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乡军刊】延津籍26位黄埔军校毕业生,哪个乡村人数最多?(组图)

2017-07-23 楚国农夫 新乡文史论坛

本论坛点滴传承新乡历史文化

(军事专题第29期)

文|李奉先

黄埔军校毕业生

延津籍

英名录



郭  瑜   马庄乡野厂 第4期 

李新灿  马庄乡野厂 第5期

周道明  小潭乡周大吴 第7期 (上尉营长 )

郑裕如  司寨乡郑纸坊 第10期 (中将军长)

陈子之  僧固乡沙庄 第12期 

娄渊泉  榆林乡大榆林(少将军长)

狄 瑞   司寨乡通村 第14期

狄震寰 司寨乡通村 第14期

吴粹明 王楼乡吴杏庄 第14期 

王德彦 魏邱乡王訾村 第14期 (上校旅长 )

姚铴久 榆林乡姚庄 第15期 (少将军长)

杜剑云 榆林乡姚庄 第16期 

李国珍 僧固乡李僧固 第16期 

鲁传恩 丰庄镇河道第16期(中校团长)

陈晓栾 城关镇北街第16期(中校团长)

王德林 魏邱乡王訾村 第16期(少校营长 )

裴兴师 城关镇西街 第16期(上尉连长)

李西岭 城关镇西街 第16期(上尉连长)

王玉湖 魏邱乡南班胜固 第16期 

李子正 丰庄镇后王庄 第17期 (上尉营长 )

陈铭新 僧固乡里乡固 第17期 

裴永贵 城关镇北街第17期 (上尉营长) 

何在前  僧固乡李庄 第17期 

郭云峰 城关镇南街第18期 

李春峰 司寨乡小屯 第21期 

张宗良 王楼乡前鲁邱 第22期 

以上名录系摘自校本部同学录。各分校名单仅系个别人回忆,可能有遗漏。 

年少多少轻狂,风火尘埃回首细思量。

戎马关山北,跃马珠江旁。

腥风血雨,万里河山起苍茫。

忆万千东江父老,壮志难酬何惧埋骨在他乡。

愿枯骨擂重鼓,莫忘耻,铮铮铁骨

重朔华夏万年铜墙。

珠江中那个叫长洲的小岛,一直令我心驰神往。我深知那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岛,革命的力量曾在那里集聚,豪迈雄壮的“革命者来”的声音像春雷滚过长空,从这里传遍珠江流域,传遍南粤大地,传到中国的四面八方,吸引着无数的仁人志士纷至沓来,甚至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升官发才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进斯门。横批:革命者来。”作为中国现代历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干部的新型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影响之深远,作用之巨大,名声之显赫,都是中山先生所始料所不及的。

先生从多年坎坷的革命实践中得到一个真理:革命的关键靠军队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于是,他动用各种资源,穷尽智慧,创办了“一文一武”两所学校。“文”,国立广东大学(即中山大学);“武”,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曾几何时,这个长洲的小岛荟萃了当时中国太多一流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不是学校成就了学生,而是学生成就了学校。她缔造了太多传奇,在中国革命史上分量太重,我敢断言世界上所有吨位最大的起动机加在一起也拉不起来。

她属于那个沉甸甸的时代,属于苦难的中国,属于不屈的中华民族!

掩卷沉思,历史画面中的江波愈加寥廓。渡轮由远及近,那岛渐渐清晰地映入眼帘。起初是如绿云般葱茏的一片,继而看得清每一片浓郁的树,每一条道路和绿叶掩映下的房屋。岛上的树很多,高高低低,远远近近,苍苍茫茫地分布着。有的是南国特有的树,有的很粗壮、苍老,像历经了时光的老人。这是些经历了风霜的树,饱经沧桑的树,甚至经受了战争洗礼的树。灿烂的阳光从密匝匝的树叶缝隙中斑驳而下,照得地面光怪陆离,将历史和现实叠映在一起。

这里的一切仿佛披上了岁月的风尘,沉寂而苍凉。看不到高大的建筑,看不到繁华的迹痕,只有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平房透出沧桑的容颜。静静谛听,仿佛能听得见热血男儿的读书声和操练声;正是这些有着高昂革命斗志的男儿,在日后抗击日寇的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在为民族独立而浴血奋战的队伍里,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游击战,留下了无数骁勇善战的黄埔英杰的身影。尽管在中山先生英年早逝后的1927年,蒋介石终结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局面,但黄埔军校谱写的国共合作的历史不能抹去,黄埔的精神尚存。

时势造英雄。仰望先辈的足迹,几艘威武的现代化军舰静静地停靠在黄埔军港,不时有海军战士在舰上忙碌的身影。彩楼两侧有孙中山先生题写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对联,让人俨然置身于烽火四起的民国时代:青春在这里驻足,我猛然触到了当年紧张而充满激情的生活节奏,一个个少年谈笑风生挥斥方遒。

睹书思人,我不禁热血上涌,不觉记起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此刻,我恨不能做一束电波,将两岸统一、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消息尽数报送给中山先生,使他泉下欣慰。

大半天的走笔,行将结束于笔下的黄埔码头。四顾茫茫,成千上万年的珠江水啊,奔流入海不停息,潋滟的波光拍打着堤岸,不时翻腾起无尽的记忆的蓝。

如梦似幻。水天相接处,天茫茫,水茫茫,眼眸亦茫茫。

乘着记忆的翅膀,我飞上了那江上浮动的点点白帆,从这里扬帆起航一直驶向英雄远去的方向。

愿本文中的提及的每一个名字,永垂不朽!

人民万岁!!

共和万岁!!!

投稿方式:
微信:nrawbz1215
邮箱:lifengxian009@163.com

总编辑楚国农夫简介

李奉先,原名李德军,中共党员,省作家协会会员,延津县作协副主席,凤凰网文史栏目编辑,凤凰卫视特约撰稿人,《联合早报》主笔之一。

以散文杂文见长,工于国学文言典籍,音乐/书法爱好者,科班:先秦文学;文章散见于国内外多家报刊.学者,诗人,凤凰网军事评论员。

扫一扫关注公众平台

往期热门文章推荐:

【图集】我的母校今年高考清华、北大录取共24人!

即将40℃,每升高1℃,这种病就要一批人命!

【投票】延津县121座乡村集市、古庙会盛况大比拼!

【问卷调查】王者荣耀对青少年究竟有何影响?

【聚焦】延津名人:老校长马连善(组图)

【图集】武统台湾 ,斩首行动最厉害4种王牌武器!

【延津故事】司寨乡郭柳洼举村迁移焦作内幕

【军刊】中印军人激烈对峙视频!印度人敢叫嚣能打赢中国?

八千子弟齐缴械,更无一人胜虞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