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1月18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阿文书法简介

2017-01-15 中穆平凉社区
点击上方“中穆平凉社区”关注我们

信仰 清真艺术 | 阿訇

 ★推荐阅读★

【宗教研究】《古兰经》教育思想探析 (上)

【宗教研究】《古兰经》教育思想探析 (下)

回族姓氏简介与来源

回族的阿文中堂艺术

【讲座】季芳桐:刘智《天方性理》与《天方典礼》 的核心精神及内在联系

天方:回族与伊斯兰的关系

【宗教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哲罕忍耶两姓三家

沙宗平:回儒对话的实质---“宗教民族”与“文化民族”的碰撞和交融

伊斯兰就是让人活得像个人样

清代 刘智《天方三字经》注释




 东方晓晨  伊斯兰印迹

阿拉伯文书法


阿拉伯文书法是一种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书法。在伊斯兰艺术中,伊斯兰书法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主要流传于穆斯林分布广泛的伊斯兰国家和地区中。由于根据伊斯兰教教义,一切有形的都会湮灭,故真主也绝不能以具体的偶像形式来表示。因此,文字以及其衍生的书法就成为了表露对真主感情的重要渠道,使得今日伊斯兰书法字体种类繁多。实际上,在《古兰经》中约有一百多处提及书法,书法被赋予了宗教的神圣色彩。这也是伊斯兰书法作品多与《古兰经》和伊斯兰教相关经典相关的主要原因。除了独立艺术品外,伊斯兰书法还较常见于清真寺的顶部及墙壁上,通常伴随着阿拉伯式花纹。伊斯兰世界的当代艺术家们充分地继承了古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并将其发扬光大,在企事业牌匾、书籍标题、影视广告等方面随处可见。

伊斯兰书法历史与阿拉伯文以及伊斯兰教历史密切相关,而阿拉伯文则起源于手抄本的《古兰经》。 远古时阿拉伯半岛的各个部落有诸多不同的语言,4世纪初叶,随着交流的加深,各部族阿拉伯人在各种不同方言的基础上,采用纳巴泰字母来逐渐改进自己的字体。而诗人们将自己用艺术手法书写的诗歌(如《悬诗》)带到集市进行宣售,推动了书法的发展。

 纸张在阿拉伯地区出现之前,伊斯兰书法主要创作在羊皮、树皮等媒介上。或者通过建筑、石刻、硬币等这些雕塑类艺术形式所表现。目前书法所选用的纸张材质多用光滑而耐水的道林纸或者水彩纸。

阿拉伯书法分布广泛,从以阿拉伯语为母语并为其发源地的北非、中东地区,到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中亚各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南方的鞑靼斯坦、车臣共和国等,以及中国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等诸多穆斯林地区都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伊斯兰书法。在穆斯林聚集区内,大多数清真寺以及伊斯兰学校均会教授伊斯兰文化、文学以及衍生的书法艺术。


阿拉伯书法体的形成


阿拉伯语言研究者认为,阿拉伯半岛最早的书写是穆斯乃德体(المسند),其源自古叙利亚、伊拉克和巴勒斯坦地区的亚兰语。


公元3-5世纪,阿拉伯半岛汉志地区的商业兴起,汉志人前往伊拉克和叙利亚经商,逐渐习惯于城市定居生活,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借用当地的书写字母来书写自己的语言。有的借用奈伯特语(النبطي)的书写体,有的利用古叙利亚语的书写体。其中奈伯特语和叙利亚语两种书写体的影响更为广泛。后来奈伯特书体演变得更接近穆斯乃德体,成为后来阿拉伯语的纳斯赫体(النسخ),即流行的楷书。


伊斯兰教初期,麦加的阿拉伯商人显然同时使用两种书写体,用库法体书写《古兰经》和与宗教有关的文献;用奈伯特体书写来往书信和其他普通文件。库法体的特点是简洁、典雅,这可以从《古兰经》的书写来加以证实。


奈伯特书写体是从叙利亚南部传到半岛的,而库法体则是从伊拉克的安巴尔地区传去的。库法体是伊拉克古老的一种书写体,后因库法城而命名。早期的古兰经均是用库法体抄写而成的,这一习惯一直延续至数百年后的阿拔斯王朝。


到了阿拔斯王朝,阿拉伯书法已发展到12种字体,其中从库法体变化出来的较多,而从奈伯特体变出来的纳斯赫体则最为流行。目前最为流行的书法为库法体、誉抄体(纳斯赫体)、三一体(苏勒斯体)、迪瓦尼体、行书体(卢格阿体)、波斯体、马格里布体和签署体等。

(一) 库法体




(二) 誉抄本





(三) 三一体




(四) 迪瓦尼体





(五) 行书体




(六) 波斯体





(七) 马格里布体




(八)签署体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或作者推荐,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转载,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

 汇聚穆斯林微力量 弘扬伊斯兰正能量

微信号:pl-muslim

 邮箱:939714321@qq.com

欢迎推荐好的文章及建议,一经采用红包奖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