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久明 | 从“盘肠大战”论争看编排问题
廖久明
引言
1936年上半年,在著名的“两个口号”论争发生前夕,爆发了被后人称作“当时文坛上的一个重要事件” 的“盘肠大战”论争。梳理一下论争过程便会发现,编排问题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935年12月1日出版的大型文学月刊《文学》第5卷第6号上,发表了周文描写川康军旅生活的小说《山坡上》,时任主编的傅东华不但删去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改动了不少文字,还在“文学论坛”栏发表《一个小小的实验》,在论及周文时,认为其近段时间以来的创作具有“写人物的动作过分繁琐” 的缺点。对此,周文写作了《关于〈山坡上〉的原型》为自己辩白,并在文章末尾提出了这样的要求:“现在重要的是请先生设法补救,请把那些被修改被删掉的原文,连着这信在贵刊六卷一期上刊登出来。” 《文学》第6卷第1号的出版时间是1936年1月1日,1935年12月16日出版的《社会日报》便发表了《〈文学〉起内哄》的文章。该文在篇名下用大号字提醒读者:“由周文而起,他背后:‘牌子’:堂鲁迅,‘理论’:张谷非”,将矛盾引向与此事毫无关系的鲁迅、胡风。该文还如此写道:“周文并不干休,他已写了一篇文章在质问傅东华,大意说给如此一删,全篇文章的精华就被淹没完了。而傅东华自然也未便吃疮,也有一篇‘驳文’登在‘论坛’中——来鸿去雁都将发表于新年号的该志上。” 看看《文学》第6卷第1号可以知道,上面果然发表了周文的《关于〈山坡上〉的原型》和傅东华为自己辩解的《经验理论和实践》。
《文学》
《文学》第6卷第1号出版后6天——1936年1月7日,谢六逸、邵洵美分别在《立报·言林》、《人言》周刊发表《盘肠大战》、《盘肠大战——读文学杂志新年号》。尽管两篇文章的题目相同,观点却相反:谢六逸认为编者的删削“很合理” ,邵洵美则“对投稿者方面比较格外同情” 。看了这两篇文章后,傅东华作《“盘肠大战”的反响》,简要介绍谢六逸的观点后,对邵洵美的观点逐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针对傅东华在《“盘肠大战”的反响》中“抹杀事实”的说法,邵洵美作《抹杀事实》,首先对傅东华的论辩态度提出批评,然后对傅东华的三点看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看了《文学》第6卷第1号后,周文作《关于〈山坡上〉——答〈文学〉的水先生》,交代他与文学社“交涉”经过后,针对傅东华在《经验理论和实践》中对自己“误解得最厉害”的部分逐一进行批驳。
面对愈演愈烈的论争,《文学》月刊“隐形主编” 也是当时文坛三巨头之一的茅盾(另两巨头是鲁迅、郭沫若)在《文学》第6卷第3号以鼎为笔名发表了《作家们联合起来》,呼吁“在危急存亡的关头”,前进作家们联合起来,“一同走向前去罢”。
周文
看了这篇文章后,周文不但没有停止论争,还在《答傅东华先生〈关于《山坡上》〉的最后几句话》(1936年4月1日《文学丛报》诞生号)、《“引起的纠纷”》(1936年4月5日《夜莺》第1卷第2期“漫谈”栏)、《答沈起予们的“麻烦帐”》(1936年5月10日《夜莺》第1卷第3期“漫谈”栏)三篇文章中对“鼎先生”表达了强烈不满。看看以下引文可以知道,周文的不满很大程度上是由编排问题引起的:
这文章虽可以说单独由鼎先生负责与傅东华先生无关,但事实上《文学论坛》里的文章无论是谁写的,它一向所代表的并不是谁某而代表的是《文学论坛》,这是尽人皆知的。况且傅东华先生是编者,他把这篇《作家们联合起来》和水先生的一篇《关于〈山坡上〉的最后几句话》排在一起,他们这用心是很显然的。这是表现着,《文学论坛》的对我,是已经到了实行用“政治”口号来征服和陷害。向读者暗示着我倒在不顾“苦难的时代”,不顾“存亡危急的关头”,正因“个人间的小小嫌隙”,“施以严厉抨击”,在“分化”!这就和水先生所说的不解我“何以怨怒之深”,非叫他“吃一枝报复的箭不可”这些话话吻!就是说我在捣乱!
不但周文如此认为,远在日本的郭沫若也有类似看法:
《文学》三月号那位“鼎”先生的那篇文章,其实是目前顶切要的文字。——正因为不是我做的文章,我才敢于这样来“捧”。
“个人间的小小嫌隙,在这大时代的压榨之下,都应涣然冰释。感情上的小小芥蒂,是不应该影响一个进步的作家,使他忘记友和敌的分别的。”
的确的,这的确是一片金言,虽然《文学》,尤其《文学论坛》,正每每犯着“睚訾必报”和“友敌不分”的错误。
…………
指令的意义十分明白,要叫作家们联合起来,难道是为要拥护某某一二个人的文坛地位,为要巩固某某一二种刊物的销路?
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呢?首先来看看茅盾有无可能拉偏架。晚年,茅盾是这样回忆自己写作这篇文章的背景和目的的:
到了一九三六年春,这个矛盾,由于解散“左联”等等争执,就更见复杂了。当时我处在一个比较特殊的地位——与双方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意识到这种关系的重要性,小心地不使它被破坏,因为保持这种关系,使我还能起到一个调节的作用。我认为同一营垒内的战友,在这号召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的关口,更应该消除隔阂,联合起来,一致对敌。基于这样的想法,我写了一篇短文,登在三月初出版的《文学》六卷三号的“文学论坛”上,题目就叫《作家们联合起来》。
该段文字尽管将自己写作《作家们联合起来》的背景搞错了 ,却真实地反映了茅盾当时在左联中的地位和写作该文的目的,由此可以断定,茅盾写作这篇文章不是来拉偏架的。其次来看看这篇文章的具体内容。在这篇文章中,茅盾反复强调当时正处于“苦难的时代”、“危急存亡的关头”,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凡具有正义感的,凡对民族的危机有深切感觉的,凡对时代的呼召有迅速感应的,便都是同道的人,便都该站在一条线上.为民族,为文化而努力,而奋斗”。 根据以上两点可以断定,周文、郭沫若对《作家们联合起来》的理解是错误的。导致这一错误的原因则在于:时任主编的傅东华将自己还击周文的《关于〈山坡上〉的最后几句话》与茅盾呼吁“作家们联合起来”的文章同时发表。
茅盾
在“盘肠大战”论争中,除上述编排引起的问题外,还有两次类似问题:1936年2月11日出版的《时事新报·每周文学》第21期上同时发表了邱韵铎的《〈海燕〉读后记》、沈起予的《对〈山坡上〉的私见》:前文的部分内容评论了鲁迅发表在《海燕》上的《出关》(鲁迅在1936年4月30日写作的《〈出关〉的“关”》中驳斥了邱韵铎的观点),后文发表了沈起予对周文的《山坡上》的“私见”,而当时人们普遍认为鲁迅是支持周文的,于是有人认为该期《每周文学》是“‘进攻’专号” ;1936年4月14日出版的《时事新报·每周文学》第30期上,同时发表了旅冈的《终止无谓的论争》、沈起予的《麻烦账》,看见这期《每周文学》后,周文如此认为:“这次沈起予和《每周文学》编者对我的进攻,也和《文学》编者傅东华相当”。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因编排产生问题的情况时有发生:一、1920年10月10日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双十节增刊第8张上,郭沫若的《棠棣之花》不但排在《世界的霉》(周作人)、《头发的故事》(鲁迅)后面,并且只有开篇部分排在左下角(大部分内容排在第9张),而周作人的《世界的霉》是一篇翻译文章。在次年1月15日出版的《时事新报·学灯》上,郭沫若发表了致李石岑信的信,内云:“年来对于我国的文艺界还有一些久未宣泄的话,在此一并也说出了吧。我觉得国内人士只注重媒婆,而不注重处子;只注重翻译,而不注重产生。” 对此,郑振铎专门写作了《处女与媒婆》提出不同看法 ,鲁迅则在《未有天才之前》(1924年1月17日)、《致〈近代美术史潮论〉的读者诸君》(1929年2月25日)、《祝中俄文字之交》(1932年12月30日)、《由聋而哑》(1933年8月29日)、《非有复译不可》(1935年3月16日)等文章中提及此事;二、1925年8月5日,《民报》副刊编辑韦素园将高长虹“比较最满意的散文诗《黑的条纹》都也在末了安排”,高长虹“不得不”在鲁迅编辑的《莽原》周刊第23期(1925年9月25日出版)将其重新发表 ;三、由于1934年8月出版的《社会月报》第一篇发表的文章是鲁迅给曹聚仁的私人通信《答曹聚仁先生信》,最后一篇是杨邨人的《赤区归来记》,田汉便化名绍伯在8月31日出版的《大晚报》副刊《火炬》发表《调和》,说鲁迅“替杨邨人氏打开场锣鼓”,为此引起鲁迅强烈不满 ;四、发表了(林)语堂、知堂(周作人)、鼎堂(郭沫若)文章的《宇宙风》第1期于1935年9月16日出版后,“北平遂有人戏称之为三堂半月刊” ,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郭沫若借给张天虚的《铁轮》写序言的机会,对林语堂等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天虚这部《铁轮》,对于目前在上海市场上泛滥这和野鸡的卖笑相仿佛的所谓‘幽默小品’,是一个烧夷弹式的抗议。” 由此差点引起“三堂之争”。
郭沫若
在编排引起消极作用的同时,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发生过产生积极作用的事例:1935年7月15日出版的《杂文》第2号上,开篇发表了郭沫若的《孔夫子吃饭》,压轴发表了译自日本《改造》6月号的鲁迅的《孔夫子在现代中国》;9月20日出版的《杂文》第3号上,同样开篇发表了郭沫若的《孟夫子出妻》,压轴发表了鲁迅的《什么是“讽刺”——答文学社问》。由于“在国内很难见到鲁迅先生和郭沫若同志同时在一个刊物上发表文章”,在东京出版的《杂文》由此“引起了文艺界的重视”。
正因为编排问题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武汉大学文学院金宏宇教授的“九页”说基础上提出了“编排页”的观点:“很明显,‘编排页’是套用‘九页’的说法,它实际上是指整本书的编选和排列过程。目录页是‘编排页’的最终体现而非全部:通过目录页能够知道编排结果却不知道其过程。研究编排过程不但能够了解编排者本人的知识背景、兴趣爱好、水平高低等,还能够了解时代风尚、政治气候、社会变迁等情况。在研究作品集时,如果只研究‘九页’而不研究‘第十页’即‘编排页’,很可能会造成遗憾。” 该段文字尽管是针对书籍而言的,却同样适用于报纸、期刊。
鲁迅
实际上,已有人研究“编排页”:“汇萃鲁迅作品的《鲁迅全集》,自鲁迅1936年逝世以后,主要经历过三次编纂,产生了三种版本:1938年版,1958年版,1981年版。三种版本各有不同的编纂思想。《鲁迅全集》的三次编纂跨越时间颇长,其编纂既浸透了数代人的心血,也深深留下了时代变迁的痕迹。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鲁迅全集》三次编纂形成的三种不同版本,代表了社会对鲁迅的三种不同认识,其间包含着种种曲折是非。从版本建设的角度看,三种版本的第一种(1938年版)属奠基和开创;第二种(1958年版)属发展和变化,此变化有得有失;第三种(1981年版)则稳定而成熟,进入了较高的阶段。” 尽管引文研究的内容是《鲁迅全集》的三次“编纂”而不是“编排”,但是,“编排”属于“编纂”的内容之一,所以,本文的研究方法值得借鉴,现将其摘要抄录如上。
以上事例告诉我们,一篇篇分散的文章编排成一张报纸、一本杂志、一本图书时,它们便组成了一个整体,编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读者都有可能从中探究“深意”或者借题发挥,所以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本文原载于《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26辑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
本期编辑:林一
往期推荐
欢迎关注
西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