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我,我爱你,六月热点多又密| 6月热点分析
2021年转眼已过半,眼下正是暑期备考的黄金期,同时也是素材积累的好时机!在刚刚过去的六月,可是发生了不少热点事件哦,其中既有社会议题,也有与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大会,快来看看都有哪些吧!
六月热点概览
1.蜜雪冰城主题曲MV火爆出圈
事件概述
6月3日,蜜雪冰城在B站上传了主题曲MV,洗脑的旋律、重复的歌词及动画迅速出圈,收获了一大波关注度,随后官方又上传了中英双语版MV, 进一步吸引大众加入到主题曲二次创作的过程中,一时间,这首主题曲出现了英语版、俄语版、日语版、泰语版、方言版等不同语言版本,并在微博、抖音、快手等社交媒体平台传播甚广。
关键词
品牌定位,病毒式传播,迷因,参与式文化
相关分析
首先,从品牌定位来说,与其他主打高端路线的奶茶饮品相比,蜜雪冰城主打“亲民化”的品牌路线,高性价比使其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因此,此次火爆的营销本质也是为了迎合大众的需求,无论是魔性洗脑的旋律,还是色彩鲜艳的动画,都与其品牌自身大众化的定位紧密贴合,也更容易赢得目标消费群体的好感。
其次,蜜雪冰城主题曲的病毒式传播与模因效应有着密切关联,模因理论认为,模因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为了实现自我复制并进而实现病毒式传播。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网络则是语言模因的模仿、复制、传播的重要场域。B站作为当前最大的青年亚文化创作社区,具有开放、分享、解构和重构的特质,更有利于模因的传播。
最后,在蜜雪冰城主题曲的走红过程中,起推波助澜作用的还有网络群众的“参与式狂欢”,无论是主题曲的二次改编,还是各种表情包、段子的创作,都强调受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蜜雪冰城将真正的创作主动权交予受众。
2.第九届网络视听大会召开
事件概述
2021年6月3日,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召开,本届大会以“奋进视听新征程”为主题。据《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全国网络视听用户达到 9.44 亿,网民使用率95.4%。在大会现场,腾讯副总裁孙忠怀称部分低智低俗的短视频长期影响用户心智,并对短视频的个性推荐进行抨击“你喜欢‘猪食’看到的就全是‘猪食’”,一番“猪食论”引发舆论热议。
关键词
视听传播,短视频,《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
相关分析
第九届网络视听大会无疑是一次业界盛会,其中会议对于短视频发展、电商直播、内容创作等与网络视听相关的议题都进行了深入探讨。
而对新传考研人来说,大会的热点主要集中于《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其中尤以短视频部分为重点。报告指出,从视听内容具体细分来看,短视频市场占比最多,占到57.5%;综合视频位居第二,占比16.3%,虽然网络直播只占到18.9%,但其增长势头要快于综合视频。短视频用户规模也达到了8.73亿,将近网民总数的90%。当下,短视频不再只是娱乐,而已经与各领域叠加渗透,不仅对整个视听行业,甚至对国民经济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关于报告更多内容,详情可戳:热度近3亿的网络视听大会,除了“优爱头腾”的互掐,还有这些考点!
3.又到一年高考季
事件概述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高考再次成为了社会公众与媒体关注的焦点,高考作文、高考成绩、高考状元等话题刷屏了各大社交媒体,也牵引出无数人的高考记忆。
关键词
媒介事件,媒介仪式,集体记忆,议程设置
相关分析
首先,作为国内影响力最大、涉及范围最广的人才选拔考试,高考不仅决定着考生的命运,也牵动着整个社会的神经,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是作为一种“媒介事件”而存在,各类祈福、加油、缅怀等具有“仪式性”的社交活动使得高考本身的意义得到了延伸。根据戴扬和 卡茨的解释,媒介事件是指“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而其中经由大众媒体“包装”之后具有仪式意味的事件则被认为是媒介仪式。
其次,根据哈布瓦赫的定义,集体记忆是一个特定社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也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在建构及维系文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对高考的集体围观与共同缅怀中,观众的集体记忆被唤醒,在仪式活动中开展情感的互动连结,并最终实现文化和身份的认同。
此外,高考之所以能成为公众讨论的焦点话题,与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紧密相关。在高考前,大众媒体就已经根据往年高考相关话题提前开始设置“议程”,策划相关高考新闻的报道,不断增强大众认知。
4.南京大学招生文案惹争议
事件概述
6月7日,南京大学在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官方社交媒体账号发布了一组招生宣传海报,为高考考生加油打气,欢迎考生报考南京大学。其中两张由女生举牌并写有“你想不想让我成为你的青春”、“你想不想和我一起泡在杜夏体育馆,从早晨到夜晚”的海报引发大量质疑,被不少网友认为有物化女性之嫌,但也有人认为不必过度解读。
关键词
性别传播,物化女性,男性凝视
相关分析
近年来“等你来”式宣传文案已经成为高校招生的一大“流量密码”,但南大微博、微信作为官方平台,自上而下式的发布这种具有两性暗示的文案,既没有凸显高校的精神内核,也不利于高校品牌形象的构建。大众对该宣传文案质疑的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宣传文案措辞有物化女性之嫌、二是男女生举牌内容的不同有歧视女性之嫌。
从性别传播的角度来看,南大招生文案一定程度上确实将女性置于“被看”和“被凝视”的位置,一如网络媒体建构的种种女性媒介形象一样,将审美主体赋予了男性,在这一过程中,女性成了男性凝视与视觉愉悦的客体对象,美国传播学者盖伊·塔奇曼曾提出“贬抑”概念,认为这种“被看”的女性形象贬损和歪曲了女性在社会变迁中的积极作用。
但是从积极方面来说,大众对于该招生文案的质疑也反映出随着当前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不再被“象征性歼灭”,转而拥有了一定话语权,女性拒绝被物化与商品化,并开始对社会中的许多固有的带有歧视意味的说辞进行驳斥,这一过程也有助于维护女性的权益。
5. 野生象群迁徙引发“云吸象”热潮
事件概述
6月初,一群特殊的小伙伴频繁出现在人们视线中——一群云南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背井离乡”,“北漂”500多公里到达昆明玉溪市。一路逛吃的大象也被网友戏称为“大象旅行团”,大象排排躺、偷喝村民酒槽、雨中玩泥巴等憨态可掬的模样萌化全网,甚至引发了一阵“云吸象”热潮。
关键词
大象外交,国际传播,软新闻,讲好中国故事
相关分析
云南野生大象在我国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符号。在大象迁徙过程中,一个真实、负责、有担当的大国形象得以显现,无论是当地百姓面对大象表现出的尊重与爱护,还是云南政府让象群远离居民区,积极处理“人象”关系的系列措施都反映出当前中国在保护自然、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生态方面的突出贡献,也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另一方面,在国际传播和“讲好中国故事”的对外战略中,富有趣味性和人情味的软新闻相对来说更能摆脱“文化折扣”和交流语境差异的影响,传播效果更为深刻与广泛。
而相比起严肃的、具有浓厚政治意味的国际传播中的传统语言符号,“大象符号”的独特性和传播优势就显现了出来,将国家的意识形态蕴含在“大象符号”中,不仅做到了“去政治化”,淡化了国与国之间的博弈色彩,而且在形式上更为含蓄、隐秘,也更能为大众所接纳,从而达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在此意义上,大象符号的书写和传播也可以说是构成了国家软实力的一部分。
具体分析可戳:只把“大象出走”当笑话?这个考点错过要后悔!
6.河南卫视《洛神水赋》受好评
事件概述
6月12日晚,河南卫视端午特别节目“端午奇妙游”通过网络与电视直播同步开启,其中节目之一《洛神水赋》(原名《祈》)因其美轮美奂的舞蹈和令人赞叹的审美迅速登上微博热搜,同时也被各大主流媒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点赞,成为继《唐宫夜宴》后河南卫视打造的又一传统文化爆款节目,不少网友感叹“河南卫视杀疯了”、“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输出”。
关键词
城市传播,城市媒介形象,文化类综艺
相关分析
从2021年初的《唐宫盛宴》到“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再到水下国风舞蹈《洛神水赋》,河南卫视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爆款节目,成为新晋网红电视台,也打破了以往舆论对河南“地域黑”的刻板印象。作为国家形象的子系统,城市形象是人们对城市的主观看法、观念及由此形成的可视具象或镜像,并通过大众传媒、个人经历、人际传播、记忆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而形成。
河南卫视的出圈正是完美运用了城市形象传播的利益相关者策略、文化策略、大众传媒策略等,在春节晚会宣传中,河南卫视积极采用全媒体传播策略,在快手、大象新闻客户端、河南卫视、微博、微信、B站等平台先后播出,增强自己的媒体曝光率。此外,河南卫视始终坚持积极挖掘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可能性,例如在《洛神水赋》、《唐宫夜宴》等作品中运用了5G+AR的技术,让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并且加入了水墨画、国宝级藏品等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传统文化和技术的双赢。
具体分析可戳:从“偷井盖”到“杀疯了":河南的华丽逆袭
7.网红雪糕“钟薛高”定价引争议
事件概述
6月15日,网红雪糕品牌钟薛高创始人林盛的一段采访片段引发热议。采访中一句“我们的雪糕最贵一支卖到66元,但光成本价就40,你爱要不要”招致广大网友的声讨,而后钟薛高官方回应称采访遭到恶剪,原意旨在强调产品成本高。
关键词
网红品牌,消费社会,STP理论
相关分析
根据市场细分(STP)营销理论,“钟薛高”品牌营销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清晰明确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受众,首先,从市场定位来说,钟薛高找到了自己的核心优势,即打造“高端中国风雪糕”,其次,从目标受众来说,钟薛高的受众群体虽然范围较小,但粉丝购买力强,黏性高,其“健康无糖”的宣传语也迎合了女性受众的需求。
STP理论:市场细分(MarketSegmentation)概念最早由美国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Wendell Smith)在1956年提出,此后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并最终形成了成熟的STP理论——市场细分(Segmentation)、选择适当的市场目标(Targeting)和定位(Positioning)。它是战略营销的核心内容,指企业在一定的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最后把产品或服务定位在目标市场中的确定位置上。
鲍德里亚认为,当今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成为消费社会,“消费已取代生产而成为社会的中心,消费不再只具有消极意义,而成为一种积极的建构方式,消费不仅是一种满足行为,而且是一种沟通行为,一种社会控制方式。”在消费社会,一切商品都被重新赋予了更深层的价值,这也将消费从理性导向感性、从物的消费导向符号消费。“钟薛高”品甚至被网友们戏称“雪糕界的爱马仕”,在其走红的背后,反映出的就是消费这一词义基本内涵的变化——在购买过程中,人们消费的不仅是雪糕这一食品,还有附着在雪糕背后的符号价值意义,并借以作为自己的身份标签,与之类似的还有“喜茶”、“丧茶”等网红食品。但在不规范的市场运作下,网红食品营销乱象频发,侵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
8.网信办启动饭圈乱象整治行动
事件概述
6月15日,中央网信办决定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饭圈乱象,全面清理饭圈内的粉丝挑动对立、造谣诽谤、恶意影响等有害信息,这也是继5月8日国家网信办推出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进一步措施。
关键词
饭圈文化,网络治理,新闻评论
相关分析
近年来,随着各类型选秀节目的兴起,“饭圈文化”也逐步进入大众视野中,在饭圈文化中,粉丝以身份认同与驱动力进行情感、经验的分享,构筑了共同的仪式化传播场域,在饭圈中寻求归属感与认同感,但与此同时,对“敌我身份”的过度划分也使其极易排斥外来群体,甚至在群体非理性的特征下采取一些极端手段与极端言论例如侮辱诽谤、人肉搜索等,此外,在饭圈内部盛行的非理性应援、“氪金”打投行为也不利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在此背景下,开展饭圈治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饭圈较为集中的微博等网络平台,应切实履行起负责和管理的义务,建立粉丝社群管理机制、对不良账号和不良信息及时清理,在引导青少年理性追星上协同发力,探索形成规范“饭圈”管理的长效工作机制,推动“饭圈”文化实现良性发展,共同营造文明健康的网上精神家园。
关于饭圈乱象整治这个话题,同学们也可以将其作为一个评论素材积累到小本本上~更多评论素材可戳:国家重拳出击的“饭圈乱象”,已预定成为你的考题!
9.孙一宁王思聪互撕
事件概述
6月15日,网红孙一宁指直播时情绪崩溃大哭,质问王思聪为何要逼她,并在社交媒体发布长文并曝光与王思聪的聊天记录,随后王思聪再度通过某大V发声回击,二人陷入互撕。网友们在吃瓜同时,根据聊天记录,创作出一系列“舔狗”表情包、段子和土味情话,一时间“聪言聪语”走红网红。
关键词
吃瓜与围观,大众文化,舆论偏差
相关分析
孙一宁与王思聪互撕事件发展到最后成了一部被想象的“偶像剧”,在营销号和流量的加持以及全民造梗的狂欢中,事实真相早已无人在意,隔着屏幕的观众转化为与王思聪、孙一宁“同行同体”的内在主体,在围观与凝视中尽情吃瓜,“好看”“得劲”是吃瓜群众最直观的情绪感受。而在吃瓜过程中,大众也在变相生产着大众文化,朋友圈满屏的聪言聪语,都是吃瓜群众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社会专长、兴趣热点所衍生。
此外,尤其是随着吃瓜群众的卷入,网民会从沉默围观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成为真正意义上参与公共讨论和社会行动的主体,舆情也随着发生变焦和偏移,衍生出多个子议题并引发次生舆情。在这场事件中,网友们最先开始关注王思聪的发话,到后来跟着孙一宁的爆料开始关注王思聪的土味情话,再者随着王思聪的爆料大家开始转向关注孙一宁的过往。不断有外延因素的曝光和关联话题的介入,舆论的焦点也发生着多次转移。
具体分析可戳:就王思聪是爱情的赌徒?你不是?一场被想象的偶像剧
10.神舟十二号顺利升空
事件概述
6月17日9时22分,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取得圆满成功,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的天和核心舱,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太空生活。作为我国航天工程空间站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此次发射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关注,就航空十二号发射进程、航天员们的太空生活、航天科技科普报道等议题形成了广泛讨论。
关键词
科学传播,航天报道
相关分析
神舟十二号发射可以说是一起经典的科学传播案例,所谓科学传播,具体指以公众理解科学的理念为核心,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传播渠道和手段,向社会公众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以提升公共的科学知识水平、技术技能和科学素养,促进公众对科学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在此次事件中,有关该议题的报道大多以“科普文”的形式出现,加深了普通民众对于神舟十二号发射相关知识的了解。而“去中心化”互联网传播语境也使得当前科学传播越来越社会化,由传统科普时代“翻译”科研成果、单向式的知识输出,转换为政府、媒体与公众的多方互动,在互动中走向了科学的大众化。
此外,目前学界科学传播研究的一个重点在于“传播策略”,航天技术等科学新闻的报道不仅要重视内容,更要重视策略,避免出现传受偏差。具体来说需做到:1)贴近群众表述;2)聚焦科技人物;3)擅用融媒报道,充分利用新技术采编新闻,如全景、直播、3D等新技术。在新技术和新媒介的加持下,航天报道也运用了如vlog等新策略,如6月23日央视发布了《中国航天员的vlog》就摆脱了传统的宏观叙事,转而采用微观叙事的模式,以一种更加真实、生活化的方式呈现了航天员的生活日常和工作。
——部分内容参考自公众号“传媒茶话会”
11.中山大学恶性造谣事件
事件概述
6月17日,一篇名为《当“我们”作为“母狗”出现在朋友圈》的推文引起热议,文章揭示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恶性造谣事件——横跨5个不同院系、3个年级的17(目前受害人数已达20)名女生在长达半年的时间里被人伪造了大量卖yin、约pao的聊天记录和虚假裸照,17日晚中山大学发布通报,目前造谣者已被行政拘留,并被学校开除学籍。
关键词
谣言,群体传播
相关分析
中山大学的这起造谣事件可以说是谣言传播的一个经典案例,真实演绎了什么叫做“三人成虎”。当谣言一旦产生,在网络环境的发酵之下便会进行裂变式传播,而辟谣则需要付出极高的成本和代价。
从造谣的话题来看,中山大学这起造谣事件本身具有激极强的猎奇性和反差性,同时能够激起人们窥私欲和道德审判欲;
从造谣的策略来看,合成的裸照、恶意ps的照片增强了谣言的可信度;
从传谣的受众来看,在该谣言事件中,谣言的受众以中山大学的学生为主,在接近性的层面上,该谣言与中山大学学生自身的利益关系较近,产生了过剩的脑补和好奇。
尽管在谣言传播的过程中,也有同学对该事件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在群体传播的情境下,少数人获取的信息以及那些质疑的声音被遮蔽了,沉默的螺旋得以进一步扩大。充当“权力中心”的赵铭晨等人利用了群体传播的规律以及少数群体的情绪启动效应,掌握了对原始信息的控制权和话语权,让最先接触谣言的群体对攻击目标充满敌意,如此一来谣言便驱逐了真相,甚嚣尘上。
参考文献
【1】曾长秋,李斌.性别与传播——网络媒体中“被看”的女性形象[J].兰州学刊,2015(03):188-191.
【2】杜丽洁.网络社会下从"媒介事件"到"新媒介事件"的发展与嬗变[J].传播与版权,2017(08):104-106.
【3】刘兵,侯强.国内科学传播研究:理论与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05):80-85.
【4】何华琳. 网络媒介中的高考记忆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18.
【5】黄雨水. 奢侈品品牌传播研究[D].浙江大学,2011.
【6】曹进,靳琰.网络强势语言模因传播力的学理阐释[J].国际新闻界,2016,38(02):37-56.
【7】陈莹、李磊、罗艺菲:《神舟十二号发射成功!媒体后续如何报道?》来源于传媒茶话会
主编:羽生生
编辑:奇亚籽
22级备考初期干货💪
近三年考过的新闻分类真题,都在这,建议直接收藏!
当“母狗”、P裸照,中大造谣事件为何成了“谋杀”?
不是所有热搜都是考点!2021年最重要的热点及分析都帮你整理好了!
热度近3亿的网络视听大会,除了“优爱头腾”的互掐,还有这些考点!
官方发话这是今年重点!所有出题可能性及答案都整理好了!
都说5W模式不能用,可能是你没学过彭兰、喻国明的用法!别浪费时间了!6月最该做的和最不该做的清单快收好!
三胎政策出台、袁隆平教授逝世、学生坠亡... | 5月热点分析直接打印!这些都是每年必考的传播学理论!必考!李良荣为它改书!!喻国明为它发C刊!!429个新传名词解释!常考!答案都写好了!送你!1个月熟背两本书?快收藏!这些绝密高效背书技巧!
2022爱传播新传考研半程班已启动
更多课程与干货🔍
欢迎加入爱传播考研群
2022年全国考研群 1157673906微博ID:爱传播新传考研 知乎ID:爱传播新传考研英语长难句学习:公众号英语小卖部喜马拉雅ID:爱传播考研投诉通道:aicb_k(请加点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