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下来、慢下来容易,“活起来”难
20条措施发出后,人们仿佛看到了防疫政策之变的曙光,但这几天看下来,似乎调整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有一些地方,包括我的老家榆林,已经静默、封控了十天,农村一些地方甚至开始采取疫情初期的简单粗暴做法,比如封路、堵路等。我所在的北京,也开始更严厉的防控,对核酸检测的时限要求,也从72小时变为48小时。
面对卡塔尔世界杯几万人不戴口罩的聚集,人们有理由发出追问,但每一次的追问,似乎都石沉大海。有人总结了当下社会的几个特征:
社会最基层的权力突然被放大,一句话一个字条,有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甚至生死;
主流群体退缩,尤其受教育程度高、平时自视清高者突然无所适从,变成非常被动的一个群体,只在内心里悲悯或呼救;
平常被忽视甚至感觉不到存在的一个隐形群体迅速崛起并聚集目光;
法理、伦理退后,起作用太慢了,被弃之,简单、粗暴、甚至野蛮开始蔓延并不受控制,行进中难以追责也无人追责,积叠成总账;
不确定性迅速增大,危机四伏;
人们的欲望迅速变小,宏大追求远大目标统统被搁置,只是最最基本的需求已令你精疲力尽;
人人变得自私;
死寂。
这几条总结可能不全对,也可能是以阶段性、个别性作为长期性、普遍性,却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身处的社会出问题了!
疫情爆发以来,各地面对本土疫情时往往会强调“慢下来”、“静下来”,但往往“静下来”容易,有时候只需要路径依赖的静默、封城,但要想让整个社会“活起来”,却是一道难题。而后者,才是关系中国未来发展的关键,也是更为久远的“人民至上”。
经过疫情这三年,次生灾害不断,很多人面临着很大的经济压力、精神压力,破产者、失业者越来越多,且越来越成为很多人的不可承受之重。这些具体的问题,不能被算总账消解掉,希望有关部门多听听民众的呼声,尊重科学,回归常识理性。尽快让中国“活起来”!
推荐阅读:
来自许倬云和项飙的追问:从激情出发,还是从老百姓生活状况出发?
新書推介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