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延迟退休为何要顾左右而言他

青苗法鸣 2022-07-25

作者简介:青仲平,青苗法鸣编辑部重要评论。

原创文章,转载请添加公共微信“qmfmggwx2”进行接洽,取得许可后方可转载。对未经许可转载导致的侵权,本编辑部保留追究的权利。

今年以来,各路公知、大V与民间智库均向外传递这样一个信号“新生儿大幅下降,中国人口或将很快面临负增长”。到目前为止,关于新生儿和人口增减的精准数据并未有任何官方口径的消息。但是3月以来,延迟退休话题已经数次登上热搜。



由于长期推行计划生育,从“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到推进延迟退休(延迟领取养老金),因此新生儿数量如果由官方来公布相关的“惊人数据”,极可能招致批判。另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贫富差距加大,高房价等压力对大多数年轻一代产生了裹挟,导致生育热情普遍较低,民众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年青一代对缩小贫富差距、加强阶层流动提出更高期待。所以,主流很少对近年来新生儿数量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详细地分析公布,估计是想淡化一些政策的不良影响。


但是,官方默许各路机构和大V就“延迟退休”大胆发声,也不纯粹是对表达自由权利的保障,更多则是为“延迟退休”这项深远政策埋下伏笔,通过第三方发声让民众意识到“人口问题非常严峻,延迟退休刻不容缓”,这既是新制度推行的前提依据,更是对制度实行对象所做的一次心理建设。


无论是从国际发展经验来看,还是从当前我国面临的人口结构和发展需求来看,延迟退休确实是大势所趋。因此,本文无意否认历史趋势以及应当为之所做出的现实调整。但是,就目前主流关于“延迟退休”给出的理由(人均寿命增长、人口老龄化、参加工作时间晚、劳动力不足)来看,实在无法令人信服。


年轻一代必然要承受“延迟退休”这一历史包袱,我们不怕吃苦,怕的是不知道为何而吃苦。年轻一代也更希望有真诚而坦然的沟通解释以及全社会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持续熨平这一政策调整带来的长期不利影响。“顾左右而言他”的遮遮掩掩既不利于政策推行,更缺乏“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同理心。当然由于出生的不同,幼与幼之间存在天然的阶层差距。


尽管没有新生儿口径的官方数据,但是各类“发声专家”还是就“老龄化人口占比及发展趋势”“新生儿预期数量及发展趋势”“人均受教育年限”“人均寿命”等数据进行了详细的搜集与分析。纷繁复杂、花样百出的各式数据遍布全网,但可以发现“发声专家”在分析解读很多问题时过分倚重所谓的“数据”,而忽略了作为人应当拥有的常识,因为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口径,选择不同的比较基准、不同的区间范围、不同的样本数量,因此数据最能说明问题,同时也最能掩盖问题。


下面,我们将从常识角度来分析一下当前解释“延迟退休”的各种主流观点。


1.人均预期寿命增长论

理由: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由70年前的40岁左右提高到2019年的77.3岁,其中城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已超过80岁。但是职工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特殊工种不分男女还可以再提前5年)已经70年没有调整。



常识分析:第一,人均寿命预期是否长期处于正增长?癌症、慢性病逐步低龄化的当代,90后和00后的预期寿命能否继续增长,70岁以后的身体健康质量能否提升?健康地熬过退休年龄可能是大家相互之间最美好的祝愿。


第二,70年没调整,意味着调整起来会产生强大的边际效应。尽管现在说的是“渐进式延迟退休”,但是从对不同代际的影响来看,差别是巨大的;60后已进入退休年龄,基本不受影响,70后会受到比较小的影响,还属于渐进范围内;80后有望不分男女全部在65岁之前退休;90后和00后的退休年龄将进一步延长;这就意味着90后和00后代际的人所承受这一政策调整的边际效应最大化。


2.人口老龄化论

理由:当前,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占比1/5,预计2025年之后,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1/4。退休养老的人越多,工作的人越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巨大。


常识分析:第一,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避免,这是经济社会正向发展的结果,世界上最年轻的大陆在非洲,因此人口过于年轻化无非是两个原因:移民国家或者欠发达。


第二,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延迟退休之间最根本的关联在于“养老金保障”,让本该退休领取养老金的人减少领取年限、延长缴费年限,从而缓解养老压力,这属于下下策。


(1)产生代际不公平。养老的社会化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城镇职工和居民群体中,40后基本上个人未缴纳养老保险,50后交的很少,70后属于全面缴纳社保的一代;但是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群体一直到近些年才开始缴纳社保,以前根本就不用交,即使现在开始缴纳,也存在“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所以正在消耗社会保障资源的一代人及其单位并没有缴存养老金,但是单位为其提供了诸如分房、餐饮、教育等方面的福利;很多城镇离退休职工养老金几千上万,可以补贴下一代生活,实现了个体的代际均衡,但是农村家庭的孩子走上工作岗位,缴存了大量养老金,既面临将来养老金持续紧张的历史局面,又要面对乡下父母即将老去但是无社会保障的现实压力;因此作为目前养老金缴存这座金字塔底座的青年人,承受了巨大的“代际传导压力”。



(2)产生区域不公平。由于养老金未实现全国统筹,由于各地区经济差异巨大,人口的流动性较强,一线大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年青人,他们缴存的养老金主要供养这座异乡都市的老人们,而他们的家乡比如东北、西北等地区,恰恰因为大量青年人的流出导致养老金告急,进而加剧了地区发展之间的不平衡,马太效应愈发显现。尽管在推进养老金全国统筹,但如何实现又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实现效果均衡的统筹更是难上加难。价格差、产业链税收差及养老金缴存差,这三把剪刀差一直是横亘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头上的三大难题。


3.年轻人读书多、工作短论

理由: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3.7年,开始工作的年龄不断推后,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工作年限缩短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人力资本利用率降低,特别是在高校、科研机构等高学历人员集中的单位和行业,情况更为突出。



常识分析:第一,增加国民受教育年限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青年一代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造福的是全社会,不仅是个体受益行为,能够产生的公共效益更大;相反个体要承受的是,学历教育水涨船高带来的教育附加值贬低、职业难求等问题;如果把受教育当成是个体福报通过延迟退休来“偿还”,那无疑与科教兴国战略相背离。


第二,与人类追求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趋势相背离。从动物进化到人,再经过几次工业革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劳动力是不断被解放出来的,通过提高人均受教育程度,我们追求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不是返祖“人海战术”,因此要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这些大杠杆来提升人力资源的单位价值,而不是靠延长工作时间导致“一增一减等于零”。艰苦奋斗的理想信念与懒人创新的现实从来都不矛盾,我们当年走过“出工不出力”的历史阶段,每个人拼命干都吃不饱饭,应当对此深有体会。


第三,从现实来看,教育、科研机构的高学历人才也并没有到点退休,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多数教授、专家都通过不同渠道发光发热,延退、返聘、担任博导、客座讲席等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绝不是强求出来的。


4.劳动力人口减少论

理由:目前,我国劳动力人口年均减少在300万人以上,并且减少幅度在加大。如果延迟退休,开发利用好规模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力资源,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参与率,改善资本和劳动力配置状况。


常识分析:第一,我国劳动力人口存在的不是数量问题而是结构性矛盾。目前,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长期以来“体力劳动不如脑力劳动”的理念盛行,导致体力工作、服务型工作存在大量劳动力缺口,近些年来劳务工日薪大幅上涨超过普通白领就是这一局面的例证;但是大量的大学生、研究生陷入求职难的困境。试想一下,延迟退休最先延迟的是什么人——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机构的人员。这些单位恰是解决青年员工就业的“大户”,一方面要“瘦身健体”压缩人员,一方面要解决新增就业,一方面又要延迟退休,实在太难了,不腾出位置就没有位置,加长板凳又面临超编、人力成本上升的问题。而且老年人延迟退休基本无法从事体力、服务型工作,因此通过延迟退休解决劳动力缺口问题似乎南辕北辙。


第二,现实情况是大多数老年人在当前的社会压力之下,都自觉“延迟退休”。没有社保的农村老人一般要干到体力耗尽之时;城镇普通老人为了帮衬子女买房、养育第三代,会选择继续兼职工作或者承担繁重家务劳动,因此到底有多少老年劳动力处于闲置浪费状态?愿意“闲置浪费”自己劳动力资源的老年人基本上都是生活保障力度较强的,这部分人更不愿意延迟退休,影响自己享受健康快乐的人生时光,即使强制延迟,他们的工作意愿与积极性也很低。


第三,谁负责开发利用庞大的老年劳动资源?企业的用工成本谁来承受?(1)老年人在工作中遭受工伤、产生疾病的概率更大,这部分风险成本直线上升。(2)延迟退休,是否要延长社保缴纳年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如果完全按照合规的比例缴纳,将接近该员工工资总额的30%;成本是现实的,那延迟退休能否创造出相应的价值却是未知的,企业不是福利协会,需要自负盈亏、自担风险,延迟退休带来的社会养老成本转移该如何解决?(3)真正能为企业、社会创造价值的老员工,企业会通过返聘、顾问等方式使用起来,无需担心人力资源浪费问题。


综上,延迟退休无非只有一条解释路径:由于过去的人口政策以及现实低迷的生育率,导致新生人口锐减,缴存养老金的人少了,领取养老金的人多了,这部分钱很难实现平衡稳定;受限于人口总量和高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压力,既不能完全放开政策也很难实质性刺激生育,故而无法增加缴存养老金的人口数量,只能通过延缓来减少领取养老金的人口数量。


很多道理,很少有人不明白,只是多数时候要换一种话语表达吧。


青苗法鸣向全体青年学人征稿:

1.  主要推送法学、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学术类、思想类稿件,体裁不限,论文、时评、书评、影评、案例分析、译文等皆可。

 

2.  以来稿质量为采用之标准,欢迎篇幅适中、论证详实、观点独到的稿件,来稿字数原则上不少于3000字。不对作者身份做要求,鼓励本科生练笔发声、交流进步。

 

3.  为规范用稿,提高编辑质量和效率,来稿请以Word文档通过附件发至投稿邮箱:qmfmbjb@163.com,并在邮件标题注明“投稿青苗法鸣”,邮件正文中附上150字内的作者简介(内容不限,需包含作者姓名等基本信息,亦可附上照片)。对于所收稿件,我们会尽快安排评审,并在3天内回复审稿结果。

欢迎向青苗法鸣投稿:

稿酬等详情请点击:累计5000人投稿的平台征稿了

推荐阅读

“共享云阅读”的学术大餐,由你定制

读书笔记:传达与代理之区分

代孕的刑事规制路径研析

译文:御允与封城法令对皇室的豁免

那些奇葩的法律咨询,你能扛过三个算我输

投稿邮箱:qmfmbjb@163.com

主题篇幅体例

青苗学人交流群

长按扫描二维码添加青苗微信号,加入青苗学人交流群,一同交流、分享!


本文责编 ✎ 稻壳豚

本期编辑 ✎ 稻壳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