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4年2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被用户删除
邓公当年很有远见,在1980年1月的政协茶话会上就说过——80年代是十分重要的年代。
只是邓公可能也没有料到,40年后的今天,物质相对充裕的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怀念八十年代,认为那是最浪漫、最好的时代,即便物质贫乏,但至少有一股傻逼式的热情,精神饱满到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就是“天子骄子”,这就够了。 壹 虽然批评者各有各的姿态与缘由,但怀念者却基本口吻一致: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比昨天过得强,对明天有希望。 顾城在《一代人》中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进入八十年代前,黑夜漫漫,没有方向,无数双寻找光明的眼睛,淹没在不可抗拒、迎面扑来的黑色洪流中。 改革开放推开一扇门后,微弱的光明穿透高墙进入寻常百姓家。因为天黑了太久,所以突然看到光明,管他是温馨的阳光还是灼人的烛火,每个人都不遗余力地扑了过去,即便是飞蛾扑火,也很知足幸福。 在一片废墟上,看到了初升的太阳,那是怎样一种体验?在阴湿的地狱中,看到了一道带着亮光的缝隙,又会是多么心潮澎拜? 贰 亮光自上而下,来之不易,心潮澎湃则具体而微于每一个细部,每一个渺小的个体。 很多人对崔健1986年在北京第一次演唱的那首《一无所有》记忆犹新:
脚下的地在走 身边的水在流 可你却总是笑我 一无所有 为何你总笑个没够 为何我总要追求 难道在你面前 我永远是一无所有 你应该也记得北岛在《回答》中掷地有声的表达: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人们大概也不会忘记极具颠覆性的王朔那混不吝的劲儿: 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时开始。这是《橡皮人》开篇的第一句。 你必须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表面的相似。煲汤比写诗重要,自己的手艺比男人重要,头发和胸和屁股比脸蛋重要,内心强大到混蛋比什么都重要。这是《致女儿书》中的劝诫。 我不想谈过去,穷途末路的人才对过去恋恋不已。这是《过把瘾就死》里的直白。 中国是个极其阴柔的民族,偏好崇高壮美,一意孤行,误了几代人,应该还其本来面目。这是《知道分子》对现实的批判。 想开点,现在刻骨铭心的惨痛,过个几十年再回头看看,你就会觉得无足轻重。这是《一半是火焰 一半是海水》中的豁达。 …… 不管是崔健还是北岛,抑或是王朔,以及很多个或出走他国或见证了那个年代的青年一代,在八十年代,大家都是穷书生,又都认为自己是在继承“五四”的传统,探讨一个社会理想问题。虽然理想很渺茫,但“舍我其谁”的热情在,一切就皆有可能。 叁 步入新时代的人们,之所以怀念八十年代,多半是因为稀缺。不仅稀缺理想,也稀缺热情,更稀缺因理想和热情而饱满起来的种种。 在知乎上,看过不少人讨论八十年代。最好的回答,还是查建英在《八十年代访谈录》中的一段说法:
我一直认为八十年代是当代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脆弱却颇具特质、令人心动的年代。随着岁月流逝,当年发生的那一切会不会逐渐被人淡忘?中国人的生活这十几年来一直处在令人晕眩的急速变化之中,大家对“现在”尚且应对不暇,又能有多少精力去认真清理“过去”?再说,“历史”作为消遣、娱乐是一回事,如果真正直面反省,可能马上就显得沉重起来,甚至成为烦人的包袱。经历了太多动荡、挫折,中国人今天比任何时候都更想告别过去、瞄准未来、轻装前进。 选择瞄准未来、轻装前进的“崔健们”、“北岛们”、“王朔们”,并没有能真的告别过去,而是在未来的某一天更深切地读懂了八十年代,读懂了它的底色与独特性,并因此对当下的时代多了一份情绪。 崔健说,《一无所有》成为一个里程碑,只是托那个年代那个情境的福,其实并没有什么。而反观今天,崔健更多的是批判。“因为理想已经死了,活人可以被尿憋死了,灵魂可以被利益憋死了。” 出走的北岛,开始反省当年那句“我不相信”,因为振奋人心之外,还是没能超越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腔调。对于今天,北岛更多的是无奈和失望。“传统博大精深与个人的势单力薄,就像大风与孤帆一样,只有懂得风向的帆才能远行。而问题在于传统就像风的形成那样复杂,往往是可望不可即,可感不可知的。” 至于王朔,任尔东西南北风,还是一副混不吝和痞子的姿态,偶然骂骂记者,时不时口出金句被人热追,还能跟女明星闹闹绯闻。对于王朔来说,八十年代到今天,火不火还是一样。因为“我到这个世界上,不是为了说好话,讨好谁,我就是为了让自己内心舒服,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爱谁谁,你又不是我爸爸!”
比较起来,崔健、北岛、王朔算是幸运的,还有机会或批判、或失望、或一无既往。很多人英年早逝,很多人流落他乡,很多人籍籍无名,仅有的热情也埋葬在了八十年代。 随着一代人老去或离去,我们也终于和八十年代傻逼式的热情不告而别。 肆 告别容易,但热情的消退却是要命的。 八十年代,电视还很少,电脑更稀罕,智能手机更是天方夜谭,文学、哲学却经历了一个爆炸期。因为在红宝书盛行了半个世纪后,突然有一天,巴尔扎克来了,马尔克斯来了,《第三次浪潮》火了,猝不及防的人们在新华书店门前排起了长队,只为买一本《哥德巴赫猜想》,或送人,或传阅,或抄录。就连那些年追求的姑娘,在意的不是出身,可能只因一首小诗便托付倾心……
柴静在给野夫的《身边的江湖》做的序中说到,八十年代的混混也比今天的高逼格,看谁不顺眼一脚踹翻,地上的那位爬起来说:“兄台身手这么好,想必写得一手好诗吧?” 现在不同了,不仅创作诗歌的氛围不再,连同文学本身,也早已失了地位。每个人看上去都很匆忙,忙着赚钱,忙着成功,忙着结婚,忙着房子,忙着生,忙着死。诗意的栖居?别闹了! 八十年代,港台文化流入了,西方文化流入了,还在懵懂地自问自省的人们,穿着单色调衣服,带着蛤蟆镜,主动或被动地开始了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一路向西,还是掉转头拥抱被砸烂的孔家店?这个时代命题,困扰着当时的年轻人,因为国家的方向,就是每个人的方向,对于国家命运前途的思考,也从来没有如此诚挚热烈过。
新时代的今天,虽然物质充裕了,但焦虑成了时代底色。官员阶层焦虑着自身的官阶与出路,企业家群体焦虑着如何与政治打交道,白领们焦虑着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打工者则焦虑着能否顺利拿到微薄的薪水按时回家过年……而这所有的焦虑,看似因人而异,却也有着不可不察的某种共通性——对未来愈发强烈的不确定性。 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佛系生活,一切“无所谓”,所有“都可以”;被逼婚的大龄剩男剩女,开始向世俗缴械投降,并孤注一掷地将结婚当成一条化解矛盾与焦虑的捷径;资本以不容置喙的姿态,掌控着每个人的神经末梢,一切向钱看成了政治正确…… 为什么一定要成功?可不可以只为自己活?没有钱还能不能被尊重?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难道就不能有点诗和远方?就像《无问西东》里张果果最后的那段独白一样——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我们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来。
八十年代的朝气和阳光,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今天,我们的脸上,多的是精致的世故与世俗。用某位名人的话说,这个年头处处都是精致的俗人——不是因为不雅,而是因为无力,没有骨头。不过还好,“礼失,求诸野”,遗失的道统自有民间传承,江湖还深埋了畸人隐者,诗酒一代。 推荐阅读: 500万人死亡也叫不醒装睡的人
上海在感谢“不灭的烟火”,北京在吐槽“回不去的北京” 盛名之下,终究只是时代浪潮里的沧海一粟 鲁迅:现今舆论的威信可怜极了,一些句子摇笔即来不假思索 面对瑞丽的呼吁,不需要负面舆情式的警惕,更不需要上升到恶意煽动 北大考古博士刘拓意外去世:在最危险的地方重拾理想主义 高层到底怎么决策? 一位国务院副秘书长的卸任后思考 “补课”还是“割肉”?中国踏入房地产税时代的九大问题 20年前宝藏级反腐剧,评分超过《人民的名义》直击官场痛点 清华教授万字内部讲话:详解中国三大关键政策走向 从《长津湖》到《功勋》:中国为何能打赢朝鲜战争? 历史的真相:八国联军绝不是“正义之师” 赵汀阳:经典不再塑造我们的生活,而是变成了摆设和表演 最遗憾的地方: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未见报的两句话 《鱿鱼游戏》火爆全球,这不只是一场99%对1%的战争 阎连科:每个人都极其分裂,自我审查已进入我们的血液中
其他
“精神导师”李泽厚走了,他身后的时代为何让人怀念?
11月3日,中国著名哲学家李泽厚在美国科罗拉多逝世,享年91周岁。提到李泽厚,很多人会联想到中国的八十年代,彼时李泽厚“几乎是独领风骚,风靡了神州大陆”,尤其是在“美学热”中,他被青年人尊为“精神导师”,在知识界极具影响力。
对于八十年代,李泽厚本人有褒奖也有批判,在一次接受采访中他直言:“80年代是一个启蒙时期,越往后看越会发现80年代的可贵。80年代是个梦想的时代,人人都憧憬未来,充满希望,怀有激情。90年代不是有人猛批80年代吗?但我会经常想起80年代。”
与此同时,李泽厚也坦言,在80年代后期,“理性不足,激情有余”成为社会时髦意识。特别是1987年以后,情况有了很大不同。青年一代崭露头角,显示身手,各种书刊丛书层出不穷,主编或实际负责人都是青年人,有的是研究生,有的是助教,言论大胆,表述自由,真有空前绝后之势!而且当时随着“文化热”的讨论高潮,激进青年们不满现实的反叛精神开始显露,否定传统、否定中国,甚至否定一切的激烈言论在学术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些人走得太远了,论证不讲逻辑,学术不讲规范,随心所欲地泛说中外古今,主观任意性极大,学风文风肤浅燥热。
而今,“精神导师”李泽厚走了,但他以及他身后的八十年代却注定成为一个符号和无法复制的时期,让很多人迷恋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