很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亲子关系也变得非常糟糕。
我的咨询中遇到很多拒绝上学的,离家出走的,有自杀想象的,早孕流产的,焦虑抑郁的……在那种状态下,父母心急如焚,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整个家庭的互动模式以及亲子关系的僵化,改变起来非常困难。
整个悲剧事件,我们能看到的问题有下面几点:
妈妈和孩子的情绪整理和调控是有问题的。
没有塞车、没有红灯、车子没有故障,妈妈在穿流的马路上把车子停在中间,甚至没有真的靠边打双闪。这种行为大家都知道是非常危险的,但是妈妈仍然这么做了。她停下车,从车上下来走到孩子车窗边指着车窗说了什么,然后上车,关上车门。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那种情绪蓄积的多爆发的厉害,好像一个容器已经装满,然后不得不溢出来的状态。这种无法调控必须立刻马上宣泄的情绪,让这位妈妈甚至可以不顾危险在马路中间停下来,也要下车批评孩子。
父母表达情绪的方式和调控情绪的能力,真的会在日常点滴中被孩子看见和模仿,哪怕这种模仿不是有意识的。父母的情绪调控就是不顾一切发泄,可想而知孩子从小到大会看到什么学到什么?
我观察到一个很矛盾的情况:那些很难调控自己情绪的父母,往往会反过来要求孩子能有很好的情绪调控能力。否则孩子流露出负性情绪,父母的情绪反应会更激烈,甚至会因此打骂惩罚孩子。这是不是很讽刺?
有人说孩子当时可能是一时冲动,想要对抗妈妈,用死来惩罚妈妈,让妈妈难过。我不知道孩子跳下去之前是愤怒还是绝望。但无论是哪一种,孩子那个当下的情绪调控是失败的。
那么, 我们是否还要任由自己的情绪不加控制的宣泄?还给自己找个理由——“孩子实在太皮了”?还是,我们开始学习去及时察觉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练习在情绪没有满溢之前去表达自己需求和感受,并对自己的情绪进行更好的调整?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妈妈失去了“安全港湾”的作用。
亲子关系中,父母对于孩子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是“安全基地”,它让孩子自信和勇敢,所以敢于向外探索。一个是“安全港湾”,它是孩子在外探索过程中疲倦、害怕、受伤时的避风港。在这个避风港里,应该有陪伴、倾听、等待和鼓励。一切顺畅,这就是一个闭合的环路,也称为“安全环路”。
(安全环路理论:by Cooper, Hoffman & Powell)
在这整个环路中,父母都应该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哪怕是孩子的行为不被接纳,也是和孩子站在一起去解决它,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对立面。于是哪怕再难再苦,相信自己被家人珍爱的孩子(和大人)都更容易收拾好自己的情绪和伤口,再次整装出发。
孩子小的时候,他的探索可能只是离开妈妈的怀抱,去屋子的其它地方玩一下玩具,然后他遇到困难,他会回来求助。孩子越来越大以后,整个环路其实还是存在,只不过孩子往外探索的时间和距离拉长了,他探索的世界也更丰富了。但是,他仍然在受伤、害怕、迷茫、伤心等时候需要一个“安全港湾”。
只可惜视频里的这个孩子,并没有看到一只欢迎的手,而是一只拒绝甚至指责的手。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经体会过在外面受到委屈或者伤害,但是最亲近的人却不能理解,甚至给予打击的感受。
有朋友给我留言说:“初中的时候老师冤枉我早恋,我妈妈回到家劈头盖脸就骂我,说我不知羞耻不要脸。我当时看着家里打开的窗户,真心跳下去以证清白。”
还有一位妈妈说:“我曾经被我表哥性侵,当我鼓起勇气告诉妈妈的时候,她根本不相信我,她坚信那是我因为不喜欢表格所以编的瞎话。”
所以微博上有人说自己小时候被蛇咬了不敢告诉父母,有人说自己摔伤了不敢告诉父母,差点被淹死侥幸活下来都不敢去找妈妈寻求安慰……前不久的另一个悲剧是,9岁的孩子打破了学校的玻璃,害怕被惩罚,所以跳楼自杀了……
对挫折教育的误解
有人说孩子抗挫折能力差,于是引申出来的一个结论:所以孩子不能惯,千万不要舍不得打,该揍就揍,这样抗击打能力才强。
我只是每次看到这样的言论就特别着急。而如果这样的言论因为类似的悲剧被广泛传播,我非常担心有更多的家庭和孩子会面临更多的问题。
没有任何研究证明多打孩子可以增加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反而很多很多的研究证明频繁被打骂的孩子,出现情绪行为问题的概率更大。
研究显示,那些在恶劣的环境中仍然能健康成长的韧性更强的孩子,往往是他们的人生中有那么至少一个给他们温暖的爱和支持的人。
有一个电视剧的主题曲叫《盔甲》,我很喜欢。我记得有一句歌词是这样的:“任命运兵临城下,烙印着伤疤,我不害怕。因为你就是我的盔甲”。我也真的很想告诉天下所有的父母们:我们给孩子的爱和理解,就是孩子对抗各种压力的盔甲和缓冲垫。
压死骆驼的绝不仅仅是那一根稻草。
有人说妈妈的指责批评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多人也只看到了这根稻草,没有看到这根稻草落下之前,那匹骆驼身上驼的各种重担。所以网络上的评论有很多都在指责甚至在诅咒孩子:
“被妈妈说一下就自杀,太玻璃心了”
“这种孩子死了活该,可惜苦了妈妈”
“我倒希望他死不了,但一辈子也只能躺在床上,让他后悔一辈子”
…… ……
我本来只是觉得妈妈对于孩子的接纳和共情太少了,在孩子有压力遇到问题的时候,妈妈无法充当孩子的安全港湾。但是看到这些言论,我只是觉得非常无力。原来不仅仅是很多父母没有办法去和孩子同理心,我们这个社会很多人其实本来就缺少同理心。
我们在饭团里就说过:孩子很小就会对他人表示同情,看到别人哭,他们会想要去安慰和抱抱。但是同理心要求更高,往往4岁左右才开始萌芽发展,因为同理心要站在别人的角度去看待和理解问题。所以我们不能过早要求孩子就具备同理心。
我觉得发表言论的网友,只看到了表面,而那些诅咒的网友,甚至连基本的同情都没有!
生而为人,谁都不容易。我相信那位妈妈在日常生活中必然已经承受了很多其它的压力,我也相信那位生命早早凋零的孩子在之前必然就已经经历足够多的沮丧和委屈。
青少年的自杀率在中国逐年飙升。我知道,一个类型的事件如果频繁发生,往往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问题,我们整个的教育体系,我们的社会的价值取向,都在其中发挥着作用。但是,作为父母我们是和孩子最亲密的人,我们只能从我们自己这一环去做更多努力。
我只希望这次事件能让我们每个人都反思一下自己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反思一下我们的育儿期待和理念。和孩子将心比心(mind-minded), 曾经我们年少时渴望的,甚至现在仍然渴望的,是什么阻止了我们给予我们的孩子?
*文中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打孩子还分“科学”和“不科学”?统统不科学!
孩子被推倒,要不要去扶和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