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采得百花成蜜后:南大中德经济法专业考研经验贴

钱玥 青苗法鸣 2020-10-01

编者按:四月将至,随着各大院校的考研落下帷幕,青苗将推出系列考研经验帖,以期通过这些来自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经验帖帮助广大青苗学子们更好地实现信息对称,解答困惑!作为本系列的“第四弹”,青苗为大家带来考取南京大学中德经济法专业钱玥同学“新鲜出炉”的经验贴,希望能够给志在南大、志在德国的青苗学子提供参考。

需要提醒的是,所有经验都是因人而异,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想要顺利进入心仪的院校,他人的成功经验固然可取,但更重要的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018年3月23日,南京大学法学院官方网站上公开了拟录取名单,笔者以初试第三、复试第五的成绩被录取。尽管复试不如人意,但还是以中等的成绩上岸了。

在备考的过程中,笔者深受往届学长学姐经验帖的帮助,因此在这里分享出自己的经验,供大家参考。



规划篇

无时间下限——大三下学期开学前


前期规划主要包括择校、择专业、收集资料、时间安排等。这个过程可以从大一大二开始,但是最好在大三下学期开学前确定好,因为择校择专业都有一个心态反复的过程,如果确定得过晚,会影响复习心态,也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目前已经有不少同学问过我如何确定考研的学校和专业,我个人的建议是,必须要结合自己的发展规划。如果想日后在学术方面发展,就要考虑学校的教师团队、学术资源等,北京、上海等地相对于内陆地区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果日后想从事于实务,就要结合自己未来想要发展的地域选择学校。同时,还要考虑学校的报录比、试题难度等。我选择南京大学中德经济法专业,主要是考虑到以后可能在南京发展,而且南大经济法也是王牌专业,而与中方合作的德国哥廷根大学也是相当不错的学校,招考人数在南大法学院的所有专业里是最多的。


收集资料的过程包括收集经验帖、考研真题、公共课辅导资料、专业课教材和笔记等。真题是掌握命题动向最重要的资料,贯穿整个备考过程始终,因此必须及早到手。南京大学内部有专门的老师出售真题,就在南大鼓楼校区逸夫管理楼十楼,不难收集;有很多学校有完善的考研机构整理笔记资料,但是南京大学没有,所以需要同学们自己考量。


在正式开始考研之前,需要大致计算清楚大三一整个学年可安排的时间,算入每个月可能存在的占有考研时间的事务,作出大致的整体时间规划。这样在后期复习才能节奏明确,心里有数,不慌不乱。



备考篇

大三下学期开学——考前


法学专业课部分

法理、民法、经济法


南京大学中德经济法专业所考的法学专业课只有三门,专业课一部分为法理学,占150分;专业课二中民法、经济法各占50分,比重较大。其中,法理学占比重尤其大,有“得法理者得考研”的说法,因此必须予以重视。南京大学法学专业课的题型一向固定,每门课有六个名词解释、六个论述(中德经济法的专业课二中,民法、经济法各两个名词解释、两个论述)。如果想得到比较满意的分数,名词解释应当作答150-200字,论述题应当作答600-800字。


从2018年考研开始,南京大学就不再在招生目录上公布参考用书,但是往年公布的参考用书仍然有很大的参考意义。法理学、经济法、民法的往年参考用书分别为:张文显主编《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杨紫烜主编《经济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魏振瀛主编《民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尽管招生目录上的版本没有及时更新,但是出于新法复习的角度,最好所有参考书都准备最新版。目前,《法理学》最新版本是第四版,《经济法》最新版本是第五版,《民法》最新版本是第七版。


时间安排


基础阶段(大三下学期开学——8月底)

从2月开始到3月下旬,我先把所有教材翻阅了一遍,勾画出所有适合作为主观题答案的部分。毕竟,教材上还有很多案例和论证过程,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答题。此时无需掌握到具体知识点,只需了解知识框架、有大致印象即可。在这个过程中,我会把近15年的真题在参考教材中的对应位置一一标出,这样能直观地感受到考试重点和命题规律。如果某部分有接近10年没有考过,我会直接略去不看,节约时间和精力。


从4月初到7月中下旬(6月份有半个多月的时间用来准备期末考试),我把先期勾画的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在电脑上打出笔记,能够进一步加深先期的印象。也有同学选择手写笔记,手写有助于加深印象,但是手写的效率远远不如机打。其中,法理学笔记有13万余字,民法笔记有23万余字,经济法笔记有10万余字。


在基础阶段,我平均每天复习7-9个小时,大约是上午8点半到12点,下午2点半到6点,晚上7点到9点;周末会休息,每天只在上午复习法学专业课,总的来说复习较为轻松。当然,在此期间我并没有把精力百分百用在准备考研上,还花时间写了辅修毕业论文、准备二学历考试和学位外语考试、完成三创结项、上课和完成课堂作业等。


冲刺阶段(9月初——考前)

由于8月我先回家休息了一周,又去武汉参加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暑期案例研习班,因此8月的效率极低,9月初才把所有的笔记打印出来准备背诵。背诵时我全部脱离了书本,完全只依照自己的笔记背诵。9月初到10月中下旬完成了第一轮背诵,背诵得较为详细。10月中下旬到11月中下旬(差不多考前一个月的时候)完成了第二轮背诵,此时进度就较快了。最后一个月我完全加快了背诵的节奏,从10天一轮、6天一轮推进到3天一轮。


在冲刺阶段,我每天复习9-11个小时,大约是早上8点到12点,下午2点半到6点,晚上7点到9点半,回宿舍还能复习一会儿;每周休息1天(第三轮开始不再休息);依然是每天只在上午复习法学专业课。个人不建议起得非常早去复习,除非能保证自己不疲倦,否则在图书馆打瞌睡还不如在床上睡饱了去学习。在复习期间我仍然每天携带手机去图书馆,但是实在是控制不住自己看手机,于是每天把手机放在座位上去阳台或者楼道里背书,每背书1小时就回座位休息15分钟,如此往复。


而刚刚背完第一轮的时候,我试着给自己进行了几次模拟考试,发现已经背过的知识点并不能完整在答卷上表述,所以在每天刚进图书馆比较困的时候,我安排自己在稿纸上默写名词解释和论述并订正。这样一方面可以巩固所背诵的知识点,另一方面还可以掐表练习写字的速度,还能迅速摆脱瞌睡。


分科复习


法理学

南京大学的法理学考得较为死板,总体来说靠背诵参考书基本可以解决所有题目,所以我的主要精力就放在了背诵笔记和默写上。过去几年出现过较为灵活的考察对法理学家名言的理解的题目,所以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注意积累这一类的名言。由于法理学的范围只有那一本薄薄的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因此过去真题中存在大量重复的知识点,复习时一定要注意真题。


民法

民法的体系庞大,知识点繁多,理论和实证法规定差距也比较大,所以仅靠参考用书不足以应对考试,需要积累一定的法学素养。但是,继承编和人格权编已经有接近10年没有出过题目了,个人建议稍作了解即可。而民法的真题从不重复,已经考过的名词解释和论述可以略过不看。另外,民法的考题反映出了追求热点、新法必考的趋势,如2010年考察了侵权责任法、2018年考察了民法总则;所以复习时不能完全埋头于书本,还要经常浏览新闻,关注时事。前两年民法还考察了一定比例的案例题,可以参考司考卷四的复习方法。


经济法

经济法小法众多,范围广阔,但是重点一直比较明晰,集中于竞争法、消保法、产品质量法等,所以这几个部门法需要着重复习,广泛关注热点。其他部门法如财税法、中央银行法等,简单准备名词解释即可。经济法的真题同样很少重复,所以考过的名词解释和论述简单浏览一下就好。经济法比民法还要热衷于考察时政,2018年的考题中有一半都是和时政紧密相关的,复习时大家可以关注一些微信公众号和南大老师的论文。除了官方指定的参考用书,我在复习时还参考了张守文著《经济法学》(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及李昌麒主编《经济法学》(第3版),法律出版社。如果大家对于当年的经济法热点心里没数的话,可以直接去看张守文老师近期发表的文章,2017年考的ppp和2018年考的公平竞争审查在其近两年的论文中都有涉猎。


但是,法理学、民法和经济法这三门,无论哪一门都是非常博大精深的学科,考研所涉及的仅仅是皮毛,考研复习的方法也仅仅适用于应试。如果想在某学科上深入学习,必须阅读大量学术著述,进行深入思考。



政治


我政治只有70分,在今年不算是很好的成绩了,主要是后期复习有些浮躁的缘故,请大家一定要吸取教训。


基础阶段(7月初-9月初)

因为没有底气司考考研同时准备,所以我是在暑假刚刚开始的时候准备复习政治的。首先我购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准备自己学习,但是在看了半个月之后,发现《精讲精练》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即使身为文科生也无法光靠自己阅读消化。于是我去找到了新东方陆寓丰老师(江湖人称“腿姐”)的政治强化课,先把《精讲精练》相关的部分预习一遍,再跟听腿姐的课边听边做笔记,最后隔一天再去做《1000题》相关的题目。没有马上做是因为,刚听完课做题基本上印象都十分深刻,没办法检验出哪里没有掌握清楚。有很多人建议《1000题》可以再刷1到2遍,所以第一次做用铅笔比较合适,后期可以擦掉做第二遍。整个过程一直到9月初才结束。


我个人在考研结束之后反思,从7月初就开始复习政治过早了,直接导致强化阶段进度跟不上。因此我个人建议,全身心投入考研的、有一定基础的文科生从8月开始复习就足够了。没有基础的理科生,那就是越早复习越好。复习政治我只在晚上的时间,即7点到9点半,因为先期复习政治没必要投入和专业课一样多的时间。之所以选择腿姐的课,也是因为腿姐是南京大学博士,有好几次参与江苏地区考研政治阅卷的经验;而且讲课很有意思,举的例子生动形象,一听之后马上就能懂,比自己看书理解的效率快多了。也有其他理科生比较喜欢徐涛老师的课,我没有听过,大家根据自己喜欢选择听不听课,听哪位老师的课。


强化阶段(9月中旬-11月中旬)

这个阶段是我做的最不好的阶段。9月中旬我完成了一轮复习,但是市面上基本上就没有再出其他资料了,我只能在这个时候把真题做了两遍,把《1000题》的错题再翻了一遍。10月中旬开始,腿姐的主观题强化课陆续出来了,我打印出配套资料边听课边做笔记,同时背诵主观题。


在9月底的时候,新一年的考研政治大纲会颁布,相关的大纲解析(人称“红宝书”)也会出版,但是除了大纲修改的部分,和《精讲精练》内容相差不大,大家自己斟酌是否需要购买。11月的时候风中劲草的客观题背诵手册、肖秀荣老师的背诵手册和时政手册都会出版,内容有交叉的地方,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


冲刺阶段(考前30天)

冲刺阶段肖秀荣八套卷和四套卷都会出版,每年都能押中很多题,基本上是人人必买。如果对分数要求不高、基础还好的同学,没时间过完一遍《精讲精练》和《1000题》,可以直接开始背八套卷和四套卷了。不过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不能干背答案,已经出现过好几次八套卷和四套卷的答案变成了真题材料的事件。市面上还有其他老师的预测卷,比如蒋中挺、任汝芬,但是我个人不建议再过多放精力到其他预测卷上,消化吃透肖秀荣的预测卷就足以解决考试了。


在这个阶段,大家也要开始查缺补漏,弄清楚自己的薄弱点。一定要固定抽出大块的时间,练习手写主观题,锻炼写字速度和保持卷面整洁度。尽管这个时候政治已经到冲刺阶段,但我还是固定在7点到10点左右的时间段复习,如果觉得比较吃力的同学可以适当加长时间。


其他具体的复习政治的建议我不再多说,大家可以自行关注政治授课老师的微博、微信等。肖秀荣、陆寓丰、徐涛、蒋中挺等老师均活跃于微信或微博平台,也会定期推送知识点讲解、时政要闻和真题分析。



德语部分

包括二外德语、专业课二中的德国概况


由于南京大学中德经济法专业要求考察的语言为二外德语,所以我没有备考考研英语的经验,不是考中德经济法专业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这个部分了。


二外德语

二外德语考察总分为100分,但是通常都能取得80分左右的成绩,老师们改分的尺度还是很松的。南京大学的二外德语考试分为以下题型:约15个题目的单选,考察单词和语法,大约和专四试题难度相当,其中有不少专四原题和往年原题(因为南京大学是全国大学德语专四考试的出题地);约3篇的阅读,阅读比较简单应该不到b1难度;1篇完型填空,交叉考察对文章的理解和单词、语法;1篇德翻中,难度非常大,基本都是德国前沿时政;5-6句中翻德,略微简单一些,大概在a2-b1之间。


总的来说,对于德本的同学而言,二外德语考试考上80分或者85分非常轻松,基本上不需要额外复习。但是对于法本的同学来说,需要花费不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还有金钱成本。从开始复习考研到考前,我每天下午2点半到6点的时间均用于复习德语科目,投入了甚至比复习法学专业课还多的时间和精力。


从大二上学期开始了解了中德经济法专业后,我就开始准备自学德语。大二考完六级后,我开始用沪江网校的网课学习,a1使用的教材是柏林广场,a2开始使用走遍德国。断断续续到开始复习考研的前夕,我学到了b2的网课开头。但是这个过程中,我基本上只是把课程听了一遍,最基本的词汇有一定的储备,基础非常不扎实,这也导致了在德语复习的基础阶段吃了不少苦头。


在考研复习刚开始也就是3月初的时候,我购买了圣才考研二外德语的试题册开始练习,里面是全国各校二外德语试题集锦,而一开始的练习效果非常不理想,每次至少能错一半。在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之后,我决定吸收过去学姐的经验,找一位大学生补课。比起找辅导机构补课,找德语专业的大学生补课成本更低,一对一的效果更好。所以我拜托朋友帮忙找到了一位四川外国语大学德语专业同级的同学帮我补课,每周六下午往返于西政和川外之间。不得不说在有人指路之后,效率与自学相比有了大大提高。在补课老师的介绍下,我买了一本专业四级德语词汇书,每天雷打不动背6页,2个半月背完了500多页词汇,做题的正确率大大提高。在背单词的同时,我开始一本本刷德语专四真题,也一遍遍地刷考研真题。反复刷题积累词汇的过程一直持续到考前。


在二外德语的试题中可以发现,难度最大的题型是翻译,难度最小也最好拿分的是阅读,难度适中但是最好不要丢分的是选择。选择所考察的主要是单词和语法,可以自己一边背诵单词书一边整理笔记。市面上关于单词前缀的总结很多,但是应试喜欢考同一后缀不同前缀的词汇比较,所以我有意识地整理了一部分词汇后缀,以及按动词分类的功能动词组合。在语法的学习上,基础阶段我付费听了好几次国民德语公众号在微信群里的语法课程,对语法点有了比较系统的认知。翻译必须自己动笔练习才有效果,并且平时注意多积累关于政治、经济、文化的词汇。在中翻德的5-6个句子中,每年至少会考一次第二虚拟式和较为复杂的从句,相关的语法点必须熟练掌握。


德国概况

德国概况在专业课二中占50分的比重,每年考两个名词解释、两个论述。尽管学长学姐都说真题重复率很高,但是经我自己统计,近15年考了约42个知识点,重复率不算是很高了,但是真题还是复习的重要参考。官方参考用书是2010年版的《德国概况》,但是最新版是2015版,两版重复内容很多,个人建议以2010版为主,2015版为辅即可。总结真题规律可知,每年政治、外交是必考1到2个知识点的,经济、教育、社会每年轮流考察,如2017年着重考察了经济方面的题目,2018年我就没有看这一部分。


复习德国概况对于身为法本的我来说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事情,大段大段的文章需要全部背诵及默写,词汇难度很高而且句型复杂,基本脱离日常生活。在考试之前我最担心的也是德国概况。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我以学姐的笔记为基础,把所有考过的知识点和我自己认为可能考的部分手抄了80多页笔记。之后,就是一遍一遍反复的记诵和默写,一个单元至少背了一个星期。幸好,考试所考的内容基本都在笔记涵盖范围内,也没有太拖专业课二的后腿。



复试篇


寒假——3月中旬

南京大学出复试名单总体上都是在3月初的时候,复试时间都定在3月中旬,比大部分考研院校都早。基本上在考研分数出来后,分数能达到往年最低分,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等复试名单出来就只有不到一周的时间准备了。2017年南京大学法学院基本上是等额复试,但是2018年每个专业就都在复试里刷人了。而且,总分计算方式是 复试笔试分数*2+初试分数,复试面试不计入总分但是必须达到90分,所以复试对于录取还是起到很大的作用。因为我个人复试成绩不怎么理想,所以只能在这里谈谈教训了。


南京大学法学院的复试所有流程在一天内结束,上午资格审查,下午笔试,晚上面试。今年体检共有两天,在复试当天和复试第二天都可以,不过起得早一些复试当天体检也是来得及的。下午法学院所有专业在一个大教室里笔试,用信封装题。今年的复试题目考得非常灵活,法学专业的题目都紧跟时政热点,所以大家在准备的时候一定要多关注新法和前沿问题。德国概况考得比较新颖,虽然都是我笔记所涵盖的内容,但是没有完全复习到,所以分数并不理想。


通常中德经济法(经济法二)都和经济法一在一个教室里面试,一共有5位老师,包括一位考察外语能力的老师。在经济法一面试结束后,因为时间已经略晚了,而经济法二10个同学还没有开始面试,所以老师们把所有同学叫到教室里说明规则:面试开始时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学校、专业,然后马上从信封里抽取民法、经济法各一道题目回答,最后会有中德所的德方老师问德语问题。在面试前我也准备了自己的简历、中文和德文的自我介绍等等,可是完全没有用上。面试我抽到的题目是“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订要点”和“撤销合同和解除合同的异同”,尽管答得并不完整,但还是比较流利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也没有追问我。在抽到题目后如果不能马上回答,可以向老师请求半分钟的思考时间,老师一般都会允许。但是德国老师问德语问题时,五六个问题里我只勉强回答了三个,一直窘迫地向几位老师道歉。所以大家一定要提前练习口语,还要准备一些基础的德国历史、地理知识(我被问到请列举德国的几个邻国)。整个面试过程约有10分钟。因为面试不计入总分,所以在过程中我没有那么紧张。大家的着装都比较随意,没有人在面试时穿正装,老师也没有介意衣着的问题,只要整洁大方即可。



心态篇


整个考研过程中,我都怀着起起落落的心态,这也是大多数考研的同学需要克服的。刚开始复习德语的时候,每天坐在图书馆面对大量错题、面对一半词汇读不懂的阅读,几乎每一次都想流泪;回头看着旁边的同学一脸轻松地看着恋恋有词的视频,我每一次都在问自己“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呢?”翻开密密麻麻的德国概况教材,我完全无法想象如何在考场流利地作答,只能忍着情绪硬着头皮一个词一个词地强行背诵。


放弃了司法考试,看着周围的人都在紧锣密鼓地跟着各类司考老师复习,而自己还在做考研笔记,虽然都是在忙碌地学习,可是就感觉自己像是和大家不相交的平行线一样,倍感孤独。9月份司法考试的那两天,图书馆空空荡荡,我抱着笔记坐在阳台的长椅上,一边想着朋友们正在为了考试奋笔疾书,一边怀着悲壮的心情强按着自己把今天的任务完成。


10月份的时候,保研结果出来了,考研报名也开始了。优秀的朋友们已经实现了理想,而自己的未来仍然是大大的未知。而且自2月份以来长战线的复习,到10月份已经开始让人无法忍受。同时,我还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这样的复习方法是正确的吗?万一我整个偏离了方向,做了无用功,怎么办?在每一次怀疑自己的时候,非常非常感谢身边的家人和朋友能够及时鼓励我,把我拽回了正常的心态,不至于到崩溃的境地。


从11月开始天气逐渐寒冷,站在阳台背书都被寒风吹得瑟瑟发抖,只能去嘈杂狭窄的楼道里背书。在考研倒数十天左右,我在楼道里扭伤了左脚,幸而没有伤到筋骨,休息了一天之后又去图书馆复习。在这里必须提醒大家,考研期间务必保重身体,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耽误更多的有效时间。


在长战线的复习过程中,心态起伏在所难免,但是一定要及时和家人朋友抒发,听听他们的意见,也可以写写日记,调整好复习状态。在复习的时候怀着“尽量不要二战”的心情,虽然二战并不可怕,但是有一条后路就不能完全尽力拼搏了。面临自我怀疑的时候,翻看自己在前期所作的规划,相信自己按照规划一步步坚持必然会成功。实际上很多同学都不能在最后坚持自己的初心,曾经的研友能在最后上考场的所剩无几,所以坚持到考完的同学已经取得初步的胜利了。




杂项篇


Q1

考研和法考能否一起复习?

因为报考的中德经济法专业对德语有一定要求,所以担心不能兼顾而放弃了司考。身边的朋友有不少考研和司考兼顾的,在全面复习司考时仍然坚持复习英语。不过,法考以客观题为主,知识点广阔杂多;而考研以主观题为主,着重考察理论深度,对知识的掌握不是简单要求到“能选出来就可以”的程度。所以,如果考研目标院校科目多、内容难、竞争大的话,建议不要两线作战。



Q2

资料如何搜集?

可以在微信公众号等学长学姐的经验贴,也可以在app“考研帮”搜集。各院校的官网都会公开往年的报录比、招生人数、参考资料等信息。本号也会在近期开始系列推送,邀请2018年考研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敬请期待。



Q3

考试时需要准备什么?

其他地区的情况暂时不熟悉,重庆地区不允许考生自带文具,所有文具装在透明文具袋里提前分发在桌子上,包括垫板、笔、笔芯、尺子、涂卡用的铅笔和橡皮等。考生只要携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就好。准考证在复试时还有用,所以多打几份有备无患。因为文具有尺子,担心在没有线格的答题纸上写字不整齐的同学可以用铅笔打好隔线再写答案。



结语


我的考研之路历时约10个月,收获了更加紧密的亲情、更加深厚的友情、一大群新朋友、数十万字的笔记和减下8斤的体重。备考的过程对于我个人的知识体系完善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至少挑战了自己的极限,看清了自己“到底能做到什么样的程度”。以上是我总结这段经历长长的絮叨,希望能够给备考同一专业或者相关专业的同学们一点启发,也祝即将开始考研征程的同学们能够旗开得胜,心想事成!



作者简介


 
  • 钱玥,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2014级本科生,南京大学中德经济法方向2018级硕士生。

  • 民法烂商法烂经济法更烂,英语渣德语渣什么语都渣。

  • 欢迎有需要的同学和我交流,转发文章之后,可联系后台,获取联系方式。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作者图片 



约稿考研经验贴,诚愿榜上书汝名。

2019年考研政治复习建议贴

阿狗的司考考研逆袭路—教你如何在考试中伪装大佬

武汉大学刑法考研攻略

2017清华考研422分经验贴

考研,无非是一段人生经历


本文责编:蒋浩天

本期编辑:刘国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