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7脑科学日报|《科学》:AD为何脑血流量减少?Neuron:美食与美酒令人心驰神往的神经环路机制
第 369期 脑科学日报
2019年7月17日
科 学 时 讯
1,《科学》:AD为何脑血流量减少?研究发现Aβ可诱导内皮素的释放,收缩毛细血管,或成AD治疗新靶点
来源:奇点网
近日,伦敦大学学院的Ross Nortley和David Attwell等研究发现,AD患者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可以产生活性氧,促进内皮素的释放,造成脑毛细血管的收缩,降低脑血流量。这一研究发表在Science上。
阅读链接:
《科学》:AD为何脑血流量减少?研究发现Aβ可诱导内皮素的释放,收缩毛细血管,或成AD治疗新靶点丨科学大发现
2,探秘癌症基因“沉默”机制
来源:中国科学报
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已经保存了4亿多年的表观遗传变化,可以使人类发育后期与癌症相关的一些基因失去活性。表观遗传变化是由DNA控制的一种形式。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人类某些癌症的基因也存在于斑马鱼体内,但在受精后几小时内就会“沉默”下来。这项研究为人们了解表观遗传学如何在进化历史上调控基因提供了新线索。它还揭示了斑马鱼和人类胚胎中表观基因组“自我重置”的显著差异,并将指导未来表观遗传研究。
阅读链接:
3,科研人员研发出终身度量学习算法
来源:中科院之声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机器人学研究室研究员丛杨团队提出了一种终身度量学习算法,相关成果发表于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研究团队利用终身学习来模拟“人类学习”,即将当前的度量扩展到新的任务同时保持当前度量任务不变。该模型能够很好应对度量任务不断增加的场景,并取得了和多任务度量学习相似的结果。
阅读链接:
4,神经电极高性能纳米修饰材料研究获进展
来源:中科院之声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微纳中心研究员吴天准及其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高性能、可控制备的三维氧化铱/铂纳米复合材料,用于修饰神经微电极,取得了创纪录的电学性能。相关研究成果Well Controlled 3D Iridium Oxide/Platinum Nanocomposites with Greatly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良好可控具有极强电化学性能的三维氧化铱/铂纳米复合材料》)已在线发表于《先进材料界面》(Advanced Materials Interfaces,DOI: 10.1002/admi.201900356)上。
阅读链接:
5,柳叶刀子刊重磅研究:基线抑郁严重度对SSRI疗效的影响
来源:医脉通神经科
为进一步澄清基线抑郁度与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疗效的相关性,瑞典哥德堡大学Fredrik Hieronymus及其合作者开展了一项基于患者个体及具体抑郁条目水平的事后分析。该研究7月11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 · 精神病学》(影响因子 18.329)。
简言之,本项研究汇总了全部已经完成、由药厂提供资金支持、采用HDRS作为评估工具、探讨三种SSRI(西酞普兰、帕罗西汀、舍曲林)治疗成人患者急性期抑郁的安慰剂对照研究,从药厂获取了这些研究中具体到受试者及症状条目水平的数据。
阅读链接:
柳叶刀子刊重磅研究:基线抑郁严重度对SSRI疗效的影响 | 研究速递
6,不尽相同!详解美食与美酒令人心驰神往的神经环路机制
来源:和元上海
参与摄食和饮酒的神经环路模式图
2019年7月2日,《Neuron》杂志在线刊登了宾夕法尼亚大学J. Nicholas Betley研究组的最新重要工作,他们发现食物与酒精通过不同途径作用于摄食、奖赏环路,且摄食环路与奖赏环路之间存在正调控作用。该研究揭示食物与酒精对脑神经环路的区别性作用机制,极大提高了人们摄食、成瘾领域的认知。
阅读链接:
【Neuron】不尽相同!详解美食与美酒令人心驰神往的神经环路机制
7,JAMA:颠覆痴呆症宿命论,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会使患痴呆症的风险降低32%
来源:BioWorld
2019年7月14日,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 of Exeter)的研究人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of Lifestyle and Genetic Risk With Incidence of Dementia 的研究论文,另外,该研究也在2019年洛杉矶老年痴呆症协会(Alzheimer’s Association)国际会议上发表。
研究发现,遗传风险高的人群中,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相比,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会使患痴呆症的风险降低32%。与遗传风险低且生活方式良好的人相比,具有高遗传风险和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参与者患痴呆症的可能性几乎是其三倍。
阅读链接:
JAMA:颠覆痴呆症宿命论,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会使患痴呆症的风险降低32%
8,围产期孕妇吸烟对孩子数十年后大脑结构的影响
来源:功能磁共振
接触二手烟是一种主要的公共危险因素,尤其是对发展中的大脑,但早期接触二手烟对大脑成年期的影响尚不清晰。数据来源于UK Biobank,年龄在44-80岁之间,其中2510名被试在出生前后接触二手烟,6079名被试未接触过二手烟。研究者使用稳健的统计模型,分位数回归,来测试围产期接触香烟(perinatal smoke exposure,PSE)对皮质表面积(cortical surface area,SA),厚度和皮质下体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围产期接触二手烟对感觉皮质负面且长期的影响可能会增加生命后期的疾病风险。
阅读链接:
审校:Simon
题图:摄图网
前 文 阅 读
1,7.16脑科学日报| 胡海岚教授荣获国际神经科学国际大奖;中国脑成像联盟在京成立,推动脑科学领域整体发展
2,7.15脑科学日报| 精神疾病诊断“在科学上毫无意义”?Nature:仿生蚂蚁机器人面世;为什么鹦鹉会和人类对音乐有同样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