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念佛可以儒释道杂糅而修吗?(文声对照)

净宗法师 净宗18 2019-09-08







在民间,有不少人儒释道杂糅着修,也不知道修行目的。有些人虽然有愿生净土这个目标,但也是把儒释道三个杂到一块,认为这样比较有修行。比如修一些道家的禅定,认为更加有助于往生,甚至念佛成为其次,打坐修定成为主要的,而且也是修道家的。这样正确吗?




先说一下儒释道三家杂糅在一起修这个现象。中国社会长期以来都是儒释道三家融合,彼此影响。所以,一般人难以辨识它们的差别。


一般来讲,常人志向低劣,智慧短浅,顶多就是求人天果报、人天福乐。站在人天法的层面上,儒释道的差别本来就比较小,而且也可以混修。


像小孩子,言语能力没有开发起来,他往往跟动物在一块儿玩得不亦乐乎,好像互相之间信息交流都没问题。等他长大了,语言思维都成熟了,他再也不可能跟动物玩得像兄弟一样亲了。所以,在人天这个层面上,因为是基础的,所以三家是混融的。


如果讲这三家各自的特性,差异还是很大的。当然,它们每一家都有各自的系统。佛教就不用说了,三藏十二部,精微、广大、圆满。儒家、道家,也都有自己广大的系统。我们常人,不要说三家糅到一块儿修,你把儒家修了就不得了了!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儒家的思想为主,比如科举制度,那些读书人、做官的,从生下来就在学儒家,一辈子也学不到头。难道我们能超过古人?儒家学了再学道家,道家学了再学佛家。道家讲修行,很多也是从小出家,有的修了一辈子都不见底。


比较起来,儒家应该算在人道、人乘的范围,就是以佛教来看;道家呢,是在天道、天乘的范围。


◎ 儒家是讲究做一个君子贤人,目的是要经世立名,就是在这个世间,它着眼于现世,对于来世,什么“三界之外”,根本没这个概念。孔老夫子也讲,“六合之外,存而不论”“未知生,焉知死”。所以,它是着眼于今生、现世。


它的修行,就是所谓的“三纲领八条目”。主要体现在《大学》当中,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浓缩讲,就是“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它从来不说“出离三界”啊、“往生净土”啊,这些对它梦都梦不着,没这事,见都没见过,听也没听过,想也想不出来,因为境界智慧没有到。


像古代科技不发达,顶多讲地面的事,他能讲宇宙星空啊?根本就讲不到,因为没有那样发达的科技,他提不到那样的事。所以,儒家是做贤人君子,内圣外王。


◎ 道家主要讲究清净无为啊、道法自然啊、物我一体啊;到后来演变为主要是求羽化升仙,就是做神仙。


它的修行也是有系统的,当然,我们不是专门学道的,搞不清楚。比如炼丹啦,内丹啊,外丹啊,做符箓派啊,派别很多;炼精化气啊,炼气化神啊,炼神还虚啊。


◎ 佛教主要是讲成佛,断除烦恼,出离三界,发菩提心,圆成佛道。


成佛,跟成仙,跟成一个君子贤人,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就大了。简单说,大家都知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这个“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就包括地上的人,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还有天道里面的六欲天,有六重天属于欲界。玉皇大帝,还有王母娘娘,还算欲界,有男女的性别,有欲爱。以佛法来看,这是非常低级的生命状态,是一种染污烦恼的存在。


如果禅定功夫深,可以到色界,色界就没有欲爱了。色界天有十八重,不同深浅程度的禅定就生在不同的天;在不同的天,就有不同的智慧、光明、福乐,是不一样的,一重一重。


禅定再深,就到无色界。所以,色界天没有欲爱,但是还有这个身体、色身。这个身体,不是我们世间的血肉之身,它是很精微的,不是肉体凡胎,是一种特殊物质,很精微的。


禅定功夫更深,是完全精神意识流的存在,已经连身体的存在都没有了,那就要到无色界天。当初印度很多外道修行,禅定功夫都很深,都能修到这个程度。无色界天有四重天,最长的寿命可以达到八万大劫,深入禅定之中。这就是所有外道修行达到的最高的地方了。


即使如此,佛说这还是在三界之内,还要六道轮回。禅定功力退了,福报退堕下来了,他就从禅定里面醒过来,福报不够,可能就从天顶掉到地狱,所以讲轮回是苦。


在佛教修行里面,小乘阿罗汉断除见思烦恼,才出离了三界。出离三界,这可以叫作“小康水平”,才获得“温饱”,因为你才出离三界嘛,但是要到成佛还早着呢。出三界,先断见惑、思惑,还要破尘沙惑、无明惑,依次经过三贤、十圣。三贤就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个位次。再经过十地,初地到十地;再到等觉;最后到妙觉,要经过四十一个阶位。


所以,修行要脱胎换骨,每一次都是脱胎换骨。升进的过程达到了圆满,才成佛道。


所以佛教里面说,要用三大阿僧祇劫来修行,最后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来种相好。等于前面三大阿僧祇劫像建房子一样,主体建起来了;然后还要装潢,时间是极大遥远,要修行啊,三学六度啊,那是无量法门。


有四句话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种菩提心的境界都是无法衡量的,无法思维。


所以,这三者从本质来讲是不一样的。在最基础的地方,似乎一样,人天的是一样的。但是人天不是佛法的特点,这就是佛教讲的“种性不一样”。


什么叫“种性”呢?


比如,微生物也是小动物,像蜉蝣;跳蚤也是动物;大象也是动物,但是它们的种性完全不一样。


微生物生下来,也有它的生活习性,它也要修行,“我怎么走啊”;跳蚤也要修行,“我蹦多高”。但是大象会去学跳蚤吗?它如果去学跳蚤,那一定是一只跳蚤。大象也是从小学,从小培训;或者狮子、老虎,都是它的母亲带着它;或者天上的雄鹰,它要飞翔,就是鹰妈妈带着它一道飞。


佛弟子有佛弟子的种性,愿求十方净土,发菩提心,愿求佛道,这个种性就不一样。


虽然他现在可能没修成,也烦烦恼恼,经常摔跤、磕碰,但是他志存高远。一只幼弱的小老虎刚生下来,跟一只小羊,跟一只小老鼠,恐怕都差不多。但是,老虎按照它自己的基因生长起来,到最后能一样吗?完全不一样。


所以,我们佛弟子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低劣,你是真正的佛弟子,归依三宝,你就知道这个种性是不一样的。



好了,我们回到净土法门。那么念佛人怎样来对待呢?毕竟我们生活在中国,儒释道总是分不开的。


给大家提个建议:


◎ 在真谛上求往生,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靠佛力。


连圣道法门,佛教内部的,同样是佛所说的,圣道的种种法门、经典、方法、修行,这十八般武艺都用不上,何况还用得上道教的?还用得上儒家的?都用不上。完全仰仗阿弥陀佛愿力,这是究竟的果地法门。这是讲真谛,从了生死、成佛道来讲的。


◎ 在俗谛做人方面,当然可以、也应该了解儒家和道家的内容。


在中国来讲,一些儒家的礼仪啊、规范啊,这些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的东西,这是民风民情,你不了解,几乎是寸步难行的。所以,在俗谛的层面,也可以参考儒家、道家,甚至现代的一些政治、法律,一些现代的文明观念,都可以用,这是俗谛生活。


原来对这个差别不了解,儒释道混修的,也只是一个好名词而已,其实根本就混不了,没那个本事。


现在想专修念佛,怎么办呢?就把过去所修的儒家也好、道家也好,这些善法,这都属于人天的范围,都回向求生净土。回向求生净土之后,接下来就专一念佛。


世间生活,仍然是入乡随俗,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当中,不管是儒家也好、道家也好,好的、善良的、可以用的,都可以用在生活方面。希望大家了解它们的差别。


谢谢,南无阿弥陀佛。





往期精彩 /

2019慧净上人新年开示

以前夫妻感情好,为何学佛后好像反目成仇,怎么都不是?

弘扬净土法门提倡还是不提倡“恶人正机”?

新春十福

佛法讲因缘果报,是不是佛弟子不可以维护自己的权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