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讲座 | 数字人文与人文大数据
数字人文与人文大数据
陈静 副教授
地点:腾讯会议
时间:2023年3月2日 19:00
会议ID:237 752 985
线下地点:T5 305
2022-23学年春季学期 "空间人文与数字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ARCH5020)硕士选修课邀请南京大学陈静老师担任第二讲主讲教师。本次讲座题目为《数字人文与人文大数据》,主要介绍数字人文的基本概念及简要历史,并对人文数据特点及数字人文的创新之处进行探讨。
主讲教师
陈静 副教授
陈静,博士,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数字人文创研中心发起成员、上海大学中国当代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数字文化与媒介、数字人文、数字艺术与遗产。
讲座简介
长期以来,人文学者们主要通过书籍、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甚至是手工记录和拍摄等方式获取材料,再通过经验性阅读、主观分析和语言解释的方式加以研究。人文学者们所开展的研究往往基于印刷(print-based)或者实物的材料,以经多年训练和研究获得的学识为基础,展开具有强烈经验色彩的个人研究。这种传统研究除了需要长时间知识生产的积累、承袭外,还高度依赖学者作为个体对材料的占有和处理能力,以及材料本身的原真性和有效性。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材料的质量、真假以及丰富性对于一项研究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然而,从20世纪中叶以来,信息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ICT)及相关基础设施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人文学者获取材料、分析内容、书写文本、组织交流学术团体的方式。这样的新一轮知识生产方式的变革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的出现。作为一种跨学科研究领域,数字人文强调将数字科技与人文研究进行结合以推动人文研究转型,它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以数据思维和数字技术来重新思考并且构建人文研究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人文数据和相应的研究方法。这就涉及到了三个很重要同时也环环相扣的问题:什么是数据和人文数据?现在常说的大数据与人文研究有什么关系?以数据驱动的人文研究有什么创新之处?此次讲座讲聚焦以上三个问题展开,试图为各位同学描绘一个数字人文简明历史以及其中比较重要的核心议题,并结合相关具体研究案例加以具体阐释。
课程简介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学院硕士生专业选修课程“数字人文与空间人文”共16学时、1学分,自2022-23学年开设。课程因应当前“数字人文”的迅速发展、“新工科”和“新文科”教育和学术领域的新范式、以及建筑大类专业对数字化途径学习和应用的天然需求,面向社会与人文深层内容在数字化手段记录、展示与研究方向的跨学科国际学术潮流,学习数字人文的理念及其在建筑、城市、景观等空间、场所及时间问题讨论中的支持途径。主要的学习内容包括空间人文和数字人文基本理论、以及各领域应用案例,并通过线上资源进行领域通识了解和作业所需的相关技术学习。授课形式上教师讲授和讨论课各占一半。讨论课针对课程作业计划进行深入研讨与指导,修课学生以专题作业完成自选课题实操,体验与掌握数字人文理念与方法。
编辑 / 于宝源
校对 / 陶婷
相关链接
“空间人文”讲座系列
第一讲:地理信息数字典藏库与文化遗产研究应用
第三讲: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创新
第四讲:数字人文与人文大数据
第五讲:Digital Humanities & Humanity Big Data
第六讲:From Space to Place: Cultural Heritage Recognizing, Understanding and Archaeology
第七讲:The Tortuous Path of Digital History in the Chinese Humanities: From its Past to the Future
第八讲:空间人文学:GIS于人文社会科学跨领域整合应用
第九讲:视域、概念、话语:数字人文视野下思想史的空间转向
数据增强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