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仅门票分红就超1亿!年游客接待量600万,这个苗寨小镇是如何做到的?
曾经的西江千户苗寨由于位于雷公山深处,人多地少、生产生活资源匮乏、交通不便,是一个偏远且贫穷的苗寨。2008年,千户苗寨走上了旅游开发的道路。到2017年,西江千户苗寨已经实现游客接待量超600万人,旅游综合总收入达49亿元。如今,西江千户苗寨已经成为产业兴、百姓富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动力强劲的美丽村寨,而其发展中所形成思想智慧、知识经验、方式方法、策略措施等,也被总结成“西江经验”,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思考。
“西江模式”具体指的是自2008年以来,以苗族特色文化资源为载体,以旅游开发作为发展导向,在经济、社会、文化、经营、脱贫等方面产生规模化效应所形成的一系列经验和可以操作的运行体系。简而言之,“西江模式”是民族文化在旅游上合理利用与开发的高效组织方式。
01
“西江模式”的基本特点
文化保护是西江苗寨确保持续发展的关键。十年来,西江苗寨坚持“发展式”的保护理念,着重激活苗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基质和创造活力,以行动开展保护,以旅游开发促进文化的价值再生、价值联动。
旅游大开发不久,西江苗寨制订出台《西江千户苗寨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以“人人都是文化主人,个个参与文化保护,家家成为民俗博物馆,户户都是文化保护场所”为落脚点,探索“景区集中管理,家庭分散保护”的运作机制,建立起“全面普查,完整保护,镇村复查,兑现奖励”的长效管理机制,让广大村民在参与旅游中实实在在地受益,从而充分带动其参与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1、共生共建共荣的发展之道
在开发旅游之前,村民是西江苗寨最大的社区主体。旅游开发后,随着商户、游客的大量进入,“多元共生”成为西江苗寨最大的社会特点。这些主体在西江都以旅游为生计之源,形成旅游兴旺则大家兴旺、旅游衰败则大家衰败的“旅游命运共同体”格局。
因此大家结成了必须围绕旅游凝心聚力的紧密关系,这种关系有的转化成为具有刚性约束力的规章制度,有的转化成为新的村规民约,有的则转化成为思想要求和礼俗规范,形成维护西江苗寨景区建设、苗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脱贫致富责任担当等的社会共识和文化条件。
村民与游客齐跳团结舞(图片来源:人民网)
十年来,西江苗寨之所以没有发生重大旅游事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多主体共生共建共荣的发展初心和系统安排。
2、对民族文化高效的市场化运作
就本质而言,旅游业其实是一种市场化的经济活动。市场以强大的需求功能,自我强大的调节作用和对各种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对旅游发展的做大做强尤为至关重要。
2009年随着国有旅游企业西江千户苗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西江旅游发展就走上全面的市场化、企业化的运作轨道。经过十年时间,旅游的充分市场化促使西江苗寨在品牌塑造、综合收入、游客量等方面成效显著,为村寨发展及其群众的脱贫致富打开了良好的发展局面。
3、旅游发展红利的全民共享
旅游是高度市场化的产物,由于诸多原因,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民族地区居民百姓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的意识和能力有一个长期培育、发展、成熟的过程,在确保旅游发展“市场效率”的基础上,如何确保全体村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实现人人都受益,户户都获利,共享旅游发展红利,进而实现全民奔小康,对旅游开发者无疑是极大的挑战。
西江苗寨景区管理者通过制度创新,设立了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以门票收入的18%作为民族文化奖励经费发放给西江村民,让每户每年都获得超过万元的收益,确保了旅游发展利益的全民共享。
4、景区社会治理注重村民自治
十年来,西江景区深化村民自治实践,由执法部门、景区公司、村两委、民间组织齐抓共管,为景区的共同治理出力、出智慧;治理方式上也积极重心下移,在化解西江苗寨旅游发展出现的各种矛盾纠纷中,既有以讲求法律神圣庄严的法理治理,也有接地气有温度的民间情理治理;治理资源除了充分运用国家的法律法规以外,还充分运用乡土社会的“村规民约”,对有碍旅游发展的失范、失当、失德行为进行规训与处罚,无论哪一个主体,如有违犯均平等相待,一视同仁。这些做法,十年来让西江苗寨基本做到了“小矛盾不出村,大矛盾不出镇”的良好治理局面。
02
旅游带动脱贫,人均年收入增12倍
经济上,2008年以前,西江苗寨经济发展欠后,并无现代产业作为发展基础。通过旅游开发,到2017年,西江苗寨游客接待量超过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9亿元;在西江苗寨注册登记的各类经营主体超过了1000多家,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开发完整的产业链;通过景区带动,不仅解决了周边村寨2000多名村民的就业,还带动了附近20多个村寨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对当地县域经济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脱贫上,2008年以前,整个西江苗寨村民以传统农业为生,全寨有超过1500人的村民外出打工;2008年旅游开发后,外出打工村民逐渐回流。临近的就业机会、参与旅游发展的均等机会,基本解决了村民“没钱花”的问题。2017年,西江苗寨全体村民通过制度性收益、资产性收益、劳务性收益和经营性收益等四大收益手段,人均年收入达到了22100元,户均86190元,人均年收入较2007年相比增长了12倍,大部分村民已经实现了脱贫创富。
收入的提高、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98%以上的农户都有冰箱、彩电,有了水冲式卫生间,洗澡间24小时供应热水,生活质量今非昔比。
苗寨村民在接待游客(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文化传承保护上,在旅游的带动下,西江苗寨传统文化彰显出现代的魅力,村民文化自觉意识不断高涨。从2008年起,西江苗族博物馆得以建立,有20多户家庭博物馆挂牌;村寨连续打造出了“古歌堂”“鼓藏堂”“刺绣坊”“银饰坊”“米酒坊”等20多个苗族文化点;2008年起,西江村两委在各种节庆期间举办了丰富多彩、接地气、有温度的民间文化活动,在2017年“吃新节”的“千人齐唱苗族古歌”中,再次掀起了社区对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高潮。
03
西江苗寨成功的基本经验
西江苗寨的旅游,之所以能够实现十年持续跨越发展,解决了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主要是因为采用了如下做法。这些做法被实践检验是正确的有效的,因而就成了成功的经验。
1、党政推动
2000年到2007年,西江苗寨的旅游是被动的和以“赚吆喝”为主的旅游。2001年前后,有零星的散客进入西江,与之相应的是少数西江人家开办苗家乐和乡村客栈等。2005年至2007年,西江已经有了办旅游的行动,比如举办了“苗年”“鼓藏节”等。这些活动对于推动西江苗寨品牌力的累积是有积极作用的。
苗族小伙子吹着口笛唱着山歌招呼楼上的姑娘(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但是,从目标任务来看,当时的行动基本上是“只赚吆喝不赚钱”的投入,盈利模式设计尚未形成。但到2006年、2007年,随着散客的逐渐增加,亟需政府出面进行协调和管理,省、州、县、村各主体都看到了西江苗寨的大旅游已经进入了“临界点”。
于是,以雷山县委、县政府为主引擎,借贵州省旅发大会召开之机,共同发力,整合各类项目建设资金,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接待能力培训、招商引资、市场营销、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等问题,继而成立西江景区管理局进行景区管理,成立西江旅游公司负责业态经营,调动村两委、“建保会”与村老年协会等主体,共同承担西江的经营管理工作,才谋定了西江苗寨跨越发展的大局。
2、文化引领品牌建设与创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十年来,西江苗寨将静态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动态人文景观形塑成为动静结合的旅游体验模式。静态体验产品不断通过“田园观光区”“村寨夜景系统”“苗族风雨桥”“吊脚楼建筑群”等方式进行打造;动态体验产品不断加大体验型旅游产品的推出。
例如将苗年作为品牌的大亮点,通过大量宣传手段,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西江独具特色的苗年文化,通过亲身参与苗年,不同时段体验小年、中年、大年三次苗年的节日氛围和不同节日内容,从中感受苗族文化魅力。
3、合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资源
自2008年起,在传承、保护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西江苗寨通过创新、发展、融入等手段对之进行合理开发利用,进一步提升民族文化的经济价值。
为合理利用民族传统文化,西江苗寨先后打造出20多个静态、动态、互动的文化体验点,让游客参与其中,不仅强化了旅游体验,延长了游客逗留时间,还提升了村民的旅游收入。同时西江苗寨以创新式传承,发展、挖掘出游客喜闻乐见的“高山流水”“五壶四海”等苗族传统酒礼酒仪,将苗族刺绣、银饰锻造、蜡染制作等苗族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审美样式,开发出游客易于接受的文化旅游产品。通过古歌演唱、迎宾表演、民俗展示等活动的参与,不仅直接让村民受益,还带动了苗族文化的传承与活化。
4、创立民族文化保护发展的利益共享机制
2008年旅游开发不久,西江苗寨就开始探索以民族文化资源为根据的利益共享机制。自2011年起,这一利益共享机制就开始走向制度化,并且实现了西江苗寨景区所有农户家庭的全覆盖。
西江苗寨民族文化保护发展共享机制的内容有三个部分:
一是每年从景区门票收入中提取18%的份额作为民族文化保护奖励经费。2012年,西江民族文化保护费奖励经费发放金额为806万元,2013年为1100万元,2014年为1480万元,2015年为2270万元,2016年为2400万元,2017年为2900万元。
二是“人人有份,户户受益”。按照《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的规定,文化保护奖励费的发放以户为单位,受益多少取决于吊脚楼保护的程度和家庭人口数。2011年全年户均约为3600元,2016年全年户均约为17400元,2017年户均约为21000元。
三是文化保护费发放有严格的流程,且多主体参与。每年分上下半年各发放一次,全程都有村民代表参与和监督。
5、以“景区带村带县”共享发展成果
作为国家80个“景区带村”的示范之一,西江苗寨的景区带动主要体现在产业带动、发展带动和就业带动三个方面。
就产业带动和发展带动来说,十年来,西江苗寨景区带动了周边脚尧、黄里等村的茶产业发展,带动了附近控拜、麻料等村寨银饰产业的发展。
在就业带动方面,西江苗寨附近各村寨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村民常年不间断在景区内打工。在旅游旺季,都能让每位村民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
在“景区带县”方面,西江旅游井喷式发展不仅带动周边村镇脱贫致富,还带动雷山县旅游业的发展和县域脱贫致富,2017年,雷山全县旅游综合总收入为77.37亿元,其中西江苗寨为49.91亿元,占比为64%,直接和间接带动全县至少5000人以上实现脱贫致富。
6、善用苗族民间智慧进行景区治理
开发旅游后的西江苗寨,是传统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方式交织的空间。社会治理工具和手段,必须将传统社会的组织形态和治理智慧同现代社会治理的体制机制进行无缝衔接,方能促进景区的和谐稳定。
自2008年以来,西江苗寨景区通过强化组织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加强景区联动等手段,夯实村级国家基层组织,促进村民自治,发挥出村两委在维护景区秩序、规范游客行为、建筑风貌保护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根据景区社会治理情况日渐复杂的情况,专门成立“建筑保护委员会”“老年协会”等村寨民间组织,协同政府一道处理因旅游开发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积极善用“扫寨”“议榔”“鸣锣喊寨”等苗族民间智慧参与景区社会治理,治理效果极为明显。
7、与时俱进创新景区管理机制体制
为进一步理顺西江景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2012年,经雷山县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将西江镇交由雷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托管,西江景区管理局、西江旅游公司一并划入园区管委会。配齐配强西江景区管理局领导班子,将驻西江的相关执法部门和西江景区管理局人员划入园区管委会综合执法大队,由园区管委会统一管理。
通过机制体制的创新,明确了西江景区各管理主体和经营主体的职责与功能,尤其明确了西江旅游公司作为市场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了旅游发展的市场效率。
04
“西江模式”的价值及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对于民族文化传统资源的利用,促成了我国西部地区民族文化旅游的蓬勃发展。但如何合理、充分利用民族文化旅游来带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成功的案例并不多见。
历经十年,西江苗寨以民族特色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强烈的市场化运作;党政强力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共生共建共享的发展之道;建立民族文化利益保护发展的共享机制以及景区社会治理善用民间智慧等做法,通过旅游全面带动,促进了西江苗寨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全面发展,实现了西江苗寨从苗族传统村落向现代村落的巨大转变。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江苗寨为西部民族地区提供了旅游带动地方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这个模式蕴含着丰富的,可以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旅游发展智慧。
1、为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发展提供新路径
生态和民族文化是贵州的两大宝贝。十年来,西江苗寨“以开发促保护,以保护促开发”为手段,一方面通过制订相关利益奖励规程对以吊脚楼为核心的苗族文化进行保护,让家家户户都成为参与文化保护和受益的主体,另一方面通过民族文化的旅游化、经济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实现了苗族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场域的“价值再生”和“价值联动”,较好地解决了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穿上苗族传统服装留影是女性游客的最爱之一(图片来源:中国经济网)
2、为贫困地区实现共富提供鲜活案例
为解决民族地区欠发达地区的脱贫、减贫,西江苗寨通过制度创新,设立民族文化利益共享机制,让村民每户每年都有超过万元的收入,同时坚持强烈的市场化原则,通过旅游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旅游业,鼓励村民参与各种旅游经营,盘活整个社区的土地、房屋等资产收益,提高了村民的创富能力,确保了旅游在脱贫致富上的“市场效率”。
3、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西江样本”
2018年2月,国家发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因此,如何选择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产业路径是民族欠发达地区各级部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必须要慎重思考的重要问题。
西江苗寨十年来之所以能够产业发达兴旺,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发展资源的正确选择,选择了丰富的苗族文化优质资源作为发展路径起点,另一个是在发展资源正确选择的基础上,优化景观景点及村寨人文生态,做出了走旅游产业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从而带动了西江苗寨十年来旅游产业的腾飞与做大做强。
本文来源:《中国旅游报》,作者:李天翼、麻勇斌、苍铭。李天翼,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麻勇斌,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苍铭,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部分图片来源于中国经济网--中经文化产业。
END
「 精华文章值得看看 」
Ⅰ.王潮歌的三个难题 | 景区生死大考,文旅操盘手如何避免自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