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奉先 文
注:关于这个题目,毛泽东研究者一清同志写过,叶永烈写过,毛泽东思想研究会成员亦写过。笔者根据相关史料,亦结合本人多年的《海外有多少政要崇拜毛泽东》论文,在此也多说几句。
有道是:“历史是个随意打扮的小姑娘。”因为历史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大处落笔,更何况为尊者讳,为名人遮,为时政忌。那几分模糊,几分闪烁的春秋笔法,安可以文过饰非哉?
也许,读了本文,你方知有些所谓的文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多为戏说。
张玉凤,原本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列车员,但自1970年升任毛泽东的机要秘书以来,她成了那个时期各方关注的关键人物。由此可以看出,在那个特殊年代,张玉凤本人在政治格局的分量足可称牵一发而动全局。
多年以来,为尊者讳,这个曾经被毛泽东考虑提名为政治局常委的人物,也饱受过争议。就连她的个人简历,也仅是匆匆几笔而过:“张玉凤,女,1944年1月27日出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1962-1970年在毛泽东乘坐的专列上工作,1970-1976年为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1974-1976年任毛泽东的机要秘书。”
这是个勤劳善良、受人尊敬的女子,但作为机要秘书,想让她看不到或听不到什么,真的都难。只是,这多年以来,一些不负责任的所谓纪实报告之类的文字,在她的身上泼了很多脏水。有的不良文人甚至倾其想象之力,大搞人身攻击。这显然是不负责任且不公平的。
那么,张玉凤品德究竟高尚到何种田地?也许,读了本文,你方知那些所谓的文人在舞台上的表演多为戏说。
(一)天性善良的张玉凤坚持本职工作,对毛泽东极为尊敬,她见证了却未曾参与敏感政治事件。
行文至此,有待指出:张玉凤从没有主动做过影响毛泽东决策的任何“进言”,她没有越权,也没这个影响力。毋庸讳言,如此作为,更是一种道德操守。
而她所做过的代领袖圈阅之事,也是在当事人因病魔折腾无法身体力行时则勉为其事。毕竟,毛的晚年,张玉凤事无巨细,均知情知性。
譬如,毛泽东为何发生文化大革命?毛与刘少奇因何政见之争而矛盾突发、毛泽东于滴水洞给江青之信究其有无、913事件始末、周恩来之落寞晚年、王洪文之发迹与失落、康生其人其事、毛远新与江青谈话内容、张春桥之快速失宠、华国锋力量缘何异军崛起、毛保留邓小平党籍为哪般、汪东兴倍受信任之因由、朱德的自保自守所从何来等等,张皆目见耳闻。但其本职工作固在忠于领袖,所能做到的则是不过头,不多言,不操弄,不越位。
只是,不参与并不代表不坚持公道与正义。再譬如,关于毛泽东因何未能参加1976年1月12日地总理追悼会,海内外议论含沙射影,沸沸扬扬,对此情况,“当时的中央有关部门请张玉凤这个历史见证人出来写文章作一些解释,以证明毛泽东确实是病重不能走动使然。”
结果,张玉凤确实予以答之。她笔叙道,“毛泽东当时患严重疾病情况,证明毛泽东的腿当时确实走不动了,因而只在送审的有关周恩来追悼会参与人员的报告上‘画了一个圈’”。接着,笔锋一转,“而这个圈,在人民心目中,它实在是弱了,太弱了!……这一笔怎么能表达得了对与自己风雨同舟几十年的战友的离别之情呢!”
按照“机要秘书”的身份,也许,张玉凤已经说得太多。其率性而为,足见一斑焉。
(二)严守党性的张玉凤坚持政治操守,如今的她守住了毛泽东多少秘密呢?
如前文所及,以她过往的身份,想坚守所有秘密也很难。但能说的一定会说,只不过须避免波澜不起、回归历史的本原而已。理由如下:
1.亲历了毛泽东晚年的痛苦的病情煎熬及精神折磨,忠于领袖,则是本性所属。至于是非,须结合时代背景可究之。按照张玉凤撰文回忆,毛泽东晚年身体状况极度恶化,他的腿走路很困难。“在决定参加陈毅的追悼会时,毛是临时决定的,上汽车时,毛主席几次想踏着车门台阶上去,但就是上不去。后来还是我扶他上了汽车。他的腿困难到这种程度,令人痛心”
张补充道,“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了六年,发现他老人家有一个特点,就是不爱钱。他不是没钱,仅《毛选》的稿费他就有百万存款,就在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里,必须有他的亲笔信,才能取到钱。这些存款,在他去世后,都留给了国家和人民。他经常在经济上帮助有困难的民主党派人士和我们这些工作人员,但如果有谁伸手向他要钱,他就不愿再见到这个人了。他看不起爱钱的人。他常穿的中山装的口袋里装有两件东西,一样是香烟,但总是只装半包香烟,不装整包香烟;另一样是一块手帕。他身无分文,我们在他身边工作也没什么可捞。因此,不存在犯经济错误的问题。主席不爱钱的品格,对我教育很深。在我的生活中,我也从来不为钱而活着。”
张玉凤认为说毛晚年头脑糊涂,她是第一个不信。她甚至能读懂毛反感人们都呼喊他“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寿无疆”,他真正关心的是他离开这个世界以后人们怎么看他。而毛也确实嘱托张在他去世后每年都能到他的坟上去看他。当然,他对其他身边工作人员也说过同样的话。这么多年来,毛身边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也没有辜负他的遗愿。
2.见证了毛泽东挑选接班人之重要时刻及内幕,“丁是丁,卯是卯”,张从不添油加醋,为一己之私而大肆渲染。关于接班人的问题,毛曾向张诉苦:“为此事伤透脑筋,林彪是他选的,王洪文是他选的,都不行呵!”有一次,张试探性地问毛,“总理这么好,您怎么不选总理当接班人?”毛伸出手掌做了一个砍刀的动作,说:“总理虽好,缺少这个!”
到了1976年1月中旬,毛远新前来请示毛泽东意见。毛想了一下说:“要告诉王洪文、张春桥让一下。”然后,扳着手指数政治局委员的名字,最后说:“还是华国锋同志为人厚道,提议他任代总理,比较好些。”毛远新点头曰“是”。
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张爆料道:“照过去方针办”是“临终嘱咐”,“你办事,我放心”是指定接班人,这是不符合事实的,但毛泽东确实有意安排华国锋全面接班。
张玉凤明言1976年4月30日所涉及的“临终嘱托”风波。当时毛接见正在北京访问的新西兰总理马尔登。华国锋陪见。接见后,华对毛说:“最近我处理了几件事,现在有几个省发生一些问题,我已同政治局的同志研究,作了处理,签发了中央文件,形势正在好转。国际上也有些事。我经验不多,有事多同政治局的同志商量,看主席有什么意见。”毛泽东说:“国际上的事,大局已定,问题不大;国内的事,要注意。”当时,毛说话已经讲不清楚了,华听不明白,由张把上面的话重复了一遍。
随后,主席就要纸和笔,写道:“慢慢来,不要招(着)急。”“照过去方针办!”“你办事,我放心!”张玉凤强调,当时,“主席写这三句话是答复华国锋同志汇报的几个问题的意见”。因为类似的话毛还曾不止一次地当面对周恩来、邓小平同志也说过。
张玉凤道出毛选定华做接班人的苦衷。“因为华为人言语不多,不露锋芒。他既与“四人帮”没有什么瓜葛,也与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没有什么交情。在中央政治局尖锐的斗争中,华国锋往往保持中立。他唯毛之命是从。正当张春桥和他的伙伴们费尽全力,扳倒了邓小平时,一向反对帮派斗争的毛毅然把大权交给了华国锋。
屈指算来,在刘少奇、林彪、周恩来、王洪文、邓小平之后,华国锋也是毛泽东亲自选定的接班人,且毛认为这也是深思熟虑之后的通盘考虑之举。
3.张玉凤认为“江青虽可恨,但并不是风传的那种可恶”,足见她还是经纬分明的,看问题做到了一分为二。按照张的亲历,江青在公众场合,确实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我代表主席向同志们问好!报告同志们好消息,毛主席的身体非常健康!”实际上,江青夸大其词,因为她已经不大来中南海,她当时并不能随便去见毛泽东,更遑论了解毛健康状况。当时担任毛泽东的警卫战士陈长江也曾支持张的说法:“江青见主席必须经过批准。”
此外,谈到对周恩来的评价,张玉凤是满怀崇敬之情。对毛泽东最器重最信任的汪东兴,张玉凤亦是肯定了汪的忠诚,因为汪在支持华的政治立场上,是不折不扣地履行毛的嘱托而行事。至于邓的三起三落,现在她还能说些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张玉凤究竟还有多少秘密,藏在心底,惟她自己最清楚。我们没有理由责怪她,作为机要秘书,她也不容易。而且,她能有这一份不投机、不炒自己、不以爆料秘史以获一己私利的操守,总该是值得尊敬的。难道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