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后频繁被投诉,这几个问题有可能被忽视
从9月份开学到现在,我陆续接到很多咨询,这些咨询有一个共同点:孩子在幼儿园或者小学因为各种问题被老师或者频繁投诉:
01
有的是因为孩子在学校里经常不顾老师指令,自顾自从椅子上站起来或者直接在教室里走来走去,老师频繁提醒无效,如果强行要孩子回去,孩子则会出现情绪爆发或者攻击性行为。
02
有的是因为孩子在学校里打人咬人频发,比如有家长说孩子几乎把全班小朋友都打了个遍,老师阻止的时候老师也被打。
03
有的是因为孩子自顾自玩,不能融入小组活动,也不和其它小朋友恰当玩耍,总是通过一些推人、拿走别人正在玩的玩具、上前抱着其他小朋友不放、冷不丁拍一下别人就跑等行为希望引起他人注意……
每个孩子每个家庭都有自己不同的具体情况,这些孩子有这些行为和表现也可能有不同的原因,同时我们也需要结合孩子的年龄、家庭养育、以往的学校经历来综合考虑。但是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大家需要引起重视:
一
家庭养育和亲子关系
比如:孩子经常打人咬人,而且是咬很多不同的小朋友,这已经超出了任何年龄的可以接受的行为范畴,所以找到背后的原因非常重要。
研究发现如果养育人在养育过程中总是用语言或者行为攻击孩子,或者养育人并不明显打骂孩子,但是和孩子长期处于紧绷纠缠的关系状态,孩子在和小伙伴的互动中,更有可能被紧张和愤怒等情绪驱使,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比如孩子在教室里经常无视课堂规则,老师说什么都要用一种很挑衅的语气回应;和小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总是故意去破坏他人的物品和游戏,然后看着别人伤心生气自己却哈哈大笑……
这样的小朋友很容易被诊断为“对立违拗障碍”,但是我个人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诊断。因为这样的诊断其实是把焦点只放在了孩子的身上,认为是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却没有看到亲子关系、家庭系统以及学校里的氛围和师生关系。
如果我们明白:孩子的行为表现是一种适应和生存的策略,就会明白把焦点放在怎么”搞定”孩子的这些行为是不合适的,而更应该看到关系模式和整体。
二
发育行为障碍
另一种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是孩子有其它伴随的问题。有这样的一类孩子,他的具体表现如下:
小的时候家长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需要担心的,因为孩子的各方面的发展通常都还在正常范围内,会说话会对答,能理解语言,会听从指令。甚至孩子从小记忆力都很好,好像不怎么教,跟着电视或者看书就认识了一两千字或者能数数到好几百甚至一两千,会背各种广告或者诗词儿歌。
如果说有一点和别人不一样,大概是:可能协调和平衡能力稍差,好像确实不怎么和小朋友互动,显得有点“高冷”,和大人对话也更多集中在问问题或者回答问题,几乎没有太多见到玩想象性游戏,对他人情绪和表情的变化不太能给出恰当的反应,很少问或者回答开放性问题,经常在对话的过程里答非所问,并且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话题上2-3个回合以上。
平时家长和孩子一起互动,因为有家长的主导和辅助,好像觉得互动虽然不那么顺畅,但也可以进行下来。
如果孩子还小,比如2-3岁,家长通常会觉得应该没有什么需要担心的。但是孩子开始上幼儿园了, 老师开始给到各种反馈:比如孩子好像总是自娱自乐,不太理会周围小朋友在做什么老师在说什么,感兴趣会看会听,不感兴趣的会自己跑开。
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都在考虑:是不是入园不适应?是不是之前没有形成课堂规则的概念?是不是孩子注意力集中能力还没有发展好?……
这并不是不可能,确实有很多小朋友刚上幼儿园的那几个月甚至半年里都在学习适应环境和规则,一开始的不适应和不熟悉,确实会让孩子出现一些类似的情况。
然后,孩子到了中班、大班了,孩子的认知和学习都有提高和进步,问他学校里学了什么他也会告诉你。但是,集体中的不合群、不遵守规则、不在意他人情绪感受等这些情况并没有明显好转。
比如老师可能会给这样的一些反馈和例子:“总是有事没事去抱别人、去撞小朋友”、“听到不感兴趣的内容在教室里转圈圈”、“有时候别人不小心走路经过他身边身体有碰触,他就会反应很激烈,觉得是别人故意撞他”……
家长会觉得:在家里自己一对一和孩子互动和引导,虽然孩子也很喜欢“我行我素”,但是好像孩子的行为还是可以控制的,虽然交互内容浅表和狭窄,但是也能完成基本的互动。
很多这些孩子的父母在孩子4-7岁之间找到我,因为他们原来以为“长大就会好”的情况并没有发生。
很多父母尝试各种他们能看到的学到的亲子养育的内容和方法,甚至有家长自己去学习了儿童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亲子关系很亲密,孩子在家里绝大多数也都属于轻松愉快的情绪,但是父母仍然觉得孩子和同龄人相比,在社交和情感互动上表现得更像是小几岁的孩子。
认知测试没有问题,但是在人际交互、情感互动和理解、更复杂的象征性游戏(不是拿着勺子给小白兔假装喂食的这种2岁左右小朋友就会的基本的象征性游戏)等方面会存在困难。
这样的孩子我非常建议家长引起重视,要找专业的医生做系统的评估,因为他们有可能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
很多人对于孤独症的认知只停留在重度的那种严重的社交语言情感互动缺陷,并不知道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轻中度患者,是可以具备很好的语言、社交互动等能力的,但是他们的能力相比他们的年龄发展水平,仍然相对落后一些。
其实不仅仅是家长,很多医院的医生也还有这样的问题。有个家长曾经找我咨询过三岁孩子的情况,在看了医院做的发展商评估等结果,我进行了进一步的信息采集、问卷筛查、观看生活化各种场景视频之后,我告诉家长孩子的表现有很多和轻度谱系儿童的症状重叠,建议找线下医生全面评估和面诊。
家长很快就去了,带回来的反馈是:“医生在诊室里观察了一下我家孩子的表现,问了孩子几个问题,判断孩子没有问题,因为孩子会依恋我,能听懂他的话,也能回答,走的时候还会主动道别。医生让我们改善亲子关系,多给孩子立规矩就可以了……”
两年后这个孩子5岁多,前几天家长因为孩子被学校劝退再次回来找到我,当同龄儿童的社交情感互动能力更进一步的时候,这个孩子和同龄人的差距就越来越大,谱系的症状表现越来越明显,到这个时候家长再去面诊的时候,医生给出了“阿斯伯格综合征”(谱系的一种类型)的诊断……
总之,我们不能把任何孩子的行为和情绪表现都归结为孩子存在“某某症”,像我提到的第一种情况,更多的是要考虑亲子关系和养育的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早期的一些异常信号,哪怕早期诊断困难,也至少要给家长一些方向性的建议和帮助。
另外,强烈建议儿保科医生能全面学习和了解儿童各方面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外,能对各种发育行为障碍有系统全面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