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围剿华尔街大白鲨》|如何理解华尔街的骗子、小偷和大白鲨。
核心书摘
《亿万》作者茜拉·科尔哈特卡曾经是一位对冲基金分析师,现在是《纽约客》的记者。在这本《纽约时报》商业畅销书中,她以美国传奇对冲基金赛克资本及其创始人,短线交易之王史蒂夫•科恩的起伏为背景,以侦探小说的手法描述了华尔街近30年来最大的内幕交易丑闻。
这是一部比豆瓣高分美剧更扣人心弦的纪实名著,揭秘赛克资本创始人,对冲之王史蒂芬-科恩的投资天赋,更是一部证券投资机构的险境生存启示录。本书让我们得以窥视华尔街运作的那个灰色地带。它引人入胜且真实可信,就像一部法理惊悚片,把读者带入政府追捕科恩及其雇员的内幕场景。与此同时,它还对处于今日华尔街之巅的那些人的权力和财富,提出了一些极其紧迫且令人不安的质疑。
关于作者
茜拉·科尔哈特卡,曾经是一位对冲基金分析师,现在是《纽约客》的特约撰稿人。她的写作范围涉及华尔街、硅谷、政治和其他领域。她的作品还出现在《彭博商业周刊》《纽约》《大西洋》《纽约时报》和其他刊物中。
本书鲜知
学什么?如何了解华尔街的骗子、小偷和大白鲨
这本书也是热门美剧《亿万》的故事原型之一。很多看过美剧《亿万》的观众会觉得,行事充满政治色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的监管者,跟不择手段来获取竞争优势的交易员之间,似乎善恶的边界也在消融。
的确,金融领域的犯罪也许不像民事领域的犯罪行为那么黑白分明,就拿《贼巢》的主角杠杆收购大王米尔肯来说,到底是内部人的利益输送侵占了更多的中小股东利益,还是外部的野蛮人收购损害了更多的中小股东利益,站在不同的角度可能就会有着不同的看法,这种争议也延伸到了中国版本的门口野蛮人“宝万之争”中。
无论如何,每一本精彩的书都能让我们对于华尔街的另一面有着更深入的理解,别忘了,除了高端专业的金融交易,华尔街也有骗子、小偷和大白鲨。
你还会发现
· 什么是优势的专有信息 ;
· 如何面对利益冲突 ;
· 营造传奇之事。
一、“亿万”级的交易员是如何成长起来的
1956年夏天,史蒂文·科恩出生在距离纽约市只有20英里的大颈镇,那是一个住满富人的郊区,住户都是有进取心的犹太裔专业人士。虽然科恩的邻居们都是富豪,但是科恩一家人却常常遭遇财政危机,所以科恩从小就对金钱非常渴望。
凡是成功人士,都是聪明和勤奋的综合体,科恩也是如此。一般来说,好的交易员有两种,一种靠后天刻意训练,一种靠天赋,而科恩,是这两者的结合体。
在高中的时候,科恩就对玩扑克非常着迷。在和同学的牌局上,赌额从开始的25美分一路上涨,到最后,科恩一晚上就能赢上千美元。后来,科恩进入沃顿商学院,商学院几乎所有活动都是围绕钱展开的,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科恩把玩扑克的天赋发挥到淋漓尽致。
科恩参加了一个叫“泽塔头”的兄弟会,这是校园里两个犹太兄弟会里比较富的一个,科恩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泽塔头”的活动室里度过,这个活动室被改造成了一个赌窝,一张桌子旁边围着十几个人,科恩就坐在桌子正中间,始终主宰着这个赌桌,而那些失败者就轮流使用其他的座位。常常是坐在他对面的一个同班同学,紧张得汗流浃背,科恩却开着玩笑,龇牙咧嘴地笑得很开心。
因为自己有赌博的天赋,所以科恩非常瞧不上勤勤恳恳的上班族的生活,对大学的学业也是漫不经心。当然,科恩也绝不是那种散漫的人,很多兄弟会的成员天天熬夜、吃迷幻药、喝啤酒,科恩不一样,他每天早起读《华尔街日报》,仔细追踪股市变化的情况,有一次在统计考试中,同学们都在绞尽脑汁地答题,科恩却草草写了几笔,就起身出门,去查看他的股票行情去了。
科恩在上学的时候常常逃课去证券交易所看大盘,很快他就发现自己很擅长预测那些数字的走向。
1978年,科恩大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地做起了交易员,而且上班第一天就打破了当时新人交易员的收益记录,仅仅两天就赚了八千美元。
科恩喜欢做短线交易。这种交易策略是要在股票短期的价格波动中获得收益。短线交易者通常对上市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做太深研究,主要关注短期内可能影响股票价格的各种信息,时刻准备着买入、卖出。这要求交易员能快速地处理各类信息,灵敏地判断股票价格会有怎样的涨跌趋势。也就是说,谁的判断越准,谁的业绩也就越好。
作为天才交易员,科恩的交易生涯可谓是一路开挂,他迅速从一个华尔街的路人甲做到了明星基金经理,据说科恩在25岁的时候,就能保证每年有500-1000万美元的年收入了,积累了足够的本金之后,科恩就自己做老板,成立了对冲基金赛——克资本,那一年科恩刚刚36岁,从事证券行业14年。
我们以前讲过一本书,叫《富可敌国》,书中详细解释过“对冲基金”的含义,对冲基金说白了就是对冲风险的一种投资策略型基金,这种基金以管理风险、获得收益为目的,基金管理人利用各种金融产品进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来赚取更高的利润。科恩非常喜欢那些愿意冒险,无所畏惧的人,他在面试的时候最爱问的一个问题是:“你做过的最危险的事情是什么?”科恩相信,股票市场的赚钱方式就是冒理智的风险。
他认为,好的交易员除了要有一个很好的投资理念,还要敢把大量的资本投进去,这样才有可能赚取到丰厚的利润。这种冒险对科恩来说是很自然的事,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却很难。这就奠定了科恩的“赛克资本”和其他对冲基金都不一样。
像巴菲特这些投资界的前辈其实都有自己的投资原则,他们往往精通数学和经济学,甚至是哲学,他们也很早就成立了自己的对冲基金,但这些基金远不如赛克资本的野蛮成长。
科恩虽然数学不太行,也不怎么研究经济,但他有一套独特的投资方式,他每天都会从市场的各个角落吸收大量的信息:当市场上的要价和竞价出现时,他会观察它们的动态,然后,购买几万股甚至几十万股,在价格上涨后立即出售。
科恩就是一个天才级别的交易员,赛克资本建立以后的20年时间里,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那一年,其他年份从来没有亏过钱。20年间平均的收益超过30%,管理资金的规模也从最初的2亿美元,增加到180亿美元。科恩和他的赛克资本就像华尔街的大白鲨一样,迅速啃食着资本。
很多人质疑赛克资本,是因为它的业绩实在是太好了,好到让人不能理解。那么,赛克资本辉煌业绩的背后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呢?监管和司法部门对这个问题非常敏感,美国证监会、司法部、联邦调查局开始持续对赛克资本进行严密的监控,一场美国政府围剿华尔街大白鲨的计划就这样展开了。
二、美国政府如何围剿大白鲨
美国政府对赛克资本进行了长达七年的监控。除了突击检查交易场所,翻阅历史交易记录之外,联邦调查局还在科恩身边采取了技术侦查手段,他们策反“合作者”,安插卧底眼线,甚至监听赛克资本员工的电话来获取线索。
但是要想策反赛克资本的交易员可没那么容易。联邦特工分别跟踪监听了赛克资本的高层员工,C.B.李和阿里·法尔,这其实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这两个人中有任何一个拒绝他们,然后转身提醒朋友说联邦调查局正在监听他们的手机,那整个调查工作就会瞬间失败。
事实也证明,C.B.李和阿里·法尔前期非常警惕,他们一口咬定什么也没做,什么也不知道。其实科恩对联邦调查局早有防备,他曾经请来了一组中央情报局前特工,教员工们如何解读肢体语言传达出来的说谎信号。
科恩认为,这能够帮助他们分辨出哪些公司高管所说的预期利润和会计方法是真实的,还能应对联邦调查局的调查。C.B.李和阿里·法尔明白,任何蠕动身体、拽衣服线头、或者摆弄眼镜的行为,都是不安和撒谎的表现。
直到特工给他们听了一小段被监听的电话录音,并出示了他们每个月给不同地方的咨询师的汇款单时,他们才相信政府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
这时候,特工们又威胁C.B.李和阿里·法尔说,“这是你们的一个机会,如果不合作的话,我们会起诉你们,给你们定罪,送你们进监狱。”这哥俩终于崩不住了,他们把自己知道的赛克资本的情况全抖了出来。
尽管联邦特工努力发展线人,但仍然困难重重。因为科恩拥有强大的精英律师团队,科恩的律师团队一小时就收费1万美金,其中不少律师都有十多年的检察官经验,对美国的法律制度非常熟悉,他们时时刻刻地把科恩严严实实地保护起来,让联邦调查局无从下手。
不过联邦调查局也没有放弃,他们采取的策略是,放长线钓大鱼,而且还要不断扩张鱼塘。简单来说,就是当局策反了一个合作者,就利用这个人来收集另一个交易员的新证据,然后,进行新一轮的监听。每多增加一个监听对象,联邦调查局就能积累更多的记录,可以策反更多的证人。但到底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确定自己捕获了足够多的鱼,可以收网上船呢?如果不能快速抓人,联邦调查局特工就会面临一个风险,这些高智商的金融罪犯很有可能意识到自己会被抓捕,会毁灭证据或者出逃境外。
但尽管这样,这些特工还是继续调查,不做出任何抓捕的行动,他们想看看还能卷进多少人。他们知道,一旦收网动了任何一个基金大佬,整个华尔街都会知道联邦调查局正在监听他们的电话。因为这种内幕交易的关系网非常复杂,一件案子往往涉及十几家有联系的对冲基金、律师事务所和企业高管。
这里我们需要说一说内幕交易的性质。内幕交易是一种很难界定边界,也很难定罪的金融犯罪。它破坏了市场公平,一旦结成了内幕交易网,就几乎能在金融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赛克资本到处寻求可以盈利的投资机会,他们打出口号说,花大钱购买一手情报。科恩为了获得市场优势,在对冲基金交易员的招聘上无所不用其极,甚至还招来了科学家、数学家、经济学家和心理医生。因为科恩想效仿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在赛克资本组建一个独特的新单位,培养一支专注于行业专业知识的交易员队伍。
后来,科恩还命令赛克资本铺设了一条靠近证券交易所的电缆,方便自己的交易可以以纳秒的速度更快地执行。科恩获取信息的手段还有很多,比如他雇佣最厉害的程序员分析数据,花钱请大妈在沃尔玛购物,为公司收集销售数据;科恩还花心思研究停车场的卫星图像,请各大公司的CEO赴奢侈的晚宴等等,目的就是极力挖掘所需信息。
科恩称这种信息为“黑色优势”,说白了就是内幕信息,谁掌握了黑色优势,谁就占得了先机。
最终让美国政府对赛克资本的调查有了突破的,是发生在华尔街的两起内幕交易案,一起是爱尔兰制药公司宜兰和美国制药公司惠氏案,另一起是做空戴尔股票案。
宜兰和惠氏两家制药公司,当时正在联合研制一种叫“bapi”的,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新药。“bapi”这种药特别被市场看好,而且已经进入了第二期临床试验。
科恩和他的手下马特莫也想做多宜兰和惠氏的股票,也就是赌他们的股票会上涨,所以提前囤积了大量的股票。这个马特莫,本来是学医出身,后来转行做起了医疗股投资。马特莫为了了解有关“bapi”的一切,千方百计地和医疗专业的大牛搭上线,对上话,广交专家朋友。
在马特莫的所有专家朋友中,有一位是密歇根大学医学院的吉尔曼博士,这人恰好负责“bapi”的临床试验评价。马特莫为了获得更多关于“bapi”的资讯,就定期拜访吉尔曼,每次和吉尔曼对话后都会给他一份相当丰厚的报酬。
吉尔曼不是唯一泄露消息的人,他的很多朋友和同事都这么做。事实上,医疗行业正在被华尔街渗透,越来越多的医生被吸引到这种复杂的金融网络中,成为资金管理人员的付费信息源。
一开始吉尔曼都尽力遵守保密规则,不透露非公开的重要临床实验结果信息。但是马特莫不断追问服用“bapi”会不会有副作用。因为马特莫对这种药物也有一定的了解,据他所知,服用这种药有可能会导致血管性水肿或脑肿胀,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就不停地问吉尔曼这方面的信息,因为他清楚,这种副作用非常有可能导致“bapi”核准的失败!
终于,在马特莫的不断逼问下,吉尔曼承认,“bapi”二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种药物会导致狼疮、类风湿关节炎,会让人感到身体疼痛难忍,这个药只对一小部分亚洲人有效。马特莫立马意识到,这和资本市场的期待有很大出入。
于是,他赶紧把这个消息告诉科恩,紧接着,赛克资本就把先前持有的超过10亿美元的宜兰和惠氏股票全部减持,避免了1.82亿美元的损失,之后又转手做空,也就是赌这两家公司的股票会下跌,提前买入看跌期权。结果在“bapi”试验结果公布后,宜兰和惠氏两家公司的股票应声下跌,科恩又赚了2.76亿美元。
这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内幕交易了,马特莫也因此被判有罪。但是科恩咬紧牙关,只强调他是因为相信了马特莫的判断,他理直气壮地说:“相信一个有专业背景的员工,何罪之有呢?”于是这个案子不了了之。
另一起戴尔案件简单来说就是,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经审计正式公布之前,要对业绩的可能水平进行一个预估,而华尔街对股票的估值,和预期的盈利水平直接相关。当时,华尔街预期戴尔公司的毛利率估值是18.3%。
科恩手下有两个投资经理,一个叫斯坦伯格,另一个叫霍瓦特。这两个人专门负责挖掘内幕信息,还对那些计算机公司进行合规的研究,积极搞好与戴尔相关负责人的关系,并向他们索要信息。通常情况下,在每个季度的最后一个月,戴尔宣布盈利前,霍瓦特就会收到一些有关这家公司即将发布信息的细节。
于是他们提前从戴尔内部打听到了,最后公布的数字可能只有17.5%,于是他们就把这个消息写邮件告诉了科恩,科恩也确实是在收到这个邮件之后,赶在财务报告公布之前就卖出了戴尔的股票,避免了150万美元的损失。
在这个案子里,斯坦伯格和霍瓦特当然是涉嫌了内幕交易,后来俩人都被判罪入狱。但是科恩是否有罪则很难定论,因为科恩说,他压根没看到那个邮件,而且那个邮件也没说明消息的来源,即使看到了,他也不会随便相信。因此,在这起戴尔案件里,科恩依然没有受到损失。
三、狡猾的华尔街大白鲨
为什么这两起轰动华尔街的案件都没有扳倒科恩这条狡猾的大白鲨呢?因为赛克资本一直都在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保护科恩,就像是围绕公司最宝贵的资产所构建的护城河。这是什么样的方式呢?
赛克资本内部有一个10等级的“信心”指数,交易员对将来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评级,并把这个结果告诉科恩。10级的“信心”指数就意味着“绝对的确定性”。科恩只知道某件事件的发生概率,却不了解这件事的细节,科恩依靠它来决定是否为自己的账户购买相关股票。
科恩和他的赛克资本,基本上反映了美国资本市场中内幕交易违法和执法的现状。如果说科恩是商业领域里的反面教材,那我们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位古代历史人物绝对是商业领域里的正面典范,他就是清朝末年的晋商代表人物乔致庸,也是电视剧《乔家大院》主角的原型。
乔家的第一代叫乔贵发,他从乾隆年间起家,靠着聪明和勤奋,从一个当铺店员成长为票号生意的掌舵人。到乔致庸出生时,乔家家境已经比较富裕了。从咸丰初年到光绪末年,乔致庸的人生经历了整个清朝晚期。他在接手家族生意后,在社会动荡、兵荒马乱的清朝晚期把乔家的生意推到了顶峰。
1900年8月,慈禧在八国联军炮火的威胁下,带着包括皇帝在内的一千多人逃离紫禁城,踏上西逃之路。等到逃亡队伍到达山西境内时,他们携带的钱粮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本来一开始慈禧的打算是前往山西太原避难,可那时候山西正遭遇蝗灾和旱灾,百姓都在饥荒逼迫下,到处逃荒,地方官员也实在拿不出闲钱来供慈禧享乐。
于是,慈禧手下的内阁学士桂春就暗中给乔家票号大掌柜高钰写了一封信,让他为慈禧太后接风洗尘。乔家家主乔致庸,当时在山西的名气,就好比马云现在在中国人心里的地位一样,就是不差钱。
乔致庸知道慈禧要来的消息之后,连忙命人清理出了一座“临时行宫”,并且尽力做足了奢侈、高贵的排场,这可让出宫后受了很长一段时间苦的慈禧找回了老佛爷的面子。但这面子却是要钱来支撑的,光是慈禧的吃饭餐具、洗漱用品所需要的银器,就都是按皇家的标准打造的,这种奢侈显然当时的山西官府是无力维持的。
无奈之下,官员们就又想到了乔致庸,想从乔家再借点白银出来。当时,乔家大德丰票号一个业务员叫贾继英,就很痛快地答应了,说愿意给慈禧10万两白银。但这10万两白银毕竟不是小数目,他一个业务员口头答应有什么用?得当家人批准啊。当贾继英把消息告诉家主乔致庸时,乔致庸没有片刻迟疑,而且把白银数量从10万两提高到了40万两,还绝口不提还钱的事。
乔致庸不仅爽快地借钱给慈禧太后,当时左宗棠西征时,乔家还出了好几百万两银子支援,西征大部队到达新疆后,乔家还派了一个票号跟随经营后勤,为军队筹办粮草,负责汇兑朝廷的军饷,为左宗棠收复新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在战乱的时候,还会刻意把好大米便宜卖给老百姓,救济难民。
乔致庸的经商之道令人信服,他心系家国天下,重视信誉,又精通人际关系,不仅收获了巨额财富,他的为人处世之道和经商理念更是为历代商人所推崇。乔致庸的作为和我们今天解读的《亿万》这本书的主角史蒂文·科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总结
以上就是《亿万》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华尔街“亿万”级交易员史蒂文·科恩利用内幕信息获取巨额资本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美国联邦特工为了获取科恩的有罪证据,实施窃听、策反证人等手段,但科恩和他打造的基金帝国赛克资本,总能利用各种手段和美国当局斗智斗勇,避过法律的制裁。
通过这本书,我们也大致了解了美国对冲基金的运作过程,尤其是在这种高智商人群中进行的“猫捉老鼠”的游戏,它向我们展示了美国相关法治环境的强大和无所不用其极,也让我们看到了以科恩为代表的高智商罪犯的狡猾和无孔不入。
相关内容:
【资本与投资】《门口的野蛮人:史上最强悍的资本收购》|揭开杠杆收购的真相。
上次推送内容:
3.16【品卷话题】当“熔断”成为热词,调侃也好,吐槽也好,之后怎么思考?
本次同时推送: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如何避开陷阱,找出“大牛股”?
《从0到1》|你打不死竞争对手,对手还总想弄死你怎么办?
《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理解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的当下处境。
《战天京》|客观品读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学习“对人好才是真的好”。
《大流感》|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的流感故事。
史记·历书 | 历法的演变以及统一时间标准的重要性。
《李嘉诚传:峥嵘》|李嘉诚是如何滚雪球一般积累自己的财富的?
下次推送:
《1929年大崩盘》|自由经济没有良药,经济危机就是一场高烧,总会爆发。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中央财办的专题研究报告。
《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事件突如其来,企业如何做好危机攻关?
《竞争论》上|干啥都不赚钱?烧钱模式和收割模式的差别就在这!
《丑的历史》|如何化解对丑的成见?
《沃森传》|IBM,一个百年商业帝国不断领先时代的方法和内幕。
《营销想象力》|不要让“自信”限制了你的营销想象力。
《转折年代:中国的1947年》|具有转折意义的1947年。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