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政府买单,全民掏钱

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2022-10-08

昨天《简单谈谈最近发生的某件事》谈了下对最近某件事的看法,不够透,今天索性说得更清楚一点。小镇当然知道怎样说不被骂还有流量,但是这毫无价值,还是要说一些不好听但真实有用的东西。


- 1 -


中国、美国是当今世界独一档的存在,我们当然觉得中国相比美国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中美都是巨无霸、都不好惹。因此, 中美不同的发展模式、社会结构就有了很强的研究价值。


美国当然有很多问题,比如移民国家、历史短暂,特别需要解决凝聚力问题,于是就有了新教为核心的宗教教化,在西进运动中对欧洲世界来的“文明人”进行复归自然的再改造,从而奠定了今天的美国精神,美国“头号大国”的荣耀强化了国家凝聚力。


但美国也有很多底层问题,比如联邦本就是各州妥协的产物,联邦与各州之间的权限始终没有划分清楚,南北战争也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反而再次妥协。塑造美国的西进运动从下到上构建美国国家体系,大量新领土长期处于无政府状态,进一步弱化了政府协调社会的能力。


得益于欧洲乱战、美国独特的地理优势以及后来的科技爆发、冷战胜利,美国存在的许多问题被快速发展所掩盖。


但是到了近些年,发展慢了,长期存在的问题总爆发,政党斗争、选举政治、少数派群体运动等等导致社会极化越来越严重,妥协产生的联邦政府天然是小政府,总统强还能压一压各州,总统弱近乎一事无成。当民众诉求得不到联邦政府的响应,于是形成了恶性循环,美国民众越来越不指望政府,政府也乐得没有压力,再多的问题,大不了换届。


不过这有一个不算好处的好处,就是无论爆发再大的事情,美国各级政府没什么压力,美国国民也不会要求美国兜底。比如次贷危机爆发、大量枪击暴力死亡、银行违约破产等等。


到了中国就有些反过来了。


中国是大政府,好的一方面自然是执行能力强,集中力量办大事,更加灵活,特别适合后发国家追赶,日韩等国家崛起时也高度依赖国家力量统筹;但是坏的一面在于,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中国政府对人民就要承担近乎无限责任,但是政府的力量是有限的,社会复杂变化也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


而中国国民把政府视为最后的依靠,视为“父母”,不仅不利于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建设,还导致“按闹分配”大行其道,甚至被有心者利用“以闹牟利”,大大增加了社会的损耗。


- 2 -


很多人往往觉得政府有钱,力量无限,钱都是政府印的,缺钱了直接印就行了,但真的是这样吗?


钱是没有价值的,仅仅是一般等价物,真正有价值的还是各种商品和服务,如果商品和服务没有增加,钱增加那就会导致通货膨胀,大家手里掌握的钱贬值,归根到底,羊毛出在羊身上。


国家规模很大,适度的超发完全可以承受,还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一定是有限度的。反面的例子可以看看美国,去年还有人为美国大放水叫好,说放水给美国人发钱是善政,现在呢?美国通胀已经到了什么程度?这代价谁来承担呢?反正不会是掌握资本的人。(《令出多门,众叛亲离,未来何去何从?》)


还是要拿《大明王朝1566》举例,这个片子好就好在把现实中最头疼的“资源(钱)不足”的问题展现出来了,而不是像现在一些儿戏般的电视剧直接开了金钱无限、人力无限、信息无限的外挂。


《大明王朝1566》一直围绕“钱”展开,当家就干三件事:钱从哪里来,钱花在哪里,有限的钱怎么分配。


钱花在哪里不用多说,国家到处都要花钱,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国防军备、基础设施、民生保障、政府维持等等,哪里不花钱?钱花到位了,事才好办,但偏偏钱永远不够。


来钱无非两个办法:一是蛋糕总盘子不变,从切蛋糕下手,这可能是与民争利;二是比例不变或者更侧重民众,就需要做大蛋糕,也就是发展经济。


《大明王朝1566》处于古代农耕时代,来钱的路子很少,之前还能够通过海洋贸易获得巨额资本,支撑了明朝的盛世(参见《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但到了嘉靖年间,海洋贸易的大头早就被瓜分了,中央政府搞不到钱,那只能从土地里想办法,于是就有了“改稻为桑”,就有了各方、不同路线的激烈博弈。


经济问题上升到了政治问题、人事问题,进而反作用于经济,这就是我们政治课本教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我们现代来钱的方式当然多了很多,发展经济有很多方法,产业转型、科技发展、扩大内需、共同富裕等等都是做大蛋糕的利器,我们还能向海外拓展、开发更加广袤的市场,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财政理论,向未来借钱。


但是我们需要花得更多了。比如同样是维持政府机构运转,古时候大多数事务都是由各种“豪强乡贤”处理,所谓“皇权不下县”,一个县官就负责收赋税、维持治安、司法、灾年赈灾,其他高度自治,官方并不参与社会管理,于是就有了“民不告官不究”,很多时候只有当宗族和礼教处理不了的事情,才会到衙门;古代的经济活动就更加简单了,主要就是农业, 商业也很简单,同样高度依赖各种“行会”。


所以古代吃官家饭的很少,一个县也就4个官员、七八个吏,其他不过是官和吏自雇的。


现在呢?还能这么简单吗?更别说很多事情花的钱更多了,比如基础设施建设、国防军备,一门近防炮打1分钟,光消耗的弹药就一千万了。


家大业大开销大,政府也捉襟见肘。


- 3 -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的规模估计超过十万人。


这个会小镇之前谈过,已经被删了,简单概括一下:这个会没新内容,就是强调过去已经发布的政策要求,省了层层传递的时间,向区县一级直接传达,避免传递过程中扭曲变形、耽误时间。(原题目《今天全国大会的体会:拖以待变》,已经被删了,不用找了)


这个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告诉全国各地,任务布置下去了,自己想办法解决,中央没钱了。


最近,全国各地财政告急,仍然在拼尽全力向中央要钱,基本上除了极个别的地区、极个别的需求,中央一分钱都没给出去,毕竟中央需要留着一笔钱紧急调用,还要考虑“不患寡而患不均”


这几年,很多企业、个人过得很艰难,政府也很艰难,就那么点钱,不仅要满足疫情防控的额外需要,还要大规模减税降费、扶持企业渡过难关,从上到下都在想尽办法省钱。


举两个例子:


一个是某直辖市的,从2020年开始已经大幅提高了政府项目的核查要求,现在所有的政府项目都要过审,砍掉了很多项目,通过的费用也大幅度减少,所以一些原本政府财政维持的也尽可能转为市场运作。


比如小镇多次提及的公共自行车停止运营,转由共享单车提供市场化服务等等。


二是全国性的公务员薪资规范,也就是大减薪。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发不下来工资了,财政紧张的时候最先扣的就是公务员以及事业人员的薪资,有的部分会承诺以后好转了、退休了补上,但更多的直接把奖金、补贴砍掉了。


很多在职公务员问小镇怎么办?还能怎么办?中央说了“政府要带头过紧日子”,这个紧日子不仅仅是政府项目,也包括政府人员的薪资。所以有些过去我行我素,不但不削减反而还想涨工资的几个地方,现在也已经进行规范了,普遍降薪25%左右。


但是越是缺钱的时候,反而越容易出问题。


比如房地产行业出现的资金链断裂导致的危机,烂尾房数量明显增加;又比如一些顶着“金融创新”名头,实际上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越过金融监管,违规异地揽储,钱实际就没进存款,这里面还有一些人投机取巧,结果被更投机的收割了,等等。


而整体经济的不景气,也让个人的抗风险能力大大降低,戾气更重,于是更容易爆发一些社会问题。


- 4 -


还是拿某事来举例。


这次本质就是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控股股东地位,借助第三方平台(某互联网金融平台)违法违规吸纳资金,钻了现有金融监管体系的漏洞,违规异地揽储,线上APP显示的余额也很可能是假数据。

因为越过了现有监管体系,导致大量的资金并没有进入银行存款,导致被挪用、盗走,当经济下行、相关人员被处理,骗局维持不下去,于是就暴雷了。


到这里政府仍然是超然的,也应该继续保持超然的地位,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责任人进行确认、抓捕,追回款项,维护合法储户的正当利益。但不得不说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太重要了,很多地方仍然远未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仍然停留在过去,不仅被经验丰富的投机者狙击,一些匪夷所思的操作也出现了。


赋码这件事一出,直接导致公信力受损;很多事情已经做了,但是没有重视透明公开、及时同步事件进展,导致储户内心焦虑,反而被利用。于是矛盾越来越大。


小镇不了解太具体情况,但是从目前透露的情况来看,一定存在一些违法问题,比如存50万以上甚至数千万的数量颇多,并不太符合一般互联网平台金融购买的情况。

这些动辄上千万的,是否涉及非法集资等违法违规或者通过额外渠道非法获得高息等情况?
更甚至APP上的数据很可能是假的,有没有可能某些人通过中间人或者代开户串通,事后返还,再通过向政府施压谋利?


无辜储户利益需要保护,但对于这些明知故犯、投机取巧的,肯定要区分出来。这也是“垫付公告”先行垫付“5万以下”的关键之一,“5万元以下”才是多数,理论上投机的可能很小。


于是公告也明确这两条:


无论是搞清楚怎么发生的、责任人是谁、资金流向哪里,如何锁定嫌疑人、抓捕归案、追回钱款,又或者排查、区分数十万储户,确定解决方案,等等,这些事情的处理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更不要说最关键的,钱从哪里来?这都需要协调。


前面已经说了,这次至少大多数钱款根本没进银行,就不可能通过“存款保险”赔付。于是我们看到由两个行政监管部门联合发出公告,负责垫付的是省农联社,但风险还是有的,如果钱追不回来,那又如何能返还垫付资金?


小镇不掌握具体信息,但是还是要提几个问题,大家可以思考下:


第一:某并不算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一个小银行项目,真的能够真实揽储达400亿吗?


第二:既然线上APP的数据很可能是假的,那造假的人会不会伪造存款数据,就想着等政府垫付的时候再赚一笔?


第三:把事情往大里搞、拼命施压的组织者里面,有没有金额特别巨大的?如果有的话,有没有上面提到的通过中间人或代开户串通,钱存进去然后又返还伪造数据的?有没有非法集资的?从额外渠道获得高息的(比如贴息)?


“按闹分配”也是中国人治与法治融合、混沌思维的体现,却有不得已的,但其中是否也可能存在“有心人”挟众谋私呢?

让子弹再飞一会。


- 5 -


最后对民众和政府各说一段话。


对普通民众:


自己的钱自己小心,别总想着万一有事,人多就可以“闹”,然后逼着政府买单。先不说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本来就没有为市场行为买单的责任和义务,政府需要做的是对违法犯罪和不当得利的惩处,是保护人民的合法权益,但并不包括兜底。


退一步讲,确实闹得厉害,逼得政府兜底了,大家还是要想想,政府的钱本质来自于纳税人,政府买单本质就是全民掏钱,这并不公平。


想清楚这些事,有些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不妨再想想,到底应该怎么办?


对政府治理:


这件事对各级政府也敲了一记警钟,一定要强化金融市场常态化监管,一定要把各种所谓的创新纳入系统监管,抵御和防范经济领域的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是空话。投机的资本一定会瞄准全国治理的短板、弱点,这也是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解决的,也是推进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


而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应用极为迅速,加强监管的适应性、提高治理能力极为重要。垫付仅仅是应急,追责也只是治标,更重要的是完善系统的监管体系,填补监管缺失。


政府是有担当的,据小镇了解很多人一直在竭尽全力解决这个问题,并非一些人说的“不闹不解决”。但是很多时候不是光做事就行的,这就像男女朋友谈恋爱,男方做了很多很多,但是没有主动说出来、没让女方明明白白的知道,还是会闹矛盾觉得男方不体贴、不关爱。

政府社会治理上也一样,事要做、问题要解决,公开透明、及时公布进度,向老百姓说清楚政府的考虑和打算,取得信任,这同样重要。

坦诚与民沟通,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这正是“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

其他文章推荐
■  先礼后兵不是澶渊之盟
■  本是案板上的肉,别以为自个赚了
■  全球凛冬将至,我们个人该如何做好应对?
■  破局未来:2022年的中国经济与政策调控
■  2022年中国房地产政策、房价及个人选择
■  经济如此困难,中国会重新刺激房地产吗?
■  中央部委公务员的待遇与发展

如果喜欢,还请点赞、“在看”和关注吧
欢迎分享,让更多人发现“大树乡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