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椰树集团的4个近忧和1个远虑(下篇)

台风雨 天涯海聊 2022-07-19



兴衰谁人定,胜败岂无凭!


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椰树集团的4个近忧:

一、产品单一老化。

二、营销低俗落伍。

三、团队平庸断代。

四、原材料供应危机。



首先说说椰树产品单一老化的问题。


1997年是中国饮料江湖的分水岭。


这一年是称雄十余年的国产饮料大王健力宝的最后高光时刻,健力宝当年以55亿销售额傲视群雄。


宗庆后的杭州娃哈哈则凭借新品AD钙奶大卖一举超越海南的椰树、椰风,成为行业老二,销售额也突破了20亿元。


椰树则在1994年短暂达到了全国销量第一的巅峰,但等到实现20亿销售额已是5年之后的2002年。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这一年年底,钟睒睒的农夫山泉第一批产品刚刚在杭州推出面市,但谁也没想到,农夫山泉才是未来中国真正的水业霸主


16年后的2013年,当娃哈哈以783亿达到峰值时,椰树集团销售额才刚刚突破40亿,此后到现在8年时间里,椰树集团的营收就一直在40亿左右徘徊波动,停滞不前了


为什么椰树会一步一步跌落出中国食品饮料行业第一阵营呢?如果从产品力的角度分析,椰树主要有二个失误,一个是没有把椰汁这个爆款做到极致,另一个就是没有把矿泉水这个单品做起来,并逐渐形成一个层级分明的热带特色饮品矩阵。


现在回想起来,椰树当年的起点是非常高的,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的椰树椰汁是真正的爆款单品,订单排到三年之后,当时一罐椰汁出厂价是1.95元,但只要你能拿到货,马上有人在厂门口以高出一倍以上收购指标,当年如果谁有门路能拿到椰树椰汁出厂价指标,一转手就可以一夜暴富,如今的湖南首富爱尔眼科创始人陈邦就是这样在海南完成原始积累的!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许多人只知道海南炒房地产的故事,却不知当年倒卖椰树椰子汁也一样能发家致富。



试想一下,不要讲钟睒睒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创业伊始就能碰到这样一款好产品,宗庆后和李经纬等业界大咖当时都是很眼红椰树椰汁的,毕竟如此紧俏不愁卖,光倒卖指标就能当首富的产品是可遇不可求的,估计也很难找到第二家了吧?


椰树另外还有一个巨大优势就是它的“国宴饮料”金字招牌,这个也是多少广告费都不一定能拿到的国家顶级品牌资源,从1991年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始,整整三十年,椰树都是被“国宴饮料”这个光芒万丈的金字招牌所加持,这种殊荣恐怕在业内也是独一无二的吧?


因此,有行业资深人士分析,如果运作得当的话,单凭椰树椰汁一个单品,到现在年卖百亿是一点问题都没有,泰国红牛饮料进入中国时间晚于椰树椰汁上市时间,第一家工厂也是落户于海南,红牛在中国销量早就过百亿了,更晚面世的蛋白饮料“六个核桃”销量上市短短几年就冲击百亿大关了。


至于矿泉水这个单品就更应该是椰树人的耻辱!


海南的生态这么好,水质国内一流,消费者认可度这么高,顶着“国宴饮料”的光环,数十年如一日,天天露脸于中国收视率最高的新闻联播,椰树牌矿泉水一年销售额现在竟然还只有区区二个亿,简直是贻笑大方,不到农夫山泉,百岁山,怡宝,康师傅等品牌的一个零头,要知中国饮用瓶装水一年的市场规模早已突破千亿,2019年为2100亿





因此,具备这么独特的优势,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椰树集团发展这么多年,年销售额达到200亿规模,甚至突破500亿营收应该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作为海南人,作为椰树人,虽然首先应该感谢以王光兴为首的经营团队让椰树这一品牌屹立天涯海角三十三年红旗不倒,但同时也应深刻反思,如果有钟睒睒,宗庆后这样更进取,更专业,更开放的经营团队,椰树估计早就是一个世界级达到千亿市值的中国食品饮料行业领军企业了


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曾告诫中国企业家要“跳出地球看地球,站在月球上看中国经济”,作为一名海岛型企业家,同样应该“跳出海南看海南”,不能被岛屿思维局限。


毫无疑问,这些年,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海南也不例外。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椰树集团似乎还活在二十年前


如果有一天有机会置身椰树集团在海口龙华路老厂区,老办公区的话,你绝对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这里的一切,甚至是一草一木和三十年前相比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依然还是那个当年日本人留下的老厂区,依然还是那样低矮阴暗嘈杂,连厂门口卖鲜花的一排门面房都没变。



鲜花依旧,椰树企业和椰树人都己悄然老去!



当然了,椰树集团公司办公区的状况也好不到哪里,气场低落,即使是创始人的办公室数十年来一成不变,平均年龄接近60岁的高管与经理们的办公室大多也是因陋就简,简单凑合,方方面面都没有什么现代企业的气息,基层员工没有主人翁精神,中高管理层也早习惯于按部就班,创新开拓似乎是一种奢谈,时光在这里仿佛凝固一般还停留在上世纪九十年代





思维与观念落伍才是最大的落伍,活在过去,不思进取,对一个企业而言是十分危险的!


除了张帖墙上和门联上随处可见的花花绿绿的椰树经典美女大胸产品广告外,展示得最多的就是为王光兴本人为企业改制辨护与对他本人歌功颂德的口号,横幅以及王光兴本人的名字与题名,整个椰树似乎在竭力营造一种王光兴在椰树集团说一不二,不可挑战的氛围与气势,但实际上给人的感觉却不是这样,反而让人觉得椰树公司内部思想并不统一,甚至还在暗示椰树内部一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


除了办公生产环境和员工精神状态外,了解一个企业最直观的一个途径就是看它的产品包装,广告和营销模式。


食品饮料行业属于快消品,广告策划与营销模式十分重要,甚至决定企业生死存亡,农夫山泉的快速崛起就是因为“有点甜”这三个广告词值万金,健力宝则是靠体育奥运等方面的事件营销,王老吉则是口碑与广告并用,娃哈哈就更不用讲了,几十年的江湖地位绝不是浪得虚名,靠的是丰富的产品线与150万个终端直销体系的有机结合,在这个刀光剑影,完全市场化的行业,一个企业没有真正的“杀手锏”级的核心竞争力是不可能成功和长久的。


这些年,除了广告词和画风日益低俗并屡屡引起社会各界议论与抨击外,椰树产品本身一直没有什么创新,了无新意,乏善可陈。产品老化,营销老化,团队老化,公司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弥漫着一种守旧而固执的保守氛围


在某种程度上,椰树似乎已经没有信心也没有能力去进行改变和创新了,害怕并拒绝变革其实也是不自信的一种表现。


包括营销模式也是如此,几十年来,椰树基本上还是采用代理制联销模式,即先打款后发货,卖不掉我负责加年底返利,这种模式的最大弊端是由于没有自己的终端销售体系而不得不受制于核心代理商


尤其让人吃惊的是,在网络经济早已大行其道的今天,椰树居然还没有去开拓电商渠道,更不用说直播带货等等,这在椰树这种量级企业里已经很少见了。


在广告投放方面,互联网的投放比例也不高,主要还是以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为主。而且,椰树的广告以直白著称,如当年的“绝非江水湖水”就是针对农夫山泉的,不过,这种风格有时候也没什么效果,消费者最终还是选择了“有点甜”的农夫山泉


这些年的椰树,存在感似乎是江河日下,除了频频引起争议的低俗广告外,吸引眼球的另外一点就是卖身契式招聘广告,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椰树现在人才的匮乏和断代。


判断一个企业团队如何?主要有二点,一个是看基层员工的待遇和口碑,一个是看高管层的能力与担当。很显然,椰树在这二方面都是评价不高的。


椰树号称有6千员工,但员工持股会在册股东只有110位,因此,大部分椰树员工是享受不到分红的。而椰树一般员工的工资福利待遇水平即使在海南也是不高的,一般车间普工月薪仅为2500元一3500元,营销岗4000元一6000元,而且只有五险没有公积金。因此,在海南,椰树肯定不是“最佳雇主”企业,更不是一个人人争着想去,让人艳羡的好单位,总之,去椰树上班对大多数海南人民而言似乎是一件没有多少自豪感和吸引力的选择。


在海南职场,许多人都知道一个潜规则,那就是海航的高层基本上不用海南本地人,而椰树高层基本上没有内地人。


相对而言,椰树更加封闭,椰树早年的一位职业经理人一一张学斌还是有一定视野的,后来去了创维,现在的董事长赵波,是本地人,2008年上任的,表面上看是椰树集团董事长,但背后老板肯定是王光兴,因为王光兴是椰树员工持股会的大股东。不过,按现在流行话,赵波比较懂规矩,和王光兴配合也算默契,但只要王总在,赵董的话语权还是有限的,王总虽然文化水平不高,只有初中学历,但个性是很强势的,也很有主见,虽不至于处处唯我独尊,但也是棉里藏针,不太喜欢有不同声音,当然,在内心,他是希望王家人能接班,他一直也是这么安排的,但是这一过程并不太顺利,他有一儿一女,按传统肯定是先培养儿子王雄姿,但结果让他大失所望,后又培养女儿女婿,但也不是很成功,现在,女儿王英姿主要是负责财务,大事最后还是要王总拍板,毕竟下一代人和上一代人理念与能力是有差别的。





这个接班人问题其实有共性的,不但椰树如此,宗庆后,双汇万隆以及老干妈都有同样的烦恼,前不久,万隆父子还干架,老干妈陶华碧和王光兴的经营理念比较接近,都信奉不上市不贷款不合作,但两个儿子也都不太争气,相对而言,宗庆后的女儿比较有希望。


椰树4个近忧中有一个隐忧是一般人不太了解的,那就是椰树一直面临着新鲜椰肉原材料供应危机


和大多数椰汁生产企业使用椰浆不同,椰树一直采用的是新鲜椰肉鲜榨,所以,椰树一直在广告词里特别强调这一点,这样做当然是有道理的,不加香精,不加添加剂,保证了椰汁口感纯正,这也是椰树椰汁长销不衰的品质根基。


但问题是,海南虽然号称椰岛,但自从有了椰子汁后,新鲜椰子产量严重不够用,目前海南全岛年产椰子约2.4亿个左右,全部给椰树一家加工都不够,所以,不但椰树,其它椰子加工企业也如此,必须要从东南亚大量进口椰肉或者椰浆,因为,椰浆成本低,许多企业都是用椰浆,但是椰树集团一直坚持用新鲜椰肉,每年从印尼,越南等国大量进囗,一年的进口量大约是2.5亿到3亿个。然而,这些年,从印尼等东南亚进口不但成本越来越高,而且,由于原产国政策上不再鼓励原料型农产品出口,未来海南毛椰子的进口面临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另外,原材料过分依赖单一产区也是有风险的,加上近几年疫情,贸易战等因素,椰树的原材料供应难题会越来越突出,而且,这个问题短期内在海南是无解做,中长期看也不乐观。因为光满足椰树一家的产能,海南再种50万亩椰子树都不行,海南现在根本就没有这么多土地资源,而且在海南大种椰子树也没有成本、品质和产量优势,主要原因是和东南亚比,海南纬度比较高了,并不是椰子最佳产区


所以,海南在发展椰子产业上一直存在一个巨大的认知误区,以为发展椰子产业就是大种椰子树,这种看法和作法都是很片面的,也是有沉重教训的,上一次是2000年,由时任省委书记亲自发动号召,计划扩种100万亩椰子树,结果是一亩没增加,反而减少了,目前全省真实的椰子树面积只有50万亩左右,比2000年时还少。还有就是最近一次,有人又在误导把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又浪费在所谓水果椰的推广种植上,结果的是差点把海南椰子所一锅端了。


椰树要从根本上解决原材料供应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出去,到印尼,越南等东南亚去收购或者控制椰子上下游相关产业链,包括种植和加工





最大的远虑


上述近忧所涉及大多是经营管理问题,相对容易解决,椰树真正的大问题是事关改制,股权与治理结构的远虑!


远虑涉及的关键问题如果解决了,椰树才能长治久安,那几个近忧也会随之迎刃而解了。


椰树集团最大的一个远虑就是在新时代政治周期背景下,早年改制隐患与创始人百年之后交接班震荡叠加所带来的企业股权与治理结构会否出现颠覆性大变局


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它的出现可能会象“黑天鹅”事件一样毫无征兆,也可能象“灰犀牛”事件一样理所当然,从而导致颠覆性后果。


近年来,以人民为中心,共同富裕,党领导一切,四个伟大,倒查二十年……这些政治词汇高频率反复出现与升温实际上预示着一个新的政治周期已经开启


最近的联想司马南风波实际上也是这种周期转换时必然发生的现象。


当然,我们没有必要对国企改制包括管理层收购(MBO)这样的方式全盘否定,一棍子打死,国企改制是否合理必要主要是看个纬度,一个是在合乎政策与程序的前提下改制方案是不是公开透明公正,另一个就是改制之后,企业是不是发展更好了,股东,管理层和员工是不是都受益了?


如果按照上述纬度回看2006年的椰树改制其实并非无懈可击的,反而是很值得探究的!





2006年,是椰树集团前身海口罐头厂成立50周年,也是王光兴重返海口罐头厂,主导椰树集团发展20周年,就在这一年9月,海口市批准了椰树集团改制方案,从此,这个有50年发展史的国营工厂退出了国企序列,变成了由王光兴个人控股的民营企业。





然而,十几年过去了,椰树内外对此次改制决策与方案一直争议不断,上世纪九十年代甚至有人在厂区无缘无故被打成重伤,不了了之,有人甚至去北京敏感区域上访,誓死抗争


事实上,2006年时,国家政策对国企改制尤其是管理层收购的政策已经开始收紧了,但在当时椰树管理层不懈运作下,海口市相关部门最终批准了椰树改制方案,而且这是一个一步到位,十分彻底的椰树私有化方案,国资一股未留!要知道当时的椰树可是一个年产值二三十亿,利税好几个亿的海口市数一数二的好企业。


因此,有关部门究竟出于什么考虑批准了这个椰树彻底私有化的方案,它究竟经过了哪些审批流程的?时至今日都是一个谜,并不透明,尤其是方案细节如国有资产如何评估作价的?管理层收购资金来源哪里?王光兴占股比例是按什么标准确立的?高管与员工持股名册与比例又是谁决定的?等等都是谜雾重重。


另外,椰树改制至今己整整15年了,我们看到的并不是突飞猛进,蒸蒸日上的一个现代企业,而是一个产品,管理,团队全面老化,固步自封的落伍企业,于社会而言,这些年椰树的产值利税停滞不前,增长乏力,丧失了许多发展良机!改制既没有让企业更上一层楼,也没让员工幸福感,获得感增加多少。


由此可见,椰树当年的改制并没有达到当初的目的,更没有出现社会,企业,员工真正多赢的局面,那么,最大的赢家是谁呢?这当然是不言而喻了。


王光兴王总确实是椰树发展史上的大功臣,但也不能把所有功劳记都在一个人头上,比如说,关键的油水分离专利的发明人是郑子龙詹子志等。而且,“老王叔”也是人,并不是神,他也是穷苦人出身,也会犯错误,王总不是全能的,以前王总行也不代表王总一直都行。


每一个人,每一代人,归根结底都是时代的产物,“只有时代的马云,没有马云的时代”


椰树和王光兴董事长也不例外,作为一名负责任的企业家为了企业长远发展和家族终极利益一定要看清大势,未雨绸缪,避免人亡政息的悲剧上演。



人散财聚,财散人聚,世上一切皆有定数!



椰树的“王光兴时代“总有一天也要成为过去式,“后王光兴”时代的来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是不可逆的自然规律!





我们可爱的“老王叔”生于1940年,为椰树奋斗了一辈子,马上就82岁了,廉颇老矣,也该歇一歇了。


不管是民企还是国企,椰树的历史与现在都决定了它不能成为属于一家一姓的私人家族企业,而应该是一个立足海南并被海南人民所共享和骄傲的百年企业。



“让椰树再度强大!”


椰树到了要变革的时候了!





编辑:Kevin
图片:网络

天涯海聊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做任何形式的转载和出版。转载请在消息栏回复“转载”查阅须知。

推荐阅读

自贸港向左,海南股向右?

椰树的4个近忧和1个远虑 (上篇)

谁是海南第一商帮?(下篇)

88版海南自贸港,5个方面超出你想象。

海南的企业家去哪里了?(中篇)

等风来,海南的“后浪”们

海口街头的人间烟火味去哪里了?

海南哪里女生最适合做老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