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帝国》(加字重发)|棉花如何搅动世界?
近代欧洲的企业家把棉纺织业变成重要的工业部门,帝国主义、奴隶制和机器生产等重要现象都与此相伴。
核心书摘
《棉花帝国》以棉花工业联动七大洲的历史描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全书从棉花这种商品入手,通过叙述棉花产业发展的历史,揭示了资本主义史是如何与民族国家史、殖民史、贩奴贸易史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阐述了欧洲国家和资本家如何在短时间内重塑了棉花产业,并进而改变了整个世界面貌的。全书指出,棉花产业的历史与近代资本主义史紧密关联,理解棉花产业发展史是理解资本主义和当代世界的关键。本书叙述角度新颖独特,气势磅礴宏大,信息详实丰富,内涵独到深刻,是全球史写作的标杆,是一部发人深思的好书。
适合谁读
· 创业者
· 对历史感兴趣的人
· 想全面了解资本主义全球史的人
关于作者
斯文·贝克特,哈佛大学资本主义研究项目联合主席,哈佛大学教授,主要教授现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美国资本主义历史、镀金时代美国史、劳工历史和全球资本主义等课程,当代最了解资本主义和全球化的专家之一。贝克特还热衷写作,他的写作范围广泛,涉及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历史等。
学什么?从棉花产业的发展史窥探资本主义全球史
棉花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以至于我们往往难以注意到它的重要性。但棉花产业的历史实际上是与近代资本主义的历史紧密关联在一起的。那么,棉花到底给整个资本主义进程带来了哪些影响?棉花又是怎样推动全球化进程的呢?
《棉花帝国》就回答了这些问题。书中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理解棉花产业的发展史,是理解资本主义和当代世界的前提,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就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本书以生动的笔触,告诉我们近代欧洲的企业家和政治家是如何把棉纺织业变成最重要的工业部门的,而帝国主义、奴隶制、机器生产和工资劳动者这些近代社会中的重要现象都与此相伴。在全球史研究领域,《棉花帝国》是质量标杆。
你还会发现
· 棉花和全球化的关系到底是什么;
· 促使棉花在全球范围内盛行的原因有哪些;
· 棉花之所以在过去三百年中成为最成功的商品的原因有哪些。
一、第一个棉花帝国:战争资本主义下的棉花的命运
棉花的故事是从15世纪末开始的,从16世纪到20世纪长达四个世纪的时间里,棉花的命运经历了三次大的转折,每一次转折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发生的,每一次转折也都缔造出了一个独特的棉花帝国。
首先我们来看看战争资本主义下缔造的第一个棉花帝国,要了解这个棉花帝国,需要掌握三个关键词,三角贸易、英国和美国。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三个关键词入手,了解一下第一个棉花帝国。
1、三角贸易
大约在5000年前,印度次大陆的人们第一次发现可以用棉花纤维纺线,印度也由此成了最早接触棉纺织品的国家。几千年来,印度次大陆的人们始终是世界一流的棉纺织品制造者,他们制造出的棉布品质非常高,用马可•波罗的话说就是“这些棉布是世界上任何地方所能找到的最精细最美丽的棉纺织品”,但尽管如此,他们的棉布还是没有走出“国门”。
棉布真正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熟知是在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之后。新航路的开辟将欧洲、非洲、亚洲、美洲连接起来,欧洲人在殖民掠夺中第一次接触到了印度的棉布,他们开始的时候,只是从印度购买棉布,带回欧洲消费,但后来,他们发现了一个更赚钱的买卖,那就是罪恶的三角贸易。
那时候,美洲发明了一条致富之路,他们开辟种植园种植热带和亚热带作物,种植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欧洲人看到了这个商机,就想办法把非洲的奴隶运到美洲,这中间又不可避免地用到了棉布。
欧洲人具体的做法是从印度购买棉纺织品,然后用棉纺织品去换非洲的奴隶,之后再把这些奴隶高价卖给需要劳动力的美洲,这就形成了一个“三角贸易”,而欧洲人也成了三角贸易中最大的获益者,棉布也在这一来一回的贸易中逐渐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
2、英国
印度的棉织物在欧洲和非洲都非常受欢迎,在英国,印度的棉织物甚至一度造成了社会的不安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早在1621年,伦敦的羊毛商人就对持续增长的棉布进口表示过抗议,之后反对进口棉纺织品的声音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他们甚至将英国制造业衰败的原因归结到进口印度的布料上,他们说:“棉布贸易夺走了很多人的工作机会,如果不禁止,一定会有更多的人离开这一行。”
这些反对促成了一些保护主义措施。从1685年开始,英国陆陆续续颁布了一系列法规,禁止人们穿来自印度的棉布衣服,禁止售卖印度棉布,议会还将进口印度棉布列为非法行为,规定只能进口原棉到英国进一步加工,目的就是为了让英国人穿英国的布料。
但保护措施有了就万事大吉了吗?当然不是,英国商人自己在加工棉布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首先生产布料需要大量工人,他们很难在短期内集中起大量的工人;其次运输成本也很高,而且他们也很难保证在偏远的农场里生产出来的布的质量是统一的。
最最关键的是,英国的工资水平是印度的六倍,人工成本太高,让他们织出的布完全没有价格竞争力。那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既然人工成本高,那能不能少用人?按着这个思路,英国的商人和发明家促成了棉花历史上的重要技术变革。他们发明了飞梭、发明了珍妮纺纱机和水利纺纱机,由此衍生出了很多纺纱小工厂,人类历史也第一次进入了人和机器合作的时代。
有趣的是,如果我们继续挖掘纺纱机的原始版本,就会发现纺纱机的源头原来是在中国。据史料记载,中国的水转大纺车才是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利纺纱的机械,比西方的水利纺纱机至少要早400年。
史料记载,水转大纺车在公元1120年前后的南宋就发明出来了,在元代开始盛行,这种水转纺纱车的结构相当复杂,发动机是机器下面的水轮;传动机由传动锭子和传动纱框两部分构成,用来完成加捻和卷绕纱条的工作;工具机和发动机之间的传动,则由导轮与皮弦等结构组成。
元代科学家王祯在《农书》里记载的水转大纺车,装有三十二枚绽子,在水力带动下,“弦随轮转,众机皆动,上下相应,缓急相宜”。
水转大纺车体积庞大,全长大概有9米,高2.7米,每台纺纱车每天可纺100斤纱,效率是一般纺纱车的30倍,堪称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纺纱机器了。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水转大纺车不仅是古代伟大发明家的天才构想,它们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了人们的生产和实践当中。
《农书》里就有记载,“水转纺纱车在中原麻苎[zhù]之乡,凡临流处多置之”,这话说的是中原凡是适宜种植麻又临水的地区,都安置有水转纺纱车,可见这种自动化的机器在我国元朝就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时间上我们都能甩西方国家好几条街了。
虽然英国的水力纺纱机不是最早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它的确是给英国甚至整个欧洲节省了很多人力。技术是有了,但在原棉上英国还是一直依赖于别的国家和地区的,有依赖就会有风险。
1791年圣多明各岛上的奴隶发动了武装起义,击败了法国殖民政权,他们建立了海地国家,取消了奴隶制。这一武装起义使得圣多明各出口到英国的棉花从24%一下跌到4.5%,那取消奴隶制和棉花出口量有什么关系呢?因为种植、采摘棉花的大多是奴隶,奴隶解放了,种棉花的人就没那么多了,产量自然就少了。
这一下英国着急了,他们急着要找一个能够替代圣多明各的棉花出口国,就在焦急之际,美国出现了。
3、美国
英国人从来没有想过美国也能长出棉花来,在他们眼里美国好像只能种种烟草、甘蔗、稻米什么的,但这绝对是一种误判,事实上,美国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合棉花的生长,一些殖民者发现了棉花的潜力和其中丰厚的利润,转而在美国种起棉花来。
棉花种植能够在美国迅速扩张,得益于两个主要的条件,一是领土扩张,二是奴隶制盛行。
从18世纪开始,美洲的白人拓殖者就在不断地蚕食原著居民的土地,1819年,美国从西班牙人手中得到佛罗里达,1845年,他们吞并了德克萨斯,到了1850年,白人拓殖者已经占据了美国67%的土地。
这一时期的领土扩张被地理学家称为“大土地潮”,棉花种植园的园主们不断地推进领土边界线,来寻找更多种植棉花的土地,在这种浪潮下,美国的棉花种植业发展迅猛。
和美国的棉花市场一起蓬勃发展起来的,还有美国的奴隶市场。美国独立后,南方各州的烟草生产变得不那么有利可图了,这意味着他们不再需要那么多奴隶,奴隶主开始纷纷出卖他们的奴隶,他们都把奴隶卖给了谁呢?就是棉花种植者!
正如一位英国观察家描述的那样,“种植烟草已经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了,原来从事这项工作的黑奴被卖给了棉花种植者,到1830年,全美国足有100万人种植棉花,这些人里大部分都是奴隶。”
棉花生产的扩大使奴隶制活跃起来,导致奴隶劳动力从美国的南方向北方移动,在1783年到1808年这25年间,美国是禁止奴隶贸易的,但美国仍然进口了17万的奴隶,这些奴隶全部都用来种植棉花了。
美国成了英国最重要的棉花进口国,而英国棉花制造业的发展是建立在美国奴隶贸易和暴力的基础上的,这些出口到英国的棉花,是带着血的棉花。
二、第二个棉花帝国:工业资本主义下的棉花的命运
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本书的第二个重点内容,第二个棉花帝国:工业资本主义下的棉花的命运。
伯克是纽约市一家铸造厂的商务经理,1835年他乘船来到墨西哥南部的一个小镇上,那里开设了墨西哥第一家蒸汽动力棉花生产企业,伯克要去指导他们使用蒸汽机工作。这一次他从纽约带来了一台机器和四名工程师,但其中两个人很快就因为疟疾去世了。
他们没有建筑师,就自己想办法设计工厂,虽然工厂的拱门有两次都要撑不住了,但总算是有惊无险地把工厂开起来了。从工厂正式运营的那一天起,一直到1844年,九年的时间,他们雇用了117名当地人用蒸汽机作为动力种植棉花,一共生产了将近20万公斤的布料。棉纺织厂就此拔地而起,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
这个墨西哥小镇的例子不是一个特例,在同一时期,我们能在全球找出数百个甚至上千个这样的例子,这些故事都在昭示着一个道理,那就是工业革命的发生缔造了第二个棉花帝国。
新的棉花帝国的有效运转需要两个新的支撑力量,一是全球性的劳工队伍,二是全球性的商品交易体制。
工业革命让大量劳动力得到解放,蒸汽机让纺纱的生产力提高了一百倍,但这些节省劳动力的机器也是需要劳动力来操作的,虽然美国有15万工人从事棉花产业,但仍然无法满足市的需要。
所以,光靠奴隶已经不足以支撑这个新的棉花帝国,棉花制造商们需要获得更多的劳动力,他们在国家的支持下(当时欧洲的大部分国家都从法律上强制人们去工作)把男人、女人和儿童变成了工人,然后付给他们微薄的薪水。
一个叫塞缪尔的棉花生产商为了更好地控制工人,还设计了一套考勤制度。他的考勤以工厂房间为基础,把每个房间的工人都列出来,再把一天划分为四个时间段,考勤簿上详细记录着哪个工人在哪些时间段出勤了。但仅仅想用考勤控制工人是不够的,雇主还会用殴打、惩罚来对付工人。
这些支撑起第二个棉花帝国的受薪工人,一周要工作六天,每天要工作12-14个小时,还要遭受雇主的监督和殴打,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他们不过是拿着工资的奴隶罢了。
而支撑新棉花帝国的另一大支柱,就是全球性的商品交易体制。在当时,英国的利物浦是一个横跨全球的棉花帝国交易中心,它集中了全球棉花贸易的核心功能,比如买卖原棉、运输棉花产品、为棉花种植和制造提供资金等等,所以可以说利物浦左右着全球的棉花生意,而利物浦的商人就承担起了协调奴隶、农民、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的工作。
这些商人会把原材料运送给制造商,再把制造商的布料送到市场;也会把钱预付给种植者,让他们种植棉花,之后再把棉花收回来,送到制造商那里去。说白了,这些商人就是中介,靠棉花贸易的中间环节赚差价为生,也负责传递棉花市场和工厂的相关信息。
但随着棉花交易量的急剧增加,很多棉花制造商不再从商人那购买棉花了,他们开始使用经纪人。与商人不同,经纪人本身并不拥有棉花,他们要收取的是商家和制造商之间的经纪佣金,这意味着制造商可以从经纪人手里买到利物浦港口任意商家的棉花。
有了经纪人,制造商就再也不用亲自去检验棉花的质量了,他们只需要把要求告诉经纪人,经纪人就会替他们找到他们想要的棉花。
经纪人的出现带来了一种新的销售方式,那就是预售尚未到埠[bù]的棉花,期货贸易开始出现了。对于期货市场来说,信息永远比棉花走得快。
1812年的时候,棉花经纪人就已经开始交易仍然还在公海上的棉花;1858年,利物浦的美国商会设计了标准格式的“即将抵达”合同,人们可以销售尚未发货的棉花,甚至那些还没有种植的棉花都能拿来销售。
这种“抽象的交易”让新的棉花帝国成为了一个信贷帝国,棉花贸易也又一次出现了可观的增长。
全球性的劳工队伍和全球性的商品交易体制这两个支柱支撑着第二个棉花帝国的繁荣,但这个繁荣的帝国却被一场美国爆发的内战终结了。
三、第三个棉花帝国:全球资本主义下的棉花的命运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看美国内战后,新的棉花帝国是如何兴起的。
1861年美国南方联盟用炮火击中了萨姆特要塞,美国内战的序幕就此拉开,这是一场争取国家统一和消灭奴隶制的革命战争。奴隶对英国甚至全世界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种植棉花的劳动力,没有奴隶,棉花贸易势必要遭受重创。
史实也证明,从美国内战爆发后的第二年开始,英国的棉花进口总量就下降了50%,棉花的价格和战前相比也翻了4倍,所以在美国南方和北方长达四年的战争中,英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祈祷奴隶制可以保留下来,好继续为他们的棉花贸易服务,但很遗憾他们的希望落空了。
美国内战结束后,奴隶第一次恢复了自由身,一时间,整个由奴隶支撑起来的棉花贸易体系瘫痪了,终于成为自由民的奴隶想方设法地要逃离棉花地,而资本家却想方设法地要让他们回到棉花地里去,最终资本家赢了,自由民不得不再捡起种棉花的活。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自由民没有自己的土地,没有土地他们就很难掌握自己的劳动力,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成为自耕农,过自给自足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国家政策也把他们往棉花地里“逼”。
早在1865年11月,密西西比就通过了一系列黑人法典,要求自由民签署合同,继续留在种植园中,美国政府中的很多人也认为,需要国家强制的力量将自由民转变为受薪工人。
美国内战后,种植园主的确无法再单方面支配自由民的工作,但他们可以通过别的方法间接地控制自由民,比如用分成制把自由民固定在棉花地上。自由民没有土地所有权,地主就把土地租给自由民,再从中收分成,很多地主会收取很高的分成和利息,甚至在收获季节结束时,自由民的那些作物都不够支付债务。
新兴的土地所有制和劳动力制度使得自由民不得不种棉花,而种棉花又让他们越来越穷,越穷就越需要种棉花,因为棉花是自由民唯一可以随时赚钱的作物,由此循环下去,自由民没自由了,但棉花贸易又发展起来了。
美国内战对全世界的棉花资本家来说都是一次警告,在棉花问题上过度依赖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一件及其危险的事,所以,美国、法国、德国、印度、埃及、中国等国家都开始寻找自己的生存之道、扩大自己的棉花产量,就连一直靠进口原棉发展制造业的英国也在积极地种植棉花,但种植棉花总要有土地吧?没有土地或者土地不适合种棉花怎么办?答案就是殖民扩张寻找新的土地。
第三个棉花帝国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新棉花帝国不再像工业资本主义时代的棉花帝国那样只有一个中心,而是一个多国竞争的松散体系,这个体系的建构是和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新殖民主义同步的,棉花资本主义成了殖民主义掠夺资源和劳动力的武器,但也间接促进了很多新兴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也许就如作者斯文•贝克特所说:“棉花资本主义是一个关于控制和剥削的故事,同样也是一个关于自由和创造性的故事。”
三个棉花帝国的诞生,带我们窥探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本主义进程,那么在这个进程中,我们又能有什么启发、得出什么结论呢?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本书最后一个重点内容:棉花的资本主义进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四、棉花的资本主义进程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1、要理解棉花资本主义进程就必须先理解“国家”
国家在棉花资本主义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无论是在棉花资本主义进程的哪一个阶段,我们都能看到“国家”的身影。
早期欧洲国家对美洲殖民地的占领和瓜分,为欧洲定居者和商人积累财富创造了条件;在后来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时期,欧洲国家也是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名获得了很多非西方国家的土地、劳动力和市场资源,这又为棉花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再往深里看,如果当时英国政府没有实施贸易保护措施,还一直是从印度进口成品棉布的话,英国的资本家根本不需要为了要节省人力而想方设法地发明机器,如此一来,工业化和棉花资本化的进程可能都要推迟几十年。
在美国内战爆发后,也是国家站出来,让自由民重回棉花地,才让棉花帝国得以发展和重建。所以说,资本主义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推波助澜”,在棉花资本主义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成了最重要的建构者和参与者,也成了我们理解全球化进程的关键。
2、棉花帝国的发展离不开小人物的努力
在棉花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中,除了能感受到“国家”这只大手的“调控”作用之外,还能看到无数小人物的奔波,比如商人,比如奴隶。
棉花帝国背后是一个巨大的利益体,商人是一个眼睛朝“钱”看的群体,哪里有利可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从最初的三角贸易,到之后的劳动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甚至是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的发明也都是商人促成的。
商人在棉花帝国里奔走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但他们却无形中推动了棉花资本主义的发展。奴隶就更不用说了,他们从一开始就是支撑棉花帝国的劳动力支柱,直到后来恢复了自由身,还不得不继续在棉花地上耕作,为棉花服务。
奴隶争取解放期间棉花产量的持续下降和价格的持续上涨、商人和国家的恐慌也都说明了奴隶在棉花帝国中的重要作用。
所以说,棉花这个庞大的帝国背后是无数小人物的努力和付出,我们在理解任何一个宏大的现象时,都不能被表象遮住眼睛,宏大现象背后小人物的力量,往往才是这个现象之所以能宏大的最主要原因。
总结
《棉花帝国》是一本讲棉花发展史的书,也是一本讲资本主义进程的书,读完这本书,你就会发现,原来人类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事件都和棉花有关,原来当今世界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也是棉花的作用和功劳。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这个资本主义故事的中心位置是棉花而不是其他东西?”用作者斯文•贝克特的话说就是,“棉花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将不同大陆连接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关于土地、劳动力、运输、生产和销售的全球性网络,棉花将看似对立的各方带到统一平面之上,促成了一种新的经济秩序的产生。”
这句话是对棉花帝国最好的概括,也希望这句话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棉花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1398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拆书人:小燕)
《棉花帝国》金句:一个时代的历史往往是由某种商品界定的。
棉花制品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产品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就是从棉纺织业开始的。
点击右下方“分享”按钮,把棉花与资本主义全球史的关系送给需要的朋友,帮助他了解棉花产业的发展史,看透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
相关内容:
《科技想要什么》|人类与科技最佳的相处方式不是掌控和支配,而是携手同行。
《八月炮火》|德、法两国战前计划的失败,两军统帅对战争中特殊情况的发生明显预见不足,缺乏大局观,无法以变应变。
《文明之光》1/4|只有掌握整体理性主义和局部浪漫主义的思维,才能准确地认知历史。
《文明之光》2/4|高效的组织体系和强大的综合国力是科技转化成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也让人类在历史进程中体会到科技的力量。
《文明之光》3/4|只有跨领域涉猎,才能兼收并蓄、融汇贯通,才能获得更加深刻的艺术体验和个人提升。
《文明之光》4/4|政治并不神秘,它一直推动着历史和文明的进程,并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上次推送内容:
【听读史记学管理】汲郑列传|才干是立身之本,正直真诚是信任之基。
本次推送:
《超越智商》|一本书了解提升理性的方法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听读史记学管理】荆燕世家|“无赖”刘邦的早期社会关系调查。
《棉花帝国》(加字重发)|棉花如何搅动世界?
下次推送:
《活得明白》|生涯咨询的典型
《不含传说的普鲁士》|普鲁士传奇在于“没有传奇”。
【听读史记学管理】陈丞相世家|学“阴谋家”陈平,做自信的放权领导者。
《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拉丁美洲贫穷与动荡的根源是什么?
(语音、文字、图片部分来自今今乐道APP和网络,老农整理)
公众号内查找文章的方法
一、关注本公众号的朋友到您的微信好友列表中找到订阅号消息。
二、找到“”品卷一族“后点击头像进入公众号
三、找到公众号名称”品卷一族“右侧显示有一头像点击并进入
四、打到右上角的搜索标志。
五、输入想搜索的名词就可以得到相关结果
六、输入想搜索的文章类别“运营”也可以显示与“运营”相关的内容
五、输入想搜索的作者也可以得到结果
六、输入想搜索的人物”管仲“就可以得到内容中提到”管仲”的文章。
为进取者提升提供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