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系列调研动态丨我院“放管服”改革课题组赴贵州省黔南州开展调研
2019年10月8日至9日,我院马亮教授带领的课题组一行两人赴贵州省黔南州政务服务中心、都匀市政务服务中心、三都县政务服务中心、黔南政务110平台,就黔南州“放管服”改革情况进行调研。黔南州分管州领导对调研工作表示热烈欢迎与支持,由州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改革办常务副主任郭兴文,州政府副秘书长仲成鹏,州委政研室副主任、改革办专职副主任叶志敏等同志陪同调研。
No.1
黔南州都匀市
政务服务中心调研
10月8日上午,课题组到达黔南州都匀市政务服务中心开展调研。都匀市是黔南布衣族苗族自治州的行政区首府。在都匀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的带领下,课题组对都匀市政务服务中心进行了参观调研,对于当地政府在“简政放权”“强化监督”“优化服务”方面的具体举措进行了解。
都匀市政务服务大厅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进驻本级部门31个,进驻部门事项达到2880项。自2019年1月1日至10月9日,受理事项达到60613件。为推进“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当地部门按照“应进必进”的原则进驻政务中心,并将6+X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大厅受理。
在推进“一窗式”改革方面,政务大厅设立了多个窗口,变“群众跑”为“数据跑”,70%以上的政务服务事项已经实现“一窗”分类受理。“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显著,群众办理业务的时间明显压缩,申请材料大幅压缩,其中公安户籍业务不需群众提供复印件,切实减轻了群众办事负担。
居民、企业办理事项电子化建设成效显著,大厅设置智能排队系统,身份证自助办理系统,企业可实现全程电子化商事登记。针对办理数量随时间变化较大的事项,灵活设立潮汐窗口(比如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避免造成公共资源浪费。
课题组到达都匀市政务服务中心
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为课题组成员介绍“放管服”建设情况
参观结束后,马亮教授与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人员进行座谈,对其工作进行更深入的了解。首先,都匀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介绍了他们的几个工作亮点。
第一是农村“代办员”制度的巧妙设置。代办员制度是指在农村设置专职或兼职代办员,由代办员上传申请材料给政务大厅工作人员。这样一来,农户不出村即可办理政务服务手续。由于贵州山区较多,农户办理业务交通不便,该制度可为农户办理政务业务大大提供便利。
其次是政务服务大厅为群众提供免费打印、复印业务,大厅配备了自助照相机,群众办理相关业务可免费照相,真正实现了政府的“服务”功能。据测算,每年由此为群众办事节约上百万元负担。
第三是商事登记实现全程电子化,实现“多证合一”,3个工作日即可领取营业执照,大大缩短了企业开办时间。
在听取工作亮点后,马亮教授对于其工作成果表示肯定,并询问其目前工作遇到的具体障碍。据了解,目前数据共享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数据不能打通,即使所有政务部门都进驻政务服务中心,政务工作效率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其次,政务“好差评”制度落实需要加强。由于群众评价缺乏激励机制,导致评价率较低,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习惯。业务办理不顺的群众更倾向于进行评价,会对评价结果造成较大影响。
另外,由于目前大量部门入驻政务服务中心,中心面积较小,已无法满足群众需求,并导致群众排队时间较长。目前政务服务中心正在准备迁往面积更大的办公场所,将会显著改善这一局面。
智能排队系统
为方便群众办事,设置办事指南取阅处
服务手册取阅处,方便群众了解相关信息
→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自助服务
No.2
黔南州三都县
政务服务中心调研
10月8日下午,课题组前往黔南州三都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调研。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在2009年10月挂牌成立,并于2018年5月被评为省级标准化建设示范县。大厅已进驻部门41家,设置窗口124个,进驻政务大厅工作人员202名,全县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均进驻政务大厅开展“一站式服务”。
三都县政务服务中心总平面图
政务中心主任带领课题组参观了政务服务中心,并通过宣传片详细介绍了三都县“放管服”改革的几个典型做法。首先是三都县的“集成套餐服务”。“集成套餐服务”是针对企业和群众需要办的“一件事”,把涉及的多个审批事项整体打包成一个套餐,根据套餐事项的主题设置“套餐窗口”,通过“前台窗口受理、后台并联审批,前台窗口出件”的模式运行,实现“一站式”到“一窗式”的服务。2018年“集成套餐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经典案例做法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并获贵州省中心主任表扬推广。
服
务
左图:集成套餐服务资料取阅处
右图: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宣传片详细介绍了三都县“放管服”改革的典型做法
另一个特色是企业定制服务,突出解决了群众、企业办事的痛点难点问题,政府部门协同效率和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企业定制服务是根据企业个性化服务需求,为企业量身打造精准化的定制政务服务,做到一企一策,精准施策。企业定制的工作模式为网格化管理机制,巧妙地将“放管服”工作与精准扶贫结合,是一种创新举措。三都县的企业定制服务极大地优化了当地的营商环境。在2018年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三都县政务效能位列全州第二,全省第八。
“企业定制服务”宣传栏
企业定制服务之家网格化工作机制
最后是“双语政务服务”。由于三都县为水族自治县,水族人口占比较大,全县水族人口占比达67%。部分水族居民不会使用普通话,所以三都县政务服务中心专门设置了“双语服务”,并给不识字的群众专门设置代办窗口。
政务服务“双语岗”
另外,为提高办事效率,优化政务服务,三都县政务服务中心还开展了月度量化考评工作,形成“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有力提升了政务服务水平。
月度量化考评工作荣誉榜
No.3
黔南州政务服务中心调研
结束三都县政务服务中心的调研之后,课题组驱车前往黔南州政务服务中心。州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了部门事项全部入驻,共包含557项事务。相较于之前参观的县市级政务服务中心,州级的业务类型差异小,业务量较小。究其原因,黔南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程度高。
黔南州将《黔南州州级政务服务规范化标准化高效运行改革实施方案(2019-2020)年》列入2019年重要改革任务,州级和12个县(市)实行“一张图,一体推”,所有政务服务业务全城通办,以实现群众办事“一网一门一次”。
另外,州级政务中心在医疗保障服务工作中取得了较大进展。通过医院医保科和医保局直接进行数据对接,省去居民办事程序。同市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类似,州级政务服务中心也存在一定的数据共享问题。虽然各部门之间可以进行数据交换,但无法打通数据接口,对其工作效率造成一定影响。
黔南州政务服务中心主任为马亮教授介绍中心情况
异地就医宣传海报
No.4
黔南政务110平台考察交流
10月9日上午,课题组赴黔南政务110平台进行走访考察与交流。课题组参观了黔南州政务110话务坐席厅、政务110指挥中心、职能部门值班室,并通过宣传资料了解相关工作机制。
黔南政务110改革是全国首家将政府部门、公安机关与社会机构整合归一的政务服务平台。平台由黔南州政法委牵头打造,要求各个乡镇机关与职能部门派出网格员。政务110平台接到群众电话后,根据不同需求将群众诉求推送给相应的网格员,由网格员实时处理,在30分钟内对群众需求做出及时回应。
该平台利用“三多”开展工作,即多种方式整合服务资源、多源头畅通诉求渠道、多机制回应群众诉求。政务110平台的建设真正实现了“三惠”,即服务惠民、减负惠警、增效惠改。
过去一些城市探索通过12345整合政务服务热线,但是仍然存在多条热线并行和坐席重复建设问题。110是老百姓人尽皆知的号码,且七成电话都是非紧急警务类业务,将其加以整合有很大必要性。马亮教授对该创新机制的建设予以积极肯定,并与工作人员展开了热烈讨论。
政务110宣传大屏幕
No.5
黔南州调研座谈会
在结束参观政务110平台后,课题组前往黔南州州委会议室,参加专家组调研座谈会。会议由州委副秘书长、州委政研室主任、州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郭兴文主持,州各委办局领导参加会议。
首先,评估专家组组长马亮教授介绍评估工作的相关情况。马亮教授首先对黔南州委州政府对“放管服”改革第三方评估工作的重视表示感谢。此次评估受贵州省委改革办委托,旨在进行客观的第三方评估。他指出贵州在“放管服”改革方面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创新,此次调研有两个主要目的。其一,希望发现本地特色的改革方式和经验做法,能够为西部地区提供借鉴。其二,通过调研发现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挑战和问题,能够发挥智囊作用,帮助当地政府答疑解惑,助推改革发展。
“放管服”改革第三方评估专家组黔南州调研座谈会会议照片
会议第二项由州政府副秘书长仲成鹏汇报黔南州2019年“放管服”改革工作。他介绍了黔南州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并从放、管、服三个层面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这包括部分行政许可项目下放不到位,监管力量薄弱,群众办事排队时间较长等不足。最后,他还介绍了未来工作打算与建议。
之后,郭兴文副秘书长从宏观视角介绍了黔南市“放管服”改革的特色做法。他认为,相对于贵州省其他市州,黔南州的“放管服”改革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州领导高度重视黔南州的改革工作。在“放管服”改革初期,州领导亲自参与顶层设计,多次组织会议研究改革方案,有力推动了黔南州政务规范化标准化程度的提升。
第二,“放管服”改革的部门共识度较高。在改革初期,部门领导并未过多关注“权力被下放”的问题,而是考虑怎么“放”的问题,思考如何提高对群众的服务,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
第三个特点是“放管服”改革推进的系统化和标准化程度较高。各个县市政务服务中心运行效果都大同小异,不存在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的问题。另外,在微观层面,黔南州“放管服”改革的亮点做法较多。比如三都县的“集成套餐服务”、双语服务和企业定制服务,州公安局的政务110平台,都匀市“农村代办员”制度,都具有推广价值和意义。
在总体汇报结束后,州各委办局领导就当前“放管服”改革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汇报和交流。从宏观层面来看,“放管服”改革实际是为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进行的政策设计,旨在减少政策执行成本,提高执行效率,需要持续推进改革以释放市场活力。
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部门规章修订不及时,对提交的证明材料有强制性要求,已不太适应当前“减证便民”的需要。由于一些部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条例出台时间较早,已不完全适应当前“放管服”改革工作实际需要。部分法律法规依据多年未修改,在部分审批服务过程中仍有互为前置的现象。在市场监管方面,在工商、质监、食药三局合并之后,市场监管局面临“三多”(事多、点多、面多)和“三少”(编制少、人员少、经费少)的问题,编制不足给改革工作造成了困难。在大数据建设方面,大数据局的工作为“放管服”改革提供“后勤保障”,但出现的数据不能互联互通等问题,往往并不是技术原因导致,而是制度和观念问题。各局领导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和需要关注的问题。
最后,马亮教授进行总结发言。他首先对黔南州“放管服”改革取得的成绩予以肯定,并对当地政府在此次调研中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国务院高度重视“放管服”改革,很多做法都取自贵州经验。经过调研后,评估组了解了黔南州的多个工作亮点,这包括“集成套餐式服务”、农村代办员制度、政务110平台搭建等多个案例。他认为,“放管服”改革旨在提升服务理念,优化服务内容,不应过于强调硬件建设,而应更多考虑如何提高服务质量。
经过为期两天的走访调研和座谈交流,评估小组对黔南州“放管服”改革的工作成效、特色和典型做法进行了深入了解,并收集了许多一手调研素材和资料,为下一步研究和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关推荐
图文:王程伟
编辑:曾桢
人 大 公 管
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与研究引领者
欢迎关注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公众号
进入官网了解更多http://spap.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