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 | 易明皇:以“人本”携“文本” 在“还原”中“重构”——评曹惠民主编《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

易明皇 跨界经纬 2020-01-18



以“人本”携“文本”   在“还原”中“重构”

——评曹惠民主编《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


易明皇:《以“人本”携“文本”  在“还原”中“重构” ——评曹惠民主编<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14年6月,第3期



摘要:曹惠民先生主编的《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是一部具有文学史性质的教材。它继承发展 了旧版治史治学上的“人’ “文”并重,并起用一批中青年批评家,通过章节重组、史料跟进等变动, 完成了还原历史、重构历史,更重构《台港澳文学教程》本身的治史任务,全面务实地展现出台港澳 文学风貌。这是一本真正适用学人、启发学界的新型教材。

关键词:台港澳文学;文学史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0887 (2014)03 -0021 -03



曹惠民先生主编的《台港澳文学教程》(以下简称《教程》)2000年出版时,受到学界的普遍肯定,不少高校采用为教材并将其列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必读书目。自上世纪80年代起,大陆开始重视台港澳文学研究,30年来不断升温。当下,不少学者如刘登翰等正就“台港澳文学进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进行多元探讨,积极寻求两者间的水乳融合。在这样的背景下,跟进台港澳文学的发展进程至关重要。基于此,2013年,曹先生在原版之上全面整合最新研究成果,删繁就简,同时在细微处多加笔力,修订为《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以下简称《教程新编》),展现台港澳文学的新风貌。这对推进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传播、促进台港澳文学的自身发展具有双重意义。

 

《教程新编》是一部具有文学史性质的教材。追源溯流,历史往往博杂繁复;学人叩路,却需循循善诱。如何调解“治史”与“治学”,是此类文本不可忽视的难题3《教程新编》巧妙地将“治学”融于“治史”,在准确把握“治史”对象与目的的大前提下,考量学人所需,深入浅出,颇费心机。

 


 首先在“治史”对象的选择上,编者结合台港澳文学自身特性,以“人本”携“文本”,自成一家。文学史的对象究竟谓何?或“着眼于人的活动来考察文学史,构成以人为本的文学史观”,或“着眼于文学作品的自身演变来考察文学史,成了以文为本的文学史观”[1],后者比较极端的例子如俄国形式主义等。“面对不同内容、不同体例的文学史时,侧重于人的活动或作品本身不可避免。”[2]但毋庸置疑“人”“文”必须兼顾,必须将对人的活动的考察真正落实于文本的建构,并从作品的艺术构成中充分映现人的生命活动。

 

 整体上仅从目录上逐一排列的137位作家的名字即可看出《教程新编》是以作家的文学活动为绝对主线来构筑史学版图。这是一个务实之举。由于曾被殖民等历史原因,无论在台湾香港还是澳门,都有多种群体流经、安定与扎根。时至今日,群体间的隔膜已不那么明显,但也并未消除。如台湾作家中,大陆迁台作家、台湾省籍作家、台湾原住民作家、自台旅外作家这四大群体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文学特征[3]。文学作品间的继承 流转反倒并不突出。尤其在80年代以后,基本呈现的是无主流的多元发展局面。因此,以作家为主体的构建是符合台港澳文学发展的独特性的。但,编者更具创新性,直接据作家族群或创作思潮划属章节,极少几章如小品文、戏剧则按文类分。于2007年出版的由江少川、朱文斌先生主编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依据传统以文类划分章节,在每一文类下细分不同作家族群,然而台港澳文学多元并举的特性,使得在脉络梳理上,无可归纳文类内在的演变,只能据文学环境的转换排列不同题材小说出现的时间先后,同时如《教程新编》般在具体介绍中强调作家的主体精神,最终却破坏了读者对族群的整体认识。

 


个体上,编者并未停留在对作家生平、重要作品、写作主题的简单罗列上,而在探求作品特点时,先指出产生这种特点的原因。也即重视“文”与“人”的融合。例如对诗人戴天的介绍,从他“处于两个世界和两种文化的夹击”的人生历程,到他创作时所承受的既热爱传统文化又追求现代技法的尴尬两难,最后在作品《命》中呈现出现实与传统结合的古雅深沉风格[4],充分考察了文本中主体活动的映现,一个丰厚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治学上,为适应学人的接受特性,富于高校教学经验的参编者,在表现台港澳文学史“人’“文”两大对象时,适当编排结构,丰富个体描写。



一是检索式目录与论文作业参考题的设计。从目录看,被单独论述的作家一目了然。每个作家都用一个短句作注解,短句或指出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如“金庸——集大成的武坛文苑盟主”),或点出其创作的主要题材所在(如“亦舒——都市言情小说家”),或描绘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如“龙应台——不戴面具不裏糖衣的社会批评”),或直接评述作家本人(如“张小娴——以随笔言情的‘新好女人’”)。学生仅阅读目录,便能形成对台港澳文学的初步印象,简单勾勒出台港澳作家版图。这样如词典式检索的样式具有新时代的网络特性,能迅速进入本、专科学生的接受视野。相对于目录的简笔概括,论文作业参考题的设置则能充分引导学生在深度与广度上再做延伸。受篇幅的限制,文学史并不能对作家作面面俱到的分析,学生则能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在参考题的引导下,通过课外阅读与研究来达成对某位作家或某一类作品的全面了解。这尤其能增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是对文本细读的重视。考虑到台港澳文学中的众多作品在大陆并不常见《教程》对于一些叙事性的主要代表作或名家精品,还介绍其梗概”[5]。不仅如此,编者有意将原始文本中的精彩语句真实呈现于读者眼前,给读者自由解读与品赏的话语权。例如品评散文名家董桥的文化特质时,编者直接引用了一段长达300余字的散文原文。这段原文无疑具有一种直观的说服力,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董桥其人其文。大陆并不熟知的女作家吴煦斌,编者介绍其作品,直接引用原文语句加以佐证。每一个作家的文字都是独特的《教程新编》避免了直接把标签贴在不同作家身上的形式,而致力于将读者带入文本本身去寻找感悟。

 


“以‘人本’为‘文本’”的理念在初版《教程》中即初具规模,在《教程新编》中已然趋于纯熟。不独如是《教程新编》在编目增删,史料跟进等诸多方面有了或大或小的变动。而编者对治史目的的理解实践,正隐藏在这些变动之中。

 

文学史该不该致力于还原真面?《教程新编》对史料跟进的重视似乎对此作出了肯定回答。然而该止步于还原吗?“研究文学史在事象层面上要力求还原,而在意义层面上则不求还原, 不但不求还原,且更要不断生发。”[6]也即强调“重构”,重新建构历史通道,发掘新意义。笔者试图通过具体分析《教程新编》的变动,来理解编者是如何实践“在‘还原’中‘重构’”这一治史目的的。



首先,删除“海外篇”,章节重组。从呼应《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治史范围的角度,是不应把海外华文文学“揽入怀中”的。这是从整体系统上的还原。更具体的还原表现在章节间的重组,而这是在结合历史原因,准确把握台港澳文学‘‘族群作家”特性之下完成的。如“台湾篇”中章节上的变动最明显的是将“乡土文学作家的创作”一章拆分成了“日据时期台湾作家”“战后台湾乡土作家”“台湾原住民作家”三章。这三章都处于“乡土文学”的大范围“日据章的分出是强调特定历史背景“原住民”一章的分出则因在“人地”关系上作了更为严谨的考量。

 

其次,融汇两岸三地文学互动,章节新设重写。原有的“台港澳文学与现代中华文学”一章被直接删去。删去却并不代表缺失。细读之后不难发现,编者有意识地将“台港澳文学与现代中华文学”这一大的论题融入具体的文学创作与活动中,借此来编织两岸三地文学互动的密网。如对台湾作家张我军的改写中,强调了他介绍传播“五四”新文学,为台湾新文学发展指明道路的过程。这不仅是对一位作家的完善,更是在两岸三地文学的层面上溯源曾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学交流与传播活动。再如将张爱玲列入“旅港作家”行列,阐发在港经历对张的创作历程的影响。这种重构是基于更为具体地“还原史实”的基础之上的。然而台港澳文学是不断发展的,这十年的推进,必然会形成对十年之前旧作的“重构”。对于新近出现的文学现象与在文坛锋芒日显的新人作家,编者采取了另辟章节的形式“台湾篇”另辟“眷村文学”一章,对自80年代发生重大转折、自此大幅发展的眷村写作作了历史考察,并一一论及其中的主要作家。“香港”篇增设一章所介绍的“新生代作家”,在原版中出现过,然十多年前作为新秀还在摸索阶段的他们,如今已是摇曳多姿,硕果累累。新一代中青年批评家对他们作了跟进式研究,也对一些名家作品作出了新的阐释, 如经凌逾重写西西,突出了她所进行的跨媒介文体创新。这些走在前沿的评介,必将使《教程新编》拥有持续耐久的学术影响力。

 


总体而言,在原版《台港澳文学教程》已到达相当高度的基础上,主编曹惠民秉持“以‘人本’携‘文本'在‘还原’中‘重构’”两大基本治史理念着手完成《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最终在众多编者的继承性重写下,构建出完整真实的台港澳文学版图。作为一个正在台港澳文学研究道路上莽莽前行的学人,笔者在仔细研读此教程中,既深切感受到台港澳多元文学的独特底蕴,又为编者的真诚严谨所折服。“教”虽可无定法,学却必须有道《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的全面充实、多元并举及所具的前瞻史观必能使之适用于高校学生以及相关研究人士。这是一本“能留下去用下去的新型教材”[7]编者的希望,如今已化为铅字,在台港澳文学史写作历程上刻下了难以抹灭的一笔。


★ 参 考 文 献 ★

[1][2][6].陈伯海《文学史与文学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年,第406页,第408页,第410页

[3].曹惠民:《三度空间中的中华文学》,《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2年第1期,第8页

[4][5][7].曹惠民:《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47页,第11页,第325页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肖小娟


【往期精彩】

1.学术 | 凌逾:天高地阔任少君

2.学术 | 凌逾:跨媒介整合艺术——港派麦兜与台派几米

3.学术 | 易明皇:一场后殖民理论旅行——读赵稀方的《历史与理论》

4.学术 | 徐诗颖:论《蹲下时看到了什么》的隐喻与反讽

5.学术 | 曹惠民:梁秉钧香港书写的空间意识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