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狡猾的情感》|头脑与直觉,哪个更聪明?

今今乐道·杨沐拧 品卷一族
2024-12-10

核心书摘

《狡猾的情感》这本书讲的就是情感的作用,它从心理学、脑神经学、博弈论等方面的知识入手,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来展示情感背后的理性逻辑,它告诉我们,靠直觉和感情做出的决策,很多时候要远远优于长时间的深思熟虑。

关于作者

埃亚尔•温特,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理性研究中心经济学教授及主任。曾任佛罗伦萨欧洲大学研究所经济系教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研究学院终身教授,华盛顿大学政治经济中心和经济系终身教授。

本书鲜知

学什么?如何利用情感,让决策更理性

情绪失控似乎总是带来冲动,那么既然如此,既然情感的存在只对人类有害无益,为什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情感的功能没有早早地丧失掉?这是不是意味着情感也能为我们带来好结果呢?

《狡猾的情感》这本书的作者埃亚尔·温特在研究中发现,情感的背后其实是有理性的逻辑的,而理性的决策中也常常带有情感的影子。比如很多像婚姻、加入某个团队这样的互利的合作,看似是经过理性思考的,但它们实现的唯一条件其实是情感的支撑;再比如尽管很多人厌恶过度自信,但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常常也会得益于自己的过度自信。

你还会发现

· 情感和理性的区别在那里;

· 情感的作用是什么;

· 情感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

一、情感和理性的区别在哪里

要讨论情感和理性的区别,首先要从定义出发,看看什么是情感什么是理性。作者温特认为,理性是指某人坚定地认为他所采取的行动能带来物质利益或回报。

怎么理解这句话呢?我们举个例子。

假如你周一买了一家公司的股票,周二头条新闻就暴出来这个公司的总裁因为金融诈骗被捕了,公司的股价因此下跌了50%,这时候回头来看你买股票的行为,是不是理性的呢?一般人会直接把这个行为归为不理性,因为毕竟这个行为带来了不好的结果,但根据我们刚刚说到的理性的定义,买股票的行为属于完全理性的行为。

因为你买那家公司的股票、决定投资那个公司的时候,对老板的罪行并不知情,再退一步说,即便你提前知道这个公司的总裁会遭到逮捕,只要你相信这个股票会涨,你的行为在当时就仍然是理性的。因为理性的定义中的关键词是某人相信行为会带来收益,而买股票的行为完全符合这个定义。

当然,理性定义中的这个“收益”并不仅仅指经济或物质收益,还可以指精神收益。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认为他的行为能够带来益处或福利的时候,行为就是理性的。

但是,如果理性的定义只是从个人的认识出发的,就很容易造成定义应用范围过于宽泛的问题,因为根据刚刚的定义,从理论上讲,任何行为都可以算作是理性行为,“心理上的益处”这个说法存在明显的主观性。比如,一个人如果认为杀人能给他带来心理上的快感,能让他获得心理上的收益,那杀人行为是不是也能看作是理性行为呢?按照刚刚的“理性”的定义,这个结论就是成立的,但事实是,杀人不管怎么样都不可能是理性行为,所以为了把这种明显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排除在“理性”的范畴外,作者温特在理性的定义中又引进了“进化优势”这个概念。

什么是进化优势呢?简单说就是一个行为能够提高主体的进化生存能力,给主体带来实质的利益。而我们刚刚提到的杀人这种行为明显威胁了人的生命,是在降低主体进化生存的能力,这和理性的进化优势的定义严重不符,所以像杀人这种违法乱纪行为绝对不是理性的。

了解了理性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什么是情感。作者温特在书中并没有给“情感”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情感是一种难以界定、不可描述的心理现象。温特认为的情感不仅应该包括愤怒、忧虑等人人都认可的情感概念,还应该包括平等、公正等被视为社会规范的概念,温特希望能够把导致理性的思考过程出现偏差的各类现象都纳入到研究范围内。

作者温特虽然没有在书中给情感下定义,但他却认为情感和理性是有明显界限和区别的,这种区别可以归纳为两点。

第一点是,情感留在我们记忆中的烙印要比理性的思想或生理感觉更加深刻。怎么理解这句话呢?你可以回忆一下看过的电影,你会发现,有很多电影可能主题和情节你已经忘得差不多了,但是却能清楚地记得你喜不喜欢这部电影,或这部电影是有趣还是无聊。这种喜不喜欢的印象就是情感,而电影的情节则是理性。

情感和理性的第二个不同点就是,理性的分析几乎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可以决定什么时候开始或者结束这类思维的进行。比如你的公司遭遇了财政危机,当你推测或思考公司未来的命运和发展时,理性思考就开始了。当你越想越心寒,决定不再考虑的时候,理性思考就能停止,所以说理性分析一般是可以控制的。而情感往往无法控制,比如你在看一部恐怖电影,你怕得要死,就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不要怕,不要怕”,但结果往往没什么用,你该害怕还是害怕,这就是因为情感是不可控制的。

二、情感的作用

作者温特认为,情感最大的作用就是能够让我们活得更好。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空洞,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分解成三层意思,一是情感很多时候能优于理性,帮我们快速做出有利的决策和反应,让我们活得更好;二是情感能够帮助我们调节不良情绪,让我们活得更好;三是情感能够让我们处在主动地位,帮助我们获得想要的,从而让我们活得更好。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这三层含义。

作者温特有一次去海边一座山上散步,山下的海滩上正在举行一场婚礼,温特被婚礼吸引了,就倚着山上的栏杆探着身子往下看。突然,栏杆不知道为什么晃动起来,就在一瞬间,温特的心里涌上来一股强烈的恐惧,他赶紧退后,离开了栏杆,没一会儿,栏杆散架了。

是恐惧感让温特远离了有危险的栏杆,拯救了他的性命。恐惧这种情感在这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快速决策的作用,如果让理性来分析的话,理性可能会计算一下栏杆能承受的重量,再对比一下自己的体重,之后再估计一下悬崖的高度和掉下去的后果,这样算来算去,温特可能真就掉下去了。

由此可见,情感机制的反应速度要远远高于理性思考的速度,情感机制通过恐惧这种情绪来制止冒险活动的效率也要远远高于理性的计算和推测。所以,情感很多时候都优于理性,它能帮我们快速做出有利的决策,让我们活得更好。

为了理解情感让我们活得更好的第二层含义,也就是情感能够帮助我们调节不良情绪,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历史上著名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1973年8月的一天,一群劫匪抢劫并占领了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在那之后的五天里,几名银行职员被当成人质扣押在银行保险库里。后来等到劫匪投降之后,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当记者去采访这些被解救出来的银行职员时,他们大多数人都对劫匪表达了同情,甚至有人愿意在法院上为劫匪作证,为他们的品德做担保。这种被害者对于加害者产生情感,同情甚至反过来帮助加害者的现象,就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那么,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产生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作者温特认为,每个人在和比自己强大的人相处的过程中,都可能对对方产生正面的情感。这种情感的本质,其实是情感机制在调节我们的愤怒,因为这种调节能够让我们在不利环境下,活得更加轻松。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情感的第二层作用:情感能够帮助我们调节不良情绪,让我们活得更好。

下面我们再看看情感的第三层作用:情感能够让我们处在主动地位,帮助我们获得想要的,从而让我们活得更好。

作者温特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他教过的一个学生迈尔和几位朋友一起去看望另一位朋友,到半夜时,他们叫了一份外卖披萨,但等了一个小时,披萨也没有送来,几个年轻人坐在那里干等,越来越不耐烦。

又过了一会儿,朋友的父亲回来了,他知道情况后,问他们有没有打电话催一催披萨店。小伙子们回答说打过电话,但对方说披萨还没做好,要再等一个小时。朋友的父亲决定让年轻人见识一下什么叫催促人

着话筒大声呵斥,“我们已经等了非常久的时间,要是披萨5分钟内不送到,我就投诉你们,还会在相关的平台给你们差评。”表面看起来,这位父亲表现出来的怒气完全是做戏,但这种愤怒的情感真的有用,不到10分钟,披萨就送到了。所以说,能够让人识别出来的情感,可以让我们处在主动地位,帮助我们获得想要的,从而让我们活得更好。

三、情感是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

意大利的两名研究人员曾研究过一家大银行的数千名员工的行为数据,这些数据包括员工的矿工、迟到次数,升职次数,调任次数等等,结果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他们发现,银行职员从北方城市调到南方城市之后,工作态度会发生极大的变化,他们经常迟到,旷工天数也大幅度增加。更奇怪的是,从南方城市调去北方城市工作的员工,他们的行为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只不过他们是变得积极和优秀了,他们的迟到次数和矿工次数明显减少。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两名研究人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这个现象被称为“同伴效应”现象。当一个人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努力的时候,情感上就会产生一种“自己不努力,别人会怎么看我”的心态,这种情感和态度的变化就会导致行为和决策的变化,自己就会被带动着努力。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书中指出,这源于一种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道义责任,它是人们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这种道义责任,在生活中也很常见。比如,你开车带自己的孩子和朋友的孩子去幼儿园,结果发现车里只有一个儿童座椅,你会让哪个孩子坐儿童座椅呢?

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让朋友的孩子用座椅;再比如很多人不愿意跟朋友借东西,因为害怕自己给弄坏了,如果真的不小心把东西弄坏了,有时候会比损坏了自己的东西还难受。这就是“情感因素”在起作用,正是因为情感的变化,行为和决策才会受到影响。

结语

以上就是《狡猾的情感》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们简单回顾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首先,我们了解到情感和理性的不同。理性讲究的是经济和道德上的收益,但前提是这种收益必须是符合进化优势的。与理性相比,情感能够在人们的记忆里存留更长的时间,而且完全不受人的意识控制。

其次,我们研究了情感的作用。作者认为,情感能让人活得更好,并通过研究提炼出了情感的三个作用,分别是情感优于理性,能帮我们快速做出有利的决策和反应;情感能够帮助我们调节不良情绪;情感能够让我们处在主动地位,帮助我们获得想要的。这部分内容其实是在回答我们开篇提出的那个疑问——“为什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情感没有被丧失掉,反而被保留下来了。”

最后,我们探讨了情感对人的行为和决策的影响,人类在进化中形成的道义责任引发了“同伴效应”,每个人的行动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身边人。

读完《狡猾的情感》这本书,你会发现,情感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一无是处,只会制造冲动行为,它其实是带有理性的成分的。

就像书中所说:“情感本身并非是盲目的,我们的情绪不但具有理性的基础,更是一种有效复杂的平衡机制,能够用来弥补我们认知系统的种种不足。”(编辑:杨沐拧)

相关内容:

《别做正常的傻瓜》|为什么正常的决策者往往做着“傻瓜”的决策?

《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如何做出理性的选择。

《五角大楼之脑》|美国五角大楼的决策都是怎么做的?

《卓有成效的领导者》|确定决策必知的五要素。

《精益数据分析》|构建数据体系,实现有效决策。

上次推送内容:

《大国的兴衰》|以全球性眼光分析大国国力此消彼长的秘密。

《折戟沉沙温都尔汗》|从接班人到叛国者。

《阿里铁军》|培养一支指哪打哪的销售团队。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人民币升值与你有多大关系?

《维京传奇》|你不知道的维京海盗暴力劫掠史。

《竞争的艺术》|如何在被吸引和保有独立性之间保持平衡?

《创业者手册:教你如何构建伟大的企业》|如何成为1%的幸存者?

《出奇制胜》|如何在快速变化的世界里加速成功?

本次同时推送:

《卧底经济学》|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就是用理性去思考现象背后的真相。

《分水岭:看清中国科技和互联网未来五年趋势》|如何看清互联网未来趋势?

《支付战争:互联网金融创世纪》|如何打赢一场关于“钱”的战争?

《岁月凶猛》|企业如何处理好政商关系?

《大秦帝国》|大秦帝国的驭人之术。

《远方之镜》(下)|骑士精神的末路。

【形象管理】故事中的套路与反套路.


下次推送:

《逃避自由》|为什么说自由是所有成长的基本前提?

《回荡的钟摆》|全面解读中国模式。

《魔球》|如何运用好资源,以低成本获得高回报?

《成功者的大脑》|如何锻炼大脑,让其充分释放他的潜能?

【亲子教育】洪兰:睡眠及梦游(一)|睡到自然醒是最快乐的事情。

【形象管理】你树立的形象,怎样做到和听众有关.

《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人民与历史的抉择。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本不足传,太史公特爱其书之文词颇足观览,故采入为传。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