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记一场索科洛夫的德国独奏会丨“我有责任去引领听众进入到我的音乐当中来!”

德宝宝 西方音乐评论 2020-08-24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h0172vxewgm&width=500&height=375&auto=0索科洛夫钢琴演奏音乐会(柏林/2013)




我有责任去引领听众进入到我的音乐当中来。当然,有些听众如果是没有内心预备的,他是不会被我的音乐触动的。若抱著“因为我今天感到疲倦,所以到音乐厅休息一下“的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听音乐会是一种要花强烈心思去感受的活动,所以一场音乐会对台上的演奏者与台下的欣赏者而言,都同样是件艰难的任务——这里不仅仅是指我,而是所有的演奏家。如果一个演奏家——不论什么原因——无法带动听众,那么他对音乐的诠释就是毫无意义的。——格里高利-索科洛夫



索科洛夫德国独奏会(莱茵高音乐节)

莱茵高音乐节(Rheingau Musik Festival)钢琴大师索科洛夫(G. Sokolov)德奥作品专场独奏会;2017.7.16,Kurhaus Wiesbaden, Friedrich-von-Thiersch-Saal(德国威斯巴登,休闲宫)



今晚节目单正式曲目只有莫扎特和贝多芬两人的作品,分别各占半场,以奏鸣曲为主。既然莫扎特一般被认为是奥地利作曲家,而贝多芬德国作曲家的身份无任何争议,所以这场独奏会是名副其实的德奥作品专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v01937w9fss&width=500&height=375&auto=0格里戈里·索科洛夫演奏贝多芬《第九钢琴奏鸣曲》 Op.14



俄派钢琴大师一般都是全能型的选手,西欧,东欧,俄罗斯甚至北欧作品都能信手拈来。今天这位索科洛夫,是俄派的重要传人,曲目宽广度上绝不是问题,但他一直以来,却尤其热衷于德奥作品的诠释。他在当下的西方乐坛影响极大,这也是一个因素。因为西方音乐在19世纪中叶以前,主要是依靠了德奥作品的力量才在艺术领域独树一帜,使音乐与任何其他艺术形式抗衡而毫不逊色,并且让艺术得到了最大的推广与普及——德奥作品由此比其他地方的音乐更深入人心,这恐怕没人能否认。历来德奥作品指挥家、钢琴家无疑是乐坛的常青树,他们的名声甚至超过了所有奥运会冠军的总和,比如指挥家卡拉扬和钢琴家布伦德尔。



对于古典音乐,我自小也是从聆听并演奏德奥作品开始的,并葆有德奥情结。后经过持续不断的学习和研究,对不管是平均律、奏鸣曲,还是交响曲等等被打上“德奥标签”的东西都不算陌生,今天的这几首作品更是如此。因此,我就谈一谈亲临这场独奏会的一些感受。



独奏会以莫扎特C大调奏鸣曲KV 545开场。这首作品见于我们童年时习琴的库劳编的《小奏鸣曲集》。没错,它的确可以“小奏鸣曲”来冠名。不大的篇幅,相对简单的音型,回旋曲的萌动,很显然是为孩子们或初学者写的。从作品号看,却属于成熟期的晚期创作,作品与作品号好像不能对号入座。然而,这时候的莫扎特创作正体现着多样性的特点:所以既有《唐•璜》(KV 527)这样阴霾笼罩的正歌剧,也有弦乐小夜曲KV 525阳光般的典雅音色;既出现过《安魂曲》(KV 626)中的虔敬肃穆,歌剧《魔笛》(KV 620)的音乐又从未让莫扎特失掉赤子之心。所以傅聪的评价一语中的:他认为莫扎特是贾宝玉和孙悟空的结合。宝玉之情,悟空之能、之变。关于该作的产生另有一说,即莫扎特晚年生活拮据,只好接受出版商的建议,创作了这首比较短小精致的奏鸣曲,并附以“针对初学者”等标题,为的是能多卖几本,增加收入。

  1. 第一乐章,小快板。音阶的上下跑动,左右手旋律的交替,钢琴家弹得速度适中或稍慢,不因为它小且容易,而忽视对音色和氛围的营造,将这个乐章的曲趣诠释得十分到位。但我听出了一些在乐谱上没有的(装饰)音符,不知这是在许可范围内的“再创造”还是用了新发现的乐谱版本?

  2. 第二乐章,行板。可能受日本钢琴家内田光子的影响较深,我认为这个乐章自有它固定的呼吸和速度。索科洛夫把这个乐章弹得比较的快,几乎成为小快板,而且加入了不少前、后装饰音,还是那个问题,是个人独创还是由于新版乐谱呢?窃以为,他的速度不太符合行板的要求。行板是介于快慢之间的速度标记,且多半是和“如歌的”连在一起,快则显得仓促,失掉从容的音符,又谈何歌唱?所以我认为,还是内田的处理更佳,这个乐章显然更适合女性来诠释。

  3. 末乐章回旋曲,小快板。俄派大师对键盘极强的控制力,被激发出来。本乐章虽短,对演奏的要求却超过了前面两个乐章,特别是对音色和对比的把握。不谢幕直接进入下一首作品,c小调幻想曲与奏鸣曲KV 475/KV 457。



本场把两首同为c小调、意境接近的作品放在一起不间断表演,这比较新鲜。是在当下的音乐生活中,篇幅在20分钟以下的作品不值得“独立成章”?还是索科洛夫遵循一鼓作气的规律,将这些原本独立的作品一口气弹完,而非此不足以显示自己的风格?恐怕难有一致的答案。因为莫扎特的东西,特别是独奏作品,单部一般都在十来分钟,这是通常的欣赏习惯。而索爷今天把这时间一下延长了三四倍。这是个全新的体验。特别是这两首c小调作品,耗时愈40分钟。

  1. 先说幻想曲。前后由五个段落(速度)构成的这首幻想曲,被奥地利钢琴家A. 布伦德尔看做是莫扎特最好的作品,因为它开幻想曲之先河,和声、结构、写法等方面对后世影响是深远的。作品中的变化多,对比幅度很大,音色极其丰富,而这正是俄派大师表演之所长。如果说,开场的KV 545算是热身,那么到了KV 475,大师则完全进入状态,对键盘的掌控驾驭到了无美不臻的地步,大厅的光线偏暗,而小调作品悲切、暗淡的基调与会场融为一体,让人欲罢不能。刚已提及,475与457可视为一个整体,学界也有此一说。今晚的演释,奏鸣曲457则由幻想曲475不间断进入。

  2. 把前两个乐章做个比较,我更推崇457的第二乐章,c小调,慢板。适中的速度,手指对音色和速度的细微控制,将这段音乐的意境:缠绵、渴望、略带惆怅却又云淡风轻(回音音型)等多种情感都一一展现,观众全神贯注地欣赏,就是一个诠释深入人心的最好印证。

  3. 进入第三乐章,速度许慢,却不苟且。不料,弹到一半的时候,观众席上方有人破门而入,动静很大,说实在,这样有失体统、为人不齿的行为在德国的音乐生活中也是越来越多,可看作古典音乐走向衰落的一个标志——干扰导致大师出现两个错音,可见钢琴家本身多么需要环境与台下的配合,所处舞台看似高冷却并非孤立。但瑕不掩瑜,结束部分以极强的张力收尾,忠实原作,令人由衷敬佩作曲家与诠释者。



下半场以贝多芬e小调第27号奏鸣曲op. 90开奏。是作很少放在音乐会上单独演奏,却是贝多芬奏鸣曲创作跨入晚期化境(最后五首奏鸣曲)的先导,地位不可谓不重要。而且该作凭借两个乐章的独特形式,速度和演奏提示用详尽的德语而非拉丁语来书写,都对后世产生过重要影响,比如对舒伯特、舒曼和标题音乐的影响。特别是第二乐章,是贝多芬最后一次在奏鸣曲中采用回旋曲式,之后的末乐章写作即放弃这种形式,因此这个回旋曲是比较独特、发人深思的。比如其如歌的主题,对舒伯特的创作风格构成决定性启示;和声的新猷不凡,是浪漫派作曲家取之不尽的宝库。能在舞台上现场诠释这首作品的人,显然是贝多芬专家。因为由来偏冷的东西不易被人接受,而一旦选用了冷门作品,钢琴家必须有足够的理由和能力来说服你。



像上半场一样,曲目之间不休息,op. 90之后直接进入op. 111,先头几个强有力的和弦已为作品定下基调,如《悲怆》奏鸣曲的庄板段落。这是贝多芬最后一首奏鸣曲,写了一辈子的体裁——奏鸣曲的收关之作,其内涵与技巧都自成一体,给后世极大的影响。集一生创作力的贝多芬,从青年写到暮年的奏鸣曲,最后干脆用两个乐章来写作(舒伯特未完成交响曲也是两个乐章,膜拜贝多芬的这个后生,是否由此获得启发,而写作他最后的交响曲呢?),单单这种安排,已给人破俗之感。这首演奏时长为24-26分钟的大作品的确分量很重,内容极其复杂,系统分析不在本文之列。只说总体印象,那就是索科洛夫对贝多芬晚期作品的研究,堪入当今乐坛的前列。



特别是我一次在听他演绎迪亚贝利变奏曲op. 120——一部写在32首奏鸣曲之后,规模更为庞大,对未来有更多启示的杰作,感觉作品在他手里像变了个东西,简直是新的,那种对音色的锤炼,对和声的掌控:旋律如柔荑,和弦似凝脂,桴止响腾,余韵徐歇,万千种变化和乐思,都被他那双魔掌控制着,颇有独创色彩。俄罗斯钢琴学派对作品理解之深,处理之细——要求对作品全部构思,逐层逐句地去理解;技艺之高——强调手指的音乐表现力,对钢琴演奏技术的诉求达到了空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类似的感觉,我在另一位俄派大师,里赫特的录音里也曾领教过,但目前也就是这两位。而德奥钢琴家在表演此曲时,却另有种味道,一种比较保守、中规中矩、好似大写意的手法。但究竟哪个更接近贝多芬的本意,我觉得很难断言。今天听他弹这个op. 111又是这个感觉,像一部似曾相识的作品,既有听过无数遍的影子,但整体感觉是新的。这大概就是钢琴演奏的高境界吧。



音乐会开始前,我和同行的朋友提到这部作品,说斯特拉文斯基曾评价这首是“19世纪的布基伍基*”,指的就是作品第二乐章。这个乐章由五段大的变奏构成,而其中的第三变奏,大大有别于以往古典乐派的节奏与和声,听来好似20世纪布基伍基的爵士乐节奏,其实是说反了,应该说爵士乐听起来像贝多芬才对!因为有个谁先谁后的问题。是的,斯特拉文斯基的玩笑话恰好说出贝多芬对后世不可估量的影响。所以,带着好奇与惊赏,我们跟随钢琴家进入这第二乐章。起初主题是平缓的走向与和声,像是贝多芬对自己一生创作的回顾,内心深处的独白,而这中间必然带着一丝凄楚,这种不被理解的心境却又很快得到释然,给人最大的慰藉。古典作曲家特别是贝多芬,在一段结束、下一段开始前,或在哪里要出现变化之际,都会有所准备,所以在演绎时,需要钢琴家敏锐的听力和细腻不苟的手法,而俄派大师正是这方面的佼佼者。音乐在索科洛夫的手下,有条不紊地推进,速度上、和声丰富性上都是如此。且索科洛夫的诠释有个优点,就是他非常忠于原作,只要是要求重复的地方,不管难度是什么样的作品,他都会重复。不要小看重复,这不是简单的“再来一遍”的问题,而是充分表达乐思,保持结构平衡的重要手段,而且要让两遍演奏求同存异才算合格。我认为钢琴家与作曲家取得深度共鸣之后,才能领会重复的涵义。随着音符时值的不断短促,终于进入了刚提及的这第三变奏——“布基伍基”段落。与奥地利钢琴家古尔达比,索科洛夫今晚的诠释在速度上稍慢,“爵士味”也稍显不足,这里面却有个原因,古尔达原是古典钢琴家,德奥作品的一大权威,但中年时突然转向爵士领域,故此他诠释的这首op. 111历来被认为最接近贝多芬本意。但不管怎样,索科洛夫还是让人们在略显绵长的乐章中苏醒,用这个“怪诞”却隽永的节奏提醒人们,贝多芬的才思并未枯竭,精彩还在继续。总体而言,这第二乐章是一个被逐渐推向高潮、速度呈上升趋势的变奏曲,但趋势里面包含的内容是复杂多变的,无法按既定规律——贝多芬早期和中期创作的规律来把握,就像第九交响曲和晚期弦乐四重奏那样,这首奏鸣曲的复杂性和艺术性值得我们反复欣赏与玩味。而索科洛夫大师为新手做了引路人,为熟知这首作品的人带来新意,至少我这么认为。



*Boogie Woogie是20世纪60年代布鲁斯摇滚(Blues Rock)的一个重要支流

规定曲目全部奏完之后,有加演大神之称的索科洛夫今晚再作冯妇,加演六首!

  • 加演第一首:舒伯特《音乐瞬间》第一段

评:很得作品原意,忠于原作,即便是返场曲加演,也是该重复的地方都会重复。顺便提一句,索科洛夫以演奏舒伯特作品著称于世

  • 加演第二、三首:肖邦的夜曲两首

评:有别于德奥作品,肖邦的和声语汇是独绝的,充分代表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品位。特别是整晚大作品演出后,来一段肖邦的东西,这种反差带来了很高享受

  • 加演第四首:巴洛克时期奏鸣曲的一乐章,推断为斯卡拉蒂作品

  • 加演第五首:舒曼《阿拉伯小调》Arabeske

评:弹出了舒曼的风格和思想,左手伴奏的逻辑重音稍有不同,给作品充满新意

  • 加演第六首:肖邦第20号前奏曲,c小调,op.28

评:……太多不说啦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o0373tn72ui&width=500&height=375&auto=0索科洛夫法国钢琴艺术节独奏音乐会


本文由钟粹宫翡翠赞助稿费,欢迎后台投稿!

往期钢琴家系列:1、布伦德尔自述丨“我并不认为有什么成功秘诀,如果真有什么秘诀,我知道我并没有遵循它。” 2、法国钢琴外交家让•皮尔•阿蒙格丨他把“拉威尔”带到中国!3、我们找到的朱晓玫还是“钢琴隐者”吗?4、他是德慕斯的老师丨法国钢琴家伊夫斯·奈特(Yves Nat)5、把乐谱的内在涵义表达出来才有真正的价值丨鲁宾斯坦的以色列告别音乐会;6、钢琴家周广仁丨“ 我要让更多的人会弹琴!” 7、一份古尔达曾经销毁却幸运保存下来的莫扎特奏鸣曲全集录音;8、我听巴克豪斯弹勃拉姆斯《六首小品》(Op.118)丨他“虽然豪放,却倒也善于演绎这类轻巧的小曲儿。” 9、津迷水蛋听波格莱里奇丨他平和的外表下蕴含着烈火般的性情;10、在弹完这首肖邦圆舞曲后,李帕蒂倒在了钢琴上……11、古尔德拒绝耶稣受难的拯救,他所追求的完美,是带着枷锁的逍遥;12、钢琴家哈丝姬尔一生被疾病折磨,但是神圣的音乐是她最好的医生;13、从物质得到满足的时代已经过去?钢琴家波利尼说:“艺术的存在是人类最伟大的天赋,即使它表面看起来没有带来任何物质上的回报!” 14、格鲁吉亚美女钢琴家卡蒂雅的《李斯特》;15、王羽佳2016演奏集锦丨纪录短片《钢琴家王羽佳的生活》;16、约瑟夫·霍夫曼丨学习一首钢琴曲的四种方法;17、傅聪丨“现在学音乐的人一天到晚听CD,容易先入为主,或因模仿而忘了追求音乐无穷的含义” 18、颜值远超肖邦的波兰钢琴家李谢茨基访谈丨“从事古典音乐这一行的好处”是什么? 19、李帕蒂最后的备课稿丨“音乐存在于我们的指间,它生活在我们所能赋予的一切之中。” 20、“天才只是永不泯灭的童心”丨阿格里奇演奏斯卡拉蒂《d小调奏鸣曲》(K.141 L.422)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