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细读功夫——统编三上《10在牛肚子里旅行》教学叙事|彭峰

江苏彭峰 彭文峰会 2024-03-18


第一课时

1

旅行,这个词是大家熟悉的。不多聊,直接教大家写“旅”,这是极容易写错的,我一笔一划地范写,并请他们在习字册上描红两遍,临摹一编。唯有扎实写字,才能写得好,记得牢。

写完,读词语,我说:“大家一定是出去旅行过,但今天我们学的童话故事题目是——在牛肚子里旅行。你们一定没有过这种旅行吧!”大家瞪大眼睛说,就是啊。

“这到底是怎样的旅行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我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是怎样的?

小朋友读完要求,就有几位想举手回答,但我要求他们好好读读故事。

自学完毕,我们学习三组词语:

第一组:咱们。单独一个词,读读并不容易。果然,好几位都读不准。我把音节写上,再领读两遍,这次读得准。咱们的近义词,其实就是我们。

第二组:救命 拼命 悲哀 牙齿 流泪 刚才 就算 胃 管 轻轻一扫 细嚼慢咽

读完这一组词语,我问他们有什么不懂的吗?

不懂“悲哀”之意,我引导他们重点理解哀就是哀伤的意思,并请他们想想“寒号鸟”的哀号。

不懂“细嚼慢咽”的意思,我引导他们理解细嚼就是细心地嚼东,慢咽就是慢慢地咽下去。

第三组:答应、一骨碌、几乎

读准这些多音字。接着,我将这些多音字的读音呈现,并引导组词,最关键的,我让他们做笔记,三个多音字,每个都写下拼音,每种读音写下一个组词。

我认为,向课堂要质量,很关键的是让他们通过记笔记来记忆。

如果课堂里只有听说读,没有写,那么始终是会造成学习的遗憾的。

除了写,还要练习。所以,我让他们给多音字选读音——

1.小明今年几( )岁啦?

2.红头的声音小得几( )乎听不见了。

3.茶几( )上有几( )只苹果。

4.勤劳的妈妈将家里打扫得窗明几()净。

这四句话,最难的是第四句,当他们明白“窗明几净”的窗明,是指窗户明亮,几净,是指茶几(小桌子)干净。当他们不明白此处的“几”是什么意思是,我提醒他们看第三句话中的“茶几”,他们很快明白了。

 

 

2

在字词教学结束后,我引导大家回到这个思考题: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是怎样的?

小朋友们说,我来板书:牛嘴→第一个胃→第二个胃→牛嘴

写完,我让他们自己看着板书说一说这个旅行路线。

 

3

“红头为什么会在牛肚子里呢?请默读第1-7自然段,想一想。”我特别提醒他们要找到关键的句子,画下来。

可惜,很多人没有找到关键的句子。大多数小朋友找到的是这一句:

红头做梦也没有想到,大黄牛突然低下头来吃草。

但其实最关键的是这一句:

可怜的红头还没有来得及跳开,就和草一起被大黄牛卷到嘴里了。

我请每个人都将这句话划了一条横线,并请他们说说“没有来得及”的意思就是——来不及。

“没有来得及跳开,才是红头到了牛肚子里的关键所在。”

从这点看,小朋友根据问题搜索关键信息还不够精准,这项能力训练有待加强。

 

4

“红头被牛吃了进去是怎么得救的?”我顿了顿,继续说,“默读第8到18自然段,用三角形标出青头做出的动作,用横线画出青头说的话。思考:青头为什么能救出红头?”

这个环节,是第一课时的重点,要求有二,一是做记号,二是思考。

他们认真地默读,静静地做记号。我巡视了,发现有好多小朋友有难度,于是我带着他们从第八自然段开始,一个一个地找,找了几个自然段,我告诉他们方法很简单,就是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找。到此,我再放手给他们找……校对。

第二个任务是寻找:青头为什么会救出红头?

我们交流这个问题时,有一个小插曲,史书鸿起来回答:

“青头靠的是知识。”

“啊?”大家表示“书鸿,你错了。”

书鸿看着我,我望了他一眼,然后对大家说:“大家先别啊,应该好好地听他说完。”

书鸿顿了顿,说:“青头靠的是知识,他知道蹭牛的鼻子,牛就会打喷嚏,一打喷嚏,红头就被喷出来了。”

此刻,大家无声,一会儿后大家鼓掌。

书鸿自豪地坐了下去。

我就此事提醒大家要学会听完别人的话。

我相信大家都懂了,并特别提醒大家圈出“蹭”这个字。这个字,太重要了。

 

5

分角色朗读第8-18自然段:同桌练习,关注提示语、标点符号。

这个教学内容,并不难,关键是先画出提示语,我引导大家逐段寻找提示语,大家说,我在课件中用红色横线画出,小朋友们也画一画。

交流完毕,我请他们根据提示语练习,本想着小小组练习,结果他们不会合作,我立即让他们独自练习。

今天叫了岳宸屹和潘雨辰分角色朗读,岳宸屹读得不错,特别是他读救命时很逼真,还有在牛肚子里的声音有点儿“嗡嗡嗡”的,不够清楚,这点非常棒。但朗读“哭起来”的那句感觉不行。我提醒了他字音,以及个别句子的语气,他立即进步了很多。

我发现班里有好几位朗读总是出现小错误,我趁机提醒了大家:“学习要细致,写字要细致,朗读也要细致。要把小错误消灭掉。这样学习才会越来越棒。”

大家眨巴着眼睛看着我,我知道他们心里会有一点涟漪。

潘雨辰的朗读不错,但没有注意“喊”这个提示语,提醒之后,朗读的语气把握就很好了。

我又出示最后两个自然段,我提醒他们思考:“你体会到红头怎样的心情?青头又是怎样的心情?”

我特别提醒他们注意“高兴得”和“笑眯眯”,从而体会它俩的心情。

提醒小朋友特别关注“提示语”,是分角色朗读的关键所在。提示语理解到位,并能够表现出来,那么小朋友们的分角色朗读就能够事半功倍,甚至精彩纷呈。

最后环节,我们在习字册上写“等、救、刚、命、拼、流”六个字。

 

课时

1

上节课,我们知道红头在牛肚子里进行了一次旅行。这次旅行是如何发生的呢?他的好朋友青头是如何做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青头和红头是____________。有一天,红头不小心___________,青头_____________。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_____________。

这个填空题,总归三句话,我请大家完整地读一读题目,再思考怎么填写。

我请四位小朋友一一填写,接着请一位小朋友连起来说了一遍:

青头和红头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有一天,红头不小心被牛吃到肚子里,青头很着急。在青头的帮助下,红头得救了

我请大家看看这三句话。我们一句句梳理:

第一句,是讲“关系”。我板书。

第二句,是讲“起因”,我板书。

第三句,是讲“经过”和“结果”,我又板书。

此时,我揭示方法:“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一定要说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这可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办法。”我知道,如果只是做做填空题,而不揭示方法,那小朋友永远不会独立完成“概括”。

我让他们自己说一遍,再将“起因、经过、结果”三个词记在书上。

 

2

“读完故事,我们都知道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请默读全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用波浪线划出来,并标好序号,以备交流。

这是第二课时的重点,之所以设计这个问题,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细读文本。而这个问题的空间,非常大。全文绝不止三处。

一开始,大家默读后,很少有人举手。

朱峻熙找到了第一处,他说:“请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它们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这句话说明他们很要好。”

是啊,这是直接说明它们是好朋友,请大家把“要好”这个词画下来。

接着,教室里鸦雀无声,也无人举手。我发现好几位机灵鬼竟然在那里窃窃私语,看来不是这个问题难,而是大部分人没有用心去思考去寻找。

我厉声说道:“请大家再好好地默读默读,寻找寻找。”

终于,有人举手了。

谈晶说:“请大家看到第十一自然段,‘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一骨碌爬起来大声喊……’青头不顾身上的疼痛,就赶紧告诉红头要躲过牙齿。这说明它很关心红头,很担心它受伤。”

精彩,这一精彩的观点不仅仅让我激动,也似乎唤醒了大家寻找的激情。我请谈晶再次朗读这一段落,这次她读得更好了。

大家受到激励,发言也越来越热烈。如果厉声批评后,没有热情地鼓励和精心的引导,那么大家可能就会不知所措,没有方向。因此,批评需要,但指名方向和树立榜样更加重要。

“请大家看到第二十一自然段,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算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如果不是好朋友,看到红头得救还哭,可能会嘲笑它了,不会笑眯眯地说,不会这么安慰它。”薛玥凡的发现让大家佩服。

得到赞美的薛玥凡,更加认真。其他小伙伴也更加认真去寻找了。

“请大家看到第十五自然段。”史书鸿朗读了第十五自然段,并说,“它鼓励红头,说你是勇敢的蟋蟀,你一定能出来。这是关心好朋友,安慰好朋友。”

大家很赞同。我请他好好地朗读了一遍。

以上答案,你肯定觉得比较正常,一般小朋友能够找到。但接下来,我听到了让我惊喜的答案,这足以证明他们的“细读”功夫越来越了不得了,且听:

“请大家看到第一自然段,青头对红头说,咱们捉迷藏吧。如果不是好朋友,就会说,你好,我们能玩捉迷藏吗?”

你看,这虽然不是关键,但能够从咱们看着两个人不一般的关系,还运用对比来说理,实在不得不赞!

“请大家看第三自然段,红头说它先藏,青头就说好吧。他们是好朋友,不然青头可能会说,让我先藏,让我先藏。”

这是很有生活经验的嘛!彼此谦让,就是好朋友之间才会有的。

“请大家看到第九自然段,青头急忙问,说明它很关心红头,只有好朋友才会这么关心。”说得太好了。

“请大家看到第十三自然段。”周睦斐很自信地开始朗读,并发表自己的见解,“青头又跳到牛身上,刚才青头被甩到地上,很疼痛啊,现在它不拍被牛甩,又跳到牛身上,这是为了好朋友,不怕危险啊。”

这个“又”字竟然发现这么多,我连连夸赞:“这能够联系上文来谈,真是值得大家学习。”

有了周睦斐的启发,一位小朋友发现了第十八自然段的秘密:“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身体蹭来蹭去,它真的不顾危险在帮红头。真是要好的朋友。”

到这里,我发现大家越来越关注字词,能从字词中了解那么多秘密,能联系上下文来谈,十分了不得。

“细读”功夫,三年级也可以培养,只要老师充分信任,给足时间,做点引导,那就可以享受很多创意的表达。

引导的方法主要是将小朋友发现秘密的方法揭示出来,再配以赞赏即可。

 

4

这一对好朋友,你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有了细读,这个问题不难,而且,今天我在这个环节有听到了很多精彩的回答:

“我喜欢青头,因为他不顾身上的疼痛,去救红头。”

“我喜欢红头,它得救后,很感激青头。”

“我也喜欢红头,它也很勇敢,一开始他很怕,后来它变得不那么怕了。”

“我喜欢青头,它靠知识救出了红头,真是聪明。”

“我喜欢青头,它不顾危险,跳到牛身上安慰红头,还爬到牛鼻子上蹭来蹭去,不怕摔疼,不怕牺牲,太勇敢了!”何文杰一口气说了长长的一句话,大家激动地鼓起掌来。

我喜欢青头,红头被吞到牛肚子里,它没有慌张,很平静。”

其实,还有好几位小朋友说出了不同的词语,理由都很充分,我实在记不起来。

此刻,我出示了一些词语,让他们记录下来。一是积累,二是让他们评价人物更加精准。

青头:热心、冷静、智慧、勇敢

红头:懂得感恩、勇敢……

在完成人物评价之后,我请大家做一个天空。

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次____________的旅行,在这旅行中,我知道了_____________。

特别是谈自己“知道了什么”时,我又一次听到了精彩的观念:

“我知道了很多知识,例如,它知道牛有四个胃。”

“我知道了人要懂得感恩。”

“我知道遇到事情,要不慌张;要积极想办法,才能解决问题!”

……

最后一个环节,是写生字,第一排左右结构,第二排上下结构。

因为今天他们细读精彩,对人物评价非常精准全面,以至于我今天再晚也要将课堂记录下来。此刻时凌晨零点十分。


课件信息:

尊敬的一、二、三、四、五、六年级语文老师

您好!
如果您需要与教学叙事配套的原创课件,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课件”两个字,您就能看到购买链接。

彭文峰会

2022年9月24日

      

统编五上、六上第3-4单元教学叙事汇总
紧扣对话与心理,品读人物形象——统编六上《15金色的鱼钩》教学叙事
修建如此伟大工程,让人惊叹——统编四上《蟋蟀的住宅》教学叙事|彭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