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FA·盘点 | 这个一线明星扎堆的省份,电影导演也不少

2016-10-12 上海电影资料馆

继续各省份导演大盘点,前几期请点击以下标题查看:

SFA·盘点 | 影视工业不发达的山西,为何盛产优秀导演?

SFA·盘点 | 陕西导演,真是一个神奇的群体



这一站来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山东啦!!!山东滴父老乡亲们在哪?让我看到你们的双手好吗?!


 印象里的山东人是憨厚热情、义气奔放、刚硬不屈。


“齐鲁大地”盛产当今影视圈中流砥柱的演员,从巩俐到范冰冰,从黄渤到黄晓明,一线大咖数不胜数,但大多数人向来对山东电影导演尤为陌生。


那么,关于山东的电影导演你知道几个呢?下面就来盘点一下!




1. 李玉


1973年生于山东平邑县,中国新锐女导演。生性“顽劣”的她,有着山东人固有的“倔劲儿”,对电影坚定不移的信念,用自身书写和探索新一代女性意识。


早先在央视“东方时空”节目工作的她,1996年凭借首部纪录片《姐姐》为她敲开导演之门。


以“女同性恋”为题材的处女作《今年夏天》,获得第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女性题材电影奖,第5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亚洲影片奖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艾尔维拉 娜塔瑞奖”三项大奖。


《红颜》则入围第62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金狮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国际同盟艺术电影奖。


《苹果》随后入围第5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并为演员范冰冰夺得东京电影节影后的桂冠。


在“文艺片”向来不景气的市场中,2010年一部《观音山》以8000万打破当时文艺片票房的纪录,实现艺术票房双丰收。李玉也开始进入公众的视线。


虽然到《二次曝光》《万物生长》等商业类型片的转变,但对纪实手法和对女性细腻的关注是不变的。


她也是成功跨入“亿元俱乐部”的少数女导演之一。




241 35873 41 14987 0 0 1100 0 0:00:32 0:00:13 0:00:19 2910 41 35873 41 14987 0 0 1012 0 0:00:35 0:00:14 0:00:21 2782ng>. 韩延


1983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系。中国80后导演新势力的一员。


早在学生时代就在电影艺术上崭露头角的他,时至今日完成了7部电影,1部短片,1部微电影。


其中,短片《套子》获法国电影同盟短片大赛金奖,戛纳电影节展映单元。


2012年的《第一次》则成为继台湾《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香港《志明与春娇》后大陆青春片的新坐标,获第15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暨第9届电影频道传媒大奖最佳新人导演奖。


2015年,通过漫画改编的《翻滚吧肿瘤君》代表中国电影出征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角逐片,成为中国“80后”导演第一人。


从他首次与港人合作的《摊开你的地图》和《翻滚吧肿瘤君》,均以患有绝症的清纯女孩作为电影的象征符号,是他对生死的态度和“异样青春”的表述。不浮躁不张扬,心思细腻是他现在电影创作的特点。


 
3. 丁晟


1970年生于山东青岛,毕业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是一位存有野心的实力派导演。


从《大惊小怪》到《解救吾先生》,一直秉承其粗犷、硬气、快节奏的丁式暴力美学,不断在刷新着其个人电影的票房纪录。


2008年由刘烨主演的《硬汉》,讲述一位退伍海军的故事,被称为国内第一部浪漫英雄主义电影。


2010年由成龙主演的动作电影《大兵小将》为他在“亿元导演俱乐部”中赢得一席之地。


2015年由刘德华主演的犯罪题材电影《解救吾先生》,根据演员吴若甫绑架案的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警察为解救吾先生和绑匪经历20多个小时周旋施救的惊险故事。


与中国一线男演员合作成为他电影的标配。




4. 董克娜


1930年生于山东威海,是北京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也是新中国第一代女导演,唯一一位从五十年代跨进八十年代的女导演。


从小经受磨练的她,故事和影像成为她心灵唯一的慰藉品。1962年,她独立执导的第一部影片《昆仑山上一棵草》,及其后的《第二次握手》、《谁是第三者》、《女性世界》都以围绕女性世界,塑造女性形象,展现时代色彩为主。


这位新中国第一代的女导演,一位记录时代中女性命运的“笔者”。


 


5. 孙周


1954年生于山东济南,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中颇有风格的一位,具有“优秀电影艺术家”的荣誉称号。


因当兵结缘摄影的他,早期拍摄过大量电视剧,担任过山东农业电影社的摄影师。


1987年《给咖啡加点糖》是中国第一部深刻揭示现代都市人内心分裂的影片。


1991年《心香》,引起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议题的讨论,获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第十二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和第九届法国蒙彼利埃电影节“金熊猫奖,同时该片被评为1992年度十佳影片。


2000年《漂亮妈妈》荣获第24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艺术成就大奖和第20届美国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耐特铂克优秀电影奖。


随后再度携手巩俐拍摄了《周渔的火车》开始走红。


“对生命状态和生命的延续”,“残缺的家庭”是他作品一贯的主题,从《给咖啡加点糖》到《心香》以及科幻片《不可思异》均贯穿着对人生、对文化、传统、社会心理等命题的探索。


 


6. 王炎  


1923年,生于山东烟台,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做过汤晓丹导演的助理,是战争年代中少有的接触过正规艺术教育的人物之一,又是中国“第三代”导演重要代表之一。


8岁丧父,未满16岁入党,先后任职于上海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的他,曾出演过《光芒万丈》和《赵一曼》等影片,担任多部影片的副导演,如汤晓丹的《胜利重逢》、成荫的《南征北战》。


在他独立执导的影片中,《战火中的青春》被选入纪念中国电影一百周年中百年电影百部名片。《独立大队》,自绘的镜头画面草图,精心的布光,达到当时中国黑白电影摄影的最高水平。


他擅长拍摄气势宏伟的史诗性影片,在正剧中穿插喜剧场面,又喜欢在自导的作品中客串角色,真实自然是他鲜明的创作风格。


 


7. 王滨   


1912年生于山东昌邑县, 中国戏剧、电影编剧、导演。先后在联华影业公司做过演员,天一影业公司的编剧,任职于鲁迅艺术学院,是“新中国电影事业创办人之一”。


1935年自编自导了具有鲜明进步思想倾向的影片《海葬》。


1949年导演了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为国产片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是新中国电影的开端。

1951年与水华联合导演的《白毛女》。获1951年第6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

1955年,他与汤晓丹联合导演了新中国第一部描写海军战斗生活的影片《怒海轻骑》。


作品以“严谨、精细、创新”见长的他,是新中国电影的缔造者。



 
8. 成荫     


1917年生于山东曹县,学习于鲁艺戏剧系,参与过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创建,中国是“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又是北影领衔创作的“四大帅”之一,生前任职于北京电影学院院长。


热衷于历史革命题材,将历史、生活和艺术真实结合,是他始终坚持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东北保育院》、《钢铁战士》、《南征北战》、《西安事变》等。


其中,《钢铁战士》是他的成名作,1951年获第六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平奖。


《西安事变》一片,则通过还原历史原貌,平衡把握历史题材和矛盾的冲突,巧用纪实风格与蒙太奇手段,将中国电影历史题材的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9. 崔嵬


1912年生于山东诸城市,著名电影艺术家,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是1962年举办的首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最佳男演员获得者。


作为演员,他不仅成功塑造了多个角色,有农民起义领袖宋景诗的英雄形象,有富有时代气息的老兵形象。

 

与陈凯歌的父亲陈怀皑联合导演了《青春之歌》、《杨门女将》、《北大荒人》、《野猪林》等多部电影。


他和欧阳红樱执导的抗日题材儿童电影《小兵张嘎》成为中国电影史经典作品,成为连续几代中国人童年时期最深刻的记忆,被称为新中国儿童片的一座丰碑。


他的电影带有一种气势磅礴、粗狂浓郁的艺术风格。

 



10. 赵焕章


1930年生于山东东营利津县,毕业于山东大学艺术系。后任职于上海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影协第五届理事,国家一级导演。


先后导演了《一付保险带》、《新歌欢舞》、《小小歌舞》、《海之恋》、《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咱们的退伍兵》等一系列影片。


其中,1980年执导的电影《喜盈门》上座率创全国最高纪录,并参与了1981年在埃及开罗举行的国际电影节和1984年在奥地利维也那举行的国际电影节。


 


齐鲁大地“修身存养,道德理性”的精神品质,塑造出中国电影史上一个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导演。他们用历史与影像碰撞,用心为后世留下不可遗失的财富。


在这片沃土上,存在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即现有人才的团结性有别于他省。比如,李玉与范冰冰,韩延与白百何,孙周与巩俐,成荫与董克娜等的合作。


中国电影的导演地理中,山东籍导演是一个容易被忽略,但同时也是一个颇具潜力的省份。


文 /  吴耀东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上海电影资料馆面向读者征稿啦!欢迎投稿到:sfa_info@163.com

影视相关,不限字数,择优采用。





·THE END·

扫一扫👆二维码加关注

一起看电影听讲座~

上海电影资料馆成立于1987年12月,隶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要职责是为上海影视界创作生产和专业教育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专业服务;针对世界电影发展新动向、新潮流进行深入和专题的研究讨论;适时开展有上海特色的国际和国内电影艺术交流活动。上海电影资料馆藏有交换、收集而来的中外影片拷贝、中外电影期刊和文字资料。此外,上海电影资料馆以上海影视文艺创作界和教育界为主要对象,每年举办中外电影工作研讨会、主题观摩研讨会、春夏秋三季艺术电影沙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