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言舞语丨观《粉·墨》有感 文/郑楚荟
观《粉·墨》有感
文/郑楚荟 图/舞影佳创·赵廷玺
要谈《粉·墨》还得追溯到2009年,北京舞蹈学院55周年的校庆上。那是《粉·墨》第一次问世,它的出现带给古典舞更多更大的编创空间。在那之前大多古典舞舞剧大多都是以讲具体故事情节为主线,《粉·墨》淡化了故事情节和人物,不以叙事为主,只想单纯的去体现中国人身体美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用古典舞的身体语汇,去表现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内涵和身体韵律的美感。用庞丹老师的话来讲,《粉·墨》在当时是一部非常具有探索性的作品。
时隔七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再次复排《粉·墨》。总导演梁群表示,在总体结构上没有变化,依然保留了解、行、体、淡、色的五个篇章,这五个篇章文化的一个构建来源于中国书法中浓、淡、干、湿、焦毛笔的五个技法突变而来。
《解》开篇用了《易经》中卦象来表现。《行》中运用了“跷”的手法,主要表现中国古代女子的体态。《体》则是以钟馗为人物的结构型色彩,用古典舞中的技巧剑、袖、扇来表达钟馗的怒、钟馗的怨,钟馗的发将而展现一个完整的《体》的构建。《淡》为水墨,将翁的闲情、伞下的爱情、鸟的惊情构建成为水墨的三色。最后一篇《墨》,也是《粉·墨》的一个主要思想来源,源自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的中国画技法名墨分五色。
虽然基本的结构上没有改动,但在复排《粉·墨》中推出了两段新的舞蹈,一是钟馗的剑,再是翁身边加了三条鱼,增加了渔翁逗趣的闲情。当然,时隔这么多年,编导们在动作、舞美、灯光、道具上更为成熟,也有了更好的表达与诠释。
灯光简而精,在意境的表达上恰如其分。抛开动作本身而言,服装道具在舞台上尤为重要,它既要不失当年古代的美感,又得迎合现代人的审美,这也是传统继承与创新的表现。在第三篇章中对于钟馗人物意境的表现,服装算是帮了不少忙。在最后两个篇章,在对水墨的诠释中,服装让水墨更加立体化却不失它的写意。只是在队形上太过眼花缭乱,可能也有我位置的视角比较偏的原因。
对于为何选择复排《粉·墨》,庞丹老师道出自己的想法,作品本身有着很好的基础,希望通过复排能有机会让作品进一步提升。打造成具体中国古典舞的示范意义,教学训练价值的作品,也可以成为中国古典舞的经典作品。
12月9日《国舞风采》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教学成果交流展与10日《粉·墨》古典舞作品连着看的。可以说《国舞风采》是很具有中国古典舞教学训练价值的作品了,私心来讲并不希望《粉·墨》单纯追求成为教学训练价值的经典作品,希望它能更加纯粹追寻本体的东西,要想要用意境,用中国古典舞的身体语汇,那就更彻底一点。
很赞同梁群导演之前采访中所说,古典舞本取自于戏曲、武术、太极、现代舞……,古典舞本身也就具有海乃百川的包容力。但我们应该始终要明白应该“跳什么”,再说“怎么跳”。
希望《粉·墨》能传达东方人的一种审美,中国人对身体的一种诠释,舞蹈本就有着海的深邃与无际,深厚与柔软,每一种表现都有着它存在的理由。希望《粉·墨》能将自己的本体语言与自己的故事,更好的一直传承下去。
最后用王伟老师这段话来做个结尾——舞蹈较之其他艺术形式,其特点就是在于它活在当下。因此,舞蹈的传统如何继续,更多在于后来者的创造和勇气。中国古典舞的产生是中国舞蹈文化的重构的复兴之举,是具有时代创新意义的,着也就成为建构中国古典舞的理由和立足点。
本期编辑:玺子
猜你喜欢:
吾言舞语丨怀古传承与创新时代精神 | 写于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 文 / 郑楚荟
吾言舞语丨观第十一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评奖有感 文 / 李匆
吾言舞语丨《银塑》一位银匠的故事,一个灵魂的高歌!文 / 吴蝶
舞影佳创工作室
艺术 | 舞蹈 | 摄影 | 影像 | 资讯
服务每一个爱舞蹈的你,分享舞蹈传递正能量!
业务咨询:18280124401(微信同号)
新浪微博:@舞影佳创
电子邮箱:hkd187@vip.qq.com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