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关村一小语文特级教师:妈妈做对这件事,孩子未来更有底气

给孩子 2022-09-1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首都教育 Author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张海宏: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语文特级教师


“今天,我向大家推荐的是叶嘉莹先生选编的《给孩子的古诗词》


我也希望我们的孩子,能够通过这样的古诗词的学习,走进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门,为他一生积淀成长的智慧,让孩子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有底气的成长,有底气的发展。


转载自“首都教育”(ID:bjedunews)


台湾省著名美学家蒋勋,他小时候,爸爸让他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诗背下了,但他并不理解诗词的意思。


而他真正读懂这首诗是在巴黎留学的时候。有一年春天,他在巴黎看到了一棵树,树的花瓣全部飘落了,《春江花月夜》的诗句忽地一下跳入了他的脑海: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那一刹那,那句话仿佛说出了他想说的话,他一下子就懂了,而且似乎没有比这14个字更能贴切地表达他的思乡之情的了。


诗词大会上,节目主持人董卿曾说:“为什么要学诗,因为诗词就在那里,生生不息千年。” 


为此,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张海宏老师,将以叶嘉莹先生的《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为载体,告诉您,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让孩子学诗背诗,更带您一同感受中华诗词的美……


↑↑↑

内心的自在与轻盈,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

若有启发 欢迎转发



1

关于本书


“这本《给孩子的古诗词》,共收录作品218首,其中包括177首诗和41首词,唯一的编选原则就是要适合孩子阅读的兴趣和能力。对于只以刻画工巧取胜者不予选录,超出孩子认知水平者亦不选录,所选诸诗对时代、作家、体裁等数量之比例也没有限制。”

(摘录自《给孩子的诗词》序)



吟诵声里寻古意讲解句中得新知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是“给孩子系列”第三部《给孩子的古诗词》的进阶版。


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能领会到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感动和召唤,花费近一年时间,亲自为孩子选编、讲解、吟诵218首经典古诗词。


书中根据诗词内容精心选配52幅中国古典绘画作品,每一幅皆使用局部画面,呈现画面中最意趣盎然的细节,给读者欣赏中国古典绘画的另一种独特视角,与诗词、讲解、吟诵一起,引领读者真正走进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审美与精神世界。



在张海宏老师看来,叶先生选编的这本书非常值得我们孩子,包括我们成年人来读,因为这本书是叶嘉莹先生为孩子准备的一份心灵厚礼,文字、声音、画面融为一体,在诗教的传承中,带领读者们重返中国古典文化的精神源头。


那么这么多首诗,我们从哪里开始读起呢?


张海宏老师给出以下三种学习方法:



按诗歌主题进行学习


我们可以按主题,引导孩子进行一些梳理。


比如这里有些诗是送别主题的,像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山中送别》,还有高适的《别董大》。


那么我们就可以带着孩子看,同样是送别主题,王维的和高适的诗风、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我们可以让孩子在读的过程中,多一些这样的比较、辨析,让他多感受一下。




按诗歌内容进行学习


还有一些诗,它虽然主题不相似,但它的内容却相关。


比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还有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其六》。一个是杜甫的“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一个是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我们可以发现,虽然它两首诗的主题不一样,但它内容上都与花、与春天有关系,并且诗句当中都有一个“满”字,但这个“满”字却是不一样的。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杜甫(唐)

黄四娘家花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杜甫笔下的“满”,是通过这种直接的描述,把它展现出来的。


《游园不值》

叶绍翁(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而在叶绍翁笔下的“满”,则是通过这一枝出墙的红杏,让我们想象到满园的春色、满园的生机和一种勃发的生命。


那么多了一种这样的辨析后,孩子就会感受到这个诗词的学习,不是光枯燥的去读、去背,它是非常有趣味性的、有意思的,它拥有这种思辨的含量。




按诗歌意象进行学习


除了上述两种学习方法外,我们还可以按照一些诗的意象去读


比如渔翁意象在张志和的笔下,他是“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是这样一种自由、潇洒的状态。


那么在柳宗元笔下,他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样一种千万孤独的渔翁形象,这种渔翁形象在不同诗人的笔下是不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关注一下这样固定的意象,然后把相同意象的诗作放在一起,让孩子来读。这样可以让孩子在诗作当中去进行梳理,进行交叉学习。这样,孩子对整体的诗词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了。


小贴士:

《给孩子的古诗词•讲诵版》中附有二维码,扫码即可聆听叶嘉莹先生逐首吟诵,及讲解全书所有古诗词哦。


2

关于作者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提及叶嘉莹,大多数人都会觉得陌生。但若你走近她,了解她,那你一定会对她肃然起敬。


“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是王国维的一句话,也是叶嘉莹一生的写照。


少年丧母,中年丧夫,晚年丧女,但即便一生命运多舛,可她依然保持着乐观、平静的生活态度,她说:


“其实我的一生经历了很多苦难和不幸,但是在外人看来,我却一直保持着乐观、平静的态度,这与我热爱古典诗词实在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有一些青年人竟因为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能认识诗词可以提升人之心灵品质的功能,这自然是一件极为遗憾的事。如何将这遗憾的事加以弥补,这原是我多年来的一大愿望,也是我决意回国教书,而且在讲授诗词时特别重视诗歌中感发之作用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摘录自《给孩子的诗词》序)


所以,自1954年开始,叶嘉莹先生便在台湾大学任教15年。而后迁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


1979年,叶先生回到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执教三个月。此后二十余年,她的身影出现在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数十所高校,免费教授中华古典诗词。


叶嘉莹在台大任教时为小朋友讲课


如果说人活着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活着。

解决生存和温饱,让家人幸福。


第二个层次:体面地活着。

追求一定的“名利权”,让人生体面。


第三个层次:诗意地活着。

一生都在做有价值的事,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


那么可以说,叶嘉莹先生活到了第三个层次。


“如果到了那么一天,我希望我倒在讲台上。”


在被娱乐明星长期占据、刷屏的微博热搜里,五月中旬时,曾出现过这样一条新闻:95岁的叶嘉莹先生再捐1711万。


加上2018年捐赠的1857万,目前叶嘉莹先生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她将毕生财产捐出以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诗词更是她一生不变的信仰。


校友捐赠仪式


但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捐赠千万的老人,生活却极度节俭,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


很多人说叶先生生活太过凄苦,但是腹有诗书、精神充足,她永远也不会孤单。


叶先生曾说,“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这一生有诗词相伴,便将这一生投入它罢。”


“曾有人问我:中国古典诗词会灭亡吗?我以为不会。


中国古人作诗,是带着身世经历、生活体验,融入自己的理想志意而写的;他把自己内心的感动写了出来,千百年后再读其作品,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到同样的感动,这就是古典诗词的生命。


所以说中国古典诗词绝不会灭亡,因为只要有感觉、有感情、有修养的人,就一定能够读出诗词中所蕴含的真诚的、充满兴发感动之力的生命,这种生命是生生不已的!

(摘录自《给孩子的诗词》序)


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3

诗,让我们心灵不死


“很多人问我学诗词有什么用,这的确不像经商炒股,能直接看到结果。”


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呢?读古典诗词究竟有什么用呢?


叶嘉莹一言以蔽之:诗,让我们的心灵不死!她坚持中国传统的“诗教”之说,认为诗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


不仅如此,在张海宏老师看来,儿时的这些积淀,会成为孩子一生的宝贵财富。



读诗,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每每诵读起《敕勒歌》,我们脑海中总会浮现那片辽阔、一望无垠的大草原。


那么当孩子在读古诗词时,我们也要让他结合诗句,多一些想象,多一些联想。


在想象的过程中,孩子会有眼前的景物,他会走进诗人笔下所描绘的那种诗境,进一步体会诗人的情感,从而完成一次思想的提升和认识的转变。


而这些,正是想象力给他带来的。




读诗,让人内心安宁平静


在叶嘉莹先生看来,诗人因为有了感动才会写出诗来,我们应该了解的是这种感动如何生发,而不是死记硬背。


她曾在加拿大为华裔孩子们讲解古诗词。上第一堂课时,她先把篆体“诗”字写给孩子们看,告诉他们:诗字的右半边上面的“之”好像是一只脚在走路。


接着她又在“之”字下画一个“心”:当你们想起家乡的亲人,想起家乡的小河,就是你的心在走路。如果再用语言把你的心走过的路说出来,这就是诗啊。孩子们立刻就对诗有了最本真的认识。


在叶嘉莹先生眼中,诗是感情的凝聚,读伟大诗人的优秀作品,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


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独处时有诗为伴,陶渊明、杜甫、辛弃疾,都在你眼前……


篆体-诗



读诗,和伟大的心灵相互感应


读诗的时候,伟大的诗人都成了你的朋友。


“假如生活发生不幸,当你将之用诗来表达的时候,你的悲哀就成了一个美感的客体,就可以借诗消解了……”


中国古典诗词的生命,是伴随着吟诵的传统而成长起来的;古典诗词中兴发感动的特质,也是与吟诵的传统密切结合在一切的。


孩子通过吟诵的方式,在朗读中注入自己的情感、融入自己感受,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慢慢的你会发现,你会通过诗词与诗人产生心灵间密切的交流和感应。


你在诗中听闻山涧鸟鸣、看到花开花落、感受云起云涌,这种变化都会从内心生发感动,这样的心灵才是纯净动人的。


诗教需要传承,历经千百年淘炼的中国古典诗词博大而善感。


孩子通过这样古诗词的学习,品察生命本真的况味,在古人的经历中汲取智慧,转化为自己受用一生的财富,让自己更有底气、更有底蕴的蓬勃发展。


视频编导:吕永阳

后期包装:八臂哪吒

摄像:大果粒


文字编辑:何扭扭

图片编辑:盖世英雄

责任编辑:韩一萌

🔚

叶嘉莹先生:声音里有诗歌一半的生命!

95岁叶嘉莹再捐1711万,回应“君子忧道不忧贫”
除了3568万元,叶嘉莹先生还赠给孩子们三件礼物

叶嘉莹:诗就是心走的路

叶嘉莹先生谈《论语》:古往今来最想见的是孔子

给孩子

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给孩子”系列

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

持续"给孩子一部好作品"。

微信公众号ID :tochildren

转载:联系后台 | 入微信群请加:missfanyi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点亮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