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皇家档案库的防灾智慧

马翔宇 皇史宬 2023-10-10

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 护航高质量发展”,文物古建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其防灾减灾已被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有着500年历史的皇家档案库——皇史宬,有着科学合理的设计,在肇建之初即具备较强的防灾减灾能力,如今经过升级改造后更是拥有了完善的现代化防灾减灾设施。
水火无情,其中以火灾对文物古建的破坏尤为严重,我国古代建筑多以木结构为主,所以历朝历代均重视建筑防火。坐落在北京市东城区南池子大街136号的皇史宬是有着500年历史的皇家档案库,是古代建筑技艺的结晶。因皇史宬保藏大量珍贵皇家档案,明清两代在对其设计和管理上尤其重视防火防灾。

    正殿不用一钉一木    

在明代,由于管理不善导致宫廷火灾时有发生:明英宗正统四年(1449年)“北内大火,文渊阁内所藏之书悉为灰烬”;嘉靖十年(1531年)明宫中再次发生火灾。由于火灾频发造成书籍、档案被焚毁,促使嘉靖帝“命内阁诸臣建造神御阁(即皇史宬)于南内”。因此,在嘉靖十三年修建皇史宬时,其设计已充分考虑到了防火、防水、防震、防霉的实际需求。
皇史宬屋顶为黄琉璃瓦庑殿式,正殿全部采用砖石结构,斗拱、门、窗棂、椽子均为石质,不用一钉一木,这有效地避免了木结构建筑容易引起火灾的隐患。外墙四面采用下宽上窄的梯形结构,利于防震;南北墙厚达6.1米,东西墙高处开窗以利通风,这使殿内冬暖夏凉,温湿度相对稳定;殿内用于放置档案装具的石台高1.42米且与四墙隔离出一定距离,殿外地基高1.42米,四周开有疏水漏口,有利于档案防水、防潮、防霉。
从建筑设计来看,在肇建之初明人就十分重视皇史宬防灾减灾性能,以保障珍贵皇家档案的安全长期留存。

    金匮藏档有玄机    

 金匮,专门用于收藏明清皇帝的实录、圣训(明代称为“宝训”)等珍贵典籍。金匮箱体为楠木或樟木材质,外面包裹铜皮鎏金,并刻有云龙图案。每座金匮长135厘米、宽75厘米、高130厘米,重达166公斤。这些做工精良的金匮不仅能突显皇家威仪,作为特殊的档案装具还能起到防虫、防霉的作用。

    配备先进灭火用具    

 为进一步增强防火、灭火能力,皇史宬还配备了和皇宫同等等级的灭火用具,如唧筒、麻榙、激桶等。

《武经总要》插图中的灭火用具

清代在消防器械上最明显的进步是杠杆式半机械化灭火器具的应用。激桶,又叫西洋激桶、水龙,是水泵的雏形。激桶主要由水箱、铜缸、活塞、阀门、铁杆、压梁、将军柱、出水管等构件组成。水箱是激桶的外壳,为便于搬运在水箱底部设有抬杠,4个圆柱形铜缸位于水箱内,互相间由软管及阀门连接,2个用于存水,剩余2个内有活塞,用于吸水。活塞通过铁杆与压梁连接,压动压梁,活塞将水压入出水管喷出。
据《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记载:“宫内设激桶处,掌管激桶,并司扑救火灾之职……乾清宫等处激桶七十架,东华门内东北筒闲房内四架,西华门内筒子河朱旗房三间内四架”,其中东华门处激桶即可兼顾皇史宬的消防需求。

《新制诸器图说》中的激桶灭火情形

 

    较为完备的消防制度    

清代针对皇家建筑制定了相对完备的消防制度,嘉庆朝《紫禁城火班章程》对火班兵丁值班制度、灭火制度、巡逻制度、看守明火制度等都做了规定。这些消防制度的制定有力地保障了皇史宬这座皇家档案库的安全。
❖ 遵旨会议紫禁城火班章程事奏折(局部)

左右滑动查看
现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作为皇史宬的管理使用单位,认真落实消防安全管理责任,针对文物古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需要,完成了皇史宬消防升级改造工程和皇史宬市政自来水接入工程,加强了文物建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落实了文物建筑防灾减灾的相关要求,百年古建拥有了完善的现代化防灾减灾设施。
未来皇史宬将继续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兰台力量。

版权声明:本号文章、档案插图、音视频等版权均归“皇史宬”公众号(ID:mingqingdangan)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但欢迎读者朋友们转发分享!

近期文章:

☆ 名人的青年时代|鹿传霖

☆ 名人的青年时代|孙承宗

☆ 古代廉政|能臣廉员吴大澂

☆ 古代廉政|拒腐被杀的清官李毓昌


责任编辑:海  鑫   美术编辑:丁  威

投稿信箱:HSC1925@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