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拉赫《死之岛》丨“波浪荡漾的旋律,为我们送来二十世纪纯粹的光线!”
导读:1909年,画家毕克林(1827-1901)的这幅名画《死之岛》燃起了拉赫玛尼诺夫创作同名曲的念头。"Isle of the Dead"是毕克林最受争议也最精彩的油画作品。他是一位对死亡眷恋颇深的画家;其大部份的绘画作品都围绕着死亡为主题。光是死之岛这幅画,由1880年起他就总共画过五幅(每一幅的细节都稍有修改)。在这幅作品中象征主义得以充分表达。毕克林从大自然中精心挑选物象加以组合,创造出奇特的氛围。死之岛峭壁林立,阴森可怖,只有一船可达,白衣的死神静立于船首,把新鬼渡往不归之地。从而引发观者对死亡的思考。此画是描绘希腊传说中渡神夏隆(Charon)渡送亡灵越过冥河前往地府──一个满布岩石和柏树的小岛等情景的一幅画。 画中云层低沉、阴暗的天空,层叠笼照在郁青色的海面上;一座孤立的岛屿,突兀地耸立海中。岛的四周遍布岩石峭壁,中央植有高耸入云的柏树。 岛的右面岩壁上,雕刻着上下两列的停尸岩洞(类似中世纪教堂地下幕场的穴洞)。 海面上一叶孤舟,正放了桨任其慢慢漂进孤岛正中央柏树阴郁的狭小港湾。 小舟上停放一具棺木,渡神夏隆全身闪白,佝偻着身驱立于舟上,在晦暗的空间中闪现出画面的焦点。曾有这样的说法:闪白矗立的夏隆是男性的象征,而柏树幽暗的狭小港湾则是女性的象征;代表浸渍子宫的海水,亦代表了孕育万物的生命之源; 而柏树自古来即为死之象征,亦是建造十字架复活的原料。夏隆引领着亡魂,在宇宙开天辟地的混沌中,进入死之岛阴郁的港湾。 如此死与生,在这亦始亦终的死之岛,完成了它交替循回的过程。这是毕克林──这位画家对生命与死亡提出的概念。
聆听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死之岛》
1909年4月,谢尔盖·拉赫玛尼诺夫于德累斯顿完成了他的交响诗《死之岛》(“Isle of the Dead ”Op.29),这时他的音乐创作正处于黄金时代,此前他刚刚创作了具有恢弘气度的《第二交响曲》。《死之岛》为作曲家一生所作的四部交响诗(最早的一篇现已散失)的最后一部,它延展了第二交响曲的气势和内在的热力,其简洁的结构仿佛一个大漩涡,把听者吸附进死亡的深渊,最终越陷越深且难以自拔,但中间进发出来的憧憬与眷顾,却使冗长的恐惧获得化解。
关于《死之岛》的三首诗
观勃克林画作“死之岛”
夜晚的海面上
黑,是一种神秘的仪式
巨石嶙峋,与之一起生长的
还有坎坷、喜乐和痛苦
悬崖和绝壁上,垂挂的
是一个人短暂的一生和长久的停顿
双桨划动,黝黑的海水里藏着晦暗的时光
身着白袍的夏隆,体重比衣服更轻
他的前面,死亡不过是
一扇开启着的门
——里面是永恒的寂静
致拉赫玛尼诺夫
洁白的琴键上,漫游者用手指
和指尖流淌的音律
向无边的森林和草原致意
——就像我们此刻,用聆听向他致意
跳跃的音符中
隐藏着忧郁的俄罗斯,和
永远无法返回的伊凡诺夫卡
从斯德哥尔摩,到哥本哈根,到纽约……
疲倦的旅途中闪耀着雨水
波浪荡漾的旋律
为我们送来二十世纪纯粹的光线
勃克林的救赎
他交给我们
一条寂静而缓慢的河流
带领我们逃向永恒
时光的隧道
他是一阵来自幽处的风
他指给我们
一间发出光亮的屋舍
我们能看见
却永远无法企及
他灵魂中洁白的部分
正是黑暗的本质
拉赫玛尼诺夫的这首“死之岛”,是以交响诗的形式写成的。乐曲一开始,定音鼓与低音提琴低沉地宣示远方渐近的夏隆、亡魂及孤舟。大提琴声部开始以节奏和固定的音形提示夏隆一阵阵划桨的动作──这也是贯穿全曲的节奏动态。随着夏隆的接近,划桨伴随的节奏、搅动海水的韵律愈来愈强。你可以想象在黑夜的海面上,某种神秘的仪式,随着渐近的桨声,就快开始了。当朦胧的黑夜中,巨石嶙峋的孤岛在望时,舟上的亡魂有着怎样的心情呢?它回首望向海面另一头快消逝的人世之光,想起生命的种种喜乐、痛苦,再望向进发中晦暗的死亡之岛,心中两种力量在纠缠着、搏斗着;乐曲这时进入了一个高潮。随着夏隆无情划动的双桨,亡魂忆起前世回忆的种种。晃动着的黝黑海水,穿闪白衣服的夏隆、以及那一去不回的死亡之岛啊,你们如何知道我对生之悬念呵!乐曲借用了教会调式圣歌主题“神怒之日(Dies Irae)”,混合在划桨的节奏中、或在下行的旋律里。在不断而起的冲突中,夏隆那一阵阵稳定的划桨声又出现了。随着起伏的水声,伴和神怒之日的下行主题,乐曲在缓慢行进中渐行渐远,直至消逝。
摘自《最后的浪漫派》,作者:韩定中;往期拉赫:1、拉赫的音乐是在“没有胜利希望的地方开始的斗争”丨“他的作品深处不仅饱含虔诚的宗教情绪,更充满孤寂的心灵对通体透明的彼岸的向往。” 2、陈学元丨我心中的拉赫玛尼诺夫《幻想小品集》丨“我不认为艺术家应将自己心里所想的画面告知于世;应让听众自己去描绘心里所想的画面”; 3、倾听拉赫的自我救赎丨从“病中”恢复后,拉赫玛尼诺夫写了《第二交响曲》,从此他再也没有陷于绝望…… 4、作为革命洪流中“多余的人”,拉赫玛尼诺夫唯一明智的选择就是进行内心和现实的双重流亡,并在对祖国的思念煎熬中抑郁或激愤地结束此生;5、诗人王家新谈拉赫玛尼诺夫丨“他不仅在安慰着我们,也在提升着我们。”
阿诺德·勃克林(1872.10-1901.1)出生于瑞士,后去德国学画。他是德国19世纪末最有影响的画家之一。《死亡之岛》是他的重要代表作,它描绘死亡的结局。这是一幅富有象征意义的哲理性作品,画上展现一座色彩绮丽的阴森孤岛,由于真实而细腻,景象使人观后心悸:一条引渡死者的船,正驶向小岛,四周是茫茫的海面,岛上悬崖绝壁,穿白色衣服的死神直立在船头上,船上载着棺材。这是一个逼真的死亡幻象,一个逼真的象征物!它是一幅风景画,也是北欧民间流行的、以死神为题的风俗画。 岛上有参天的黑绿色柏树,此乃是生命之树。这又使人联想到人类种族的世系,因而在这里的死与生,构成了一个含蓄的象征。柏树,在古代希腊罗马神话里,是一种阴间的树,坟场的树,故这个孤岛意味着是死亡的归宿地,岛上的石壁上现出一排排的门洞,里面安放着棺材;而民间又把柏树视作永恒的长青树,它是悼念死者的标志。不论如何联想,《死亡之岛》的主题无疑是在渲染生与死的对立。而勃克林却只简单地说:它是一幅梦境画。据当代人记述,德国许多中小资产家庭,几乎都挂勃克林的这幅《死亡之岛》,足见它在北欧人民心中并不意味着不祥,也许他们更懂得生与死的辩证关系。
欢迎关注以下古典音乐公众号
古典音乐放映厅
古典音乐歌单
每晚古典音乐会
每晚一张音乐CD
加入古典音乐交流群可联系微信:17098908309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公众号的推荐阅读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