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初心·使命 | 陆道培: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攻克血液病

中医养生就关注→ 医养百家谈 2023-03-08


写在前面:微信版本又更新,看着自己付出非常多辛苦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小编们表示好心碎。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医养百家谈”——②右上角“. . .”——③选择置顶(安卓)或星标(苹果)。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编者按

在陆家前后十来位医学科学家中,陆道培是家族医疗领域的一朵奇葩。

 

陆道培更是自诩奇葩,且奇葩盛开,灿如夏花。


但却无人知道在这鲜花的背后,时光的深处,隐藏着他几十年的艰苦探索与努力,他走的是一条布满荆棘没有前人走过的道路,在那条无边的小路上,陆道培曾困苦跋涉,举步维艰



陆道培1931年10月出生于上海一个医学世家。祖上世代从医,父亲陆南山,母亲吴卿。时值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少年时代他的生活充满了动荡不安,轰炸,逃难,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他辗转求学于上海宁波苏州等地…

青少年时代的陆道培,目睹国家贫穷战乱四起,矢志学医报国,救死扶伤。但那时教育落后,医学院大多数是洋人教会开办的,教学与课本都是用的外语,要学医就要先学好外语。

陆道培的英语,就是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自学的。抗战后期的中学时代,他避战乱于苏州乡下,发奋学英语,常常是通宵不睡,手不释卷,到最后竟然能把整部英文字典的单词都背下来,四十年代流行上海等地的韦氏国际英语词典以及简明牛津词典,陆道培都整部背过,这种脑力大激荡的学习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后来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所有的课程均用德语上,他又开始学习德语。每门专业课他都必备一本英语一本德语参考书,均从原版入手学习专业,上课做笔记写作业也用英德两种语言交替进行。工作以后英语用得比较多,写病历查房讲课都是用英语。在五六十年代,当时国内几乎没有像样的血液病专业书,所有研究用的参考书都是英文的,对外交流也是用英语,所以他的英语为最好,其次为德文俄文。其实我们家的人都会英文,不过像三叔陆道培那样能通四国语言,英德俄汉,也确是我家的一朵奇葩了。

现在,陆道培的书房中还保留有很多学生时代的原版书,你还可以见到像Deming’s General Chemistry那样的经典原版专业书。

上世纪初我国教育落后的情况下,因为精通外语,陆道培才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医学专业的学习。

陆道培于一九四八年九月考入了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大学医学院,用德文英文两种语言学完了全部医学专业课程,并在我国外科学大师,以裘氏刀法名闻天下的裘法祖指导下完成了毕业论文与医院实习,于一九五五年毕业,来到当时称为白塔寺中央人民医院,现在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工作,开始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医学职业生涯。

在中国著名的北大人民医院,陆道培深感机会难得而又责任重大。在恩师钟惠澜老院长的指导下,陆道培在北大医院系统的读完了哈氏内科,心脏病,肾脏病,内分泌,热带病学,寄生虫病学,并重点学习了出血性疾病,溶血性疾病,白血病,血液实验学等专著。

陆道培后来在给北大学子讲课时曾说,如果你每天下班后帮你的上级医师抄抄病历,或去图书馆查查资料看看书,或去做些病理解剖,那么坚持十多年后你和另一位什么都不做的同学相比,你们两人之间一定会有天地之别。这的确是肺腑之言,因为陆道培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裘法祖的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以及钟惠澜老院长强调的系统学习,临床与实验室相结合的观点,对陆道培一生影响极深,使他在学习与工作方法上,为今后血液病的研究与发展打下了深厚的思想基础。而思想的力量,正是他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根源。  

陆道培回忆说,师出名门非常重要,因为名师会把自己最重要的体会与经验传授给学生,常常三言两语却举重若轻,学生因此会受到更好的指引而少走弯路。名师也会引导学生把其长处发挥到极致,所以名师出高徒。  

名师就是一面夺目的旗帜,吸引学生去追赶去超越。



“我从当上血液病医师那天起,就有一个梦想——依靠不懈努力,在有生之年攻克血液病。”


我一定要攻克血液病”

    大学毕业,他服从中央卫生部统一分配来到中央人民医院(即现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科工作,从此开启60余载的“人民”情愿。

陆道培来到内科担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在做住院医师时期先后熟读了哈氏内科、心脏病、肾脏病、内分泌、热带病学等专著,内科系统疾病在脑海中逐渐融会贯通,临床遇到的疑难病、罕见病,也都能认真缜密判断不疏漏。

与此同时,国家号召发扬祖国医学遗产,提出“中西医团结”的政策。医院聘请中医大家徐衡之并成立中医办公室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了许多疑难病症,其中包括当时认为不治之症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都取得不同程度的疗效。

这让在中医世家中成长起来的陆道培大为感兴趣。他经常与徐衡之攀谈交流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系统疾病,尤其是血液系统疾病的思路与方法,深受启发,并让他对血液病学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56年,匈牙利血液专家Olga Gvesti来到人民医院内科工作。Gvesti不仅对出血性疾病和凝血有突出成就,而且对其他血液病及血液形态学有很深造诣。陆道培立刻找到医院院长、内科主任钟惠澜教授,申请跟随Gvesti医生学习。

1957年,人民医院正式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的内科血液病专业组。Gvesti医生任专家顾问,徐衡之任中医顾问,陆道培任住院医师。一张桌子、一台显微镜,12张内科病房的非固定床位,就是专业组的全部家当。

除了诊治血液病患者,还要兼管内科住院患者,制剂自己配,血液病涉及的血液形态与凝血检查的化验都要自己做,甚至试管都要自己动手刷。

陆道培不仅对血液病从临床到实验、从中医治疗到西医治疗都有了系统的认识,而且对各项检测方法作了重要的改进,特别对凝血酶原与抗凝血酶Ⅲ的计算方法作了创新性的改动。

1958年,罗马尼亚血液免疫专家Noemi Pascal来到医院内科工作,陆道培又主动申请到急诊科轮转。晚上在急诊值夜班,白天跟随专家出门诊、做实验、查阅书籍文献。Pascal医生同时在中苏友谊医院任职,陆道培经常乘公交车往返于友谊医院和人民医院,从未中断学习。

在对血液系统疾病的了解愈发加深之后,年轻的陆道培暗下决心:“有生之年我一定要攻克血液病!”

他使用中药、抗菌素配合去氢皮质素合并丙酸睾丸素及大剂量维生素B12治疗,疗效明显,不少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被成功治愈。人民医院内科血液组名声大震,很多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慕名而来。但仍然有一些重症的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效果不好,那有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

陆道培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补充或者替代患者已经衰竭的骨髓继续工作,将体内异常改变的血细胞全面重建呢?陆道培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名词——骨髓造血干细胞!

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让他从生物学现象逐步领悟并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健康的骨髓造血干细胞输注到患者体内,就像重新播撒了造血的种子,可以更换重建患者造血系统。

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还有很多技术细节无法实现。陆道培经常到协和医院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当他看到美国华盛顿大学多纳尔·托玛斯将正常人的骨髓移植到病人体内治疗造血功能障碍时,兴奋不已。

为了攻克血液病,陆道培做了大胆而谨慎的实践探索。当时的医院设备简陋、经费少、人力紧,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没有资料就自己钻研!

他腾出自己的办公室改建为移植病房,自己则在楼道上办公;他和团队从取骨髓针头的设计、如何采集骨髓、骨髓用量、骨髓颗粒的打碎以防止在肺循环中的堵塞等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与测算,并改良了抽取骨髓方法、骨髓悬浮溶液,发明通过不同型号的三个针头依次过滤,避免脂肪或骨髓颗粒入血导致肺栓塞。

就这样人民医院血液组开始了骨髓移植的探索。每治疗一个病例,陆道培和团队都进行思考总结、摸索规律。

1961年,陆道培总结了同种骨髓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经验,发表在《中华内科杂志》上。不仅分析了异种、同质、同种和自身四类骨髓移植的利弊与应用,同时也客观指出由于受体对异体骨髓会产生免疫反应,所移植的骨髓不能成活,只有大剂量放射治疗移植免疫反应,移植的骨髓才能成活,为日后骨髓移植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实践探索与经验积累。

心怀攻克血液系统疾病这一初心,陆道培一直勤勉努力、孜孜以求、不断探索:有没有这样一个可能,同卵双胞胎之间进行骨髓移植,不会出现排斥反应呢?治疗效果又会如何呢?

陆道培在不停查找文献研究的同时,也留意临床观察总结。正在此时,患有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张秋兰找到陆道培。

1963年底,北京的冬天,一位包裹严实捂着大口罩的22岁青年女子被平车推进了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径直来到内科血液组,找到陆道培医生。

女子摘下口罩露出苍白的面孔,虚弱地说:“陆大夫,我是几年前在咱们内科实习的护士张秋兰,我得了再障,我们那边的医院说太重了,治不了了。您一定要救救我!”

陆道培一边安慰着她,一边看看家人递过来的化验单,也不禁倒吸一口冷气。张秋兰的全血细胞指标降低,已经快接近最低限。她得的是当时老百姓谈之色变的血液病——“再生障碍性贫血”。

“成功不是靠大胆,而是靠长期准备

和严谨的科学”

陆道培将张秋兰收住院。这样重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普通内科药物治疗效果肯定不好,拖下去只有死路一条。在人民医院骨髓移植已经开展了多次,虽然效果不能完全肯定,包括免疫排斥等问题尚不能解决,但这是目前唯一有可能产生疗效的办法了,只能就此一搏。

当得知张秋兰有一个双胞胎妹妹时,陆道培眼前一亮,真的有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兴奋感。同卵双胞胎之间开展同质骨髓移植,不存在免疫性的排异,移植效果一定会很好!

但是张秋兰的孪生妹妹是个已有3月身孕的孕妇。要从身上抽骨髓,万一妹妹和肚子里的宝宝无法承受怎么办?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如果不做骨髓移植,姐姐的病就没有转机只有死路一条。

基于之前多例骨髓移植积累的临床经验,陆道培始终觉得这次同卵双胞胎的骨髓移植是可行的,但从孕妇身上抽取骨髓会不会对孕妇和胎儿产生影响?抽取多少骨髓量既能在患者体内发挥作用又不会影响供者健康?生命攸关,陆道培需要确凿的证据,一定要万无一失才行。

他回到办公室立刻翻起来书籍,又去图书馆查阅文献,以论证孕妇抽取骨髓可行性安全性。

在做了充足的准备工作之后,1964年1月17日,张秋兰和其双胞胎妹妹被推进了“手术间”。由于前期多例骨髓抽取输注的操作实践,技术已经非常娴熟,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秋兰的妹妹没有出现不舒服,腹中的宝宝也健康成长;而张秋兰的全血指标长势喜人,妹妹的骨髓移植到姐姐的体内,不仅适应良好,更是开始全面发挥了作用。

张秋兰与陆道培

出院时,秋兰一家千恩万谢,激动不已,陆道培淡淡微笑着,目送这幸运的一家人。他心中也很满足而喜悦。

此次成功的移植,不仅印证了陆道培对于同卵双胞胎之间开展同质骨髓移植可以获得成功的推论,更是觉得自己成功治疗一例重症再障,挽救了一个年轻的生命,距离自己的初心更进一步了。

“成功不是靠大胆,而是靠长期准备和严谨的科学。"数十年后,当陆道培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认真地说道。

“这个病例的成功,早于日本

以及很多先进国家”

张秋兰病例的成功,让陆道培倍受鼓舞。他敏锐地预见到血液病学正面临着一个飞跃的前景。

当时已开展组织及器官移植学、血细胞免疫学的研究,对肿瘤学、遗传病学、免疫治疗学的发展都正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看似神秘且被人们认为无法治愈的恶性血液病,有望攻克——

他总结张秋兰病例,论证同质骨髓移植的可行,甚至在临床尝试着开展自体骨髓抑制……然而所有的研究因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运动而中断。

陆道培被当作只知道埋头钻研业务不重视政治学习的“白专”典型受到了批判,被迫离开实验室,擦地板、搞卫生,还被下放到农村劳动。陆道培却依然保持冷静思考,坚持读书学习,英文文献书籍看不到,就把箱子里的有关白血病、遗传学、免疫学和实验血液学的书籍和教材熟读若干遍。

在农村劳动期间偶得一本《本草纲目》,他欣喜若狂的藏好,每天偷偷阅读。这段时期的积累,为他日后在国内首先用硫化砷治疗白血病、首先用紫草及紫草提取液治疗静脉炎及血管性紫癜、首先发现大蒜提取物和大蒜新素抗巨细胞病毒等研究中药解决临床难题,拓宽了新的思路。

时间指针拨到1972年,医院工作秩序开始逐渐恢复。陆道培带领血液组设计联合化疗方案使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率逐渐上升到75%-80%;研究的紫草及紫草提取液治疗静脉炎及血管性紫癜于1978年国家科技大会上获得表彰。

陆道培及全国的医学科技工作者都感到:春天到了!破茧而出羽化成蝶的期待,让每个人心中充满希望与动力。

1980年,经国家卫生部考试和推荐以及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的资助,陆道培来到了英国进修。他得知骨髓移植已经成为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手段,在移植过程中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发现,成为决定移植排斥反应高低的重要因素。同卵双胞胎之间的移植属于人类白细胞抗原全相合,所以张秋兰病例的成功不是偶然!

“这个病例成功的时间是1964年,早于日本以及很多先进国家!”这一发现让陆道培兴奋不已。

1981年《国际血液学会会刊》(美国)刊登了陆道培的论文《同基因骨髓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轰动国际血液界——早在17年前,一位年轻的中国医生就已经成功完成了亚洲第一例、世界第四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

1992年,张秋兰与美国另一位同类患者被收入世界《临床移植年鉴》,列为经移植无病存活时间最长的记录。

这部绿皮精装的年鉴上,用英文记录着陆道培在这次移植中创造的“最少有核细胞移植数(0.35x108/kg)”及“安全以孕妇做骨髓供者”的世界记录,而且保持至今。

“中国也一定要搞异基因骨髓移植”

进入80年代,国外的骨髓移植技术已有很大发展,欧美等国家相继出现了一百多个异基因骨髓移植医疗病例,积累了不少经验。

在英国医学研究会白血病学部所在地的伦敦皇家医师进修学院 Hammersmith 医院进修半年的经历,让陆道培开阔了眼界。离开英国后,他又自费到法国圣路易士医院以及瑞士、德国几个著名的骨髓移植和白血病诊治中心访问学习。

回国时他的两个大皮箱不仅装满了学习笔记和有关资料,更是装满了陆道培对于攻克血液病的信心与决心。他脑海里形成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中国也一定要搞异基因骨髓移植。”

回到空间局促的医院,重新开始中断了十多年的骨髓移植工作时,医疗组的全班人马不过六、七个人,连一间正规的超净室也没有。他们利用一间办公室自行设计改装成超净室,用一张双人床架在塑料薄膜内作超净床,并采取吹风过滤等措施,达到了无菌标准(经测试检验符合美国宇航局一百级洁净度)。

尽管当时国外已有大量异基因骨髓移植文献资料,但他们并没有照搬照抄。比如,整个疗程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步骤是对患者进行大剂量的放射治疗,目的是使患者的免疫系统充分抑制以保证骨髓植存活。西方国家的放射量为800到1200拉德,而陆道培同放射科的大夫一起反复试验、研究,确定了更适合国人的600到770拉德的放射剂量。

环胞菌素是国外骨髓移植中一种比较重要的药物。1980年陆道培到生产该药的瑞士药厂参观时,商议购买此药。厂方对中国人能否做这种复杂手术表示怀疑,委婉地谢绝了。陆道培并没有因此而停步不前。凭着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他想到胎盘可以阻碍母体对胎儿的排斥,起到免疫上的屏障作用。

于是成功利用含抗体的胎盘球蛋白,起到抗病毒细菌感染,调控身体免疫的作用。这些恰好是全世界在骨髓移植中所面临的难题。经过临床应用,证明胎盘球蛋白还可以使手术后的“移植物扰素主病”晚出现或不出现。这一研究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通过持续努力,陆道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1981年陆道培完成亚洲第一例异基因骨髓移植

1981年9月30日,陆道培和他的同事们成功地为一位患急性白血病的韩姓女大学生进行了骨髓移植,这也是我国第一例异基因骨髓移植。

提供骨髓的是患者哥哥。同胞兄妹的基因并不完全相同,移植后可能会出现排斥反应,还可能会有移植物抗宿主病以及感染等情况的发生。陆道培事先制定出了周密的应对方案:从术前预处理起,以半小时为单元,逐一部署。使患者顺利地闯过了免疫细胞0期、排斥反应等难关,使被移植的骨髓顺利嵌合新生在患者体内。

他白天查看病人,下班作实验,晚上回家还得翻阅专业书和文献资料,带领团队开展业务学习。每天的日程表总是排得满满的,几乎没有星期天。即使在家,陆道培也放心不下,经常深更半夜,步行一站多地的路程,去附近小饭馆、招待所或部队医院的借打电话,了解患者病情变化。

经过团队5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手术后的小韩痊愈了。数十年过去,哥哥的骨髓依然在妹妹的体内造血。

这项成功的骨髓移植就像一颗启明星,预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的兴起与蓬勃,照亮了陆道培肩负使命追寻初心的前进之路。

1985年陆道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陆道培开创了中国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在此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不断推动其发展。

首先在亚洲成功开展同基因骨髓移植


首先在国内成功植活异基因骨髓


首先在国内成功完成ABO主要血型不相合的骨髓移植


首先证明硫化砷对某些白血病疗效卓著


首先在国内指导建立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


首先应用某些新的免疫治疗方法治疗急性白血病,并取得显著疗效


首先在国内发现三种遗传性血液疾患


首先报告紫草及提取物对血管性紫癜与静脉炎有显著疗效



陆道培早在30多年前1984开始举办我国第一次全国性骨髓移植学习班。其在讲义中详细地列了骨髓移植的方案,方案细致具体,几乎参加培训的学回到当地就可以开展骨髓移植的工作。1993又首次召开国际骨髓移植会议,由多国学者、专家参与交流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后续陆道培指导开展全国各地医院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工作,苏州大学一附院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之一,在有移植案例成功前,陆道培自荐到该院担任指导帮助建立完善体系。还为全国培养了一大批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技术队伍。后来的几十年中,陆道培院士指导、培养了大批血液学人才尤其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领域,包括黄晓军、吴彤、童春容等我国著名血液病专家


陆道培还撰写了大量有关血液病的论文,由其本人撰写或参与撰写或指导青年医师撰写的论文总数约400篇,发表在中国与世界的各种专业期刊上。此外,陆道培还主编专著4部,参与编写各类专著19部。




1992年由陆道培主编的白血病治疗学由科技出版社出版,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2012年又刊印第二版。从1957年陆道培开始探索研究血液病起到1992年这本专著的出版,时空跨越了三十余年。白血病治疗学的出版,在中国全面推动了白血病的研究与治疗,也奠定了陆道培在中国血液学界的历史地位。与三十多年前中国白血病的研究一片空白相比,今天中国白血病的研究与治疗已全面展开,处处开花结果,各项研究成果引起世界瞩目。

陆道培一生征战沙场获奖无数,为自己的奋斗留下了闪光的记录: 

  • 1985年异基因骨髓移植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中国学术界最高的军衔,为终身荣誉 

  • 1997年荣获陈嘉庚医药科学奖,同年又获何梁何利基金会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 2008年HLA配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研究获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 2016年荣获中华全国抗癌协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 2016年获美国骨髓移植学会与CIBMTR颁发的国际血液与骨髓移植研究中心杰出服务贡献奖 


陆道培出身医学世家,是家族第五代医生,多年来潜心苦读、心无旁骛,在血液病领域取得了前无古人的学术成就与地位

回望漫长的医学生涯,陆道培对自己在血液病领域所做的这些贡献,只提了寥寥几句,他更愿意说的是他看病救人的故事。
“最初选择学医是因为父亲也是医生,我觉得从职业上说,是不错的选择。”陆道培说。
而他真的开始当医生以后,对自己的标准却是做“白求恩式”的医生:“血液病房经常会有危重病人,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尽一切所能去抢救,为他们争取活下去的机会。”
有一次,一个十几岁的患者因为大出血需要输血,陆道培立刻伸出胳膊,让护士抽了他自己的血去救那个患者:“当时,在我眼里,那就是自己的孩子,我根本没多想。”还有一次,一个患者因为鼻子出血,情绪很不稳定,为了安抚他,陆道培接连几个晚上,在病房里留到很晚:“做医生的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安慰病人,让他们有信心去战胜病魔。”
很多慕名而来的病人,来自全国各地,陆道培甚至会叫助理去火车站、机场接病人,帮着安排住宿,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陆道培告诉记者:“治疗其实就是医生和病人一起作战的过程,我的病人都会配合我们,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一点一滴努力,他们都会记在心里。”

陆道培是典型的A型血,他的性格刚强坚毅,坚韧不拔,做一件事能持之以恒地下苦功。陆道培的座右铭就是积跬步,致千里,厚积而薄发,把书越读越厚,把事业越做越大。从他青年时代的背英文字典,到工作后大样本大容量地做病理解剖,以及选择白血病这样难度极大的项目作为终身事业而不屈不饶地进行钻研,都可以看出他不同凡响的卓越的A型性格。


陆道培书法铭志

 

当然陆道培也是非常聪明的,曾看到有文章说陆道培的成就主要是靠努力而不是靠聪明,这是不对的!

聪明的人,就是能在复杂的事情里找出规律性并能用相对简单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人。在科学的殿堂里跋涉,聪明与努力是缺一不可的,没有悟性就达不到科学的巅峰。


陆道培相比,陆道培的大哥陆道炎则性格脾气完全不同。陆道炎的血型是AB型,为人谨慎聪慧,做事必定三思而后行,他如选择一个项目做研究,定会从原理从逻辑等方面想透了再入手,没有把握的事他是不会轻易做的。作为白内障专家,他从白内障冷冻摘出术,到白内障超声乳化,再到各类人工晶状体以及再后来的白内障显微手术,在白内障上做出了人们意想不到的一个又一个的发展与创造,从中可以看出他AB型以小博大四两拨千斤的特点。

他们的父亲陆南山曾点评说:“道炎搞白内障,手术一做好,病人眼睛立即复明,马上说你是神医!但如搞青光眼,病人会越来越多,一辈子都会来找你,因为青光眼是看不好的!”

不得不说,陆南山爷爷的点评真是太精辟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性格而言,如果他们两人同为Baby,陆道炎会缅腆地哭几下,先看一下是否把别人吵醒了,而陆道培一定会大声啼哭、踢腿蹬脚以吸引别人的注意,因为他认为这个啼哭权就是他的,非他莫属。

他们两人本是同根生,亲缘性同基因,而性格脾气却很不一样。



陆道培与兄长陆道炎

摄于不知哪一年的春天


陆道培担任众多社会职务

◆ 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Nebraska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复旦大学、第一军医大学等国内外近10所高校的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

◆ 香港明德医院骨髓移植高级科学顾问,香港血液学会、国际血液学会(ISH)、国际实验血液学会(ISEH)、国际血液病治疗及移植工程学会(ISHAGE)及美国血液学会(ASH)会员。

◆ 兼任《Int J Hematol》亚洲编辑部主编,《中华医学杂志》 (英文版)、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中文版、《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及《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副主编,以及《Bone Marrow Transplantation》编委。

◆ 1984年至2005年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随后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造血干细胞学组组长。

◆ 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曾任农工民主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常委,第十二届中央常委,北京市第八、九届委员会主任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五届北京市政协委员,第六、七、八、九届北京市政协常委,第九届北京市政协副主席。

◆ 1995年,当选国际骨髓移植登记组(IBMTR)专家指导委员,中华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

◆ 2000年起至今任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2002年,当选亚洲血液学会(AHA)副主席,曾被国际血液学会(ISH)推举为第11届国际血液学会(ISH-APD)2007年大会主席(北京)。

陆道培院士自1994年至2005年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随后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学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造血干细胞学组名誉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造血干细胞合作组学会(含两岸三地,CSBMT,Chinese Society of BMT)主席。同时担任复旦大学等国内外近10所大学的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北京大学与复旦大学内科与血液病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医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


最近陆道培又担任了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的慢性病防治援助工作委员会 委员


参考出处:

  • 北京大学医学部公众号

  •  陆道培“中国骨髓移植第一人”.《健康报》第29期,第2版,2002年3月9日。

  • 移植生命的院士-血液学病专家陆道培。《传记文学》2004年第3期,总第166期。

  •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医师》


相关阅读:





更多陆氏名医的趣闻轶事

尽在公众号后续报道。。。。。。



| 版 | 权 | 声 | 明 |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文章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仅供读者参考。



公众号合作,交流,咨询

请联系以下电话微信同号

 18016247306

加不进的朋友可以加群主个人微信:

lushiyl(陆医生)

记得复制暗号:

药膳养生调理群
我们欢迎您和您的小伙伴的加入




更多陆氏药膳古方

敬请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