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次邀请——人人关心人类命运|“息息”艺术行动发起书

是一也是之一 象外 2023-11-22
👆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 象外

我有一些建议:在我们决定拯救地球或摧毁地球之前,我们可以暂停一下,感受片刻的宁静。我并非指那种严肃的宁静,比如为某个名人默哀,大家皱着眉头,若有所思。那完全不是宁静,我指的是真正的宁静——当我们停止思维,去体验真正的现实。

——Alan Watts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气象计划》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展览现场(资料图,不代表其作品会出现在本次活动中)

如果你愿意沉静下来,花一些时间阅读本文,你会发现最后它是一个邀请,邀请你与自己的感受连接,与他人连接,与整体连接。
我们希望发起“息息艺术行动”,通过可感知、能体验的方式去将更多事关我们共同命运的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以长期关注的方式发起大大小小相关活动,包括但不限于艺术展览、冥想、身心工作坊、书籍、沙龙,甚至桌游、参与式戏剧……去连接人们的感受、身体和心灵,跨越阶层、圈子,连接所有有着同样关切的人们。呼吁更多人和我们一起关注人类危机,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
10月22日,我们会在北京·莫须有工厂举办第一次聚会与见面的活动。也欢迎报名参与。

如果你愿意与我们共创,欢迎填写此问卷👆

如果你愿意报名活动,欢迎扫描小程序码👆


听说宇航员从太空回望地球时经常会感受到一种悲伤。
因为当从地球之外回望过地球,会对世界感到敬畏、威严、惊奇,并对人类产生一体感的认知转变:
这种感受可能是什么,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看到旅行者1号拍摄的关于地球的照片后写下的《暗淡蓝点:展望人类的太空家园》一书中的这段话可能很好地表述了它:
“再来看一眼这个小点。就在这里。这就是家。这就是我们。

旅行者1号拍摄的关于地球的照片

在这个小点上每一个你爱的人,每一个你认识的人,每一个你听说过的人,每一个人,无论是谁,都在此度过一生。我们所有的快乐和挣扎,数以千万自傲的宗教信仰、思想体系、观念意识,以及经济学原理教义,每一个猎人或征服者,每一位勇士或懦夫,每一个文明的缔造者或摧毁者,每一位君王或农夫,每一对陷入爱河的年轻伴侣,每一位为人父母者,所有充满希望的小孩、发明家或探险者,每一位灵魂导师,每一个腐败的政客,每一个所谓的‘超级巨星’,每一个所谓的‘至高领袖’,每一位我们人类史上的圣人或罪人……我们的一切一切,全部都存在于这样一粒悬浮在一束阳光中的尘埃上。
我们的装腔作势与妄自尊大,我们以为自己在宇宙中享有特权的幻想,都被这颗发着微弱蓝光的小点所挑战。我们的这颗星球,是一粒孤孤单单的微尘,被包裹在宇宙浩瀚的黑暗中。在我们有限的认知里,在这一片浩瀚之中,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救助会从别处而来帮助我们救赎自己。
也许没有什么能比从遥远太空拍摄到的我们微小世界的这张照片,更能展示人类的自负有多愚蠢。对我而言,这也是在提醒我们的责任所在:更和善地对待彼此,并维护和珍惜这颗暗蓝色的小点——这个我们目前所知唯一的家园。”

旅行者1号拍摄的关于地球的照片

我想这和我们是不是真的已经飞出过宇宙看过地球关系不大,而在于我们的认知视角有没有超越过自我以及我们认为于自我有关的一切看见过世界一体,狭隘的个体视角有多渺小,而宇宙相互联系的本质。
我们这一代人处在一种特别的历史中:
我们大多数成长于人类社会少有的和平时期,见证过经济、互联网、知识、信息、道德的全球交流。却也见证过了全球性的病毒流行,以及可能即将失控的全球性的环境危机。
到了秋天,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今天夏天2023年的7月是人类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个月。联合国的警告是:气候变化就在眼前,这很可怕,但这仅仅才是开始。”“其后果既明显又悲惨:孩子们被季风雨卷走,家庭逃离山火,工人们在酷热中倒下。”“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全球沸腾的时代已然到来。”
最近,来自8个不同国家的29名科学家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认为9个地球限度(也就是人类对地球的安全操作空间)中的6个已经被超越,这表明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增加了引发地球整体状况出现剧烈变化的风险。

所有九个地球限度的当前状态,绿色区域为安全操作空间,也就是处于限度之内。从黄色到红色表示风险增加的区域。(图/Azote for Stockholm Resilience Centre based on analysis in Richardson et al 2023.)
详见:地球的9个限度,已有6个被超越

说实话,面对这样的情境我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却又非常想做点什么。
艺术能解决什么问题呢?毕竟现代世界的绝大多数问题都不是艺术创造的。艺术可能也无法直接给出解决方案。艺术家只能观察、表达、提出问题。
作为一个艺术公号,我们一直强调艺术不是高高在上,与世界无关的,相反,艺术恰恰源自对世界的感知、关心与表达。这些年,我们也很清晰地看到同样的对世界、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担忧与关切出现在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中。

章犇 方舟-6 2021 布面油画 180×360cm(资料图,不代表其作品会出现在本次活动中)
章犇 巴别塔-4 2019 布面油画 120×130cm (资料图,不代表其作品会出现在本次活动中)
比尔·维奥拉 《救生筏》(资料图,不代表其作品会出现在本次活动中)

在今年的央美毕业展上,我们也史无前例地看到了如此多的毕业生们将艺术创作都齐刷刷地指向了气候危机的主题:
(资料图,不代表其作品会出现在本次活动中)

虽然艺术或许不能直接提供解决方案,但我们并不认为艺术不能改变世界。一直关注气候变化,致力于将气候变化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的艺术家埃利亚松曾经这样表达过艺术在改变世界上的作用:
当今世界面临的很多问题都是因为我们常常对别人的问题,甚至像气候变化之类的全球性的问题无动于衷,我们没有足够强烈地感觉到我们属于全人类,是更大的‘我们’的一部分。而且让人们去看数据的话往往只能让他们觉得被淹没,失去连接感,而不是充满力量,准备行动。这就是艺术能改变的地方。艺术不只是向人们展示去做什么,而是用好的艺术作品去连接你和你的感受、身体和心灵。它能让世界去感受。一旦感受到感觉,就能激发想法、参与甚至行动。”
《一个艺术家想要改变世界的话,他会做些什么》?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冰钟》(资料图,不代表其作品会出现在本次活动中)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河床》(资料图,其作品不会出现在本次活动中)


也许,愈是在一个人们知道可能的危机就在前方,但却因为其太庞大、太抽象,认真去想只觉得恐惧与被淹没的时代中,我们愈发需平静、觉察、如实、沉思、拥抱模糊、感受、连接与爱的能力吧。而这些,就是我们能做的事。

“如果我们不是热爱大自然的人,如果我们不变成热爱大自然的人,我们怎么会保护自然?你可以说服我们,为了更有效地掠夺自然,我们必须放慢掠夺的速度。掠夺者的寿命可能延长了一千年,但他还是掠夺者。一万种理由也无法让我们热爱自然。只有热爱自然的人通过他的行为,只有理解人和自然的深邃联系的人通过他的艺术,能让我们热爱自然。”


只有那些能够引发共同关切的事情才是艺术的题材。这些事情只有通过对大家都有效的机制才能形成为作品。真挚,就是具有真切的关怀。独特,就是这种关怀虽然从我们既有的关怀中生长出来,却还没有成为共同的关怀。只有这种意义上的独特对艺术具有价值。”

——陈嘉映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冰钟》现场(资料图,不代表其作品会出现在本次活动中)
象外曾经组织的在洱海边的冥想活动
2018touch接触即兴艺术节照片
所以,象外,作为一个以“将艺术拉出圈外——与更广阔的世界连接”为宗旨的主要靠爱与自发性坚持多年的艺术自媒体,希望以我们团队有限的力量,通过“息息艺术行动”的形式呼吁更多人和我们一起关注人类危机,关注人类的共同命运。

“息息艺术行动”

息息”最早出自《山海经》,意指呼吸,我们将接下来准备做的一系列艺术关注人类命运的行动取名“息息”,既有指代人类命运息息相通,我们通过呼吸与环境交换能量,通过呼吸、脑电波彼此影响、调谐——人类从来都不是独立于他人、环境之外的割裂而独自的个体,而是相互依存,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此外,息息关联着生生不息的意思,有期待人类能够度过可能面临的灾难、难关,生生不息的愿景。


我们希望通过可感知、能体验的方式去将更多事关我们共同命运的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包括但不限于艺术展览、冥想、身心工作坊、书籍、沙龙,甚至桌游、参与式戏剧……去连接人们的感受、身体和心灵,跨越阶层、圈子,连接所有有着同样关切的人们。

这是一个长期关注项目。只要有助于帮助我们意识到我们是息息相关的命运共同体,有助于推动人们关注、感受、激发想法、行动、改善我们可能面临的整体命运的行为。

我们相信人们以一种敞开、拥抱的态度连接在一起交换信息、情感与感知的意义。

“只有当我们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涌现这一种令人吃惊的能力。”

组织管理领域前沿大师,致力于寻找人类新型组织方式的思想家玛格丽特·惠特利曾在《一条更简单的道路》中这样写过。

“生命想发现它自己,个体探索各种可能性,系统在涌现。它们自我蜕变成新的存在形态。新东西从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跑出来,我们无法预测什么会涌现出来。我们无法退回去,生命是一条通向新事物的单行道,它总是带给我们意外”,她说。


Najjar, gravitation entanglement(引力纠缠)(资料图,不代表其作品会出现在本次活动中)

如果你想要参与这个涌现的过程。请与我们一起。


如果你愿意与我们共创,欢迎填写此问卷👆

如果你愿意报名活动,欢迎扫描小程序码👆

我们能为大家提供什么

从爱出发,尊重、支持、连接、共创、追求公平的精神场域
有意识地在组织、工作中促成我们彼此内在成长、转化
连接艺术家、学者、场地方、观众等各方的接口
象外十几万艺术从业者与爱好者的关注能带来的可能性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和支持

说实话,息息艺术行动未来能否落地成为现实,

完全取决于我们能不能获得大家的支持
我们需要 资金
包括但不限于:活动报名费用支持、个人赞助、商界赞助、基金赞助等等
需要认可我们理念的合作伙伴
包括但不限于:
艺术家、学者、身心工作者、其他共创者;
灵活协作的团队成员(活动组织财务、设计师、摄影/摄像、剪辑、宣传、活动执行等)、场地合作方、合作宣传…


10月22日,我们将会在北京莫须有艺术空间举办第一次聚会与见面的活动。这次活动是一次邀请与序幕。是给所有人的邀请。

在人人关注人类命运这件事上,我们不认为艺术爱好者才关注艺术,科学爱好者才关注科学,环保人士才关注环保。在定义这些身份之前,我们都是愿意关心和了解他人的人。在一个大数据和个性化推送已经精准化地制造了回音壁与信息茧房的时代里,我们更加相信面对面、敞开心、跨学科、跨圈层交流的意义,当我们可以打破学科与圈层的壁垒,与不同圈层人之间彼此看见、真实沟通,我们才可以通过和自己不一样极性的人的眼光,发现彼此视野的盲点,看见一个更为整全的画面。

如果你在北京对我们做的事情感兴趣,欢迎报名参加我们的活动~


 活动时间 

2023年10月22日(周日)

14:00-22:00


 活动地点 


谢谢看起来硬核、工业、迷幻、地下,实际上又有包容、温柔、甚至某种超越性的莫须有工厂对我们这次活动的支持。




 活动内容 

下午 2点-5点30


大厅:工作坊:「灾厄作为营养」

费用:299/人
人数:最多20(深度体验)

灾厄”是个体生命或组织集体都会面临的强大、甚至带有毁灭性的危机与挑战,“营养”是富含能量,会对事物和状况有所帮助,维持健康和发育的因素。
一般看来,“灾厄”和“营养”被看作两相悖反的词语,但在这期工作坊中,艺术家艾阔想带领大家通过讨论、游戏与创作的方式来对它们之间的关系有一种另外的认识。

从个体生命经验的分享、到地缘政治与大历史的思考、把握与处理,本次工作坊邀请你作为一个行动和发声的主体,来和同样与这个主题感兴趣的陌生人进行一次真诚的交流。

注意:本工作坊可能存在少量运动,你可以选择穿着方便的服装参加


艾阔过往工作坊照片

带领艺术家



艾阔

剧场艺术家、写作者、策划人


受训于尤金尼奥·巴尔巴(Eugenio Barba)创立的ISTA剧场人类学国际学院,参与跨场域、学科、媒材的实践与研究。
作品游离于剧场,美术馆与公共空间之间,曾在UCCA当代艺术中心、OCAT研究中心、木木美术馆、北京⻘年戏剧节、伊斯坦布尔世界一隅(Dünyada Bir Köse)戏剧节、哥本哈根南港剧场(Sydhavn Theatre)展演、阿德莱德艺穗节线上展映、深圳湾艺穗节、阿维尼翁OFF戏剧节和爱丁堡艺穗节等演出。




下午 3点-6点

外厅:
「地球号!宇宙飞船」桌游 +「生命路口」公共拼贴
费用:39/人

《地球号!宇宙飞船》桌游

地球号讲了一个人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
海报设计师©️林衍竹



图 ©️绿色和平/严荼 Yan Tu

《地球号!宇宙飞船》诞生于桌游厂牌 DICE 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一次跨界共创,这款桌游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让人们通过游戏化的方式切身体验到自己的决策、举动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理解笼罩在我们生存之上的共同危机,更重要的,看见应对危机所需的行动与力量。



你会选择同意还是反对?



「生命路口」公共拼贴

艺术家萨纳将在活动现场设置一块大号的软木板,我们准备了若干与艺术、科学、文明等相关的文本摘录,还有书籍、画册、杂志等,也欢迎大家自行携带和添加一些书册。她会在下午的数小时内引导大家在这块板子上作一次公共拼贴行动,您可以凭「生命路口」这个主题自由地联想与发挥,让大家的精神与创造力在面板上产生一副生命信息的公共图景。


“塞壬的腰线”展览拼贴板块中观众的部分作品


带领艺术家


萨纳

致力于写作、剧场表演、神秘学实践与研究


展演厂牌「草字头展演集团」发起者、总编辑。曾任画廊周北京新势力单元「那看见万物的、知道万物的,就是万物」展览助理、曾为《嘉人》等杂志期刊撰稿。近期将目光投注于如何改写神话中被削弱的女性形象,并在个体感受与半虚构故事的交叠叙事中,寻找现代性的身体与仪式间隐秘的轨迹,试图在现实生活中捕捉由个体经验流露出的泛灵气息。



🔦寻找:
外厅可以容纳更多的艺术作品、艺术装置,欢迎有合适的相关主题的作品想要展示的艺术家报名。
请联系之一,微信号(HolonZhiYi)



晚上活动
「孢子游读」+「此地野话」+「冥想与告别」
费用:109/人


晚上7点半
剧场表演:「孢子游读」

「孢子游读」是艺术家艾阔长期项目「蘑菇」中的一系列小型演出现场,意在以半即兴的方式来触发孢子漫游般的生命能量自然传播与交换的过程本期的主题偏向生态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手段涉及阅读、舞蹈与演奏。



表演者: 萨纳、王江瑶和艾阔
持续时间:20-30min


《蘑菇》项目照片


晚上8点-9点半
「此地野话」

探讨主题:
意识、意义、艺术——时代的危机与转机

“当下我们都能感受到某种和每个个体息息相关的危机感:
1、心理危机,普遍的抑郁和焦虑,无意义感
2、VUCA(指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时代里企业生存艰难、经济下行,裁员减薪
3. 生态危机带来的气候危机,以及一系列突发灾变 (另外还有国际关系恶化,AI时代来临等)

我们是否做好准备面对接下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的持续危机和变化?是否从心态上做好准备,意识到过去(从九十年代到近二十年的相对平稳期)已经过去?

在易变、不确定、复杂、模糊的时代,危机是否可能带来转机?意识和组织可能朝哪个方向进化?艺术在其中又将起到什么作用?

艺术对于感知力和创造力的唤醒,对于不确定的把握,对于时代变化的感知在当下尤为重要。

任何一个文明的创生和变革都是由艺术开始的,从萨满的舞蹈和岩画,到古希腊荷马史诗、中国诗经传统,再到文艺复兴早期的诗歌绘画,艺术永远是时代觉醒的先声。

回到人的层面,轴心文明最大贡献是确立了人的超越性的价值,使各个文化系统(希腊、希伯来、印度、中国)经历种种兴衰变迁始终延续其精神文脉不断。近代以来,各文明系统彼此交融与冲突,同时其超越价值与相继衰落。当下的危机不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个文明的危机,而是全人类的危机,可能正是在这样的危机下,才需要重新回到轴心时代的价值突变,文明新生寻求转机。”

——本次交流分享人杨光

讨论定位:
虽然有设置分享人和讨论者,但是也开放给现场所有人,大家愿意的话都可以主动参与其中。
我们没有终极答案,只是提问者、组织者、探讨者。
我们相信“⽣物个体主义是虚幻的”,相信我们的意识在关系和交换中变化,相信交流的实在与意义。
征集愿意来参与讨论、倾听、交流的⼈。也许我们会达成共识,也许不会,但我们⼀定会在这个场域中共同呼吸,在⾝⼼层⾯真正地交换信息。过程本⾝即是⽬的。


“艺术在今天的全球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参与艺术,让我们超越⾃⼰的舒适区。它向我们抛出问题,避免停滞不前。年轻⼀代更倾向于接受艺术对我们思考和情感的影响。

我从这个视⻆出发,看到的是⼈与⼈之间的相互⽀持、开放与慷慨;我也被⼈们这样的⾃然天性震动。

我们不应是孤岛:没有⼈是⼀座孤岛,⽆论男⼥。”

——纳达夫·坎德Nadav Kander


🔦寻找:
如果有对进化型组织有研究的老师对我们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分享的话我们会非常欢迎和感激。
请联系之一,微信号(HolonZhiYi)


分享人:


 


杨光


美国加州整合学院(CIIS)“哲学、宇宙学与意识研究”硕士,正念带领人


广泛探索心理学、哲学、艺术、宗教等不同领域的现代价值,师从超个人心理学创始人 Stanislav Grof 、哲学史家 Richard Tarnas (《西方思想史》作者)学习西方哲学与心理学。自2007年始开始习练瑜伽;跟随正念导师杨真善(Shinzen Young)、卡巴金(Jon Kabat-Zinn)、哈佛心理学家丹尼尔·布朗(Daniel Brown)等学习正念和冥想,并多次前往印度、缅甸进修。


致力于探索正念、身体和审美的结合,并基于现代科学的研究和传统实践,帮助现代人重新认识身体和审美的重要性,关注身体与艺术在当今社会将扮演的重要角色。




王有枣


《地球号!宇宙飞船》主创、国际环保组织从业者


环保行动领域从业近2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从当代中国电影浸入叙事学、民族主义的研究。2021年她发起的“气候 X 文化”项目启动,旨在推动气候与文化艺术领域之间专业人士的跨议题内容共创。

参与作品:气候变化主题桌游《地球号!宇宙飞船》;看理想节目《气候告急!关于气候危机的20次讨论》;艺术项目《餐桌上的小地球》等。北京丰年庆共创伙伴。



参与讨论者(以下以及所有自愿参与其中的人):




阿改

象外创始人、资深媒体人、策展人


曾任职《看天下》《壹读》等媒体,文化、艺术领域资深媒体人。创办象外后从事多年艺术写作,目前也在从事策展实践。

艾阔


剧场艺术家、写作者、策划人


受训于尤金尼奥·巴尔巴(Eugenio Barba)创立的ISTA剧场人类学国际学院,参与跨场域、学科、媒材的实践与研究。

与萨纳共同发起「新萨满研究小组」,认为萨满是一种我们生命自发形成的现象,一种文化行动,一种疗愈与转化周遭的积极实践。探索在新时代、新社会与新情境中,具有萨满能量的人们可以怎样运用这股力量,来认知、疗愈、创造与转化周遭的事物,来造福我们的社会,赋予我们自身更强更深的生命力量。反对将萨满宗教化,希望借助新媒介、新语言、新仪式与新手段,来形成对萨满能量的承接。希望运用新萨满的力量,去质问与影响那反对万物有灵,形成不自然的文明和工业体系的,从西方蔓延而来的现代性。



之一

象外联合创始人、身心此在创始人,息息艺术行动发起者


和阿改一起联合创办象外,从圈外人开始从事多年艺术报道,后进入对身体、心理、灵性的探索与实践。见证自己的身体、自我意识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被艺术、身心实践所改变。对不同人的心智、情感、思维模式感到好奇,对人类意识发展感兴趣。相信“常我”并不实有,相信连接身、心、感受能给人带来的改变,相信人与自我、他人、世界、连接、交流的意义。



9点半
「冥想与告别」

结束讨论后,我们会在古典瑜伽导师丹妮的带领下回到呼吸,回到当下,回到内在,将今天接受到的所有智慧、启迪、情感、力量在内在结晶、整合,感谢彼此,感谢整个场域的共建,在临在中告别。

持续时间:10-20min



丹妮

运动科学硕士,整合修复、古典瑜伽、接触即兴导师

于2012年开始练习瑜伽,随后深入学习、研究与探索人体科学及身心学;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运动医学教研室。希望用开放的态度,融合东西方的传统智慧与科学精神,研究适合新人类的身心探索方式,研发出基于身心框架的整合修复课程。
 
 报名 

门票费用:
・下午活动套票:39元/人
・夜间活动套票:109元/人
・工作坊(深度体验):299元/人
・所有活动早鸟票(限量15张):379元


报名请扫小程序码👆



 致谢 


谢谢息息艺术行动创始小组成员:佳艺、天际在这个过程中付出的所有共创、工作、支持、帮助、鼓励、爱,谢谢阿改对息息艺术行动的无私给予。谢谢本次参与活动的所有艺术家、分享人、带领者、合作方工作人员对息息艺术行动给予的信任、奉献、支持。没有你们,这次活动不可能发生。当然也谢谢我自己的发心、觉察与工作,谢谢所有即将看到这篇文章,加入我们行动的你们。



关于莫须有工厂
About Groundless Factory
莫须有工厂是一个包容的空间,多种艺术展览、音乐派对将在这里产生,我们将致力于为更多的人打开一个出口,在这里制造出与当下不同的虚幻。


「草字头展演集团」是由艾阔与萨纳共同组建的专门策划各类表演与展览的厂牌。我们会以文化与艺术中不同的出发点,通过各种研究、讨论、制作、出品,来探索与分享我们所感兴趣领域的一系列能量与知识,于混沌土壤中寻获并集结那些离散于各处的个体生命所激起的涟漪,在不同的时空情境下创造各色各样的艺术现场,为我们的社会与公共空间提供新鲜的活力与动能。






象外近期文章

外国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
隐秘的回溯:一次导览。
展评合辑:永基;立言;刘川
摄影。
迪科西亚。
佐杜洛夫斯基。
恋爱“好”教养?祖宗问候囡?咱就古风范!
中国旧影,之二。
马蒂斯的粉丝有吗?
Josef Koudelka。
安哲罗普洛斯。
梵高:人体。
贝拉·塔尔。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微博找到我们
@象外的象外

投稿邮箱
263419055@qq.com

在售好书,请点击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