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

刘统 品卷一族
2024-12-10

《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

 长征路上攻坚克难

提起红军长征,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它是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以后,多达20万人的中国工农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而被迫进行的一次历时两年的战略转移行动。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红军战士的平均年龄不到30岁,却在两年的时间里进行了380多次战斗,攻占了700多座县城,翻越了冰冷刺骨的雪山,走过了荒无人烟的草地,跨越了14个省,行程将近25000里,最终在1936年10月,实现了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胜利。

由历史研究专家刘统先生整理、注释的《亲历长征》一书,是对1936年编写的红军回忆录《红军长征记》的再整理。全书以数十位长征亲历者的回忆为主要内容,如实反映了红军战斗、行军、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信度高,资料性强,是目前为止长征原始文献中收录文章最完整、内容最丰富的一本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一起来回顾一下长征的不易。

一、爬雪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被传颂了数千年,再现了蜀道的崎岖和惊险,使后人一提及便望而生畏。

然而,行走蜀道的艰难和长征途中翻越雪山的艰难比起来,可说是小巫见大巫了。

行走蜀道时,只要胆大心细,基本上就可以安全通过。但是,红军在翻越雪山时,除了要应付湿滑险峻的山体和冰冷刺骨的天气外,还要和因缺少食物而导致的饥饿作斗争,同时也要时刻准备着投入和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之中。所以,翻越雪山不仅仅是翻越一座座自然的、客观存在的大山,更是翻越红军战士内心的恐惧之山,翻越国民党军队的阻碍之山。

长征途中的雪山,主要是指位于四川、西藏、青海、甘肃之间三角地带的雪山。这个三角地带区域很大,以里程计算有2700里左右,在当时,其中的很多地方不仅人迹罕至,甚至都没被标注在地图上,可见此地自然条件的恶劣。

1935年6月初,红军要从四川省西部的宝兴县翻越夹金山,这是红军长征途中要越过的第一座大雪山。

夹金山,“夹”是“夹缝”的“夹”,“金”是“黄金”的“金”,是藏语音译过来的,意思是这座山又高又陡,很难翻越。确实,夹金山的主峰高耸入云,海拔5000米左右,山上到处是耸立的岩壁和又厚又滑的冰层,一不小心就会滑下万丈深渊。

到达夹金山时,因为是6月份,红军每人都只穿着一身单衣。而由于行军进度的问题,当时已没时间再去筹备棉衣。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能千方百计地寻找其他御寒办法。

考虑到辛辣的东西可以御寒,红军领导人最初打算去当地人家买一些酒,让战士们每人用瓶子装一些。但是,当地只有几十户人家,而且家中都没有酒,有的只是为数不多的辣椒。所以,在把这些辣椒买下来之后,红军把辣椒烧成了开水,每人喝了一碗辣椒水后便开始上山。

随着高度的增加,凛冽的冷空气包裹着红军战士。他们本来想爬得快一点,这样可以使身体发热,就不会感到那么寒冷。可是,空气越来越稀薄,连呼吸都变得异常困难,因此只好慢慢地挪动着身体。

对很多战士来说,辣椒水基本上没起到作用,他们被冻得牙齿打颤,皮肤青紫,双腿失去知觉。有些身体虚弱的战士,一时支撑不住,一不小心就从山上直接滑了下去。还有些战士累得实在走不动了,一坐下去便再也没有起来,被冻得停止了呼吸,永远定格在了冰天雪地的夹金山。

但是,战士们并没有被寒冷打倒。在用冰雪掩埋了战友的尸体后,他们擦干眼泪,继续爬山。他们眼神中流露的是难过,是不舍,但丝毫没有畏惧和害怕,他们的神情还是那么坚毅,他们胸中燃烧着革命的火焰,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身上还背负着死去战友的梦想。

红军战士用革命的热情,抵挡了夹金山的寒冷。在战士们的相互鼓励和帮助下,他们最终成功翻越了夹金山。长征路上,像夹金山这样的雪山还有好几座,红军都不畏艰险地成功翻越了过去,保存了革命的主力。

二、过草地

提起夏天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估计不少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一望无际的青草地。确实,旷野中的大片绿色,能让人紧绷的神经得到舒缓,让压抑的心情得到放松。

但是,1935年的夏天,却有这样一大批人,正望着无边无际的草地发愁。他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而这些红军眼前的这片草地,也绝非普通的草地,而是青草覆盖的湿地和沼泽。

这片草地的海拔在3500米以上,位于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间的过渡地带,长250多公里,宽150多公里,实质上是泥质沼泽。沼泽上生长着海韭菜、藏蒿草等植被,这些植被相互缠绕,盘根错节。植被层下面,是黑漆漆、臭烘烘的积水和泥浆,深浅不一,泥泞不堪。

远远望去,这片草地与寻常草地并没有半点不同,一样是绿油油的青草,一样广阔得看不到尽头。但是,只要从这里走过哪怕一次,你就会明白小心谨慎是多么地重要。

在上面行走时,脚一定要轻轻踩着草丛根部,靠相互勾连的草根的巨大浮力才不会跌进泥潭。但是如果没踩到草根或踩破了草根的网状结构,则会陷入泥潭,并且会越陷越深,没人帮忙的话甚至会被泥潭吞没。而且,这些泥水的毒性非常大,如果破了皮的腿脚在里面泡过,就会红肿甚至溃烂。

这里的气候也十分恶劣,空气异常潮湿,天空中总是阴云密布。每年的5月到9月是这里的雨季,茫茫的雾气笼罩着整个天空,时常下着或淅沥或瓢泼的雨,使本就泥泞难行的沼泽,变得更加让人害怕。

1935年8月下旬,红军由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西部地区出发,进入了这片茫茫无边的草地。

这里的树木少得可怜,房屋和村落更是没有一个,就连太阳也很吝啬,总是躲在云层后面。面对四周无边无际的草地,如果不是带着几个藏民向导,红军就会完全迷失了方向。由于地形太过复杂,即便藏民向导有时也分辨不出方向,所以常常出现绕着一个地方兜圈子的现象。

在草地里,不仅道路难走,而且穿衣、吃饭等方面也遇到了极大困难。

战士们穿的都是单衣,虽然有一两件换洗衣物,但是因为这里经常下雨,又满是污泥,衣服很容易弄湿弄脏,而又没清水可洗,所以衣服一旦湿了脏了就束手无策。

由于草地里树木极少,可用的木柴十分有限,根本不够用来烧水做饭,所以战士们的食物只是一些提前准备的炒青稞(kē),外加几口凉水。这些青稞既吃不饱,还不好消化。另外,因为携带的饮用水有限,有些战士一时口渴难耐,抱着侥幸的心理大胆喝了有毒的污水,结果导致上吐下泻,甚至中毒死亡。

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红军战士就这样瑟瑟发抖、饥肠辘辘地前进着,他们咬紧牙关,怀着共同的革命理想,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战胜了自然界的困难,在经过7天6夜的行军后,终于走出了这片死亡之地。

三、渡大河

毛泽东的诗词《七律•长征》中,有“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写的既是大渡河本身的险峻,也是红军对大渡河的征服。

强渡大渡河体现了红军渡河作战的勇敢和顽强,是长征途中的一次著名战斗。

1935年5月,中央红军在渡过金沙江之后继续前进,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四川省西部。蒋介石得知这一消息后,急忙命令国民党军队追击红军,同时加强大渡河以北的防御力量,企图凭借大渡河这一天险,对红军进行两面夹击,把红军围歼于大渡河。

大渡河位于四川省中西部地区,是岷(mín)江的源头,河宽300多米,并且水深流急,地势险要,红军大部队通过非常困难。

1935年5月24日晚上,红军到达了大渡河南岸的安顺场渡口,但在渡口附近只找到了1条木船。渡船往返一次,至少要50分钟,红军主力要想渡完,至少也得耗费一个月。考虑到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严峻形势,红军决定先由突击队过河削弱敌人兵力,之后再想办法让大部队渡河。

第二天黎明,红军中17名战士主动报名,组成了渡河突击队。突击队登上前一天找到的那条木船,在战友密集火力的掩护下,开始强行渡河。17名勇士无所畏惧,尽管一次次被水流冲回,但依然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奋力前进,最终全部成功登岸,并迅速占领了制高点。在勇士们的掩护下,红军主力部队开始紧急渡河。经过两个半昼夜,才渡过了1个师。

但是1个师渡过去解决不了问题,因为红军主力仍在河的这一边,并且国民党的追兵过不了几天就会赶到。

经过慎重考虑,红军决定主力部队向西挺进,从上游的泸定桥通过。

泸定桥全长300多米,由13根平行的铁索组成。上面4根可作扶手,下面9根可放木板。1935年5月29日,红军到达泸定桥后,发现桥上的木板已经全被撤掉了。

原来,国民党为了阻止红军通过,先是派人把桥上的木板给撤了,然后派空军对桥轰炸了整整3天。

国民党以为铁索已经被炸断了,红军就算插了翅膀也过不了桥,所以只在桥北岸象征性地安排了一些士兵。可出乎国民党意料的是,轰炸过后,桥上的铁索依然完好无损。

只要铁索还在,红军就有过桥的机会。在桥北岸敌人不多但终归有敌人的情况下,红军派了1个最优秀的连队作为先锋,在南岸的火力掩护下,先锋连战士手抓铁索,身手矫捷地到达了对岸,在把敌人制服后,还找到了敌人藏下的木板。

在先锋连把木板铺好后,南岸的红军主力部队依次过了桥。

蒋介石曾预言,泸定铁索桥是红军的必死之地。然而,红军却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蒋介石的计划,赢得了长征途中的又一次伟大胜利。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顺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历时两年的长征中,红军面对数倍于自己的国民党军队,虽然取得了最终胜利,但也付出了极大牺牲。据统计,长征中牺牲的红军人数超过了10万。可以说,中国革命的胜利是无数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没理由不缅怀他们,没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拆书人:阿飞)

相关内容:

《苦难辉煌》|如何更好地让理想为实践服务。

《把信送给加西亚》|为什么只有罗文才能反信送给加西亚?

【诺奖文学】《鼠疫》|灾难的十字路口,人类要何去何从?

【民族脊梁】《重读抗战家书》|字里行间的民族气节。

《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奇才》|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漫漫自由路》|是什么让纳尔逊•曼德拉得到各国领导人的敬佩?

《周恩来自述》|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早年岁月。

【诺奖文学】《长日将尽》|如何面对理想的破灭、信仰的消失?

上次推送内容:

《幸福的方法》|你想学习幸福的方法吗?

《归属感》|如何提升员工归属感?

《运营有道》|互联网运营的逻辑和方法论。

《新物种爆炸》|如何让产品在未来脱颖而出。

【严选好书】破产成功贾跃亭|再次让梦想窒息还是现实?

本次推送:

《心灵的整饰》|如何把握情感劳动的尺度?

【严选好书】疫时高考:我们和你一起启程!

《领导梯队》|从打工仔到霸道总裁共分几步?

《混序》|如何让组织高效运行?

《亲历长征:来自红军长征者的原始记录》

下次推送:

《幸福课》|如何与自我和解,获得幸福的体验?

【严选好书】高中辍学的老罗,会对高考生怎么说?

《未来之路》|如何走好这条通往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

《邓力群自述:1915—1974》

《用户的本质》|如何增加用户的粘性和情感依附。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