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民声 II (24) || 对话:高考录取即将开始揭榜,由范进中举想到的......
高考前夕,一些妈妈们穿着旗袍拿着甘蔗为自己的孩子祈福。(图片来自网络)
那些看似可笑无知的行为背后,存在着多少辛酸和无奈,而谁又能真正逃离呢?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逃脱范进中举的命运?
对话:由范进中举想到的
若湘&蒋佩蓉 | 文
若湘,坐标上海,八零后,两个稚子的母亲,职业会计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枚园地耕耘者。
1、
我这个年代的人,都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学过《范进中举》这一篇。文中的这一段范进中举后的情景,我到今天记忆犹新:
“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
范进将自己20到54岁的青春,都押在了科举这座“独木桥”上。一朝中举,34年的折磨摧残,34年的忍辱偷生,34年的辛酸,都在“疯”中爆发出来。文中通过范进由屡试不第到一朝中举后的不同境况、际遇和表现,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同时生动地刻画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上面这段话是学习这篇课文后总结的中心思想。现在读来却有那么多无奈和悲凉。
两百多年过去了,科举考试不复存在了。而高考,成为了现代中国一座新的“独木桥”。想要经过这座桥的人虽然不需经历34年这么久,也是需要十几年的心血和几代人的努力。
又到了一年高考和录取季。每一年高考都有着很多的故事,很多现象。今年高考同学们面临着更多的意外和困难:新冠病毒的全球肆虐,高考延期,洪水灾害......学子们太不容易了,真的太不容易了。
除了不容易的学子们,还有含辛茹苦的家长、兢兢业业的老师。每一个与高考相关的人们,都用自己的方式鼓励和期待着这些孩子。我看到了穿着旗袍举着甘蔗站在校门口等待的妈妈们,穿着旗袍的男老师,带着学生在路上跪拜神仙的学校,给孔子雕像,鲁迅雕像上贡品...
这些现象荒唐吗?荒唐。可笑吗?可笑。
那可以理解吗?我想说我可以理解。
这些天我看到了很多批评的声音,说一个站不起来的老师怎么能教出站得起来的学生。21世纪的高考生竟然还在求神拜佛等等等等......
这些批评的声音当然是有道理的,原因我想不用赘述了。
但是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我都会想起范进中举。范进中举后为什么会疯?如果他是30岁中举,35岁中举,我想他是不会疯的。他会很开心,很坦然地接受中举的事情。可是他54岁才中举,他用了34年!他的付出,他的艰辛,他承受和经历了那么多,等他终于得到这个结果时,“疯”几乎是必然的。
我想说说我为什么可以理解高考中这些学生,家长和老师。我不是社会学家,只是用我自身的经历和感受试着稍微分析一下这些现象。
2、
社会产生的每一种现象,除了表像,一定有它深层次的原因。新中国成立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制度是普遍认为较为公平的选拔人才的方式,高校扩招以后录取率可以达到50%,然后为了选拔出人才又审批出985和211的高校。不少学子们现在的目标,都是觉得要考上985或211的高校,为以后的人生铺开道路。
竞争无疑是非常激烈的,以我的孩子在上海读书为例,这种竞争几乎是从幼儿园就开始了。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和家长们就在为最终的高考做努力。考小学择校,考初中择校。买学区房,考升学率高的民办。刷题,补习,考试......无止无休。
不久前我看到一个视频,上海市西中学考点,视频中的老人哽咽在述说,希望自己的孙女考上清华,她的孙女从小学开始到高考,光补课费就超过了100万,中学后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这个老人说的是事实,我可以用自己孩子的例子,来算算这些账。我的老大马上小学三年级了,从她6岁开始,每年的费用我稍微列一下:英文课21000元/年,家教老师24000元/年,数学网课6000元/年,语文网课6000元/年,画画课12000元/年,跳舞课5000元/年,写字书法课8000元/年,游泳课6000元/年。
随着年级越高,补课费用就越高,到18岁考大学,100万是可以看得见的数字。
你们也许会说我是鸡血推孩子的家长,然而在我看来,我真的不是。在同龄孩子的家长中,我还是属于比较冷静的,我们还没有学习什么乐器,或者跆拳道之类。暑假也没有送过孩子去那些昂贵的夏令营。在我们周围的环境里,孩子上的这些课程不过是同龄人的基本标配。
这些成本中,还没有算入家长付出的时间成本。差不多每个周末,都要拿出大把的时间送孩子去各种学习班;每天下班后辅导作业;每次考试前陪着复习。也没有计算孩子付出的那么多时间和努力——这些心血,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比例,才能转换成金钱的数额。
十年后,我的孩子也要参加高考了。我在想,如果到那时,换了我站在考场外,我不知道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我会不会也穿一件旗袍拿一根甘蔗站在考场外?我知道这样无知且很可笑,可是作为家长,比起十几年的这些付出,那一次一次的崩溃和重建信念,陪着孩子风里雨里的努力,穿一件旗袍拿一根甘蔗又算得了什么呢?
学生们十几年的光阴用尽了力气去努力学习,考试前在孔子和鲁迅这些大学问家的塑像前许下自己的愿望,希望自己能考试顺利,让自己心安,家长们穿上旗袍拿着甘蔗去讨个好口彩,也许真的没必要去过于苛责他们。
焦虑。在我的周围,几乎每个家长都在焦虑。国人普遍没有信仰,没有可以倾诉可以祈祷让自己心安的神,精神缺少寄托。在生命中重大的仪式面前,也需要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焦虑和希望吧。
3、
虽然我理解高考前后的这些怪现象,可是我依然很心痛。
我看到了学习的功利和扭曲,看到了对学历的渴望和膜拜,而不是对知识的敬仰和探究。
我想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我们为什么非要这样?为什么对高考,对考入一所好大学如此执着?为什么我们一边排斥着这些,一边又不知不觉地深陷其中,仿佛谁也无法逃离。
每个人都知道高考是一座独木桥,可为什么大家都非要往这个桥上挤呢?难道没有别的路可以走了吗?
也许确实就是因为没有别的更好的路了吧。社会变化太快了,科技更替太快了,我们能抓住什么?我们能保证什么?也许考一个好大学,拿一个好文凭,是站在现在的节点能够看到的最现实最有用的、不会贬值的东西。所以大家拼命地去争,去挤,去抢。
也许有人会说,那么多改革开放的弄潮儿,那么多发家致富里没有上过大学的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也很大,为什么不可以向他们学习?为什么非要上大学?可是,如果你去问一问那些没有上过大学的“成功人士”,他们对于自己的子女会怎么教育?还是一样的,他们会让孩子好好学习,考一个好大学。
这就奇怪了,为什么?为什么他们还是教育自己的子女必须去考一个好大学呢?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们虽然可能事业成功了,但是他们仍然缺乏安全感。他们依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取一个好大学,去获得安全感。
当我们思考高考制度是否合理,是否该改变时,也许该从另一个角度想,我们的社会,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工种的人们,他们受到的尊重是一样的吗?他们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是匹配的吗?他们过得满足吗?有安全感吗?
范进中举后,邻里乡亲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岳父从每天挖苦瞧不起到后来的前倨后恭,生活从无米下锅到仆人成群。科举带来的这样的好处,怎能不让人不深陷其中呢?
而现在,我们这个社会仍然是唯学历论,唯名校论。这和几百年前科举制度的社会环境几乎如出一辙。虽然不是说考上名校就一定能飞黄腾达,可家长们总觉得,拿到了名校的文凭,孩子的路就会比没有拿到的要宽上许多。为了一个文凭,冒名顶替,高考移民,各种手段轮番登场。高考制度下的中国,家长、孩子、老师就像一群群的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一边被折磨着,一边还要用尽力气去维护他。(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或者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征,是指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性。)
4、
我这么说,是因为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一边明白着这些道理,一边深陷其中。似乎自己付出得越多,就越没有办法抽身。我不禁想,这条路我和孩子才走了两三年就已经感觉很苦很难了,那些坚持走十几年的家长和学子们,又该是什么样的心情?
可是,我还有别的路可以选吗?
我觉得我并不是一个执着于孩子必须成龙成凤的家长。我也没有什么未完成的愿望要让我的孩子去替我完成。我对孩子的期望,不过就是做一个健康快乐,能够幸福的普通人。可是我发现,现在做一个普通人的成本也是很高的。我清楚我付出这些,并不真的会让我的孩子能高谁一点,我只是拼命让我的孩子不要落后得太远而已。
如果我们和孩子们说,考入好大学不是唯一成功的路,那我们的社会是否给孩子们留有其他的路?那些路如果和上大学的路一样美好,一样会有成就,一样让人满足,我想这些高考的怪现象自然就不会存在了。
我也希望有一天,我可以跟我的孩子说,你不论做什么工作,都能够有体面的生活。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都会获得别人的尊重。你学习不是为了去考试,学习是为了让你获得知识和能力,让你开阔眼界和心胸,学习是让你的生命充盈饱满。你可以随心所欲去学习你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去准备考试。
高考的这些不正常现象,只是整个社会的一角。此刻的我和我们,在这个社会里,心中充满了迷茫和焦虑,不知道未来会在何方。而拿到一个名校的文凭,似乎是人生中难得的不用迷茫的事。那些看似可笑无知的行为背后,存在着多少辛酸和无奈,而谁又能真正逃离呢?我们什么时候才能逃脱范进中举的命运?
整篇文章,我写下了太多的问号。身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我,并没有能够给与我一样焦虑的读者以指引或者解答,因为我也是那迷茫痛苦中的一员。我盼望着,我能够得到指引和救赎。
*************************************
蒋佩蓉,婚姻与儿童成长力专家。麻省理工学院前任中国总面试官。基督徒。三位儿子的母亲。年轻女性的“妈妈导师”。著有《佩蓉的妈妈经1》、《佩蓉的妈妈经2》、《丰盈心态养孩子》、《十分婚姻》等著作。一枚园地耕耘者。
(佩蓉一家)
7月20日,一枚带着若湘的这篇文章来看我,请我给她,以及很多与她一样焦虑和迷茫中的妈妈和爸爸们写一篇回复。
我读完若湘的文章后,第一个念头就是,很多时候,“一念之差”,真的就可以让人活出一个绝望或自由的人生。
这篇文章就是很经典的一个案例。
从若湘一声声的“为什么”里, 我能深深体会到她的无奈、无助和绝望,因为我在中国居住的十年时间里,也都有沉浸在同样思维的教育体系和学习环境里。
我曾在我的文章《中国式教育的恐惧与焦虑》里,分析和对比中国科举体系和西方教育体系的不同历史,并分析科举教育造成的骨子里的焦虑,以及西方的“快乐教育”的成果。
这种差异能提炼出两种教育哲学的两个基础人生观。
那就是,在中国,人们普遍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为社会结构是阶层性的,人会分成不平等的阶层,因而获得不同比率的各种社会资源。
但是在西方,人们更多地会去认可“人人平等,行行出状元”。因为社会结构是平的,人或人的职业不分高低,都同样有尊严,也都可能活出幸福的人生。
当我们选择走出第一种思维时,我们可能就更可能去接受我们的儿子梦想成为网红的游戏专家,厨师,或者化妆专家,而不会觉得他的选择丢脸。
要是我们能打心眼里认可“行行出状元”,孩子从小就观察他的兴趣和天赋,从而引导他在自己的兴趣发展,是否就有可能,未必觉得高考或者考入名牌大学,就是唯一的独木桥了呢?
我和我的先生育有三个儿子。性格里没什么竞争倾向的大儿子,后来成为了我们在麻省理工的校友。聪明且有天分的二儿子随着他的性子,念了美国的一所普通的大学。而我们的三儿子,热爱动漫,与两个哥哥都非常不一样。
我在我的另外一篇文章《放弃“精英教育”,这对高知父母如何“逆潮流”育儿?》里有写到,延续我们的教育观和人生观的决定,就是支持我们的老三在十年级时如他所愿,放弃任何数学课程,全部选择美术课程。现在,三儿子在芝加哥美术学院快乐得如鱼得水,因为他找到了这一生他最愿意做的事情了。
我一直认为,并不是智商高,就拥有了最好的的人生,让孩子有一个快乐平凡的人生,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祝福了。
成功的定义是什么?是不是“平凡”,就意味着失败?在我看来,去发现自己的爱好和热情,能够用自己的爱好喂饱自己,一生都在认真做自己最热爱的事情,这个就是成功了。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能够说一个成功的厨师是输于一个成功的工程师吗?我觉得未必。
教育没有一个公式,要看每一个孩子到底想要做什么,而我们做家长的就是帮助他们找到他们想要做的事,然后支持他们去做。我的育儿“哲学”很简单,就是去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只要他们的想法不是什么伤天害理的事,那就不妨支持他们,即使失败也是一次成长的机会。
在我看来,美其名曰“为你好”来安排孩子的人生,会忽略孩子本身的需求和感受。教育首要的问题不是如何去教育孩子,而是家长如何进行自我教育。
一个人,可以做着自己喜欢能够倾注热情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幸福啊。让孩子根据别人的剧本来活出自己的人生,这是多么浪费又可惜的一件事。
天下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我们知道如何爱他们才能帮助他们真的走向幸福,而不仅仅是为了生存吗?如果我们家长的骨子里,可以走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相信人人都有可能找到让自己幸福的人生,我们的孩子,就更有可能活出这样的人生。
(本文编辑:一枚)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平台无关
征稿:
《民声II》、《特刊 • 武汉故事》、《特刊 • 说事儿》继续征稿中,欢迎读者投稿。
投稿邮箱:yimeiyuandi@163.com
编辑微信:mei94539 (请注明“投稿”)
点击阅读更多
民声(40) || 若湘:我们是妈妈
民声(5) || 爱里没有惧怕:亲历西雅图暴乱后的义工清洁 -蒋佩蓉
民声 II(19)|| 一枚&蒋佩蓉:在美国,我们亲身遭遇了新冠
民声 II (15) || 黄忠晶教授:一个被父亲“撕毁”灵魂的初一女生涂思睿
民声 II (16) || 培养独立人格的孩子,与孩子谈方方
民声 II (18) || 三少爷的剑:“神童”的魔幻现实羞辱了谁?
民声系列之一文章汇总(1-60)
方方日记读者接力文章汇总(1-60)
我手写我心
聆听良知,坦鸣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