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绝非偶然》|如何看待人生中的不完美?

今今乐道·小白 品卷一族
2024-12-10

核心书摘

《绝非偶然》是社会心理学家埃利奥特·阿伦森的自传,埃利奥特·阿伦森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曾提出心理学界鼎鼎大名的“认知失调”和“个人吸引力”等理论。书中,阿伦森介绍了自己从一个被父亲嫌弃的笨小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心理学家的人生经历,全书囊括了他的少年、壮年和老年的各个阶段,强调自己的关键改变。同时,阿伦森用自己的这段经历阐明了社会心理学的真义: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一个人可以不受儿时不愉快经历和个性缺陷的束缚,通过自我完善成就更好的自我。

本书鲜知

关于作者

埃利奥特·阿伦森,当代最杰出的社会心理学家,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心理协会12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所有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杰出研究奖、杰出教学奖和杰出著作奖。师从马斯洛、麦克莱兰和费斯廷格三位大师级导师,在认知失调、个人吸引力等多个领域取得影响整个心理学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他所著的《社会性动物》被誉为“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已更新至第11版,被翻译成14种语言。

学什么?如何对待人生中的不完美

本书将教会你通过不断的“自我追问”遇见更好的自己。

阿伦森年少时不被父母看好,是别人眼中的“笨小子”,母亲觉得他体弱多病而他的父亲有点瞧不起他,家庭没有给予他更好的教育,他又是如何成为享誉世界的心理学家的呢?

在阿伦森少年时生活在一个经济大萧条的年代,对他形成独立的完整的人格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而正是因为这样的苦难经历才有了涅槃重生的他,正因为成长在一个物质、精神都匮乏的时代,所以他才会不断的问自己“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人生有多少运气”“我们如何把握机遇”在一次次追问下才有了那个后来能回答许多人生难题的阿伦森。

阿伦森的一生就是对社会心理学的最好诠释:“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就像阿伦森自己说:“我便是这样的人,我一直在成为更好的人,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你还会发现

· 童年时期对我们的影响;

· 如何回答“我是谁”;

· 如何才能做到自我实现。

一、少年:我想成为谁

首先,我们要一起进入阿伦森的少年,那时的阿伦森面临的最大困扰是:我想成为谁?

阿伦森是一名犹太移民的后裔,这个特殊的身份给了他很多糟糕的经历,比如穷,比如被歧视。

对于阿伦森少年所经历的“穷”,书中有一段细致的描写,原文是这么说的:“对那段经历,我有着栩栩如生的记忆,没有供暖设备的严冬,为了祛除寒意,我们饿着肚子早早上床,用毛毯和大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没钱修补鞋底的破洞,我只能把硬纸板塞进鞋里;我记得有一次因为拖欠房租,我们被迫半夜搬家。”

犹太移民的身份除了让阿伦森遭受“穷”,还让他受尽了歧视。阿伦森很不受亲戚朋友的待见,就连同龄的伙伴也对他充满恶意,被欺负甚至殴打是常有的事,小时候的他,经常一个人擦着鼻血坐在马路边,他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讨厌他,就连陌生人也憎恨他。

阿伦森承受了犹太血统带给他的不幸,却没能具备犹太民族与生俱来的智慧。阿伦森木讷愚笨,在学校从来不敢主动发言,如果被老师点名,他除了表现出面红耳赤、结结巴巴之外,几乎回答不上来问题。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阿伦森因为回答不上一个简单的问题,把老师气得半死,罚他抄写50遍题目,抄完才能回家。抄到一半的时候,阿伦森的笔突然断了,但他根本不敢问老师能不能去削铅笔,就一声不吭地坐在座位上耗着。所以阿伦森的性格用四个字概括,那就是“腼腆木讷”。

与阿伦森的“腼腆木讷”形成对比的是哥哥的“外向聪慧”,哥哥贾森是家里的明星人物,他很讨喜,总是魅力四射,几乎所有的人在看到哥哥的时候,都会逗他,“贾森,唱首歌吧!贾森,跳个舞吧!贾森是我们家族的希望。”

那阿伦森会嫉妒哥哥吗?当然会,但他不讨厌哥哥,哥哥的存在让他认清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自己的不完美和别人无关,第二件事是他想成为像哥哥那样优秀的人。这是阿伦森第一次想要改变,后来他实现了第一次改变。

在阿伦森十四岁的时候,父亲患白血病去世了,为了补贴家用,阿伦森跟着哥哥到游戏厅打暑期工。整个游戏厅最轻松、最体面、挣钱最多的工作就是“话筒男”了。话筒男说白了就是拿着话筒介绍游戏的人,目的就是招揽人来玩游戏。阿伦森从进入游戏厅的第一天起就盯上了“话筒男”的位置。

有一天,正好赶上话筒男请假,情急之下叫阿伦森去替补,这一下阿伦森终于过了一把“话筒男”的瘾,没想到第一次做“话筒男”的阿伦森还做得有模有样的,给游戏厅招揽了不少生意,后来竟然还永久地接替了原来的“话筒男”的位置。

阿伦森成为了他想成为的“话筒男”,这是偶然吗?当然不是,因为在阿伦森相中了“话筒男”的位置的时候,就每天都在底下观察“话筒男”的语言、表情,早在他替班之前,就已经把“话筒男”那一套话术背得滚瓜烂熟了。

“话筒男”事件让阿伦森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你想成为谁,在很大程度上就能够成为谁,做好充足的准备是成为想成为的人的关键。

二、壮年:我想做什么

接下来,我们看看阿伦森的壮年时期,在这个阶段,他面临的问题是“我想做什么”。

1、学心理学

阿伦森是在兰迪斯大学读的本科,那时候,阿伦森进修的专业并不是心理学,他和心理学的缘分,要从一次偶遇说起。

上大学的时候,阿伦森想追一个女孩,那个年代,追一个女孩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陪对方去上课,阿伦森也加入了“陪上课”的队伍中。他陪喜欢的女孩上的那门课是“心理学导论”,那堂课的老师正是“需求层次论”的创建者,大名鼎鼎的亚伯拉罕·马斯洛,在课上,马斯洛正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种族歧视和民族偏见的问题。

这个话题让阿伦森一下就想到了少年时候的自己,那时候他经常擦着鼻血坐在马路边想“为什么那么多人痛恨犹太人?”这不就是他一直想搞明白却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吗?

在马斯洛的这堂课上,阿伦森才明白,原来偏见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所以它可以纠正,而良好的环境可以教化出同理心和利他主义,从而减少偏见。那一刻,阿伦森才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一堂课就能解决困扰了他十几年的问题,他好像一下找到了治愈少年时伤痛的天堂。

于是第二天阿伦森就转到了心理学系,这是阿伦森第一次独立做出重要决定,这个决定影响了他今后的人生走向。

2、完善认知失调理论

在斯坦福读研究生的时候,阿伦森遇到了生命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利昂·费斯廷格,年仅36岁的费斯廷格那时已经是斯坦福一颗冉冉升起的学术明星,是社会心理学界最炙手可热的研究者。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新学期开学,学院只有三名学生报选了他的课程。据说是因为费斯廷格在上一所学校专横霸道,还特别喜欢挖苦学生,学生们受不了就纷纷放弃了社会心理学,决定去当心理咨询师、护林员、甚至是房产经纪人,总之就是离费斯廷格越远越好。

至于阿伦森,他原本也不想选择费斯廷格的课程,直到他读了这位天才导师的著作《认知失调理论》,阿伦森说:“我从没想过那晚我会一口气把这本书读完”,那本书给了阿伦森很大的震撼,即使是五十年后,阿伦森依然说那是他看过的最精彩的心理学著作。

不过费斯廷格本人还真的如传言那样难缠,最开始阿伦森的表现也并没有让费斯廷格满意,阿伦森第一次交论文的时候就碰了壁。当时,费斯廷格看完阿伦森的论文后,没有给任何意见,就劈头盖脸地把阿伦森骂了一顿,阿伦森心想,虽然说你脾气差,但也不能差得这么没根没据吧?

于是就理直气壮地找费斯廷格理论,说:“你一句意见都不给我,让我怎么改?”没想到听了这话的费斯廷格更来气了,他对阿伦森吼道:“什么?你自己都不重视自己的研究和见解,不愿意倾注更多的心血,也没有推导出合理的结论,难道要我替你做这些吗?这是研究生院,不是幼儿园,应该由你告诉我错在哪里!”

这句话好像一下把阿伦森点醒了,为了不再被指着鼻子骂,阿伦森用了整整三天、七十二个小时的时间反复斟酌修改论文,直到自己满意。之后,他重新走进了费斯廷格的办公室,终于换来了导师的一句话:“现在这篇值得一评了。”

这件事教会了阿伦森一个词,就是“严谨”,后来阿伦森把这个词用在了导师费斯廷格身上,对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提出了质疑,理由就是觉得费斯廷格的理论不够严谨。到底哪不严谨呢?别急,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什么是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指如果人们持有两种不一致的认知,就会有失调的感觉,这是一种负面的内驱力,就像饥饿和口渴一样。如果人产生认知失调,就会尽力改变其中一个认知,或两个认知都改变,最终达到两个认知一致或和谐的目的。

这样说不太好懂,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吸烟者看到“吸烟会导致癌症”的宣传时,就出现了认知失调,“我喜欢吸烟”和“吸烟致癌”两种认知不相协调,这时候,吸烟的人就会很纠结,要摆脱这种纠结的、不爽的状态,吸烟者就要改变认知,显然最有效的方式是戒烟,因为“吸烟致癌”和“我不吸烟”这两种认知才是相互协调的,但大多数吸烟者很难戒烟。

那么,这时候吸烟者会怎样减轻认知失调呢?

他们多半会在“吸烟致癌”这个认知上下功夫,把“吸烟致癌”调整成“吸烟不致癌”或“吸烟有益健康”,这样就和“我喜欢吸烟”的认知相协调了,所以很多抽烟的人都喜欢举“邓小平抽烟活了93,张学良抽烟活了101”之类的例子来堵别人的嘴,目的就是要从心理上摆脱认知失调。

所以费斯廷格提出了“认知失调”的思想理论:人们的态度改变之后,行为也会随之而改变。这个理论给了阿伦森很大的启发,阿伦森为了验证这个理论,设计了一个经典的“入门实验”。

实验的核心是这样的,阿伦森招募了一些志愿者,把这些志愿者随机分成3组,让他们加入一个枯燥乏味的讨论小组,在讨论之后他们要听自己讨论过程的录音,当然录音同样枯燥乏味而且冗长。

不过在听录音之前,阿伦森对这三组人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处理”。A组的人在进门前要经过一轮严格的考试,通过考试的人才能进屋听录音,所以他们也叫重度入门考验组;B组也要经过考试,但相对于A组来说,难易程度要低一些,他们就属于轻度入门考验组;而C组完全不需要经过测试,这就是无入门考验组。

结果显示,A组的成员认为录音的内容非常有趣,自己很喜欢;而C组的成员则认为录音非常无聊,甚至还有几个被试者在中途要求退出,因为他们不想再听那种无聊的东西。

很显然A组的成员说谎了。如果按照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解释的话,就是“我通过重度入门考核加入该小组”和“该小组的讨论无趣”的认知不协调,才会导致A组成员撒谎说自己很喜欢这个讨论小组,因为只有把“该小组无趣”变成“有趣”,才能和“通过重度入门考核加入小组”的认知相协调。

但这个说法显然是不够严谨的,阿伦森在做完入门实验之后,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结论,他认为,并不是因为“我通过重度入门考核加入该小组”的认知和“该小组无趣”的认知不协调,才会导致A组成员撒谎;而是“我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的认知和“我加入了一个毫无价值的讨论小组”的认知产生了不协调,所以A组成员才会谎称讨论很有趣,因为他们要让“我是一个聪明能干的人”和“我不可能加入一个毫无价值的讨论小组参与讨论”形成协调。

阿伦森将认知失调理论从一个有关态度的理论转变成了一个有关自我评价的理论。阿伦森说:“有关自我的信仰是人们持有的最重要的认知,当你的行为或态度与你对自己的认知不一致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最终,费斯廷格接受了阿伦森的观点,但他花了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才完全接受阿伦森对认知失调理论的完善,开始从自我的角度讨论认知失调。

3、个人吸引力研究

在著名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中,作者戴尔·卡耐基提出,如果你想让人们喜欢你,或想改变他们的行为,就应该“慷慨地赞美对方”,也就是要表现出你真心的喜爱和欣赏,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也抱有浓厚的兴趣,以这样的行为来犒赏人们。而且你越是称赞别人的优点,自己的优点就会越多,人们就会越喜欢你。

但阿伦森在自己的经历中,感受到的和卡耐基的观点正好相反,如果一个几乎不认识的人赞美他,他就会怀疑那个人另有所图,比如阿伦森会想,他是想向我推销什么吗?他是不是有什么目的?

阿伦森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一开始对方对你是负面评价,后面几天变成了正面评价;另一种情况是一开始对方对你的评价极其正面,结果却在交往中渐渐滑向负面评价,哪一种会有利于你们关系的发展呢?答案显然是前者。这样的情景在我们身边是很多的,类似的古代故事也非常多。

东汉末年,有一个叫管宁的书生,学识渊博,但因为家境贫寒,就只能一边耕地一边读书。在他的众多朋友里,有一位最要好的同窗叫华歆[xīn],两人情同手足,不分彼此,同坐一张席学习,连耕地的时候也是一起挑水。

据《世说新语》记载,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在后园锄地,华歆一镢头下去,居然挖出一块黄澄澄的金子,不禁欣喜若狂,正把黄金往口袋里装的时候,见管宁不为所动,看到金子就像看到瓦片一样,华歆羞愧,才把金子又放回去埋了。

还有一次,管宁和华歆正在读书,忽然外面传来喧闹声,原来是朝廷命官正乘着八台大轿经过,前呼后拥、鸣锣开道,管宁目不斜视,专注看书,而华歆就不一样了,他往窗外看了又看,最后还是忍不住扔下书跑出去看热闹了,过了好半天才回来,羡慕地对管宁说,做大官真是威风过瘾。

管宁见他如此浮躁和虚荣,与自己的价值观迥然不同,才发觉自己交错了朋友,于是起身拿了把剪刀,把两人共同学习的席子划开,说:“以后你不再是我的朋友。”“管宁割席”就是这么来的。

按照戴尔·卡耐基的观点,一开始管宁喜欢与自己谈得来的华歆,也就是说,好话有酬赏的作用,越多越好。但事实是,过满则亏,随着对华歆的了解,管宁的期待值却在一点点下降,导致最后的道不同不相为谋,因为这期间感情是一直在亏损的;相反,如果管宁和华歆一开始互不待见,随着接触的增多,管宁不断发现华歆的优点,这期间就有所盈利,最终两人也许就不会断交。阿伦森把这一现象称为人际吸引的“得失理论”。

在阿伦森身上,得失理论同样得到了验证,他一开始对费斯廷格怀有抵触和不满的情绪,但后来在相处的过程他们渐渐彼此了解,相互协助,最后发展成了亦师亦友的终身情谊。

三、晚年:如何对待人生中的不完美

在了解了阿伦森硕果累累的壮年时期之后,我们要一起进入阿伦森的晚年时期,在这个阶段,阿伦森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对待人生中的不完美。

一直以来,阿伦森都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运用在社会实践中。阿伦森在少年的时候,遭受了严重的种族歧视,但几十年后,种族歧视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缓解,依然有无数像阿伦森一样的孩子在承受偏见和质疑。最明显的就是在课堂上,白人小朋友会积极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少数族裔的孩子却显得局促不安,巴不得自己是个隐形人。

为了消除学校里的种族偏见,阿伦森以行为心理学为基础,设计了“拼图式教学”。拼图式教学的整个教学过程如同拼图游戏,每个孩子都要为整幅拼图贡献关键的一块拼图,比如阅读一篇文章的时候,每个孩子分配一段文章的任务,每个孩子先学自己的那一部分,然后再认真听别人的部分,因为如果不听别人的,他自己对文章的认识就不是完整的,之后老师会进行书面的考试。

拼图式教学将不同种族孩子之间的竞争关系转变成了合作关系,让孩子们忘记了“偏见”的存在。正如戈登·奥尔波特在《偏见的本质》一书中所说:“安排不同种族的人从事同一项工作,对消除种族偏见多少有些帮助。但如果大家都将自己看作团队的一份子,效果会更好。”

阿伦森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种族偏见的存在,而这个时候,也到了阿伦森跟社会心理学实验室说再见的时候了。

晚年的阿伦森,遭遇了突如其来的失明,无法正常读书看报,也被迫从讲台上离开了,但你能相信,阿伦森畅销全球的社会心理学著作《社会性动物》是在他失明之后完成的吗?为了完成这本书,阿伦森转变了写作方式,他先是和合作方讨论彼此的观点,初稿出来之后,对方就大声地读给他听。

在这个过程中,阿伦森竟然发现“听别人读”比“自己阅读”更容易发现里面的问题,后来他还把这种方法用到了其他写作中,写下了《谁会认错》这本书。

阿伦森的人生就像过山车,小的时候,他会说自己喜欢哪一段刺激的经历,但现在,他发现每一段经历他都喜欢,如果非要他选择最喜欢的一段,那就是:此时此刻。

总结

以上就是《绝非偶然:社会心理学家阿伦森自传》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这本书中我们了解了阿伦森这位伟大的社会心理学大师坎坷又精彩的一生。正如我们在开篇所说,阿伦森的一生就是对社会心理学的最好诠释:“无论个人还是社会,都可以向好的方向发展”。回顾自己的一生,阿伦森自己说:“我便是这样的人,我一直在成为更好的人,成为我想成为的人。”

人生没有最晚的开始,读完《绝非偶然》后,你应该有了改变和奔赴前程的动力,那么,祝你好运!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1478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小白)

相关内容:

《霍乱时期的爱情》|病毒与爱情,哪个更致命?

《自然选中》|追溯领导的起源,重新发现领导和追随的艺术,成为卓越的“自然领袖”。

《鱼什么都知道》|每条鱼都是独立的个体,它们有自己的个性和存在价值。

上次推送内容

《欢迎来到你的世界》|建筑对人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那些古怪又让人忧心的问题》|再荒诞的问题也能有一个科学的答案?

《人类群星闪耀时》|如何更积极地面对人生的关键时刻?

《社会心理学》|如何避免破坏性的争吵?

《销售铁军》|如何运用阿里的六脉神剑?

【诺奖文学】《蜜蜂公主》|公主也是勇敢的,不怕困难的。

《诺曼风云》|诺曼人的全球征伐。

史记·夏本纪|开启了夏朝的大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本次推送:

《社会学的邀请》|最受欢迎的社会学入门著作。

《卑鄙的圣人:曹操》上|一代枭雄的翻身之路。

《凯恩斯传》|英国政府为何如此推崇凯恩斯模式?

史记·匈奴列传|拍脑袋决策是企业领导者的大忌。

《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帝国至关重要的三位统治者。

【诺奖文学】《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上)|生活会让人遍体鳞伤。

《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如何利用镜像神经元指导生活?

下次推送: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如何破解无知,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卑鄙的圣人:曹操》下|看曹操如何从莽撞少年成长为一代枭雄?

《文明的度量》|为什么要度量文明?

史记·龟策列传|寒冬之后,该怎么活着?

《繁荣与革命:1953—1971》|从欧洲复兴腾飞之路,看职场中人如何设定小目标。

【诺奖文学】《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下)|但总有人能在受伤处更加坚强。

《千面英雄》|为什么英雄的原型都是相似的?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如何破解无知,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