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FA·盘点 | 影视工业不发达的山西,为何盛产优秀导演?

2016-09-26 上海电影资料馆

煤和面是山西留给外人印象最深的两个标签。


影视工业不发达的山西,电影导演人才辈出,那么在中国乃至全世界名声大噪的山西籍导演都有哪些?


今儿就来盘点一下吧。


通过这些导演的镜头,我们从他们的电影里或多或少地了解山西。有山西朋友甚至说看他们的电影时候,就好像在回顾自己的成长环境,真真切切的记忆。


故土的情结,山西这片故土,终究给了这些导演以创作的源泉。



1. 李俊


1922年生于山西运城夏县,15岁参军,是中国“第三代”导演。2005年,为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被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称号。


1951年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自学成才,开始了其长达近40年的导演生涯。共导演了11部故事片,6部纪录片,2部舞台艺术片。


他导演的《回民支队》是建国10周年18部献礼影片之一,在艺术上接近了当时最高水平;《农奴》具有诗电影的风格,是“十七年”电影中最具特色的影片;《闪闪的红星》是“文革”期间少有的优秀故事片之一,片中塑造的潘冬子成为几代少年儿童的英雄偶像。《归心似箭》是建国30周年献礼影片,是斯琴高娃的第一部电影;1991年完成了三部鸿篇巨制的《大决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李俊导演的作品,给中国电影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2. 贾樟柯


1970年生于山西汾阳 ,1997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他是中国“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欧洲三大A类电影节“大满贯”得主,作品四度入围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成为华语导演中前无故后无来者。2015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成为获此殊荣的首位华人导演。贾樟柯成为继张艺谋、陈凯歌后,国际知名度最高中国内地导演。


在早期,以汾阳为背景,他创作了故乡三部曲——《小武》、《站台》、《任逍遥》。后来也拍了不少纪录片《东》、《无用》、《海上传奇》、《语路》。


他的作品用小人物记录时代和社会的变迁。


拍了十几部电影的贾樟柯,只有四部电影(《世界》《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山河故人》)在中国内地上映过。


2016年他正式出任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院长,把更多的经验和知识传递给年轻人,帮助他们实现电影梦。


学而优则商的贾樟柯当起了生意人,不仅成立了暖流电影公司,还投资并发起了电影主题餐厅“山河故人·家厨”,成了名副其实的晋商。


他也许不是中国最好的导演,但却是最有坚守的那一个。

 


3. 宁浩


1977年生于山西太原,先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毕业作品也是其长篇处女作《香火》,随后的《绿草地》入围当年的柏林电影节和香港电影节,这两部都是颇受好评的小成本独立电影。


2006年,宁浩正是在刘德华“亚洲新星导”计划的扶植下,他拍摄了黑色幽默喜剧电影《疯狂的石头》而一鸣惊人,震惊世人。

十年后,宁浩推出“坏猴子72变电影计划”,扶持10位年轻新导演,他用力所能及的方式体现对中国电影的责任。


他的《疯狂的赛车》,票房过亿,成为继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后第四个中国内地的亿元导演。

他的《无人区》涉及现实主义题材,却因为敏感问题被禁四年后上映,宁浩的转型野心可见一斑。

他的《心花路放》表达年轻人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以接近12亿的票房收官,成为中国电影票房榜上华语电影第九名。


他被誉为“鬼才”导演,是个很会讲故事,最擅长黑色幽默和非线性叙事,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导演。

 


4. 曹保平


1968年生于山西大同,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现任北京电影学院教师,集演员、编剧、导演万千才能于一身。他的名气没有贾樟柯和宁浩大,在他的作品和个人身上难见山西印记。他是国内最被低估的导演之一。


跨界不易,从编剧跨界到电视剧导演,从导演跨界到演员,从电视剧导演跨界到电影导演。

他的每一次跨界都给人带来惊喜,也许这就是天赋。


他拍的电影不多:《绝对情感》《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狗十三》《烈日灼心》《追凶者也》这几部而已。


2008年凭借电影《李米的猜想》获第56届圣塞巴斯蒂安电影节新导演单元最佳导演奖  


他自编自导的犯罪悬疑电影《烈日灼心》获得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并且将三大男演员一起送上了影帝的宝座。


电影《狗十三》获得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国际评审团特别提及奖。


从2001年的处女作开始,他的每一部作品几乎都离不开犯罪。即使像《李米的猜想》这样带有艺术气息的电影,也要加入犯罪和悬疑的元素。

 


5. 米家山


1947年生于山西,毕业于山西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同年分配到峨眉电影制片厂任美工助理、场记,是著名演员潘虹的前夫。


拍摄了4年电视剧的他,1987年,与韩三平联合执导军旅题材电影《不沉的地平线》。

第二年独立执导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喜剧电影《顽主》,描绘众生百态,市井传奇。一炮而红的同时也饱含争议,荣获第九届中国金鸡奖的6项提名。


紧接着拍摄了《袁式遗产案》《圣·保罗医院之谜》《你没有十六岁》《飞魂刑警》等影片。


1994年导演的《带轱辘的摇篮》,将王学圻推向了演艺事业的新台阶,他本人也继续转向电视剧领域。



6. 何平


1957年生于山西,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赞誉,却是极其低调的导演,曾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曾任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三届秘书长。


他是山西导演群像中最有“背景”的一位,其父在20年代曾是山西戏剧运动的创始人,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其母是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中的唯一的女性,从小受到艺术熏陶的他,立志进入电影行业。


1987年开始与他人联合导演了影片《我们是世界》,次年独立执导影片《川岛芳子》。


1989年执导的武侠电影《双旗镇刀客》,开创了武侠电影的风格,该片获得第四十三届柏林电影节国际影评奖,在世界影坛掀起一阵轰动。


他执导的电影《炮打双响》获得第4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他执导的 电影《日光峡谷》获得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熊奖。


转入幕后的何平,继续策划和监制了《甲方乙方》《不见不散》《大腕》《寻枪》《手机》等一批优秀的华语电影。2003年导演了一部酝酿了20年的史诗级华语电影《天地英雄》,再次以创意取胜。



7. 韩杰


1977年生于山西孝义,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孝义,和大同一样,也是一个产煤基地。


他给贾樟柯当了几年的副导演,被媒体誉为华语电影最有潜力的导演。


2006年首次执导电影《赖小子》,就荣获鹿特丹电影节最佳影片金虎奖。


第二部由贾樟柯监制的电影《Hello 树先生》荣获第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和评委会大奖,以及国际影展诸多奖项。


他的作品特点荒诞幽默、犀利地揭露现实,至今执导的两部电影成为华语电影中魔幻现实主义题材的典范之作。

 


8. 杨瑾


1982年生于山西运城,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生代独立电影导演。作品有《一只花奶牛》《二冬》《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


其中,《二冬》还荣获釜山电影节新浪潮奖特别提及奖。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还入围2013年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

 


9. 刘潇珂


山西吕梁85后新锐女导演,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


2015年首次执导长篇处女作《抱养奇缘》,故事来源于自身的经历,故事感人至深。在国际电影节上崭露头角。


这部电影入围了第十八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十五届美国堪萨斯州国际电影节、第十四届美国达拉斯亚洲电影节、第二十届日本爱知国际女性电影节、第二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第三十九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国际展映”等等。

 


10. 王晶


1981年生于山西稷山,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目前在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任教。


2007年,26岁的她完成了处女作《街口》,全片在稷山县城取景,讲述山西戚县一高中,小混混们结成两个帮派,最终要火拼的残酷青春故事。


她说她的目标不是做一个接了一个活就去拍的导演,一定要等什么刺激到我,才想拍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国第三所公立本科传媒类院校山西传媒学院,真是地灵人杰,在晋学习的“野生导演”们长江后浪推前浪。


2008级毕赣凭借处女作《路边野餐》荣获台湾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2003年毕业的李睿珺同学,执导独立电影《告诉他们,我乘白鹤去了》、《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等,在充斥着商业烂片的时代,让人耳目一新。


山西导演体现出其晋商特色,我想那就是重视家族观念。


为什么山西的导演在北京接受电影教育后都要拍山西。特别是他们的前几部作品,都要回到山西去拍。一是省钱,二是确实是最熟悉的地方,最有感情的寄托, 他们肯定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文 /  吴耀东






点击下面的文章标题,即可快速查看往期精选内容:

【人物】

SFA·人物 | 秋天来了,哥哥也来了,60张罕见照片祝张国荣60岁生快!

SFA·人物 | 他是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最具争议的导演

SFA·人物 | 被泰勒·斯威夫特写进歌里的男人

SFA·人物 | 他是八十年前的韩流美男,更是中国第一位影帝

SFA·人物 | 没错,我就是丹麦最性感的男人


【荐影】

SFA·荐影 | 谁的手机没一点秘密

SFA·荐影 | 白银连环杀人案,其实早就在一部电影里出现

SFA·荐影 | 可能是去年北欧最好看的电影

SFA·荐影 | 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又获雨果奖,这让我想到四十年前的那部神片

SFA·荐影 | 安静的生活吧,像苔藓一样


【盘点】

SFA·盘点 | 让我们举办一场影像中的奥林匹克吧!

SFA·盘点 | 中元节特供:恐怖片知多少?看完甩给你史上最恐怖的11部影片!


【榜单】

SFA·榜单 | 新世纪前内地最好的20部电影


【观点】

SFA·观点 | “玛丽苏”《微微一笑很倾城》为何火爆?原因其实很简单

SFA·观点 | 比丧尸更可怕的是人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上海电影资料馆面向读者征稿啦!欢迎投稿到:sfa_info@163.com

影视相关,不限字数,择优采用。





·THE END·

扫一扫👆二维码加关注

一起看电影听讲座~

上海电影资料馆成立于1987年12月,隶属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要职责是为上海影视界创作生产和专业教育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专业服务;针对世界电影发展新动向、新潮流进行深入和专题的研究讨论;适时开展有上海特色的国际和国内电影艺术交流活动。上海电影资料馆藏有交换、收集而来的中外影片拷贝、中外电影期刊和文字资料。此外,上海电影资料馆以上海影视文艺创作界和教育界为主要对象,每年举办中外电影工作研讨会、主题观摩研讨会、春夏秋三季艺术电影沙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