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贾宝玉与花袭人那些令人脸红的私密事

2016-09-21 李奉先 李奉先文史工作室

             


农夫课堂:

贾宝玉与花袭人【组图】


                   李奉先 原创

(本文为出书而备,转载时请注明来源,谢谢!)

由于《红楼梦》原本遗失,袭人的结局有众多猜测。脂批给我们提供了两条线索:一是袭人出嫁是在宝玉还在的时候,二是袭人与丈夫在贾家落难后一起奉养宝玉夫妻。而在续书中为:袭人有实无名,只得奉王夫人之命最后嫁给了戏子蒋玉菡。

但相对于一众红楼女人命运,她已算是有始有终。

所以,不管袭人的出嫁是被迫还是自愿,或两者兼而有之;反正,在脂砚斋看来,这是宝玉不早听从“贤袭人”劝“谏”的结果,是宝玉的过失,故曰该“骂”应“悔”。

但实际上曹雪芹并没有什么“自悔”,他后面还借“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的诗句来暗示袭人的画(第六十三回),这不也含有嘲讽的意味吗?再看册子里所绘的画,是“一簇鲜花,一床破席”,除了“花”、“席”(袭)谐音其姓名外,“破席”的比喻义也并不光彩 还有一种说法是,她因为贾家变故,不得不离开贾府嫁给蒋玉菡。离前留下:“好歹留着麝月”等语。并在贾宝玉归来时,救济了穷困的宝玉宝钗夫妇。

二十回脂评:“……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二十八回脂评:“……后回与袭人供奉玉兄、宝卿得同终始者……”有别于一般贬袭论点,此袭人是宝玉之恩人。


薛宝钗心机比花袭人厚实,以至于关于薛宝钗人品的争论至今未歇。

薛宝钗留给我的最深一笔,应当是她以所谓来着的身份对林黛玉的教诲,大概意思是《西厢记》是邪书,读多了偏移性情,十分不好,林黛玉不仅听信,还感激涕零,对薛再无戒备。

我们知道,薛宝钗当然不是恶人。按照一般观点,害人的手段,无非是小报告、进谗言,捏造事实诟谇谣诼,然而在我看来,恶却是不足以害人,真正能够害人的,是向社群献媚,也就是挑动没有鉴别能力的大多数人,将少数精英隔离开来。

薛宝钗的八面玲珑,便是向社群献媚的结果。于是,薛宝钗的支持者遍布大观园,其拉票方式好比主席的亚非拉政策,那是造物对数量与平庸的偏爱。

更有趣者,孔子一直痛恨“匿怨而友其人”,却在薛宝钗身上成了美德,这一点足以为儒学在后世的畸变做注脚了。 如果袭人真是站在封建卫道士的立场上,成为曹雪芹精心营造的这个梦的破坏者之一的话,作者对袭人的这种微妙的情感就很难解释了。

由此可见,至少在作者心里,袭人并不是一个令人讨厌的负面形象。


宝玉因知她本姓花,又曾见前人诗句有:“花气袭人知昼暖”之句,遂回明贾母,即更名袭人。这袭人有些痴处,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今跟了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

只因宝玉性格乖僻,每每规劝,宝玉不听,心中着实忧郁。

“心地纯良,克尽职任”这八个字是曹雪芹给袭人最初的评语,而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的确能发现袭人世故的,与心地纯良不那么相符的一面。

其实,这并不是作者开始对读者进行了误导,而是袭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性格和处世的方法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袭人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也正是曹雪芹描写人物的高明之处。这种变化,实际上在袭人这个人物一出场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   

到了第二次出场的时候,也就是第六回“袭人就与宝玉发生了关系,这也是全书唯一一处实写宝玉性经历的笔墨。

从红楼梦整体的纯情风格来看,刚开始就出现这样的笔墨似乎有些突兀,以至有人认为是不应有的秽笔。

袭人从小就被卖入贾府,没有得到过正常的父爱母爱,对一个生性温顺的女孩子而言,她很自然的会去寻找一种感觉来替代。贾府是她从小长大的地方,比起狠心将她卖入贾府的父母来,这自然使她对贾府产生一种归属感。

正是这种归属感,才使她“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她没有表现出一个女孩子正常情况下应有的矜持,而认为“素知贾母已将自己与了宝玉,今便如此,亦不为越礼”从封建礼法上说,两个人这种偷吃禁果的行为绝对是一种苟合,绝对谈不上合乎礼法。

袭人“亦不为越礼”的想法,并不是因为她的无知,而是因为她对贾府,对宝玉的依恋之深,已经到了无可不为的地步。

在她的内心里,早将自己的当做了贾府的一份子,宝玉的这种要求,在她看来,是很合理,很正常,甚至是她生理上心理上所渴望的。

在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日玉生”,袭人自己有一段很好的说明:“原来袭人在家,听见他母兄要赎他回去,他就说至死也不回去。又说:“当日原是你们没饭吃,就剩我还值几两银子,若不叫你们卖,没有个看着老子娘饿死的理.如今幸而卖到这个地方,吃穿和主子一样,也不朝打暮骂.况且如今爹虽没了,你们却又整理的家成业就,复了元气.若果然还艰难,把我赎出来,再多掏澄几个钱,也还罢了,其实又不难了.这会子又赎我作什么?权当我死了,再不必起赎我的念头!因此哭闹了一阵。” 

在骗宝玉说母兄要赎自己回去时,更无意中将这种归属感表露无遗,袭人道:“我妈自然不敢强,且漫说和他好说,又多给银子,就便不好和他说,一个钱也不给,安心要强留下我,他也不敢不依.但只是咱们家从没干过这倚势杖贵霸道的事,……’”

“咱们家”这三个字,当真是神来之笔!

袭人潜意识里早就贾府当做“咱们家”,这分明是不回去的了。这一类的话,后面袭人还说过很多,比如第三十一回袭人与晴雯起争执时说的:“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中的“我们”两个字等等。

在整个大观园里,袭人是与宝玉肉体距离最近的女孩子,然而她的精神,却与宝玉相隔很遥远。这显然是另一值得研究的悖论。 

而“幸得”两字说明宝袭二人还是多少有点顾忌,做起来很小心的,然而终究让晴雯知道了。在第七十六回晴雯被逐后,病重将死,宝玉去看她,晴雯呜咽道:“……只有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今日既担了这虚名,而且临死,不是我说一句后悔的话,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

也许正是因为潜意识里的犯罪感,在袭人已经获得王夫人认可的情况下,曹雪芹仍然给她安排了公子无缘,优伶有福的结局。 

红楼梦,几乎到了有情皆孽,无人不冤的地步!

袭人的结局,她袭人总是生活在担心出事的忐忑之间,因为一旦风波骤起,受伤害的总是她。

在她那妩媚的笑脸下面,始终隐藏着一颗痛苦呻吟的心;在那受宠的荣耀背后,永远隐埋着一份不为人知的辛酸。  


楚国农夫

网络时评人,世界历史文化专栏作家,文史学者。原名李德军。知名历史博主。代表作《大唐高祖》《爱的祭奠》《正评毛泽东》《亚洲风云》《秦汉简史》等,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本博文凤凰首发,版权所有。

凤凰网文章(至今)总浏览量3亿5千余万,位列全国(两岸四地)第七名。

笔者接受小说及电影评论约稿,各大编辑约稿,图书出版,请联系Email:lifengxian009@163.com,QQ:513563052;微信公众号:lfx1215ifeng

人生苦短啊、且行且珍惜!



让快乐与你相伴!长按二维码关注哟!


海外“毛泽东热”雷动了哪些国家?

袁世凯武力威胁,外蒙古取消独立!

秦桧为何甘愿替宋高宗背黑锅

中国酱缸文化难容领袖的性开放

中国军队何时能出现鹰派一声怒吼?!

许世友和他的惊世“三哭”

海外有多少国名“拜中国所赐”?

(演讲稿)我想起了民族英雄左宗棠

张玉凤守住了毛泽东晚年多少秘密?

巴基斯坦缘何对中国一往情深?

许世友因何下令对越南寸草不留?

邓婕弃前夫与张国立未生育隐情(图)

推荐一首经典金曲,希望读者朋友们喜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