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画无用,A4纸为王!|学好艺术,元素表当诗背!

雷徕 象外 2024-02-05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


朱利安·查理埃 烈焰之下,静水深流 2019 超高清影像,有声 11分13秒
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展览现场 摄影:杨灏




作者按:




本期依例原有三篇评论,因为其中一篇被抽走他用,所以只剩两篇。短,和读者友好并不划等号,诘屈聱牙才是日常style。

朋友圈云看展第二十期:
吴山专 + 英格 斯瓦拉 托斯朵蒂尔,“从纸到纸”;
杨北辰 策,“元素小说”
















吴山专+英格 斯瓦拉 托斯朵蒂尔:从纸到纸

长征空间
2023.11.04-2024.04.07



吴山专和英格-斯瓦拉·托斯朵蒂尔的“手稿”,如何可以视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手法——碎谈举隅


基于吴山专和英格 斯瓦拉 托斯朵蒂尔(Inga Svala Thorsdottir)的个人创作和合作作品中,都会有一些制作性、成品感更强的装置、绘画、实施了的行为等作品,A4纸的“创作手稿”,更像是手稿文献展。但实际上,“手稿”并不仅仅是一系列成品或未实施作品的浓缩以及系统脉络,同时也有着其自身独有的“画面形式”,而在这“画面形式”里,恰恰有着和其艺术表达非常合宜的契合度。在这种意义上,“手稿”可能才是作品最精髓的表达方式,而不仅仅是次要的、附属的呈现方式。

一些手稿,看上去像装置设计图,但实际上,则有着故事的叙事线索,尽管叙事不刻意完整,而硬要当作装置看,则里面又有着一干松动的、无法视之为配合的行为艺术的日常动作。如果将之视为,删掉了边框,把形象精炼到重点物件局部的弱叙事漫画,也许是一个更能体味个中意趣的视角。


吴山专,《剩余价值作为艺术价值》,纸上综合媒材,29.7 × 21 cm
本篇图片,致谢艺术家及长征空间


吴山专,《艺术是最后一个无效领域》,1992,纸上综合媒材,29.7 × 21 cm


由文字或自文字扩展而得的艺术,一只手的方式是具有体系癖的“宣言”等作品,在一个自建概念系统的术语框架里,将“观念”进行极端化处理、而曝露某种内在的反讽,另一只手的方式则更倾向于将某个有公共来源的概念,进行发散,从趣味性的侧面,让一个“观念”旁逸斜出。

在“手稿”的视觉上,文字并不总以其语言表达的性质而成为艺术,而是开发了图表、笔记等编排方式,所具有的表达意趣。在图表的视觉性直观里,体现了某种长歪了的、玩笑式的思维图式。比之早期的体系癖,玩笑式的图表要更强视思维机警所带来的愉悦感。


吴山专,《自自然的平等 受自然的正常 为自然的观光》,1992,纸上综合媒材,29.7 × 21


吴山专,《我通过他人成为人》,2023,纸上综合媒材,29.7 × 21 cm


如果用文学来作类比,就相当于用议论文的语汇库写诗;概念在保有理性归纳的原义基础上,不断通过隐喻,来进行意义扩展;在这些“诗”里面,异常语法的口气、怪异措辞法背后的思考、副词的情致,构成了其主要美学。

如果忽略吴山专与托斯朵蒂尔合作作品中存在的两个个体差异,我们可以以“今日停水”的出现为一个阶段,以“物权”的出现为一个阶段,以及“括号”、“二手水”等作品的出现,穿插着延续到现在,这几组划分不是依于具体的时间,而是依于创作中内在方法逻辑的差异和延续性,体现出的先后关系;方法和立场之间有着同构性,并且,这种延续/亲缘,清晰地表征了开放以后、中国进步派和西方交织的观念史进程。

“物权”是由“Human Rights”的进一步激进化而来的,基于现实中“物”,从来不是“自在物”,从人本主义放大而来的“物”的平等,就有一些戏谑,这样一种艺术式的癫狂,也许是“绝对主义”精神的真实体现,但也或是通过人本主义的变形夸大,来对人本主义进行反思,有着类似于眼下网上流行的“发疯文学”的相似旨趣。而另一方面,“物权宣言”中的“物权”,也是对另一种“物权”的颠覆——就是一般话语中的法学概念“物权”,那是作为现代性之基础的一环,一种占有式个人主义精神的表现。这种手法,和“今日停水”中,放大6、70年代改革的报纸逻辑的荒诞性,有着连续性;而这种连续性,也指涉了后文化革话语和(在当代艺术中占主流的)西方左派话语本身的亲缘性——这是一种揭示、而不带价值判断。


吴山专 + 英格 斯瓦拉 托斯朵蒂尔,《物权英文版封面》,1999,纸上综合媒材,29.7 × 21 


吴山专 + 英格 斯瓦拉 托斯朵蒂尔,《第二条》,2006,纸上综合媒材,29.7 × 21 cm



“从纸到纸”展览现场,长征空间,2023


“括号”原本,是一种被“现象学悬搁”赋予隐喻意味的文化符号,只是在更当下的《括号》系列作品的语境里,价值判断的悬置终于变成了反价值的姿势,括号作为居次要地位的标记,而意味着一种自由,如今已经是边缘/游牧占叙事姿态主流的时情了。

两道括弧相交,排空了内含物,不再困于自己的基本功能,本来它标识了自由,而如今它自己获得了自由。自由的括号进入各种情境,扮演各种角色:从运算系统中,一项一本正经(地胡说)的法则;到一个图腾式地出现在各种场景的符号;再到一种造型(甚至变形为一件立体雕塑)、一种景观;再化身作一个假模假式地俏皮,假装是日常生活中偶尔获得的奇妙形状,仿佛一种自然神启。


吴山专,《括号多余的纸》,1992,纸上综合媒材,29.7 × 21 cm


吴山专,《东⻄的吴》,1992,纸上综合媒材,29.7 × 21 cm


吴山专 + 英格 斯瓦拉 托斯朵蒂尔,《窗式》,2017,纸上综合媒材,29.7 × 21 cm


“从纸到纸”展览现场,长征空间,2023



在地图、地名、时差钟表的做文章中,左派国际主义叙事,和新自由派全球化叙事,终于混为一谈,而或许,它们本就是一种现代性/后现代性的一体两面。


吴山专,《⻩色⻜行》,1995–2003,纸上综合媒材,21 × 29.7 cm


吴山专,《⻩色⻜行到乌托邦国》,1995–2023,纸上综合媒材,21 × 29.7 cm


“从纸到纸”展览现场,长征空间,2023


女性主义的月经叙事变得古怪了。不再是那种将护垫广告中的蓝色、还原为红色的权利宣告,而更像是将“贱斥物”,直接变成一种稀松平常,顾左右而与各种日常事物混在一起。


吴山专,《今天下午仃水 第十六章 7/8》,2000,纸上综合媒材,29.7 × 21 cm


吴山专,《今天下午仃水 第十六章 8/8》,2000,纸上综合媒材,29.7 × 21 cm


“今日停水”不再是指涉着历史厚重的大标语,而变成了日常生活的背景板,出现在:新婚夫妇的电视中,旅游景点的景观中,商业生活的招牌中。它成了掺入刻意日常化的日常叙事中的离奇感,使日常有一种错乱的狂欢感。


吴山专,《今天下午仃水 第十六章 4/8》,2000,纸上综合媒材,29.7 × 21 cm


吴山专,《今天下午仃水 第十六章 6/8》,2000,纸上综合媒材,29.7 × 21 cm


从A4纸到A4纸,一些个己的东西延续着,但大语境已经不同;把这张A4纸和那张A4纸进行比对,不同了的大语境,则被暗示着某种相通性,也许,事理在以不同的表象面貌在暗中循环。










杨北辰 策:元素小说


美凯龙艺术中心
2023.11.05-2024.02.05



元素诗学如何被用作一种策展叙事?


笔者私意以为,“元素小说”是一个具备典型特征的展览:它是一种中间形态,从“研究性展览”的类型而来,但并非将展览中的展陈作品作为资料,进行某种人所未发的“研究”;有策展人二次创作的“强策展”色彩,但并没有为了策展的特定叙事目的,而大量改写作品的解读。它更像是“策展”,尤其是“研究性展览”,成为了某种被规模化实践的特定学科后,而以之为范式/载体、衍生开的,在复合型动机驱使下,做出的综合展陈体。


朱利安·查理埃(Julian Charrière)  烈焰之下,静水深流 2019 超高清影像 有声 11分13秒
本篇图片,均来自“元素小说”展览现场,致谢艺术家及MACA美凯龙艺术中心。摄影:杨灏。


展望 素园造地机——一小时等于一亿年 2010 雕塑装置 尺寸可变


里亚尔•里扎尔迪 (Riar Rizaldi) 锡石 2019 单通道高清影像 有声 18分16秒


乌苏拉·比尔曼 & 莫·迪纳(Ursula Biemann & Mo Diener) 百分之二十 2016 单通道影像 有声 17分15秒



总概地说,什么是“研究性展览”?它和“研究”有什么关系?

是将某些田野调查的成果,转换为视觉艺术的展陈方式来呈现?在某议题下,通过委托创作来介入,开启某种社会行为实验?选择让作品依附于某条思想/学术性叙事线索,开启瓦尔堡式的、以图像资料的罗列编织类比、来反映某种时代或话语场域中的局部世界图景?

“元素小说”有部分瓦尔堡式特征,但另一方面,又似以策展为手法,“写作”的一篇文化领域内的姿态宣言。“宣言”本身的论点,不似论文,不需要在细枝末节上刻意“创新”,而主要着眼于,策展作为“言说方式”,阐发宣言/论点时、一种“演说术”的修辞力之感受性。


安妮·格拉夫 失忆与其他缺失 2023 土壤,高脚杯 尺寸可变


王思顺 深渊 2014 铅 240x170x110cm


“元素”指向“自然”,“自然”,在现场的作品,以及策展文本里,呈现为这些意指:

以现代科学对“元素”意味改写,为科学对传统“自然”观的褫夺之代表,通过回归诗性的“元素”想象,来让旧的“自然”重新焕发活力;“自然”作为炼金术的神秘符号,在祛魅化时代,重拾的非神秘主义诗性;消解了和“上层建筑”对立的“物质资料”观;“元素”不再是被开采的资源,混合了功利诉求的可持续发展观,和时过境迁、成为纯粹纪念品的旧自然崇拜宗教的仪式,混合为新“环境”议题;和自然相依而存的原住民在地文化的悼歌;作为亘古的永恒寂静,“自然”作为一种后崇高时代的2.0版本的旧崇高剩余物;扯上对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批判;“元素周期表”,以一种轻盈智力想象,来为后沉重历史时代、生活心态的愈疗,以及升华的残心。


马丁·范登·艾恩德 & 穆萨萨(Maarten Vanden Eynde & Musasa)物质的重要性(锂、铜、锡、金、铅) 2018-至今 系列挂画,布面丙烯 96x126cm每幅


奥托邦戈·恩坎加(Otobong Nkanga) 追求闪亮 2014 单通道影像 有声 11分59秒



夏赫鲁·阿努尔(Syahrul Anuar) 唯一不变的是渐近景观 2022 影像装置 20分钟



许家维 矿物工艺 2018 三通道影像 有声 9分52秒



汉娜·荣格(Hanna Ljungh) 健康之泉:自制锂元素生成装置——侵蚀雕塑 2022

透锂长石、伟晶石、金属罐、塑料瓶、软管、水泵 尺寸可变



阿伦·雷乃(Alain Resnais) 苯乙烯之歌 1958 单通道影像 有声 13分11秒



郭城 倒数NO.1 2023 沥青、定制木拖车、定制电路、钢丝绳 尺寸可变




王思顺 启示 2016-至今 雕塑装置 尺寸可变


奥斯卡·桑蒂兰(Oscar Santillán) 反世界0A 2021 印于灯箱内的有机玻璃 100x140x4cm



朱利安·查理埃(Julian Charrière) 变质岩 2016

人造熔岩、熔化的电脑废料、可丽耐板、钢、白玻璃 170x25x25cm



路易斯·亨德森(Louis Henderson) 一切坚固的 2014 单通道高清影像 有声 15分40秒



作为一个“宣讲”,“元素小说”是拉图尔后人类中心主义的温和化,只分析/描述不论断的巴什拉,表达着相对几乎可以共识的那一部分“批判”。作品在现场,一方面可以串起连续叙事线的各面向、环节,一方面则有视觉呈现完备闭合、解释的独立,当它们进入策展叙事线时,并没有被过于“强力误读”的二次创解;综合的稳定合理性占优先——这种意义上,“元素小说”虽然有“星丛小说

(展览英文名)
”之别名,却也有“古典小说”的部分气质。









象外近期文章


中年形式主义者的观念危机
牛津出的《印度艺术》,好书
当代艺术可以不左吗?
用 100 个比喻描述谢其的绘画。
塔皮埃斯:向观众发难的艺术|西班牙艺术大师时隔34年后在中国的再次个展
梁姝妮:某些无意义的时刻穿插在生活间隙
最值得期待的陶身体,15周年展演来了
“可能于我而言,能够活到如今已是做过的最疯狂的事”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微博找到我们@象外的象外
投稿邮箱263419055@qq.com
在售好书,请点击阅读原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大画无用,A4纸为王!|学好艺术,元素表当诗背!

雷徕 象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