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比之更吊诡的大事件是,最高统治者忽必烈实施了中国隋唐以来别的王朝没敢做甚至没敢想的决策:1281年,他再次下令军队跨海火速灭日本!
忽必烈为什么非要跨海攻占日本不可?
历代史学家均对此产生了讨论:一者认为蒙古人曾经有过一次远征日本出现败绩的先例,等到占领北京之后,藉此而获得更大的信心与勇气,而天性豪放的蒙古人相信海洋也能成为自己的囊中之物。正因为如此,成吉思汗及其后裔才缔造了空前绝后的一个横跨欧亚的大帝国。而另一者认为,在长达四个世纪的历史时期内,日本岛国的大部分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与中国完全隔绝的状态,对于忽必烈来说,如果能与日本重建朝贡关系,就能在汉人心目中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这将是其他任何方法都无法比拟的。
但也有学者认为,被忽必烈征服的高丽人一向讨厌日本,借机推波助澜。原因是:自1223年以来,高丽沿海地区就一直遭受着日本海盗的袭击和抢掠。上述说法确为诱因,而真正使忽必烈下决心要攻灭日本的原因,则是忽必烈的祖父成吉思汗曾被日本镰仓幕府放逐过,忽必烈为了尊严必向镰仓幕府报仇,所以铁了心要打日本,此外因;另者,忽必烈深受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的影响,误以为日本也是一个盛产黄金的国度,此内因。关键问题是大元的野心在向海洋大国发展时,出现了开战的导火索,即外交摩擦。
当时,忽必烈在信函中曾提到日本天皇是一个“小国国君”。在初步讨论了应该如何回复忽必烈这封信之后,幕府决定干脆直接把蒙古使者遣送回国,连只言片语也不回复。当元廷再次派遣使团带着同样的信息赴日时,日本人再次拒绝使节进入王廷。最后,30使者竟然被日本人纷纷杀害。
有待说明的是,位于京都的日本皇室徒有虚名,真正的权力掌握在镰仓幕府手中。幕府里,幕府执权北条时宗是最终的决策者,而他并不打算顺服蒙古。自恃拥有骁勇善战的武士阶层,凭借偏居大洋、易守难攻的日本列岛,他和他的前任执权北条政村一样,断然蔑视中国。
无论蒙古大汗还是作为中国皇帝的忽必烈,自然不能容忍被一个小国如此羞辱。于是,忽必烈果断下令对日本进行二次东征。公元1281年,元庞大的远征军由江浙和朝鲜两地同时出发。此次出征的军容十分壮观,共有大小船舶近五千艘,军队约二十万,其中蒙古人四万五千,高丽人五万多,汉人约十万,其中汉人大半为新附军(收编的南宋军),远征军中蒙古人自然是作战的中坚。北方出海的舰队于五月底如日本人所料抵达博多湾,在等待南方舰队期间,蒙古人轻易攻占了博多湾的几个岛屿,岛上的居民全部遭屠杀,岛上的建筑物也被尽被毁坏焚毁。
六月上旬,南方舰队抵达,两支庞大舰队在九州外海会合,之后元军开始登陆作战,登陆地点九龙山距上次战争主力部队登陆的地点不远。这次远征军遇到了顽强有效的抵抗,日本军队以石墙为掩护,不断击退元军的进攻,还伺机组织反冲锋。 当时的蒙古战士无人可敌,必要时他们可以靠吃生马肉,喝马血维持生命。
蒙古人作战时机动性第一,一般只带很少的给养,士兵的吃穿问题主要通过掠夺战争地区的平民解决。可这次战争中蒙古人偏偏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他们一直未能突入内地居民区,自不可能有平民供他们掠夺。因此日本人的战术可谓十分高明,当然这也需要日本军队的战斗力做后盾。由于迟迟攻入不了日本的腹地,蒙军无法以战养战,因此物资很快便不足了。八月四日, 日本人开始反攻,将残存的元军驱赶至一处名为八角岛的狭窄地区,然后纵兵攻击。元军大部被杀,剩余的两万多人作了俘虏。日本人按照蒙古人的标准把俘虏分四等,前三等,即蒙古人,色目人,女真人,高丽人和北方汉人全部被处死,四等的南方汉人贪生怕死,但是比较顺从,免死后成为贱民。
今天的博多湾还有一座名为“元冠冢”的小山,据说是当年元军将士的集体墓地。 有待我们反思的是,时至今日,日本人反对这些“元冠冢”中的蒙古将士崇拜有加!
书归正传。经此苦战,元军仍处于雄厚实力,攻灭日军不在话下。可惜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忻都决定决战前一天晚上,博多湾出现了罕见的台风暴雨。日本群岛四面环海,除东北部沿海外,均被来自热带太平洋的暖流所环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黑潮,气候形成较温和潮湿的海洋性季风气候。在每年八、九、十月间,日本西部和南部常遭台风袭击;博多湾恰好正位于台风的袭击区内,恰好就在元军准备大反击的关键时刻,台风也恰好赶到了。
由于不熟悉地形,元军停泊在博多湾口的舰队一片混乱,不是互相碰撞而翻,就是被大浪打沉;午夜后,台风渐停,但暴雨又降,加上漆黑一片,落海的兵卒根本无法相救。忻都怕日军乘机来袭,下令冒雨撤军回国。翌日拂晓,日军在大宰府水城列阵,但不见元军进攻,始知博多海面已无元军船只。日本朝野对突如其来的台风赶走元军十分惊喜,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拜神活动,称为“神风”。此后“神风”、一词陪伴了日本人670多年,直到公元1945年日军“神风敢死队”的出世……
忽必烈笃信因果,误认为天神助彼,遂决定不再对日发动第三次远征。
著名学者黄仁宇曾评价这一憾事,安慰道:”在现代社会出现之前,很难能有一个陆上强国也可以同时成为一个海上霸王。”而另一学者事竹石健先生说:“如果当年忽必烈代表中国元朝登陆日本,彻底击垮了日本,或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
历史,总是那样不公平,那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忽必烈如此功过,后人自会评说。
文尾,我想起了诗人洪烛的一首诗《忽必烈的梦想》,以此作结:
他想创造一个无限大的王国
所以他总是遗憾自己的生命是有限的
他梦见过那不可能实现的版图由草原、沙漠、雪山、沼泽缝补而成
甚至还应该包括海洋,支撑着他成为整个大地的船长
他总是能发现新的敌人
或许所有的敌人都是他亲手制造出来的
为了试一试马刀的锋利
还有谁再敢说他做的梦是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