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内卷下律所发展之大变局:律所、律师、管理的三边博弈

735 熊猫法律星球 2024-07-01
作者:735



一、对于律所规模化的认识


01

规模化的3个深层逻辑


▋ 市场化,无论是律师行业收入和人数都在增加。另外是法治一体化,不像美国,每个州的法律都不一样。


▋ 地域化,北京上海占全国律师创收的半壁江山,随着他们越做越大,一线城市律所的成熟的专业、产品、管理、技术、品牌,可以向二三线城市传导。


▋ 行业特点,是知识型的服务行业,是一个基于人的行业。如果一家律所想要业务收入,往往只有两个方法:一是提高对客户的收费能力,二是扩大规模;而简单的人数规模增长,可能是律师行业发展最快的一种。


▋ 总结:律所规模化没有什么秘诀,就是做好“人”的工作;过去的实践证明,律所做大,不一定要做强;但是律所要做强,必须做大。


02

规模化的基本路径


▋ 单体做大:合并做大、自然做大、横向招聘/引进。


▋ 布局做大:从律所布局来看规模化有两个含义,一是人数的规模化,二是布局规模化。


03

规模化面临的问题


律所规模做大之后,首先挑战的就是律师事务所的管理能力。


▋ 其一是风险事件的把控,影响律所的品牌,公关危机和舆论压力。


▋ 其二是内部交易市场信息遮蔽和信任传递。


04

规模化的未来趋势


▋ 规模化、平台化将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未来十年,律师人才的规模增长将为规模律所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规模化带来的竞争会进一步拉开律师之间的差距,基于交易的信息遮蔽以及信任的不传递,卓越者和平庸者的差异会变大。


▋ 三边博弈


律所,作为组织独立存在。


合伙人/独立执业律师,我们可以理解为投资人或者老板,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


员工,可以理解为企业或者公司职工,包括授薪律师、律师助理、行政团队、品牌管理团队等,辅助律所和合伙人/独立执业律师发展。


▋ 检验规模化是否良好的三个标准


第一,服务好客户。这是第一位的。


第二,被市场认可。客户选择你并且以你为荣,那就是成功了。


第三,员工是否幸福。让所有人都能受益。


二、对于内部市场建设的认识


“万金油”律师的时代已经结束,律师行业和很多行业一样,已经进入到分工协作,“不吃全鱼”的时代。


▋ 即便是在争议解决领域,从法律检索、证据收集到出庭应诉、判决执行,单干全包的个人英雄主义也渐渐为团队作业、分工合作了,故律所的内部市场首先表现为所内律师的专业分工和团队协作。


内部市场同样是为帮助客户提供信任的律师和提供专业技术、经验的律师建立与彼此的链接。


▋ 为什么强调内部市场?


首先是因为只有在一家律所内部,才能形成统一的质量标准、统一的收费标准、统一的客户服务体验、统一的纠错机制。


其次是因为行业特性所决定的。特别是企业的法律服务需求不断加大,同一客户业务的多元开拓成为常态。


所以,建立统一、合理的合作和分配机制,并有效执行是关键。


三、对于律所内部管理的认识


01

“非律师”开始跨界入局


律师群体正不断扩张,律所规模化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律所开始意识到合伙人在管理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缺陷,“非律师”合伙人正成为现象级存在。


 ▋ 前台、行政、市场运营人员……在一家律所的舞台上,灯光似乎不经常投射在“非律师”群体的身上。


一方面,“非律师”在大多数律所里本身就是小众群体,而且他们的岗位定位相对基础和常规。另一方面,在律所的传统观念看来,掌握着专业能力甚至客户资源的律师才是律所的核心资产。与之相比,“非律师”人员显得无足轻重。


 ▋ 然而近几年,随着各家律所规模越做越大,客户需求日新月异,业内竞争日趋激烈。无论是律所平台大盘,还是业务团队小圈,事务性、管理性的工作越来越多。


深陷管理和业务两个战壕,各大律所主任、合伙人激战正酣的同时,亦苦乐参半。


律师是生产力,而“非律师”处在生产关系层面,两者结合,可以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良好的“非律师”运营团队可以给到律所很大的加持,解放律师,融合律师,一同去促成律所战略目标的达成。


02

律所管理的“内卷化”问题


内卷化,本来是一个来自人类学领域的网络热词。


在教育领域里,中国家长正在被学校和一些教育机构搞得无比“内卷”——


“您来,我们教育您的孩子!”


“您不来,我们教育您孩子的竞争对手!”


简单的文字组合,让很多家长焦虑到不行。内卷化由此而生,意思是某种增长到了一定瓶颈之后无力突破,从而使本体产生迷茫和焦虑。


你管理,你需要为团队付出更多;


你管理不好,你的团队将会离开;你不管理,别人迟早会帮你管理团队……


这种情绪,我们是不是很熟悉?无论律所管理还是团队管理,无论是一体化精品所还是规模化大所,管理中都弥漫着比比皆是的焦虑。


是赚的钱少了吗?现在律师和律所的收入比10年前翻了不止10倍。是活少了吗?现在法律服务采购已列入很多公司和政府的固定采购项目。


看起来一切都处于最好的时候,那么,中国律所管理者在焦虑什么?


因为,别人都在做大。


 ▋ 这种纠结的心路历程,想必很多律所主任都经历过。


为了发展,好心带队去其他律所学习,结果学一次人就走一次。眼看着团队散摊,再这样下去,人气没了,自己迟早得并入其他律所。


那怎么办,赶紧找伴合了吧。合了还得设计好制度,让大家合得更紧,否则还是有散摊的危险,因为其他大所发展得越来越规范和有序。


这种来自比较和对未来潜在的焦虑,伴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万一做大了呢”的成功诱惑变得更加激烈。


是的,这是一波做大的机会。


正因为时间窗口来了,所以律所管理运营尤为重要。因为,这意味着谁的制度合适,谁的管理稳定有效,谁就有可能成为吸引人的平台,成为有实力的大大大所,或者有实力的精品所。


 ▋ 当然,中国律师制度恢复40周年,1992年以后开启的律所市场化大发展,将近30年的高速发展确实让一些律所成为当前佼佼者,探索出了各种公司制、合伙制等多元化的管理制度以及丰富多彩的律所文化。


但是,就目前而言,没有一种机制可以奉为圭臬。谁也不敢说,学了谁的就能成功。大家都越来越认识到,真正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可是究竟如何选择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这成为新疑问。


乌卡时代来了(VUCA,volatile、uncertain、complex、ambiguous的缩写,分别是易变不稳定、不确定、复杂和模糊。)乌卡时代是一个具有现代概念的词,是指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的世界里。


其实,不确定性下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似乎一切偶像都在随时失去。


这反而出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状:
律所管理运营模式成了一串时时在变化的密码,这一刻,这个组合,下一刻就有可能变化。


所以,这是一个考验智慧和艺术,以及耐心和初心的最好时代。



律所管理运营的水平是律所能否做大的分水岭。当然,管理运营也是律所做大必经之路,是中国律所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配套。


因此,中国律所管理要突破“内卷化”感觉,可能需要更多多元思维人士进入做跨界事务,实现新破局。


如果说律所管理“内卷化”是个阶段感觉,那就是提醒大家寻找多元突破方法了。


只要心里就会有光,脚下就会有路,看清楚道路的喜悦就会油然而生。


作者往期文章:

《互联网背景下律师的发展之路》

《从青年律师到资深律师,未来发展的趋势到底在哪里?》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的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仅供学习参考之用。如需转载、节选,请在本原创文章发布48小时后联系小编(xm-planet)授权。未经授权,请勿搬运。欢迎首创稿件,如有投稿意向请联系小编

与管理层的沟通,需要高效且有效。如何与不熟悉法律的主管沟通签约目的
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推荐阅读

1、下载:国内律师协会办案业务指引合集,共1G,6668页!2、如何用好质证公式:以刑诉法解释为例,总结质证结论用语3、判例总结:投资协议与公司章程不一致时,哪个效力更高?4、收藏!劳动纠纷案中常用数字及其计算方法5、为什么只有律师的律所,终将会被淘汰?6、律所规模化之后,就可以“躺赢”了吗?(更多精品文章,可查看菜单栏“往期精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