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运营11年后港中旅“忍痛舍弃”少林,“佛系景区”何去何从?

刘俏 执惠 2022-08-01

坐拥“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的嵩山风景名胜区,如今一朝“变天”了。


国庆黄金周的最后一天,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中旅”)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于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售其于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嵩山公司”)的51%股权,及于挂牌时嵩山公司所欠的全部股东贷款。


截图来源:港中旅公告


资料显示,嵩山公司主要从事发展及经营位于河南省的嵩山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嵩山景区”),景区中不仅坐落着“禅宗祖庭”少林寺,还囊括了塔林、中岳庙、嵩阳书院等众多风景名胜。1982年,一部《少林寺》让少林功夫名满天下的同时,也将原本残破的少林寺带到世人眼前。短短三十年间,嵩山景区的快速发展刺激了登封甚至整个河南省的旅游消费需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与经济发展



而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旅游央企之一,“拿下”嵩山景区已11年,在其眼中,这个堪称炙手可热的景区,为何突然“不香了”?


01


布局11年,港中旅何以“弃少林”?


自订立协议之日起至卖出股权,港中旅管理运营嵩山景区已长达11年之久。此次出售嵩山公司股权的计划虽显突然,但也并非无迹可循。


2009年,港中旅与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嵩山文旅集团”,由登封市政府全资持有)成立嵩山公司。


2010年1月4日,河南省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嵩山管委会”)订立特许经营协议,据此,嵩山公司将获授权自2009年12月25日起独家管理及经营嵩山风景名胜区辖下少林景区、中岳景区及嵩阳景区的门票销售、代收销售收入及停车场等业务,为期40年,嵩山管委会将获取相应特许经营费用。


据港中旅2010年财报数据,接手嵩山景区第一年,港中旅景区业务收入便突破7.14亿港元,同比增长62.77%,股东应占利润达1.44亿港元,同比增198.55%。其中,嵩山景区接待游客逾260万人次,较嵩山公司运营前录得高双位数增长,收入更是达到1.74亿元,各项经营指标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可以说在合资公司运营初期,嵩山景区为港中旅带来了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并在此后一段时间内逐年增加。2016年初,《中国经营报》曾报道称,不算“香火钱”,少林寺每年仅门票收入就高达3亿元。


而这一涨势终结在2018年。时年6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关于完善国有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 降低重点国有景区门票价格的指导意见》,包括嵩山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九寨沟、峨眉山、乐山大佛等在内知名景区的门票价格相继下调。其中,嵩山少林寺景区门票价格自当年9月20日起由100元降为80元。


门票价格下调对嵩山景区的影响自2019年上半年开始显现。财务报告中描述嵩山景区利润增长的具体数据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嵩山景区在门票价格降低和人均消费同比减少下,收入及应占利润减少”。


2019年过后,尚未走出“门票之殇”的嵩山景区再次撞上疫情黑天鹅。而如港中旅这类央级大企业也难以独善其身。


港中旅2020年中期报告显示,上半年集团综合收入5.71亿元,同比减少74%;税前亏损利为6.63亿港元,股东应占亏损为4.43亿港元。其中,自然人文景区目的地收入为0.5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9%;应占亏损0.34亿港元。而嵩山景区上半年经营恢复较为缓慢,同比收入减少,由盈转亏。


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的预披露公告显示,截至2020年08月31日,嵩山公司营业收入仅2003.62万元,净利润亏损已达3201.27万元。


截图来源:北京产权交易所官网


与此同时,2020上半年港中旅经营活动的现金流从上年同期2616.5万港元降至-5.35亿港元。疫情冲击下的现金流承压,迫使港中旅进一步优化旗下资产组合,在短时间提升资产周转率和现金回流,而嵩山景区成为港中旅的选择之一。


截图来源:港中旅2020年中期业绩报告


02


深山古刹背后的三方博弈


疫情冲击与嵩山景区业绩的逐年下跌大概率成为此次出售事件的导火索。另一重深层次原因,则应是自成立嵩山公司运营以来,围绕在港中旅、嵩山文旅集团与少林寺三方的利益争夺始终未得到真正解决


2014年,一起沸沸扬扬的“少林寺门票案”闹得满城皆知,几名身着僧衣的男子与一条写着“少林寺门票70%去哪了”的横幅,首次将少林寺与嵩山管委会的矛盾公之于众。


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登封市针对少林景区门票管理与少林寺约定,在实行新门票价格100元后,少林寺一张票可以分得30元,官方的登封市少林旅游公司分得70元。嵩山公司成立后,门票的70%则由港中旅与嵩山文旅集团按持股比例各分得51%和49%。而少林寺将嵩山管委会告上法庭时则表示,后者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共拖欠寺方近5000万元的门票款。


除了少林寺与政府管理部门的利益失衡,港中旅与嵩山文旅集团间也存在着不少矛盾。嵩山公司挂牌成立之初,登封市政府相关文件曾表示新公司拟定2011年上市,由此引发少林寺“被上市”风波。


此后,原嵩山管委会官员还曾向媒体称,港中旅曾表示3年内上市,进行旅游小镇开发事宜,每年必须达到3000万元的利润。而随后这一计划也因文物局相关规定及报批程序影响而搁浅。


近年来,央企背后庞大的资金与优势资源,催生了地方政府“对接央企”的热潮,登封市政府最初与港中旅进行合资也不排除该部分原因。然而,合作初期港中旅似乎并未兑现相关投资承诺。


直到2017年,港中旅与嵩山文旅集团才进行等比例增资,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3亿元。嵩山景区业务拓展与少林功夫小镇项目被写入2017年战略布局中,小镇预计2020年春季全面完工。


然而,投资不到位使得嵩山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制约,传统营收模式与景区业务体系难以得到突破。门票价格下调20%,进一步改变了嵩山景区的命运。


与11年前接手嵩山景区时相比,港中旅旗下旅游目的地业务项目已从原本3家知名景点增加至近20家公司(项目),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存量项目的优化,以及沙坡头景区、德天景区中的创新增量业务均被纳入其2020年的发展战略中。


而在区域布局方面,港中旅表示2020年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旅游目的地进行了投资研究,并争取在2020年突破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布局,巩固长三角市场份额,积极推进相关布局中的项目落地,华中旅游市场则未有具体描述。


此一时,彼一时。名满天下的嵩山少林景区在港中旅的战略规划中逐渐消失


03


佛教文旅是一门好生意吗?


正如上述拟出售公告中所称,港中旅“拟利用潜在出售事项所得净款项作为集团一般营运资金用途,或用于可为股东提供更佳回报之旅游目的地投资。”可见,其抛售资产为增加现金回流、优化业务布局。而背后另一层原因,或与集团对于出售项目前景分析相关


作为中国佛教旅游的代表之一,即将被港中旅放弃的嵩山景区真的没“钱”途吗?


事实上,关于佛教旅游开发与商业化一直以来存在着大量争议。四大佛教名山中,峨眉山早在1997年便登陆A股,九华山三战IPO后终于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余下两家则没有这么幸运,2018年普陀山撤回上市申请后,五台山也已明确表示暂不考虑筹备IPO,关于佛教景区与资本接轨的程度与界限有待进一步探讨。


另一边,“宗教搭台,经济唱戏”的现象也在近年来逐步得到规范。2017年底,国家宗教局等12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商业化问题的若干意见》, 进一步治理佛教道教领域过度商业化问题。



随着我国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逐步开发,部分商业化将有利于更好地对景区进行品牌宣传、软硬件改善、自然及历史环境维护等。如何维护文化与利益之间的平衡才应成为关注重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多数佛教类景区处于浅层次开发层面,即走马观花般地观光式旅游,景区收入结构单一,二次消费在景区收入中占比较小


总结下来,围绕着少林景区乃至整个嵩山景区,其发展可能有几重影响因素:1、较依赖景区收入背景下,叠加门票价格下降、新业态项目竞争等因素,景区的营收突破空间较有限;2、少林寺上市未成,港中旅获取投资收益,以及少林寺扩大再生产的资金支持的意图未能实现;3、上述的少林功夫小镇(按规划要打造成为禅文化修身养心度假目的地)其实是一个重要信息点,嵩山优质的自然、人文资源(尤其少林寺的资源积淀)为该小镇的投建运营提供了一定基础条件,优质景区+旅游地产项目,是一个不错的产品延伸互补逻辑,但就公开信息来看该小镇进展应不够顺利(背后的土地审批、利益等可能存在纠葛),这应也影响了港中旅继续投资的积极性,以及对“拿下”嵩山景区后的运营谋划落地带来影响。


这些因素自然也构成港中旅选择“舍弃”少林的原因。而若港中旅最终退出,少林寺未来走向又将会有何变化?

END

「 精华文章值得看看 」


Ⅰ.文旅惠评|多家国际航司裁员危机加剧;国庆后目的地“拼争”将迎来新局面

Ⅱ.透过黄金周数据看中国旅游:机遇挑战与前景预测

Ⅲ.“最特殊”国庆黄金周落幕,几多欢喜几多愁?

执 惠

助力中国文旅目的地生态创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