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的历程》|了解我国美学的基本脉络,培养欣赏经典美学的眼光。

李泽厚 品卷一族
2024-12-10

一本书了解我国美学发展的脉络


您收听的内容是我们对知识的提炼与再加工,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书中内容,可以购买此书原版。与本书相关部分书籍的音频链接在文章的尾部,如有兴趣,敬请点击收听。

核心书摘:

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曾掀起一股美学热,美学跃升为显学,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在这股热潮中,有两部著作产生过特别大影响,第一本是现代美学家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第二本就是《美的历程》。

《美的历程》出版于1981年,一面市就成为一代年轻人的美学启蒙读物,到现在历经近40年的时光洗礼,依然是常读常新。这本书从宏观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古代艺术在各时期形成的不同的审美趣味,梳理和归纳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了不同的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这本书提出:只有把审美、艺术和历史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美。

关于作者:

温功义,我国著名哲学家,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主要从事中国近代思想史和哲学、美学研究。。

学什么:

1、了解我国美学发展的历程

2、分析不同的审美情趣形成的原因

一、从龙飞凤舞到青铜饕餮

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往往是人面蛇身的形象。伏羲女娲是这样,《山海经》中的共工、烛阴,以及后来开天辟地的盘古也都是这样。这些所谓的人面蛇身,实际上指的是远古氏族的图腾、符号和标志。闻一多先生指出,象征中华民族的龙的形象,其实是蛇加上各种动物形成的。以蛇身为主体,加上兽类的四脚,马的毛,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就形成了龙。这意味着以蛇为图腾的远古华夏氏族部落东征西讨,不断战胜、融合了其它氏族部落,而蛇图腾不断合并其他图腾就逐渐演变成“龙”。

龙蛇之后,凤鸟成了中国东方集团的另一个图腾。与“人面蛇身”一样,“人面鸟身”的物种在《山海经》中也屡屡出现。到最后,以龙为图腾的西方部落,也就是炎黄集团,和以凤为图腾的东方部落,也就是东夷集团正面相遇,展开了长期的战争,最后龙战胜了凤,逐渐融合统一。“龙”被加上了鸟的翅膀,可以在云海中翱翔,并最终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图腾;而凤氏部落尽管臣服于龙部落,但也强大到了龙吞不掉的地步,所以仍保留了下来,图腾也相应地延续下来,形成了“龙飞凤舞、翱翔九天”的和谐局面,龙凤也成为夏商之前中国大地上高高扬起的两大图腾旗帜,被先民们集体信仰和膜拜。

这个时期的美主要体现在各种陶器纹饰上。

新石器时期的母系氏族社会总体上是和平安定的,所以陶器纹样看起来也都平和而欢愉。比如仰韶时期出土的彩陶上面就有各种形态的动物,一派生动活泼、淳朴天真的景象,昭示着人类生气勃发、光明和健康的成长状态。

到了新石器晚期,陶器的纹饰花样越来越多,而且以抽象化的几何纹居多。这时的陶器上柔和而灵动的弧形、波纹开始减少,而刚硬僵化的直线、三角纹路渐渐增多,这意味着人类进入了充满战争、掠夺和杀戮的黄帝、尧舜时代,而人类艺术开始步入以青铜器为载体的“狞厉之美”时期。

传说中,大禹治理了洪水后,利用各诸侯国进贡的金属,铸造了九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禽和异兽,九鼎成为当时国家最重要的礼器。禹铸九鼎,也打开了青铜时代的第一页。

夏商时期的青铜器纹饰,以饕餮纹最为典型和突出。饕餮是古人融合了自然界各种猛兽的特征,再加上自己的想象而形成的一种怪兽。在夏商时期,饕餮是一种祯祥的象征。有学者认为它是基于牛头的形象想象出来的,但这头牛并不是凡间的牛,而是宗教仪典中的圣牛,具有通天的神力。所以人们想象饕餮也具有强大的原始力量,它残酷、凶狠,能令匍匐在它脚下的人们感到神秘和恐怖。

这种独特的美带着超越现实的、原始神秘的宗教情感。雄健的线条、深沉的刻饰,都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一种无限的、原始的宗教情感,反映了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初期所必经的血与火的野蛮阶段。

李泽厚先生说:“暴力是文明社会的产婆。”随着各种暴力的产生,各氏族部落开始在青铜器上歌颂祖先和自己的攻战杀伐,殷周青铜器作为祭祀的“礼器”,多半用来纪念祖先或者自己武力征伐的胜利。当时献祭的方式就是杀死甚至吃掉俘虏,而吃人的饕餮恰好可以代表那个时代的特征。对于敌对方来说,饕餮是恐怖的化身;而对本族来说,饕餮则具有保护的神力。在今天看来,饕餮的形象恐怖狰狞,但作者却认为,饕餮是特定时期的必然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必须通过血与火的恐怖,才能开辟社会前进的道路。所以说,青铜艺术的美,就在于它融合了历史力量和原始宗教的神秘观念,让我们感受到独特的生命气息。

当然,在那一时期的青铜艺术也不都是狰狞和恐怖的。在商周的青铜艺术中,还有一丝文明初期所特有的稚气,就像孩童的画作一样,呈现着一种童年气派的美丽。饕餮的样子也像孩子画出来的怪物一样,有一种原始的、天真的、朴拙的美,体现了先民们早期的童年气质。在饕餮纹盛行的殷周时代,人们是意识不到这种美的,因为在这些艺术品面前,人们只能诚惶诚恐地顶礼膜拜;只有在现代社会,人们才能细细欣赏这种人类童年时期的狞厉之美、崇高之美。

二、佛教艺术的别样之美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艺术开始走向没落。中国先后经历了秦汉王朝,和三国两晋南北朝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从先秦理性精神开始萌发,到楚汉浪漫主义勃兴,最后进入魏晋风流,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开始觉醒。也是在这个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人们从佛教里找到了新的信仰和寄托。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佛教艺术主要是石窟艺术。石窟艺术在东汉末年传入,在南北朝兴起,历经隋唐达到极盛,产生出中国化的禅宗教派,之后走向衰落。作者把佛教艺术的发展历程概括成北魏时期、唐朝初期以及唐后期三个阶段。

中国的佛教艺术,首推北魏时期的石窟雕塑和壁画,这些雕塑和壁画主要以印度传来的佛传故事为题材,用得最多的是舍身饲虎、好善乐施的故事。

舍身饲虎说的是印度一个小国的王子看到七只刚出生的小老虎和一只奄奄一息的母虎,小王子决心牺牲自己来救这些生灵,他主动投身虎口,挽救了母虎和七头小老虎。

以舍身饲虎这个题材的壁画意图在悲惨的苦难中衬托出灵魂的善良。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人们看”,北魏壁画中,就充满了这种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

好善乐施的故事主角是印度一个小国的太子,他一向乐善好施,最后把国宝也施舍出去了。国王大怒,把太子一家驱逐出境,一路上太子先后施舍了自己的马匹、车辆、钱财、衣服,最后把两个孩子也捆起来送给了祈求者。

不论是好善乐施的故事还是舍身饲虎的故事,本意都是让人忍受痛苦、自我牺牲,以一世的苦修来换取来世的回报。壁画里的故事中,连王子、太子都如此“牺牲”,一般的百姓就更该如此。所以,北魏和南梁先后把佛教定为国教,让人们带着狂热激动的情感,匍匐在硕大的佛像面前,寄希望于佛祖的恩典。

这个时期的佛像,都是长脸细颈、安详宁静的,和佛像背后狂热激昂的壁画故事形成强烈的反差。佛像的身体大多前倾、眼睛下垂,但目光却是淡漠的、神性的,充满着洞察世间的睿智,不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而感动。这些神秘微笑的大佛俯视着脚下如蝼蚁般的芸芸众生,看着他们在茫茫红尘中辗转挣扎。

等到了社会相对安定的隋唐时期,佛像和壁画的美学风格也发生了改变,多了一些人情味和亲切感。佛像变得慈祥和蔼,不再是超凡脱俗、高不可攀的神灵,而成为管辖世事、可以请托的权威主宰。同时佛与菩萨、金刚等开始明确分工,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神情面相和体貌姿势。佛本尊庄严祥和,菩萨文静矜持,天王强壮威武,金刚力士凶猛暴烈。

隋唐时期的壁画内容也发生了转变。残酷悲惨的场景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以现实世界为蓝本的“净土变”,和各种幻想出来的“极乐世界”,处处显示着“理想国”的模样。如果说北魏壁画是用他人的悲惨苦痛牺牲,来求得心灵的喘息和内心的安慰,那么隋唐壁画就是通过对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来换得心灵的满足和神灵的恩宠。

从中唐开始,宗教走向世俗,佛教壁画由“净土变”演变成了“经变”。佛教人物成了次要的,菩萨变小了,人的形象越来越大,甚至超过了神。画中的人往往是当时的上层贵族,他们盛装华服,按照现实中的长幼尊卑,依次排列。中唐时期的壁画描述的就是人间,宗教艺术已经彻底让位给了现实的世俗艺术。

也正是在中唐时期,禅宗压倒其它佛教宗派,开始盛行。禅宗把信仰和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不需要繁琐的宗教教义和仪式,不用出家斋戒,只要心有顿悟,就能成佛。后来,禅宗哲学又被宋朝理学代替,宗教哲学最终走向了衰落。从敦煌的宋朝石窟雕像看,那是失去一切的宗教艺术,尽管洞窟很大,却精神全无,壁画上的菩萨多且大,但毫无生气。而那时的佛像雕塑都面容柔和、文静动人,褪去了佛的庄严,和人世间的女子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艺术趣味和美学理想的转变,并不是艺术本身所决定的,而是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朝不保夕、人命如草的时代,人们希望在苦痛挣扎中能获得片刻喘息;和平稳定、繁荣昌盛的时代,人们开始对欢乐和幸福有所畅想;而到了富足优渥的时代,人们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眼前,人们觉得天堂不再是虚无缥缈的来世,它就在身边,人间就是天堂。

三、市民文化艺术的勃兴

如果说殷商时代是我们民族的童年,那么到了盛唐,我们的民族就进入了青春期,而到了明清,我们的民族可以说是进入了暮秋,此时的文化艺术以元杂剧、明清小说为主,谱写出一幅幅五花八门、多姿多彩的社会风俗画卷。

文艺往往走在前列,开时代风气之先。早在宋朝,就诞生了“平话”的说唱文学,通过描述生活场景来供广大听众娱乐休闲。这种形式的文学和诗词歌赋相比,世俗性更强,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写的三言两拍,它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长期以来统治人们的儒家正统思想,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资产阶级意识的崛起。当时最流行的题材就是对男欢女爱的赞颂,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牡丹亭》就是这类题材最典型的例子。

《牡丹亭》描写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竟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最后人鬼相恋,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这部浪漫文学的代表之作,以还魂的爱情为内容,让人因情深而死,又因情深而复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可惜这种浪漫思想萌发不久就夭折了。明亡后,满清王朝马踏中原,开始推行保守倒退的政治、经济、文化政策。资本主义萌芽被全面打压,明代的新文艺思潮萎缩,浪漫主义变为感伤文学。《桃花扇》《长生殿》和《聊斋志异》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本质都是通过家国的兴衰毁灭、个人的悲欢离合,来折射人生的幻灭。此时的社会,已经变得没有激情、没有前景,表面繁荣的康乾盛世,骨子里却走向了没落,为这个封建末世做总结的,则是中国文学的无上珍宝《红楼梦》。

《红楼梦》从头到尾都弥漫着浓重的幻灭和感伤。在宝黛爱情的欢乐、群芳宴的热闹、元妃省亲的豪华之后,是命中注定的惨痛结局。书中的贾府就是那个时代的缩射,表面上钟鸣鼎食、雕梁画栋、欢歌笑语,内里却已经无可救药地垮下去了。而宝玉,就是那个梦醒了却无路可走的作者,他孤独地坐在一间黑屋子里,内心充满了苦痛、悲伤,却怎么也唤不醒旁边熟睡或装睡的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整座房子向着黑暗的深渊滑落。

结语

以上就是《美的历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回顾了中华民族童年时期的“龙飞凤舞”和青铜饕餮的狞厉之美,然后又来到石窟艺术,领略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以及唐后期佛教雕像与壁画的风格演变,最后讲到明清时期的小说戏剧所反映的市民文化,最终由《红楼梦》奏出封建王朝走向衰亡的挽歌。

作者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说,美是“有意味的形式”。我们人类之所以能够审美,就是因为我们对美的理解以及我们的想象力赋予了“美”以意味,这是一种活生生的、流动的、富有生命暗示和表现力量的感受,一段与当时的社会人生不可分割的记忆。

李泽厚教授在书的序言中写道:“我只愿你们在这多义、朦胧和不明确性的领悟琢磨中,能读出些中国传统的味道和兴致来。”艺术本来就是“多义、朦胧和不明确”的,美育本来就需要和风细雨、潜移默化。美具有引人向善、滋养心灵的力量,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有一双发现美、感知美的眼睛!

【编辑:北桔】

此为本书书稿的删减版,更多详细内容请听完整音频。

相关内容

《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国哲学为什么如此演变?

《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一本探讨古代战争背后的军事逻辑的书。

《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如何以财政解读王朝兴衰?

《美的焦虑:北宋士大夫的审美思想与追求》||如何勇敢摆脱教条的束缚?

《苏东坡传》|人之一生究竟该怎么去活?

《日本色气》|如何从意气美学的角度,理解日本江户时代的色道内涵?

3-20《艺术与错觉》|何以会有被称作风格的东西?

《悲欣交集》|如何认真地过完这一生?

《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味》|如何成为更高阶层的人?

《恶俗:现代文明的种种愚蠢》|我们为什么要远离恶俗文化?

《身份的焦虑》|为什么我们总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

上次推送内容:

《无处安放的同情》|我们的同情是用对了地方?

【严选好书】清晨暮霭,秋雨为期。

《创新者的基因》|创新能力是天生的?大错特错!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四)谈判的六个字

本次推送:

《美的历程》|了解我国美学的基本脉络,培养欣赏经典美学的眼光。

【严选好书】成功了说什么都是对的,有些CEO可不这么认为。

《异类》(格拉德威尔版)|创业要想成功,机遇与能力哪个更重要?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三)沟通管道

下次推送:

《消费社会》|认清消费社会的符号本质,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

【严选好书】中年危机本身就是失败人生的遮羞布。

《新经济,新规则》(萌版)|是免费重要还是利润重要?一定要看这十句话。

【大咖开讲】实用谈判技巧读书会(五)谈判权力的三个元素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品卷一族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