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档案》2022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历史档案 编辑部 皇史宬 2022-07-06

    【目  录】    




档案史料

晚清官员遗折选编(上)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按语:清代三品以上官员逝世前,照例须呈递“遗折”。遗折多由本人口授,子孙缮写,由拥有具奏权的子孙或督抚代为呈递。遗折内容为:回顾仕宦经历,叩谢皇恩;奏报病情;处理身后公事;进言;介绍子孙情况,请求准许子孙袭爵、世职或貤赠祖先等。皇帝不在遗折上朱批,仅在督抚等代递奏折上朱批“知道了”或“另有旨”,并发布上谕,对病故官员进行评价和抚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和军机处录副奏折中保存有很多官员遗折。本文选录晚清49位官员的遗折,包括:胡林翼、桂良、翁心存、彭蕴章、王茂荫、祁寯藻、周祖培、骆秉章、毛鸿宾、谭廷襄、曾国藩、文祥、吴棠、翁同爵、袁保恒、沈葆桢、夏同善、沈桂芬、张树声、左宗棠、丁宝桢、鲍超、曾纪泽、彭玉麟、曾国荃、潘祖荫、奕譞、郭嵩焘、宝鋆、阎敬铭、李成谋、卞宝第、刘铭传、奕訢、孙毓汶、李瀚章、裕长、善联、钱应溥、黄槐森、杨儒、冯子材、长顺、李兴锐、许应骙、张百熙、恩铭、孚琦、良弼等,供研究参考。

——选编者 赵增越

光绪末年山西陕西合闱乡试档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按语:科举考试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清代科考,每逢子、卯、午、酉年,直隶省在顺天贡院、其余各省一般在省城贡院举行乡试,会试则于乡试的后一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在规定年份中举行的乡试、会试被视为正科。如遇皇帝登极、万寿等重大庆典,也可在当年开科取士,称为恩科。若庆典时间恰逢正科年,则改正科为恩科,正科推迟或提前一年举行,有时亦恩正并科。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庚子年,本应举行乡试正科,但因八国联军侵华,各地义和团运动风起云涌,当年乡试被迫停科。光绪二十七年,仅有甘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五省补行了庚子乡试。而山西省由于被列强认定为“滋事地方”,《辛丑条约》中明确规定“拳匪滋事杀害凌虐各国人民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以示“惩儆”。此前,亦在禁考五年之列的顺天府变通采取了借闱河南贡院的方式进行科举,故山西省欲效仿其法借闱陕西,清廷决定两省合闱。于是,光绪二十八年八月补行的庚子、辛丑恩正并科乡试,光绪二十九年八月举行的癸卯恩科乡试,山西、陕西两省合闱于陕西贡院进行。本专题档案史料选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现予刊布,供研究参考。

——选编者 朱琼臻




学术论文

明代吏部司官选任与迁转特点考论

时  亮
摘要:吏部司官是明代吏部官员群体的主干和中坚力量,其选任与迁转特点鲜明,富于规律。明代吏部司官选任与迁转的最大特点是多于本部内升用,且吏部司官本部内迁转规范有序,大致依次在吏部稽勋、验封、考功、文选四司内,按司官各级职务主事、员外郎、郎中循次迁转;由其他衙门转任者、迁往地方者,亦有规律可循。文选郎中与稽勋主事作为吏部司官头尾,前者的迁出与后者的迁入在本部内空间有限,故拥有不同于其他吏部司官的特点。
关键词:明代  吏部司官  选任  迁转  特点

壬辰战争中明朝的粮草海运开通考
董建民
摘要:关于壬辰战争中粮草海运,韩国学者洪性鸠认为是战争后期由明朝官员张养蒙提出并实行的。其实,系统梳理明朝官方文献与个人文集中的相关史料,就会发现粮草海运早在壬辰战争初期就已经由经略宋应昌开始筹划运作,战争后期又由继任经略邢玠继续谋划完善,并由户部右侍郎张养蒙直接督理。粮草海运工作,不仅表明了明朝自始至终对于域外战争后勤供应的高度重视,而且彰显了明朝对于保障朝鲜安全的决心。
关键词:宋应昌  邢玠  张养蒙  朝鲜

清代八旗蒙古人母语教育探析
赫英忆
摘要:清廷重视八旗蒙古人对其自身母语(即蒙古语言文字)的教育和传承,以此作为协助清廷治理蒙古地区的重要基础。顺治、康熙时期清廷在八旗蒙古官学中设置蒙语蒙文课程。雍正帝将蒙古语文视为“蒙古本务”,并将其定为八旗蒙古官员升迁的依据。雍正之后诸帝亦对此重视有加。然而,这样的高度重视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清中后期,蒙古语文传承在八旗蒙古人中的大规模断裂已成为不可逆转之趋势。前人在研究清代民族语言传承问题时,较多关注八旗满洲人,对八旗蒙古人关注较少。本文结合满文历史档案,对清代八旗蒙古人母语教育和传承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导致其传承危机的内外因,并由此引发关于八旗蒙古人“满化—汉化”问题的思考。
关键词:清代八旗蒙古人  蒙古语文  教育状况  传承危机

顶戴羽翎与清代侍卫研究三题
陈  章
摘要:顶戴羽翎是清代最具特色的官员服饰制度之一,其中“三眼花翎”乃至高荣誉。本文梳理顶戴羽翎授予对象与规则,发现获赐“三眼花翎”者大多侍卫出身或曾长期在侍卫系统任职。所谓“空花翎”“空蓝翎”与“花翎侍卫”目前学界尚无专文探讨,但查考史料,“空花翎”与“空蓝翎”皆属“空衔顶翎”,或产生于乾隆中期征战金川之时,后加以沿袭。二者既是一种虚职顶戴,亦是一种不占实缺的职官名。“花翎侍卫”在方志中甚为常见,《缙绅录》中亦有记载,当特指“汉三等侍卫”,且至少是二甲武进士出身,与汉侍卫赏戴花翎之制相符。
关键词:空花翎  空蓝翎  花翎侍卫  汉侍卫  清史

清代西南治理与义学发展
于爱华
摘要:与“辅学校所不及”的内地义学不同,调节苗汉矛盾,稳定边疆社会,是清代西南义学的根本目的。在清廷西南边疆治理的深入和推动下,西南义学发展迅速,呈现出阶段性特点。康熙朝以笼络土司、稳定西南局势为治理目标,义学在城市和土司上层中发展;雍正朝通过改土归流强化对土司地区的统治,改流地区成为办学重点,义学达及乡村地区及下层苗民;乾隆朝以后在民族矛盾复杂、局势动荡的社会形势下,义学仍然在西南地区普及。西南义学发展深入,使儒学教化突破精英阶层和土司壁垒而涉履乡村,实现了对西南土著民族的儒学教化及有效控制,对多民族一统国家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清代  西南  边疆治理  义学

清代前期夔关的商品流通研究
廖剑南 廖声丰
摘要:本文主要依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关税档案,对清代前期夔关的商品流通形式进行探讨。夔州发达的长江航运及其四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清代前期夔关的设置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大量有关国计民生的商品,经过夔关中转到全国各地,推动了清代前期不同经济区域之间的商品交流。影响清代前期夔关商品流通的主要因素有交通条件以及战争。
关键词:清代前期  夔关商品  流通

雍正朝造办处机构改革与事权扩张
王嘉乐
摘要:造办处为内务府核心机构之一,雍正以降完成从作坊到衙门的转型,其事权迅速扩张,职掌并不限于御用器物的制造。随着钱粮库、活计房、档房等平行办事机构陆续设立,雍正年间造办处组织架构初步完备。作为由皇帝直接支配的内廷机构,内府、外朝的营造事务渐交造办处统筹。在筹备准噶尔之役的大背景下,为保证军需供应的机密高效,造办处新设“炮枪作”负责军工火器的研发与成造,机要程度甚至一度呈赶超兵部、工部之势。造办处机构改革与事权扩张的过程,是雍正朝内廷权力伸展的一个侧面。
关键词:雍正朝  造办处  内务府  内廷  军需筹备

晚清经略西北中的海关协饷调拨

——以闽海关为例

刘锦增 武进升
摘要:同治年间,清政府在经略西北的过程中,开始调整协饷分配的方式和制度,其重要内容就是将海关税纳入到协饷供应体系之中,并使之承担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同治末年开始,清政府调整海关协饷的筹解运作机制,提升户部在协饷筹解中的调控作用。此后,闽海关通过直接协解和间接协解的方式,并采取交由票号汇解的形式,筹解西北多项重要协饷。不仅如此,清政府还多次以闽海关税作为担保,或举借外债,或偿还外债和赔款。这一时期,历任福州将军都积极筹饷,很好地完成了协饷调拨任务,使闽海关成为海关协饷中最为稳定的部分。晚清时期,清政府将海关税纳入到协饷来源之中,是其基于国家财政收入结构变化而做出的调试,也从侧面反映出清政府对海关税具有很强的支配权。
关键词:晚清  西北经略  海关税  协饷供应  闽海关

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相关链接:

☆ 2022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 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

☆ 2021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 2021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近期文章:

☆ 清朝科场的关节作弊与防范措施
☆ 国家档案局于6•9国际档案日发布中国档案行业宣传片《逐梦兰台》
☆ 大考题库|每周一题

☆ 金榜题名赴御宴


责任编辑:卢  溪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