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办了50场推介会后,我终于胆敢谈谈城市营销的123

2018-05-02

作者 曾猛


4月27日下午四点,主持人宣布蒲江推介会圆满结束,掌声响起之际,我听到耳机里各个点位几乎同时长舒一口气。


现场参会的开发商仍意犹未尽,三两成群站在一起讨论,或是围着国土局的工作人员继续咨询。


这是最近看到的一种常态,政府与企业的交流,在更多层面上打开了通路。


我理解那长舒一口气背后的满足感和解脱感,因为这是团队4月里执行的第5场推介会。


细细算来更加不易,这已是我们团队参与的第50场城市推介会!


从最初被政府部门定义为“活动公司”,到现在得以渗透到城市营销的方方面面,在强势媒体和专业机构的版图夹缝中,面对一个个至暗时刻,我们尝试着各种的可能性,活得艰难却愈加笃定。


此刻,带着办会50场的余勇和兴奋,我也终于胆敢试着谈谈我眼中的城市营销。


先说“1”,指的是城市营销是一个必然趋势


成都是一个非常善于自我营销的城市,历任城市管理者,都不谋而合地在这方面达成共识。


十几年前我还是成都一家主流大报的实习编辑,跟着责编老师做要闻版的常规版面,接触最多的稿件就是来自市委宣传部的各种“任务”。


除了自上而下的主视角宣传,成都的城市营销在各个时期都不乏热点:

早期的“东方伊甸园”策划,

请来张艺谋拍“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借助《新周刊》抛出“第四城”概念,

地震后启用张靓颖主唱“I love the city”,

还包括在争议中被赵雷唱火全国的“成都”,

“新一线城市”榜单中的各类首位度排行,

乃至于前段时间刷爆朋友圈的星球研究所“什么是成都”,等等。


其中虽然不乏媒体和民众的自发之举,却很难说背后没有城市管理者的巧妙引导。来自于民间与政府的舆论合力,成都安闲舒适却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得以在更广的层面传播开来。


成都够火了,但这还不够。


尤其在近两年,城市营销更是一个必然趋势,原因不外乎有三:

第一,境无止境。

成都的城市口碑还需继续锤炼,不进则退,无论成渝传统之争抑或与杭州的站位比较,在“新一线城市”的语境之下,这是一场永无休止的battle;


第二,分合有别。

成都的名声在外,其实也不可避免带来各区市县面临“灯下黑”的尴尬局面,外来产业或者开发商往往“只知成都市,不知大成都”。

说得更直白一点,合在一起是“成都”,分开来看,青羊成华,郫都新都,蒲江青白江,都存在赤裸裸的竞争关系。

究其根本,在于各区市县对于注意力的白热化争夺,如何在优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争取最大份额,往往已是各区市县一二把手挂帅的龙头工作。

长期来看,这种竞争只会加剧,不会减弱。


第三,冷热不均。

关注度高的区域不愁招商引资任务完不成,于是开始选择性地“招大引强”,我们服务的某个功能区拍地先问报名的企业有没有外资背景,就是一个例证。

而与此相对的是,有的远郊区域拍地还停留在争取报名人数达标的起步阶段,办推介会也要尽量错峰,以免出现正面对抗之下的注意力分流。


所以说,无论是以大成都这样一个整体来考量,还是细分到各区市县的个体立场,都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营销力度。


我们办会的数量从前几年一个季度一场,到近两年最密集的一个月四五场,就是这个必然趋势的直观反馈。


接着说2,指的是城市营销需要两个主体的合力


第一个主体,毋庸置疑是政府。

有政府主导定调,城市营销才有主线。拿都江堰举例,过去主打“双遗产”牌,也借助“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的slogan成功圈了一波粉。

但是,为了解决城市形象不够年轻化的固定认知,都江堰在前几年改走健康活力路线,用“双遗马拉松”成功取代了“放水节”这个延续十几年的城市名片,清零之后重新出发,未尝不是一种睿智。


第二个主体,必须让政府主导的城市营销产生民意的共鸣,让公众成为营销的主体。

还是拿我曾经供职的报纸举例,当时的责编老师,每天都会设法把生硬的宣传任务转换为更接地气的民生表达,更别提那些举全社之力策动的社会化事件。

早在1999年,这家报纸就实施了以“让世界了解成都,让成都走向世界”为目标的千禧年策划,派出24路记者奔赴全球各地上演“新夸父追日”,用采回世界各地千禧年的第一缕阳光为噱头,引发了成都市民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也成功地输出了成都的对外形象。

一直到现在,这家报纸主办的政务公众号“蓉城政事”,都是我们团队重点学习的对象。


可以说,仅有政府的主导,城市营销可能只是宣传,但有了公众的自发参与,城市营销就能成为“本土化热爱”的群体表达。


再来说3,指的是城市营销不能跳开“三段论”


关于城市营销,很多理论实际上都源自于传统的品牌营销,似乎并没有殿堂级的学术论著。


学界提及率比较高的两本书,一本是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用文学和虚构的手法来隐喻现代城市的反思;一本是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被规划专业奉为圭臬。


理论层面的思考,我才疏学浅,又非规划专业不敢妄议,这里只提我们在实践中体会颇深的“知晓度-知名度-美誉度”三段论。


城市营销最忌跳级,三段论代表着不同阶段的城市营销工作策略和分解目标。


建立知晓度说起来其实简单,就是让非本地的受众能够触及关键信息,甚至只需要受众能够知道有这个地名就已经达标,如果能够建立一种标签式的联想则算得上是锦上添花。


比如我在国外用蹩脚英语跟人聊天,说Sichuan往往一头雾水,但说到The hometown of the panda,往往会换来恍然大悟的wow。


在实际的操作中,单说蒲江外省人未必知道,细说成佳多半只有蒲江本地人知道,但是加上成都·蒲江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至于建立知名度,可以拿成都的历年历次营销来复盘,它需要的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调整、逐渐强化的传播过程。


当然,不排除一些个脑洞大开的定向爆破式传播也能收到奇效,比如“一座叫春的城市”宜春。


最后,最为高深的建立美誉度阶段,我们尚未完全涉足到这么顶层的实操,只能纸上谈兵地说,这是一个需要极度细分的营销阶段,选择对标城市和建立自身的价值参照系尤其重要。


青白江在这一层级的手法就颇为高明,把蓉欧+这个标签用到极致,提出“内陆亚欧门户 国际化青白江”,一下从同圈层或同环域的低维度pk中跳脱出来,建立了一个全新的价值坐标。


在我看来,下一阶段青白江的城市营销题材还应继续在这个维度里深挖。


可以肯定的是,不经历知晓度、知名度和美誉度的逐级进化,想在城市营销领域一蹴而就,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


而这个周期,往往跨越了执政者的任期,因而更加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智慧,更增城市营销的难度。


文末,其实更想分享下我的个人感受。


从传统媒体转型至今,我越来越坚信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


每场推介会,都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系统性发声,它包含着城市形象的树立、顶层架构的表达、重大民生的发布,甚至还体现了执政者的智慧、技巧、喜好和个性,往更深远的方向思考,这不就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吗?


身为渺小的社会微尘,却能与城市演进的洪流共舞,这种巨大到难以名状的反差,让我对每个有幸服务的区域,都发自内心产生了一种血脉贯通的亲切,它消解着一个异乡人的心理隔阂,也化解了每次疲惫过后的倦怠。


以上,与我们优秀的团队,共勉。


最后打个广告,

这个优秀的团队正在寻觅志同道合的伙伴,需求岗位——新媒体运营、资深编辑、地产项目顾问-前期策划类、平面设计师、项目经理助理等,有意者请将简历及作品发送至邮箱:43915640@qq.com

    

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往期精彩阅读推荐

集中供地超400亩 四大维度看懂蒲江(内含详细规划及地块信息)

锦江第二摇:首置向前冲,再改客户请三思

什么触发了金堂的价值“裂变”?

满30一定要减15?房贷“加时”新政了解一下

听了90后的买房心酸事,50后和70后都默默地笑了

看懂蒲江!低供销存下的房价和地价之谜

5家房企1小时举牌254次抢一宗地 新津还能再燃一些吗

新城控股连拿两宗地,半小时内两次刷新邛崃地价

房子只够卖1个半月了,这里才是成都最抢手的地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