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议这三种人去当老师(诗人学者张文质再给教师的11条建议) | 我是教师

2017-07-16 深圳师者情怀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张文质,诗人、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30多年来致力于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已出版的教育著作达30多本,被教育界尊称为精神导师。他提出的“教师微革命15条”非常有人情味,例如:坚持每天阅读;回家吃饭,休息时间和家人在一起等等,这15条在教育界广为流传。


最近,他又给老师们提出了11条建议,您知道,在这位诗人教育学者看来,哪些人适合当老师呢?一名优秀的教师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讲述者呢?文末还有他推荐的书单,这些好书一定会让您在新学期伊始,动力满满!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322c0f7dq&width=500&height=375&auto=0

文 | 厉校麟  摄影 | 洪宇哲

张文质,诗人、教育学者、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30多年来致力于基础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探索。

 

《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的十字路口》《父母改变孩子改变》《保卫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对话》……已出版的教育著作达30多本,近期又新出《张文质说1:教师的“微革命”》《张文质说2:生命的见证》。诸多身份和著作,让外界对这个被教育界尊称为精神导师的对话,有一些期待,早些年,张文质提出的“教师微革命15条”,已广为流传。

  1. 一定要关注时局,议论时事。

  2. 一定要尽你所知说出历史事实。

  3. 对任何有新见解、可能说出真相的文本都尽量通过个人网络平台加以传播。

  4. 努力说真话,无法做到时也尽量不说假话,少说假话。

  5. 尽自己所能至少参与一项旨在助推社会进步、改善民生与教育的公益活动。

  6. 坚持每天阅读,并与亲友分享阅读心得。

  7. 回家吃饭,休息时间和家人在一起。

  8. 多喝水,多走路。不抽烟,少喝酒。

  9. 认识100位以上非本地的朋友。

  10. 走访30所以上非本地的学校。

  11. 一定要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

  12.  坚持每天至少写200字。

  13. 至少结交一位对自己精神成长有帮助的人。

  14. 坚持自己的爱好。

  15. 对新事物、新知识始终保持好奇心。

采访后,记者又新整理出11条,可视为补充和完善。还有一份张文质给教师开出的阅读书单,挑选了三部分,也一并放入文中,为人师者和父母都值得借鉴。

 

1相信自己的力量超越学校

在学校里面,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比学校大许多。学校作为一个整体,受到各种体制的影响,有时候还不得不做出一些相当糟糕,或者迫不得已的事。

但教师作为个体,凭着对学生最直接的接触,能够获得学生信赖,学生因此受到鼓舞,这是教师个人超越学校的地方。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可达成人与人之间生命的互动,我更相信教师的个人力量。

 

2想大问题,做小事情

 

我们经常信赖暴风骤雨、翻天覆地式的变革,相信伟大的感召力,然而,不要忘记,好的教育就是在缓慢艰难的过程中得到一点一点改善。

 

教师微革命,背后其实是教师个体在生活中的行动革命,思考的中心不是落在我怎么变革体制,而是改变自己。

 

所以,教师要想大问题,做小事情。我们不是不期待制度的变革,也要思考,并且关心时事,有担当,把自己看成是社会变革的主体。但落实到具体教学工作中,做的又是小事情。

比如看到一个孩子,今天学习状态很好,精神饱满,你可以真诚夸奖一句,“某某同学,你今天看上去非常精神啊!”,孩子会很开心,他或许很少能够从老师那听到如此偶然而诚恳的赞扬,他可能就会有意识地去改变自己。

 

小事情做出品格来,那就很了不起。我们心肠会变得柔和,遇到问题,更包容,而不是谴责别人。

 

3平凡中做出格局

 

教师做的是很琐碎的工作,几十年持之以恒,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工作当成一项研究,从来不忘记学习,保持着活力和激情,就算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依然表现积极乐观。

 

这样的老师很了不起,就达到了一种境界。我们不能把这种境界作为评价教师的准则,这是教师的自我要求。他自己意识到,在教育生涯中有一个标杆,并且为之努力。

 

我们大部分人都从事着平凡的工作,谁能从平凡里做出格局,就是最了不起的人。教师这个工作,能达到这种格局。

 

4拥有专业品格才是教师本分

所有社会成员,都有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每个职业都有最基本的本分。然而,不需要过多强调师德,这是教师的起点。我们不能把一个老师不打不骂学生当成本分,把本分过分夸大,反倒成了优秀品格。所以,评价教师不以师德为标准,而以专业品格为标准。

 

具有专业知识的基本素养,独特的教学技巧,尊重儿童,研究学生行为,这些是专业品格,才是教师的本分。凭什么成为教师?靠专业素养。

 

5要有第二种能力

 

除了专业素养,教师要找到第二种能力。我遇见过几个老师,非常优秀。有擅长研究宋代文化,有对民国文化和课本很有发言权的,有专长阅读的,还有坚持运动健身的……这第二种能力,对教师职业生涯很有帮助。

 

6教育是对自己的慈善

做任何事,就跟做慈善一样,本身就是对自己的慈善行动。不追求社会评价和他人肯定,当然去做了,一定会得到赞许。

 

如果,你不计较个人得失,投入到教育慈善活动,自己花钱到一个很偏远的地方,去当教育志愿者,做得筋疲力尽。结束后,大家感谢你的样子,就算你回到正常生活工作状态,回想起来,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生命力量,很开心,那这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7构建多学科知识结构

我经常在学校听课,就发现大多教师的知识视野不够,思考能力也不足,当然这也是应试教育的害处,使教师过多地关注太多的学科知识,过高评估自己所拥有的知识,过多评价应试能力,而对生活本身的关注,和对这个世界复杂问题的理解力,远远不够,这造成教师知识的肤浅化。

 

所以,教师要多学科多方位构建起知识结构,不停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延伸学习社会学、科学、人文等知识,充实原本单一的学科知识背景。

 

8要成为一个讲述者

 

教师不善于表达,怎么能够把自己的知识有效生动地传递给学生呢?说话是一种艺术,在西方国家学生自小就有的演讲和戏剧课程,我们比较缺乏。教师要找到自己独到的表达技巧,把冰冷的知识,通过他的情感,转化为带着热情的、美妙的礼物,跟学生分享,把简单的东西说得非常精彩,把复杂的东西说得通俗易懂。

 

9卓越是成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

 

所谓“卓越”,除了丰富的知识结构,超强的儿童研究能力,还是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对身处的这个时代,有担当精神,并且启迪学生,引领他们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10最快乐的教师都是研究者

 

职业倦怠,主要两个原因。一个是职业本身存在的限制和麻烦,会引起精神上的厌倦;第二是身体,生理上的承受力达到极限,吃不消教师的辛苦工作。

 

要克服职业倦怠,除了热爱,最关键,要成为一名研究者,研究儿童,始终关注儿童,就会发现,生命是多么奇妙,孩子的脑袋瓜里怎么就想出这样的问题呢?为什么在一个孩子身上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另一孩子就不行了呢?

 

所以,最快乐的老师往往都是研究者。这样的老师,交流起来,会有无数个学生案例,因为他一直怀着研究的姿态,观察着,慢慢地,就像一本百科全书,他自然不会厌倦,反而投入其中,快乐不已。

 

11建议三种人去当教师

 

第一种人,童年特别幸福。一个生活在家庭氛围特别好的孩子,得到足够的爱、温暖以及安全感,身心很健康,那他在教学中感染力特别强。


另外,家庭阅读氛围好,教师的阅读力就会很强,就能形成持续、系统、深度思考的能力,也会更专注倾听,和富有逻辑的表达。

 

第二种人,对职业的热爱。所有从事基础教育的工作者都过着一种特别辛劳和清贫的生活,当老师的生活压力太大,就更容易引起职业倦怠。所以,家庭经济基础尚可,同时热爱这个职业就特别重要。

 

第三种人,身体健康。一个强健的身体,才能应对教师这个复杂、繁琐的工作,才能保证精神不轻易失控。

 

书单BOOKS

以下为张文质先生推荐阅读的书目:



(来源:中国教育报)

 转 发 是 一 种 美 德  

点击下面蓝字  欣赏更多美文

1. 高考前110天最励志的动员演讲:一、二、三,预备起!2017-02-19 

2. 【名师报告】以生为本,以学定教 2017-04-30 王远征

3. 高考前35天提分秘籍:有方法的“全力以赴”才能创造奇迹!原创 2017-05-03 黄元华

4. 名师黄元华:课堂展风范,讲座传真经2017-05-26 深圳师者情怀

5. 【广东两位资深名师】高考前3天励志演讲与贴心提醒原创 2017-06-04 郑旺吉 黄元华

6. 【专家】2017高考数学Ⅰ卷的总体评价、备考建议及试题答案原创 2017-06-10 黄元华

7. 惊叹高超教艺 震撼精彩课堂原创 2017-06-19孙际满        

8. 紫城同乐迎华诞 高考报捷两状元2017.6.26

9. 【震撼了所有学生与家长】高考后如何规划人生?2017-06-15 黄元华


长按此二维码 识别关注本号 

分享更多美文

依托单位

深圳黄元华名师工作室


有意合作者请联系“情怀君家园”园长

黄元华主编

微信:hyh7261917,QQ:2603126632

投稿请发至邮箱:2603126632@qq.com

“情怀君家园”宣言

总有一种力量催人奋进,

总有一种情怀令人感动。

总有一些事让人不忍放弃,相携坚持,

总有一群人胸怀理想,心忧天下。

精诚合作,互助共进。

天下兴亡,你我责任。

报效祖国,服务人民。

感恩有您,情怀永存!


本号才开办四个多月,就已经深受国内外近百万各界人士的关心和喜爱,平均每篇文章的阅读次数(含被转载后的)早已突破5000大关!院士、作家、博导、名师等众多专家纷纷赐稿!本号常年恭候各界朋友惠赐与教育相关的大作,投稿邮箱:2603126632@qq.com。有您相伴的日子,情怀君倍感温暖,步履更加坚实,意志更加坚定,胸怀更加博大,目光更加高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