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医人生》|中医如何辨症施治。

今今乐道·陈紫薇 品卷一族
2024-12-10

《中医人生》

我们今天要读的这本书是娄绍昆的《中医人生:一个老中医的经方奇缘》。娄绍昆先生出生于1944年,是一位资深的中医医师,他对《伤寒论》以及日本汉方医学有着极深的研究。这些年里,他不断将自己的研究成果运用到临床实践之中,为无数患者解除了病痛。

娄绍昆在书中讲述了自己行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人与事,同时对中医学原理做了深入浅出的阐释。全书涉及上百个真实案例,这些内容不但揭开了蒙在传统中医身上的层层神秘面纱,而且对于全球中医从业者来说,都极具参考价值。

接下来我们就选取其中的两个代表性案例,来看看娄绍昆是如何从事中医研究以及如何辨症施治的。

一、针灸治腹泻 

1971年早春的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娄绍昆从一位老邻居那儿,拿到了一本中科院院士、中医学家承淡安先生的著作《伤寒论新注》。在这之前,他学过一些中医基础知识,读过《伤寒论》,但有很多地方还不能理解。

拿到《伤寒论新注》三天后,娄绍昆来到离家300里外的浙江省龙泉县,成为一名水库的小工。尽管起早贪黑,白天的活儿又脏又累,夜晚还要跟几百个人挤在一个工棚里睡觉,周围满是汗臭和体腥味,但是,他却花了9个月时间,如痴如醉地阅读《伤寒论新注》,做了两大本密密麻麻的笔记。这本书为他将针灸运用于临床实践,打开了一扇大门。

娄绍昆所在的偌大一个工地,一百多号人,却没有一个医师或卫生员,于是他开始毛遂自荐为大家治疗一些头疼脑热、跌打损伤、中暑冻疮等疾病,中间还用到过针灸疗法,也见了效。

一天晚上,娄绍昆睡得正香,突然被一阵喧闹声吵醒,原来是工地队长腹泻不止。在连续十多次水样腹泻后,这位队长已经轻度脱水、心神疲惫、四肢乏力,还得不停起来上厕所。那时候大家并没有求助娄绍昆,也没有人相信针灸可以止腹泻。

被吵醒的娄绍昆询问了一圈队长的情况,判断是因为食物中毒引起的急性肠胃炎,应该马上去医院进行补充体液的治疗。但深更半夜的,又处在偏僻的山村,医院和诊所也不知道在哪儿。娄绍昆想到,这时候可以用五苓(líng)散(sǎn),但三更半夜的,中药也抓不了。情急之下,他只好尝试古老的针灸疗法。

娄绍昆开始用了第一种方法:针刺阴陵泉与足三里这两个穴(xué)位,但疗效不明显,腹泻止不住。然后他用了第二种方法:在委中穴这个位置,放血后拔罐,腹泻还是没止住。由于针灸对急性病的治疗,要求马上出效果,治疗后还是腹泻,就是无效。

娄绍昆绞尽脑汁地想,突然灵光一闪,他想起曾在一位老先生那儿学来的方法。这个方法叫做:刺血“金津玉液”。他叫队长嘴巴张大,舌头向上卷起,叫旁边的人用手电筒照亮队长的口腔。他用三棱(léng)针在队长的舌头下、舌系(xì)带左右侧的静脉下各点刺了两下,看见有一点鲜血渗出来,刺血完成。然后大家安静地等待了半个小时左右,队长没有再腹泻,于是各自去睡觉。第二天清早醒来,队长的腹泻竟然好了。

这段日子里,娄绍昆充分感受到了针灸疗法的独特魅力,但也对它的局限性有了警觉的认识。一些中医方药能适应的病症,勉强用针灸可能就会劳而无功。比如女性痛经,针灸只能在每次疼痛时缓解,但不能根治。

另外,在简陋的医疗条件下行医,娄绍昆更加清晰地发现了自己在知识和治疗经验上存在的短板。他有一个体会,就是中医师也必须要有一些西医知识,否则容易误诊误治。比如高处坠落摔伤,用西医的方式检查四大生命体征,再进行身体损伤判断,效果更好。

娄绍昆认为,对于广大农村、边远山区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来说,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方法和技能更为有效,单纯依靠中医,有时会显得力不从心。

二、精准开处方

1975年的冬天,娄绍昆住在东海边上的一个岛屿上,这个岛叫七都岛。岛上的居民大部分旅居国外,岛上有几个卫生室,但没有一个中医师,经朋友介绍,很多人来找娄绍昆看病。

一天中午,一位中年男子登门看病,这人姓张。张先生体型瘦长、面色暗白,旅居法国多年,从事餐饮业,工作劳累,起居不规律,嗜好烟酒。

患者积劳成疾,精神忧郁。之前看过西医,医生给出的诊断是: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颈椎病、胃溃疡等。可以说是一堆的病。

张先生已经戒了烟酒,最近感了风寒,发热,西医治疗一周,有好转,但仍然还有咳嗽、咯(kǎ)痰、咽痛、头痛等症状。

娄绍昆开始查验病情,张先生的脉症是:恶(wù)风、头项强痛、肢节疼痛、皮肤痒、无汗,咽痛红肿、咳痰清稀如水,食欲减退、味如嚼蜡,大小便还好;平时恐高、晕车,但自己开车不晕;夏天怕热,冬天怕冷,脉象浮紧,舌淡暗红、苔(tāi)厚白腻,腹部两条腹直肌紧实,小腹部广泛压痛。

娄绍昆告诉张先生,第一步是要解决外感风寒的太阳病表征,然后再根据脉症从长计议。娄绍昆开出了桂枝加葛根汤的加味方,也就是:葛根一两、桂枝三钱、白芍三钱、桔(jié)梗三钱、生石膏五钱、生甘草二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先服用三帖。又在张先生的大椎(zhuī)与委中穴位刺血后拔罐。

三天后,张先生复诊,恶风、头项肢节疼痛、皮肤痒、咽痛等外感表征,明显好转,但原有病症的其他症状却显现了出来。

除了前面说到的脉症之外,张先生还有下列症状:头晕眼花、口苦口臭、烦躁不安,经常流鼻血,饿却不想吃、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睡眠不安、偶尔做噩梦,等等。这些症状交替出现,很难说哪一个是主症。根据中医内科学的病症分类,无法确定是哪一种病症。同时,也难以划分到西医的哪一个疾病系统。

娄绍昆开始走一步看一步,根据张先生对寒热气候变化敏感,以及一系列胃肠症状,诊断为少(shǎo)阳病;再根据烦躁、尿黄、小腹胀满等症状判断为阳明病。综合起来就是少阳、阳明合病。

再考虑张先生是腺(xiàn)病质体质,娄绍昆开了一个“小柴胡汤”与“三黄泻心汤”的合方,七帖(tiě),并给病人在大椎与委中穴位刺血后拔罐。张先生拿走药以后,娄绍昆细细琢磨,有点不放心,觉得自己处理得好像还不够精准。然后他就带着这位病人的病情记录,去找他的老师一起探讨。

老师看完他的记录,认可了刺血拔罐的做法,这能治疗病人的头项肢节疼痛、小腹胀满、小便不利、膝部关节痛等症状;少阳、阳明合病的定位还行,根据病人体质,用柴胡剂也没错。但少阳、阳明合病有好几种方证类型,少阳病、阳明病都有好多种方证,光是柴胡汤证,就有七八种。娄绍昆意识到,自己在诊断过程中忽略了柴胡汤证的细分类别。

老师指出,小柴胡汤证的腹证是胸胁苦满,但张先生没有;舌苔应该是薄白或薄黄,但病人是黄厚腻。再结合病人的其他症状,判断出应该是阳明病的其他几个方证。

娄绍昆一脸羞愧,接着补充了这样几个方证:栀(zhī)子豉(chǐ)汤、猪苓(líng)汤、黄连解毒汤,而柴胡剂应该选四逆散。张先生的少阳、阳明合病应该将这四种汤剂合起来用。

但老师强调,用辩症施治的方法来诊断就是肝胆湿热,可以用清利肝胆湿热的龙胆泻肝汤。这是来自日本汉方医学家的观点,在没有发热的情况下,尽量把各种症状归纳到一个处方中,尽量不用合方。老师让娄绍昆回去自己决定怎么用药。

娄绍昆再三考虑,最后开了龙胆泻肝汤。他在古代医学大家留下的这个经典药方的基础上,用药种类没变,对分(fèn)量做了变动,还是在张先生的大椎与委中穴位刺血后拔罐,开出了这样一个处方:龙胆草、当归、芍药、地黄、黄连、黄芩(qín)、黄柏、山栀(zhī)、连翘(qiáo)、薄荷、木通、防风、车前子、甘草各三钱,泽泻五钱。共7帖。

张先生吃了7帖中药以后,各个症状开始改善,特别是小便顺畅了,食欲变好了。之后,娄绍昆对龙胆泻肝汤的药物分量,进行了逐渐递减。张先生服用了50帖以后,病好了,返回了法国。

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从几岁的孩童,到白发苍苍的老人,娄绍昆治愈病人无数。在不断精进自己的医术的同时,他还深深影响了周围的很多人,这些人也开始了解、学习中医知识,帮助自己,也帮助他人。 

娄绍昆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科班出身,但他对中医有着满腔的热爱,而且从年轻时代就通过刻苦研读、虚心请教、不断总结,后来在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上都已达到了极为出色的水准。他对待医学、对待病人几十年如一日的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位医务工作者学习。(拆书人:陈紫薇


《企鹅与怪兽》|互联网时代的合作、共享与创新模式。

《鱼什么都知道》|每条鱼都是独立的个体,它们有自己的个性和存在价值。

《美德的起源》|美德是让合作能够长久稳定地维持下去的最好“工具”。

【诺奖文学】《我脑袋里的怪东西》|通过奇怪的想法能过上另一种生活?

《黑帮的逻辑》|在美国,帮派依靠精密组织、成文规章来规范监狱黑市、衡囚徒与狱警之间的矛盾。

洪兰:男女大不同(二)|男女思考大不同

《罗马人的故事》10/15:条条大路通罗马|基础建设——人类文明生活必需的大事业。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