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天连续发表The Lancet和NEJM,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在脑科学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brainnews 2023-05-21

来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科技处



第一篇



2023年2月1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上发表题目为“Tenecteplase versus alteplase in acute ischa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 (TRACE-2): a phase 3, multicentre,  open-label, randomised controlled, non-inferiority trial”的研究论文。该试验结果将极大可能会促使全球医生使用TNK取代rt-PA进行缺血性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并更新临床指南。rhTNK-tPA的上市将结束第三代溶栓药物二十年无法在我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使用的现实困境,极大提高未来溶栓药物的可及性。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为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阿替普酶(rt-PA)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再灌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替奈普酶(TNK)是一种基因工程改良的rt-PA,具有单次静脉推注给药,高纤维蛋白特异性和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R-I)抵抗的药理学特点。目前世界上已开始应用TNK取代传统的rt-PA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但在亚洲人群中,很少有TNK与rt-PA的比较,中国亟需本土的TNK研究。

TRACE-2研究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王拥军教授牵头,协同全国53家研究医院共同完成,是迄今为止已完成的在亚洲人群中比较替奈普酶(TNK)与阿替普酶(rt-PA)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中有效性及安全性的最大规模III期临床试验。试验组药物rhTNK-tPA,是我国本土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基因工程改良的新一代特异性溶栓药,主要的临床优势是实现单次静脉推注的便捷给药方式。试验结果显示,rhTNK-tPA治疗组获得良好功能预后(90天mRS评分0-1分)的受试者比例为62%,rt-PA治疗组为58%,两组差值达到非劣效。rhTNK-tPA治疗组36小时内PH2型颅内出血,90天内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死亡患者的比例与rt-PA治疗组相较无统计学差异。


TRACE-2在《柳叶刀》发表,是我国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脑血管病药物首次登上全球顶刊,标志着国产药物注册临床研究成果开始走上国际舞台。

王拥军

神经病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Stroke & Vascular Neurology》杂志主编。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非传染性慢病领域首席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复发预防策略研究,相关成果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在《New Engl J Med》《JAMA》《BMJ》《Circulation》《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JAMA Neurology》上发表论著14篇,并作为第一完成人于2016年和2020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吴阶平医药创新奖和谈家桢生命科学临床医学奖。


相关报道:

王拥军/刘涛团队开发基于深度学习的缺血性卒中临床结局预测系统

eBioMedicine:王拥军等报道糖尿病前期患者已出现白质微结构损伤

Nature专访王拥军教授:多组学大数据助力卒中研究

世界卒中日特刊| 王拥军团队卒中研究再次登顶NEJM,附55篇脑卒中研究进展汇编

Science子刊:首都医科大学施福东/王拥军发现脑出血新的治疗靶点

王拥军教授:回眸2020-脑血管病研究十大进展大盘点


欢迎加入

全国脑血管学术讨论群

全国神经内科学术讨论群

添加小编微信

brainnews_09

-留言:脑血管、神经内科研究群-


 第二篇


2023年2月1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团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New Eng J Med》在线发表题为“Trial of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with large infarc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为缪中荣教授牵头发起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ANGEL-ASPECT,结果显示,对于发病24小时内的大核心梗死患者,取栓组的患者90天功能预后(90天mRS移位)显著优于单纯最佳药物治疗组。虽然全部出血比率增加,但血管内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结局,从而为大梗死核心患者的急诊血管内取栓治疗提供了高级别循证证据,为进一步指南的改写奠定了重要基础。该研究结果同步发布于国际卒中大会(ISC2023)闭幕式主会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霍晓川博士后和马高亭博士后为共同第一作者,缪中荣教授(末位通讯)、王拥军教授和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任泽光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血管内治疗已成为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的标准治疗方法。目前,指导血管内治疗的影像选择标准是:“卒中发作6小时内,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ASPECTS)≥6分;卒中发作6-24小时内,梗死体积小于70ml且存在影像错配或存在临床与灌注影像不匹配。”因此,在24h内筛选患者时,影像学上均排除了大梗死核心(ASPECTS<6分或梗死体积≥70ml)的患者。血管内治疗是否有益于大核心梗死患者,目前仍不确定。

首都医科大学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缪中荣教授团队牵头发了全国46家医院参与的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标签、终点盲法(PROB设计)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大梗死核心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血管内治疗研究”(ANGEL-ASPECT)(NCT04551664),旨在验证发病24h内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且CT-ASPECTS评分3-5分或梗死核心体积70-100ml的患者中,血管内治疗在改善患者功能预后方面是否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入组患者按照1:1的比例,应用中心化随机的方案,分配到血管内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入组后根据最新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给予标准药物治疗,随机到血管内治疗组的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首选支架取栓,可根据情况进行抽吸取栓、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或动脉溶栓)。该研究最终入组456例患者,全部完成主要终点随访。其中231例为血管内治疗组,225例为药物治疗组。研究主要终点显示,取栓组的患者90天mRS显著优于单纯最佳药物治疗组(Generalized odds ratio, 1.37; 95% CI, 1.11-1.69; P=0.004)。次要有效终点,90天mRS0-2的在血管内治疗组为30.0%,在药物治疗组为11.6% (relative risk [RR], 2.62; 95% CI, 1.69 to 4.06)。90天mRS0-3的比率在血管内治疗组为47.0%,在药物治疗组为33.3%(RR, 1.50; 95% CI, 1.17 to 1.91)。安全性终点显示,血管内治疗组的症状性颅内出血14例(6.1%),药物治疗组症状性颅内出血为6例(2.7%)(RR, 2.07; 95% CI, 0.79-5.41; P=0.12)。血管内治疗组任何颅内出血113例(49.1%),药物治疗组任何颅内出血39例(17.3%)(RR, 2.71; 95% CI, 1.91-3.84, P<0.001)。血管内治疗组死亡率为21.7%,药物治疗组为20.0%。


ANGEL-ASPECT研究最终证实了血管内治疗对于伴有大核心梗死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为大梗死核心患者的取栓治疗贡献了高质量的循证证据,为进一步国际指南的改写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急性颅内大血管闭塞患者数量尤其庞大,ANGEL-ASPECT研究通过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实了发病24小时内前循环大梗死核心患者取栓的获益性,为这部分患者适应症的拓展提供了循证依据,此类患者也将因此有更多机会通过取栓治疗获得更好的预后,为这部分患者的救治带来福音。


缪中荣

教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副主任、介入神经病学科主任。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主任委员,国家神经介入医疗质量控制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等,《神经介入在线》主编。主要从事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及相关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发表学术论著300余篇,其中SCI收录100篇以上。出版专著10余部,获国家专利4项。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牵头实施国家神经介入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组织制定4项神经介入质控指标,组织编写6个缺血性脑血管病专家共识及指南,推动全国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规范有序发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