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取得成功的核心条件是什么?

今今乐道越读者 品卷一族
2024-12-10



核心书摘


《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被称为是一本神奇的小书,它从1992年在美国出版以来,就经久不衰,成为个人学习和成长领域的经典著作。这本书从独特的角度告诉我们,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能力,把手边的事情做到极致,才能获得长久的成功和成就感。

本书紧紧围绕“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一主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独特鲜活的案例,例如:“遇到事情不是想能不能做,而是想怎么去做”;“不要只做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不仅要会做事,还要会共事”;“善做事就是要做最重要的事,而不是去做琐碎的事”;“做小事要细心,做大事要小心”等等,你只要熟练掌握本书中的做事方法,深刻领悟本书中的做事理念,你就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关于作者

乔治·伦纳德,美国著名的教育家,教育和发掘人类自身潜能方面的权威专家;曾在美国空军服役,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除此之外,乔治·伦纳德还是一位畅销书作家,著有《行走在世界边缘》、《合气道之路》等畅销书。在多个领域把事情做到了最好,《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本书就是伦纳德自己实践经验的汇总。

本书鲜知

学什么?如何才能用简单方法解决复杂问题

如何不浪费时间在想“自己为什么要做一件事”上?当我们把自己做的事情当作吃饭睡觉一样理所当然,那么这件事很快就会变得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而这本书就提供了把事情变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我们的生活中原本没有“小事”,我们的时间原本没有“碎片”。大与小,整与零,都是人们自己划分出来的。化零为整,见微知著,精益求精,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这不仅是一本工作时能派上大用场的工具书,还是一本能全面提升职工综合素质的教科书。

你还会发现

· 如何深入发掘自身潜能;

· 如何增加竞争力;

· 如何深入发掘自身潜能。

一、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核心前提

首先,我们来看看本书的第一个重点内容: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前提条件。

在了解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前提条件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怎么样就叫把事情做到了最好。作者乔治·伦纳德在书中告诉我们,所谓的把事情做到最好,并不是盲目蛮干做无用功,而是在正确的方向上用科学的练习方法,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循序渐进地打磨自己的收益,最终达到一种精益求精的状态。

其实精益求精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传统,追求技艺的精湛,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思想之一。《诗经·卫风》中就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说法,讲的是古代匠人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象牙、骨器时,仔细认真、反复打磨的状态,这也被称为匠人精神。

后来儒家还借鉴了这种匠人精神,把它作为治学和修身的方法。比如四书之一的《大学》里就有一句话说:“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这句话讲的是做学问时,要像加工骨器一样,不断切磋;磨砺自我的时候,也要像打磨美玉一样,反复地雕琢。

之后朱熹进一步又提炼了这种求精态度的核心特质,在《大学章句》里指出:“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我们现在熟知的成语“精益求精”,就是从这儿来的。

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在我国古代随处可见。比如说,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汉代素纱襌[dān]衣(常被误写做"禅"),就是一件极致的艺术品。素纱是一种单色、纤细、方孔、轻盈的织物,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这件素纱襌衣仅重49克,是由没有经过染色的平纹方孔纱料剪裁缝制而成的。衣服全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袖口宽27厘米,腰宽48厘米,下摆宽49厘米,是当时流行的上下衣裳相连的款式。

这件素纱襌衣最让人叫绝的,是它薄如蝉翼、高度透明,襌衣叠起来只有火柴盒大小,隔着10层的衣服,还能清清楚楚地看到报纸上的字。科研人员经过测算推算出这件素纱襌衣总共用了约2.6平方米的纱料,如果除去较为厚重的衣领和衣袖部分的话,襌衣的重量就只有20多克。这绝对是“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典型了。那么,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才能达到精益求精的状态呢?这里有一个核心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先认清自己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孙子兵法·谋攻篇》里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想把一件事情做到最好,都得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在精益求精的道路上,往往有三种人,这三种人分别是浅尝辄止者、强求突破者和安于现状者,每个人几乎都可以从这三种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下面我们具体谈谈这三种人的特点,方便大家对号入座。

第一种是浅尝辄止的学习者。这种学习者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无论是优雅的华尔兹,还是高大上的投行工作,或是一段全新的感情,他们都愿意从零开始尝试。我们身边有些总喜欢追逐新设备,嘴里总念叨着各种新潮的名词,非常喜欢新鲜感和凑热闹的人,大概率属于浅尝辄止的学习者。

浅尝辄止的人,在做事或者学习一项技能的初期,总是信心满满,颇有要大干一场的气势。他们总是在最开始的快速成长期,铆足了劲儿快速取得一定的突破,之后往往会被肤浅的成绩冲昏头脑。比如刚学会一项运动的基本功,就迫不及待地显摆自己的小成绩,一次又一次地表演给家人和朋友看,甚至恨不得要表演给陌生人看。

浅尝辄止的人往往做事三分钟热度,喜欢学这学那,但是却“样样通,样样松”,没有一样能拿得出手。

第二种是强求突破的学习者。强求突破者往往具有坚定的性格,他们不管做什么事都想争第一,在他们的世界里,从来没有第二名这一说,他们都很重视结果,喜欢给自己定目标,并想方设法地完成。强求突破者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总想迅速掌握秘诀,比如上学的时候,我们都见过每堂课后围着老师问这问那的同学,他们好像总想在一堂课里掌握更多的知识。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在课后额外购买各种学习参考书或者上补习班,他们所做的事都是为了学得更快、学得更多。

强求突破者无论做什么事,都会在一开始就制定详细的计划,他们追求一种强大的“掌控感”。但是一旦在过程中遇到瓶颈,就会开始质疑自己,甚至走向极端,不停地投入精力、时间,和自己死磕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种人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往往就是“自虐”的典型,可是一旦强求突破者陷入情网时,谁被他们爱上,谁就“遭了秧”。因为强求突破者就是喜欢快,当恋爱的一方有一点点慢热,强求突破者就要开始猛攻了,他们会用尽各种手段试图让对方快速升温,比如,他们会赠送昂贵的礼物、设计更加夸张和刺激的约会向恋爱对象发起猛攻,他们不理解也不想理解慢慢培养感情的必要性。

总而言之,不论做什么事情,强求突破者总是不知疲倦地追求进步,求快求多,他们不懂“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很多时候会面临付出了很多却收获甚微的窘境。

第三种是安于现状者。安于现状者在最初的进步之后,就开始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不思进取了。只要没人强迫他们,他们根本不想着进步,更不会精益求精。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这种“僵尸人”,你说他没本事吧,他在某方面还有过人之处,你说他能做出啥成果吧,他还一天到晚混日子。

不仅如此,安于现状者对待婚姻更是非常消极。婚姻本来需要夫妻双方共同经营,可是安于现状者不会为双方的幸福而努力经营感情,他们只是把家庭当做避难所,用来逃避充满复杂和竞争的外在世界。

当然,这三种学习者之间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方面很可能表现不同。一个出色的艺术家,很可能不懂如何与恋人相处;一个工作非常认真的人,可能对孩子的教育不上心。这三种类型的学习者,都是我们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之前,需要了解和认真对号入座的。只有明白自己属于哪种类型,才能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

二、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关键步骤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把事情做到最好的关键步骤。

对于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作者乔治·伦纳德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三个关键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专业的指导。有些技能可以自学,但对于像高数和理论物理这些比较复杂的技能,还是要打好基础,在入门的初级阶段就跟随专业人士进行学习。虽然世上也有像爱迪生这样自学成才的天才,但这毕竟是少数,更多人的自学不过是在闭门造车,很容易陷入妄自尊大和井底之蛙的困境。所以,在精益求精的路上,专业的指导非常有必要。

要想找到一位优秀的老师作为专业指导,就必须在学习新东西之前,了解一下行业相关的资质证书或行业历史等背景,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你快速入门。

前不久我们读过一本书,叫《师从天才》,讲的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几代科学家,以药物代谢之父伯纳德•布罗迪为起点建立起来的师承链的故事。在这条涉及几代人的师承宗谱链上,每一个环节都是下一个环节的“师父”,每一个人都是从先当学生、研究员这些小角色开始,然后成为这条师承链上下一位小角色的导师。

每一位导师又通过自身的经验、地位以及以身作则,对新一代的年轻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引导,把自身对于科研的把握能力以及对于成功的把握能力,逐渐灌输给下一个传承者。

所以,在学习一门技能或者做事的入门阶段,能遇到名师提携可遇而不可求。我们需要有这样一位领路人来帮忙避开精益求精路上会遇到的坑和陷阱,让我们能够节省时间和精力,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把事情做到最好的第二个步骤是持续练习。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有了专业的指导后,剩下的就要靠自己练习了。乔治·伦纳德在书中强调,练习不是盲目重复,而是要进行专业拆分式练习。

所谓专业拆分式练习就是把目标、标准、进度进行拆分。我们拿目标拆分举个例子,假如你想练就一身体脂标准的身材,想练出马甲线。这时,正确的做法是去健身房,求助专业教练,也就是上面我们说的获得专业指导。然后,就要对健身练习进行专业拆分了。

具体来说,你可以先和健身教练沟通诉求,把目标拆分成“增肌”和“减脂”两个小目标,然后制订出一个阶段性的计划,比如每次的训练有哪些重点,是练习核心肌肉群还是练背部,或者是练腿部。每一次都根据详细的小目标,来对照相应的结果。

这样持续地把各种目标拆解再拆解,慢慢把小目标完成,大目标就自然完成了。

把事情做好的第三个步骤是初学者心态。乔治·伦纳德认为,学习任何东西,都要做好甘当小学生的准备。万事开头难,在学习一项技能或者做一件事的时候,刚开始起步总会让人感到吃力,甚至会越学越找不到感觉,这个时候一定不要放弃,也不要盲目否定自己。

乔布斯身上有一种鲜明的特质,就是完全跳出经验主义的勇敢,他这种勇敢的源头就来自于初学者心态。

19岁的时候,乔布斯一个人跑去印度进行了七个月的禅修,这次禅修让他获益匪浅。乔布斯说:“佛教中有一句话,叫初学者心态,拥有初学者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真正的成功者,都会放下暂时的成功,永远当一个新手。”

有一次,苹果公司的设计师霍迪跟乔布斯讨论一个英特尔正在开发的最新芯片,当时乔布斯对这个芯片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所以那种状态下,只能是霍迪说什么就是什么,但乔布斯是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的。

霍迪出去之后,乔布斯马上给英特尔的前CEO安迪·格鲁夫打了个电话,请教刚刚霍迪提到的英特尔的新技术。挂掉电话以后,乔布斯马上又去找了霍迪,俩人又进行了一番激烈的讨论,最后霍迪笑着说:“别想唬住一个随时可以拿起电话和安迪·格鲁夫通话的人。”

三、突破平台期限制的有效方法

在了解了想把事情做到最好的核心前提和关键步骤之后,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就是如何突破平台期的限制。

无论是学习一项技能,还是做好一件事情,在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进入到平台期。所谓的平台期,就是在学习新技能或者新知识的时候,在一段时间内即使不断练习,但是成绩还是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

平台期的概念最早来源于体育训练。研究发现,很多运动员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训练之后,会出现运动成绩停滞和略微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运动员技术水平提高过程中的一种障碍,这种障碍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有的选手会持续几个月,有的要一年或者两年甚至更久。

这种现象就是平台期,平台期几乎是每个接受过“刻意练习”的人都会遇到的,乔治·伦纳德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来有效地突破平台期的限制,这种方法就是专项技能训练法。

这个方法也是从体育训练中发展来的。大家都知道,“飞人”博尔特是当前世界上最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但如果仔细研究他的训练方法,你会发现,虽然博尔特的训练形式很多样,但具体的内容其实就是两大步骤:基本功练习和专项技能训练。

基本功的练习,所有的运动员都差不太多,热身、压腿、拉伸、力量……但是仅有基本功练习显然不够,也很容易让人陷入平台期,这时候就需要专项技能训练来提高成绩。其实,所谓专项技能,并不是指某种单一技能,它应该是一套复合的组合练习。

我们还是拿博尔特来举例子,他的专项训练就是加速能力训练。具体来说就是博尔特需要进行组合式训练来加强自己在“中途跑”中的加速能力,为此他的教练为他设计了一套组合练习,其中包括:20米慢跑、50米冲刺跑和50米快速跑交叉练习,同时还要进行仰卧快速上蹬、数秒原地快跑、摆臂跳绳等辅助练习。他的这一套训练方法还被拍成了视频放到了网上,成为许多专业和业余短跑运动员训练的指导和借鉴。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基本功练习就是那些专业的知识,比如一名精算师需要有扎实的数学基础,一名教师需要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很多基础知识或专著是很枯燥的干货,看一遍肯定不能全部消化,所以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反复看,专心看,这样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专项练习就比较多变了,比如销售人员在销售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客户发难,问些古怪的问题,常常让销售进行不下去,为了突破这种瓶颈,就可以在平时的空闲时间,请一位同事来扮演客户,练习如何解答这些刁钻的问题,把各种场景和情况都尽量想到,让自己处在一种不太舒适的状态中来练习专项技能。

总之,平台期的专项练习是不能避免的,而选取有效的训练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练习模式,则是突破平台期的重要途径。

总结

俗话说:“宁要一样精,不要百事通”。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是研习学问还是学习一项技能都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学习最忌讳的就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在《如何把事情做到最好》这本书中,我们了解到,所谓的把事情做到最好简单说就是精益求精。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做到极致,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要认清自己属于哪种学习类型,并针对性地扬长避短。

接着我们探讨了把事情做到最好的三个关键步骤:专业指导、持续练习和初学者心态。最后我们又讨论了在精益求精的路上如何应对平台期,只有克服了平台期的限制,才能走得更远。

正如孟子所说:“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即使生命力再强的生物,如果暴晒一天,再冷冻十天,也会把它的生命力消耗殆尽。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一曝十寒,用心不专都是大忌。希望今天的阅读能给你带来启发。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2156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编辑:越读者)


相关内容: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如何破解无知,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我看见的你就是我自己》|如何利用镜像神经元指导生活?

《学习之道》|理念、实战心理能力和方法论的有机结合、叠加,构成了一套普世的学习体系。

《如何高效学习》|如何高效促成学霸?

《权力与文化》|美国为什么会“腌割”日本?

上次推送内容

《群居的艺术》|人类作为一个物种的生存策略有哪些?

《卑鄙的圣人:曹操》下|看曹操如何从莽撞少年成长为一代枭雄?

《文明的度量》|为什么要度量文明?

史记·龟策列传|寒冬之后,该怎么活着?

《繁荣与革命:1953—1971》|从欧洲复兴腾飞之路,看职场中人如何设定小目标。

【诺奖文学】《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下)|但总有人能在受伤处更加坚强。

《千面英雄》|为什么英雄的原型都是相似的?

《知识的错觉: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如何破解无知,养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本次推送:

《永生的海拉》|永生的海拉细胞,将永远造福人类。

《首先,打破一切常规》|如何打破常规,提升管理能力?

《全力以赴》|管理好身体和精神,重建工作效能和人生激情?

《大衰退:1971-1989》|从欧共体由盛转衰,看自利心态对职场社交的伤害

《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写作中怎么使用“反事实叙述”才有意义?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如何拯救自己的内心世界?

《慈禧全传》06 母子君臣 |改皇帝为傀儡。


下次推送:

《刀锋》|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恶和不幸?

《拒绝之书》&《取悦症》|学会如何说不?

《上帝掷骰子吗》|如何深入了解量子理论的发展史?

《神经元领导力》|如何赢得员工们的心,让他们心甘情愿跟随你。

《旧欧洲、新欧洲:1989—2005》|从欧共体及高福利,看“和而不同”的重要性。

《贪婪的大脑》|意识是如何产生的?

《执迷:如何正常地接受爱与被爱》|如何打破执迷的束缚,享受健康的爱?

《慈禧全传》07 胭脂井 |围绕至高权力的斗争。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